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法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大法之一,主要用于湿温病和暑温(暑湿)病.自温病学派叶天士、吴鞠通等人创温病祛湿法以来,后世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发展了祛湿法的理论和应用范围.祛湿法除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外,还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中,包括内、外、妇、儿各科领域.现将温病祛湿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陆启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医眼科外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眼科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应用中医眼科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家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二条和第三条中集中地对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景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续前)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作者: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第一部分:词汇、语法1、答案C.What本题考核what从句做主语.2、答案A.should本题考核should have done sth.:本该做某事,但没有做.3、答案B.hold back本题考核词义辨析,hold back:隐瞒.4、答案C.depends本题考核介词搭配,depend on:依靠、指望.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钟赣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中医临床文献涵义界定对中医临床文献涵义的界定应从图书分类学的角度人手.1.1广义的中医临床文献广义的中医临床文献是包括所有与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关的文献内容.广义中医临床文献的涵义始于汉代.
作者:郭瑞华;田代华;宋咏梅;何永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由于目前社会市场供求矛盾的突出,大学生择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能使自己施展才华和抱负的理想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是每个医学大学毕业生的人生愿望.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要提高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就需要认清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
作者:吴荫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教育将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领域.它要求中医高等教育开阔视野,培养训练有素的国际型开放人才.我校自1984年始,在中医药院校率先开办了中药学专业英语班、中医学专业英语班和针灸专业日语班,并为配合外语班需要,先后开办3次全国日语师资班、5次校内英语师资班.学院亦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四大外语培训基地之一.
作者:石岩;刘庚祥;陈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山西中医学院赵尚华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实践30余年.临床处方用药颇具独到见解.特别是采用益气养阴法在治疗外科疾病方面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兹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 平衡针灸学的3个定位治疗定位:在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自我平衡系统.疾病定位:在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自我调控系统.病因定位:在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环境适应系统.
作者:王文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针灸学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用针灸进行急救、治疗突发疾病的记载.根据临床观察,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促进防御和增强免疫的作用,能治疗诸如细菌性痢疾以及一些突发性的神经性疾病.有资料表明,针灸还对各个器官机能有一种良性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急救中亦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彬寿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981年在美国的同性恋者中首先发现艾滋病.我国1985年出现了首例报道,在到目前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HIV感染者已经达到近百万.艾滋病的出现与传播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目前,西药HAART疗法的应用,把艾滋病变成了一种慢性可控性疾病,但这种疗法存在着不能治愈、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方面的缺点.
作者:王健;刘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他为中医事业奉献了一生.他是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长,他筹建了全国第一所中医院,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套中医药教科书,他主持起草的工作报告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批示……
作者:肖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从心肌实质研究转向心肌间质研究.心肌胶原是细胞外间质的主要成份,对心肌细胞具有连接、支持和维系等网架支持功能.胶原蛋白质是心肌间质的主要成份,由间质内成纤维细胞产生分泌,分布于有形细胞之间,约占成年心肌组织的2%~5%.
作者:李敬孝;袁立霞;刘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