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急性脑损伤的发生率,观察TI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和次数的特点,以及临床症状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阳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I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87 min,其中83.6%者症状在1 h内缓解;发作次数的中位数为3次,其中68.9%者发作次数≤3次.影像学检查发现急性脑损伤病灶17例(27.9%).DWI检查阳性者的中位发作次数为4次,显著高于DWI检查阴性者的1次(P<0.01),随着发作次数的上升,DWI检查阳性患者在TIA患者中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DWI检查阳性与失语(OR=6.3,95%CI为1.0~38.0,P=0.031)、运动障碍(OR=24.4,95%CI为1.0~588.0,P=0.049)及发作次数>3次(OR=11.6,95%CI为1.9~69.0,P=0.007)相关.结论 DWI检查评价TIA脑损伤的特异性高于常规CT和MRI检查.TIA患者中失语、运动障碍和发作次数>3次者DWI检查阳性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李浩军;刘振国;李琳;王文安;周永炜;陈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42颗根管系统完整、因正畸或牙周病需拔除的恒牙,拔除前用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随即拔除患牙后测量根管实际长度,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以0.5 mm作为误差标准,准确率为81.0%;以1.0 mm作为误差标准,准确率为88.1%;以1.5 mm作为误差标准,准确率为92.9%.结论 Raypex5根尖定位仪能准确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凯;周莉;毛跃红;李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PGN)、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方法 分别应用不同质量浓度PGN、LPS、Poly I:C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情况,并与正常人作比较.同时检测尘螨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程度,以分析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改变与其表面IgE受体的关系.结果 100 mg/L PGN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指数为(40.73±10.88)%,显著高于其刺激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的(15.23±8.96)%(P>0.01),亦显著高于50 μg/L LPS刺激的(19.63±8.92)%和50 mg/L Poly I:C刺激的(22.50±7.89)%(P值均<0.01).PGN刺激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指数与粉尘螨刺激脱颗粒指数不相关(P>0.05).结论 PGN可增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释放能力,嗜碱性粒细胞上存在相应的TLR活性受体.
作者:杨玲;许以平;曹玲仙;王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59例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CRC(TCRC组)与LEEP(LEEP组)治疗,切除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及18型检测.结果 TCRC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阴道排液及出血持续时间、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4.3±2.2)min、(5.7±0.3)周、(17.3±3.1)d、97.6%和1.2%,LEEP组分别为(13.9±2.2)min、(5.6±0.3)周、(18.1±3.7)d、96.9%和1.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RC组术中出血量为(5.6±1.9)mL,显著少于LEEP组的(10.0±4.8)mL(P<0.05).术后4例残存病变持续存在者及9例病变复发者均为HPV-16和(或)18型感染.结论 TCRC及LEEP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TCRC治疗CIN优于LEEP,但LEEP较TCRC易于掌握、便于普及.术后应加强对于HPV-16和(或)18型阳性者,随访观察.
作者:张宏伟;刘惜时;沈蓉;张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瑞格列奈组(R组)和格列吡嗪组(G组),后完成研究者共.35例.另选8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作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交叉对照试验,其中l例中途退出.第1阶段:R组每次主餐前15 min内口服瑞格列奈1 mg;G组每次主餐前30 min口服格列吡嗪5 mg.第2阶段:上阶段治疗未理想达标者改为联合用药,R组(12例)加二甲双胍递增至0.85 g/次,每日2次;G组餐前加服阿卡波糖50 mg/次,每日3次.第3阶段:停联合治疗,R组恢复单用瑞格列奈1 mg/次,每日3次;G组(11例)恢复单用格列吡嗪5 mg/次,每日3次.交叉对照试验:第1阶段A组服瑞格列奈1 mg/次、每日3次,B组服格列吡嗪5 mg/次、每日3次;8周后进入第2阶段,两组药物互换,维持8周.结果 第1阶段:R组与G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G组餐后2 h胰岛素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R组(P<0.05).第2阶段:R组及G组各时相血糖均进一步下降.第3阶段:R组血清胰岛素又复回升至联合治疗前水平,血糖略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联合治疗前水平(P<0.05);而G组血糖回升至联合治疗前水平,胰岛素仅略有回升,但显著低于联合治疗前水平(P<0.05).交叉对照试验:A组与B组的峰值相似,但前者始于60 min,后者始于120~180 min,两组间血糖下降的0~4 h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升高的峰值也近似,但前者始于30~60 min,180 min后基本消失,后者始于120 min,且持续增高.B组胰岛素治疗前、后0~4 h的曲线下面积差值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模拟生理模式刺激胰岛素早期相分泌,从而减轻胰岛B细胞过度负荷并取得整体血糖的控制,因而可望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竭.
作者:林东平;郭明皓;郭郁郁;陆颖理;吴万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腹股沟斜疝中的价值.方法 用高频超声探测立位至仰卧位腹股沟肿块情况,了解肿块大小、内部回声及蠕动、体位改变时的变化及腹壁下动脉的位置.结果 高频超声明确诊断腹股沟斜疝187例,典型斜疝、嵌顿疝、滑动疝、小斜疝分别164、16、2、5例.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可作为斜疝外科手术前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马宏伟;庄忠俭;杨剑;吴明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鼠角膜真菌感染后角膜局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的表达.方法 在大鼠左眼角膜上制作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的模型(实验组),右眼作为对照组.在感染后第2天(早期)、第6天(中期)及第14天(晚期)取下角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D2在不同病程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实验组角膜中,NOD2早期开始表达,中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中期NOD2 mRNA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晚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早期与中期、中期与晚期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NOD2参与角膜烟曲霉菌性感染后角膜局部的免疫反应.
作者:苏晶;李明飞;刘新泉;张殷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两种给药间隔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探讨两种药物的佳给药间隔.方法 妊娠12~16周、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10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口服米非司酮200 mg,36~48 h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 μg,3 h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每3 h 1次,共4次.B组口服米非司酮200 mg,同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 μg,3 h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每3 h 1次,共4次.结果 A组从应用米索前列醇开始到孕囊排出时间为(314.0±139.5)min,显著短于B组的(513.85±220.0)min(P<0.01).A组米索前列醇总用量为(1 008.05±285.6) μg,显著低于B组的(1 512.05±302.8) μg(P<0.01).A组从用米索前列醇开始到孕囊排出时的高体温为(37.35±0.58)℃,显著低于B 组的(38.27±0.90)℃(P<0.01).结论 对于终止中期妊娠,与同时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比较,米非司酮作用36~48 h后再予米索前列醇具有米索前列醇用量少、孕囊排出时间短及用药时高体温低的优点.
作者:陈勤芳;奚吉;方爱华;程利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和表柔比星(EPI)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持续注射的体内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4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均分为两组.THP组经髂内动脉或耳缘静脉持续注射THP 6 h,EPI组同法注射EPI.注射过程中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和子宫组织标本,注射完毕后,取心、肺和盆腔富含淋巴结的脂肪组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各组织样本中的药物水平.结果 THP动脉及静脉注射时血清中的药物峰水平分别为(0.12±0.05)和(0.16±0.10) μg/mL(P>0.05),子宫组织中药物水平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注射时,血清中THP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47±0.15,约为静脉注射时的2/3(P>0.05),子宫组织中THP的AUC值为60.32±46.23,与静脉注射时基本相等(P>0.05).EPI动脉及静脉注射时血清中药物峰水平分别为(0.13±0.07)和(0.23±0.13) μg/mL(P<0.05);子宫组织中药物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及静脉注射EPI,血清中的AUC值分别为0.57±0.25及1.07±0.22(P<0.01),子宫组织中的AUC值分别为22.29±8.31和23.67±9.44(P>0.05).动脉注射时,肺和心脏中的THP水平约为静脉注射时的1/2(P<0.01),EPI水平分别约为静脉注射时的1/3和1/2(P值均<0.05).结论 THP和EPI持续动脉注射时,靶器官中药物的分配略高于静脉注射,但未显示明显的优势;进入心脏组织的药物明显低于静脉注射.
作者:张玉勤;葛勇前;王华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化相关基因1(NDRG1)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和两步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Ⅰ型子宫内膜癌中NDRG1和ERα的表达.结果 NDRG1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2.5%、52.9%和83.5%,ERα的表达率分别为85.0%、70.6%和42.7%,两种指标在3种子宫内膜中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变过程中,NDRG1的表达逐渐递增,ERα的表达逐渐递减,两者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198,P<0.05).结论 NDRG1及ERα可能均参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变过程.
作者:李淑霞;陈嘉薇;杨兆瑞;路光中;唐华美;胡宏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立体定向脑深部刺激术(DBS)和射频热凝毁损术中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分别对626例帕金森病患者行DBS和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其中DBS 108例,射频热凝毁损术507例,一侧DBS+另一侧射频热凝毁损术11例.共手术治疗靶点774个,其中丘脑底核(STN)DBS术184个,丘脑腹中间核(Vim)DBS术1个,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行DBS或射频热凝毁损术)474个,Vim射频热凝毁损术115个.结果 术后无症状性脑出血14例,症状性脑出血10例.有高血压病病史者的脑出血发生率为7.5%,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病病史者的3.1%(χ2=4.77,P<0.05).微电极记录2~4条针道靶点的脑出血发生率为7.1%(12/170),显著高于微电极记录1条针道靶点的2.3%(10/443,χ2=8.19,P<0.01).PVP、Vim射频热凝毁损术的脑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BS(χ2=4.65、6.81,P值分别<0.05、0.01);Vim射频热凝毁损术的脑出血发生率略高于PV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05).结论 高血压病是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微电极记录针道数与脑出血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DBS是较射频热凝毁损术更安全的帕金森病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胡小吾;姜秀峰;周晓平;郝斌;王来兴;曾依群;梁晋川;金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狼疮样综合征(NLS)3例,表现为皮疹、血小板减少或房室传导阻滞;轻型SLE 10例;重型SLE 27例;危重SLE 7例.临床症状以发热(57.4%)、皮疹(53.2%)、关节炎(36.2%)多见;受累器官以肾脏(59.6%)、血液系统(46.8%)、肺部病变(8.5%)为主.多内脏系统累及以肾脏合并血液病变(25.5%)、肾脏合并肺部病变(8.5%)、肾脏合并神经系统病变(4.3%)常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异常占46.8%,血尿占55.3%,蛋白尿占59.6%,血肌酐升高占4.3%,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100%,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率为51.1%,抗Sm抗体阳性率为31.9%,抗SSA抗体阳性率为27.7%,补体C3降低占91.4%.肾脏病理分型(22例):系膜增生型(Ⅱ型)占27.3%,局灶增生型(Ⅲ型)占4.6%,弥漫增生型(Ⅳ型)占54.5%,膜型(Ⅴ型)占13.6%.结论 儿童SLE以重型为主;无原因发热和(或)关节疼痛、血和(或)尿常规异常者结合免疫学指标特别是ANA和C3检测可早期诊断儿童SLE;肾脏是SLE常受累的脏器,狼疮肾炎(LN)病理类型以Ⅳ型多,LN是儿童SLE诊治重点;多内脏系统受累患儿病情危重应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新生儿出现无法解释的皮疹、血小板减少或房室传导阻滞时,行NLS的相关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作者:周纬;殷蕾;金燕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7月39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71.7%者有发热,69.2%者累及肺脏,58.9%者累及肾脏,51.3%者有关节疼痛,28.2%者有皮疹,23.0%者有周围神经病变,15.3%者有鼻窦炎,7.6%者有腹痛,7.6%者有听觉受累,5.1%者有结膜炎.实验室检查中,所有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增快,5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46.1%有核周型ANCA阳性,10.2%有胞浆型ANCA阳性.经楠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诱导缓解及续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等维持治疗后,24例缓解(61.5%),6例复发(15.3%),9例死亡(23.0%).常见的死因为感染.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肺和肾是常受累的器官.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诱导缓解后续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等维持是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有效措施,避免感染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戴青;鲍春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明确个体B细胞功能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对临床有效干预糖代谢异常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目前评价糖代谢状况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临床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常用方法.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充分利用OGTT 5个时间点的血糖及胰岛素、C肽值,借助数学模型和(或)数学软件,建立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数[1-2].各种指数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只有深刻理解其设计原理、背景及生理学基础,充分认识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才能发挥大的作用.现就OGTT在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评估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周健;贾伟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高能震波是一项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以适当的能量强度和脉冲次数作用于骨组织时,能刺激骨的生成;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连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满意[1].尽管临床与实验研究都证实高能震波具有促进骨生成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清楚[2-4],因此有关高能震波促进骨生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仍在继续.
作者:马焕芝;曾炳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通过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阻抑慢性晚期肝病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1],而此目标的实现依赖早期、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已有研究[2]发现,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与肺、肾、肝等器官纤维化形成有关,另有使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治疗肝纤维化有效的报道[3].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本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评价使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疗效.
作者:李春明;吴玉华;史正全;孙其妹;王沙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常并发聚乙烯衬垫磨损,在金属臼杯稳定的情况下,仍需行髋关节翻修手术[1-3].我们对2001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1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骨水泥型高交联聚乙烯髋臼更换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符培亮;祝云利;吴海山;李晓华;钱齐荣;吴宇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由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伴有较多心血管事件,因此早期识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高危患者以及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性因子能够很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1];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CRP水平能否预测直接PCI术后近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
作者:顾俊;胡伟;肖红兵;冯小弟;金贤;余强;尹桂芝;关平;陈诚军;陈跃光;张大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肋骨骨折多由外界暴力造成,有报道其占胸部外伤的比例可高达90%[1].公利医院胸外科2005年3月-2008年3月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GRAND FIX,商品名刚子)行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4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庆;李晓斌;李强;耿志坚;陆献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上海市海员医院2004年2月-2007年8月应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和铝碳酸镁片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家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骨髓移植患者发生脑脓肿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现报道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M4EO)行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骨髓移植(MUD-AlloBMT)术后发生脑脓肿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陈琳军;梁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7岁,因腹痛来院就诊.超声检查示,肝、胆、胰、脾和肾脏未见明显异常,但右中上腹近肝脏下方处见-3.0 cm×3.0 cm低回声团块,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未见血流信号,见图1(见封三);右下腹见-5.0 cm×2.8 cm哑铃状低回声团块,回声欠均匀,边界可见,似有包膜,CDFI检查见团块内部点状血流信号,见图2(见封三);肝肾隐窝见无回声区深0.7 cm,平卧位时右侧腹见无回声区深6.0 cm.
作者:郑庄;顾丽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小血管累及为主要特征,血清ANCA阳性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及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由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可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延误诊断及治疗,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提高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水平、改善其预后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鲍春德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