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防治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早期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宫内放置活性金属环165型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予耳穴贴压.对照组30例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结果 治疗组防治阴道出血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67%、86.67%;对照组分别为10%、60%.治疗组防治腰酸腹坠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100%;对照组分别为63.33%、86.66%.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耳穴耳穴贴压能减少宫内节育器的早期副反应.
作者:廖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医学理念得到彻底更新.过去20年已证明分子生物学对医学的重要推动作用,今后医学教材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内容融入,这对现有的医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适应医学发展变革,开拓思路,不断进取,促使医学教育能够适应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作者:夏雷;虞靖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将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单一的正规教育又远远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于是各种形式的教育就应运而生.现代远程教育就是其中一种,且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宋长军;王沪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WWW是近年来在Internet上发展快的服务.它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特点,是Internet上比较理想的信息处理平台.中医针灸作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在基层,针灸甚至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在国际上针灸也是得到认可的替代疗法之一.但针灸作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囿于地理或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对中医针灸感兴趣者难以完成系统学习.我们建设中医针灸资讯网站,即要进行网络教育的尝试.
作者:郑美凤;王芗斌;蔡昭莲;林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执业药师作为一种职业准入资格,具有丰富系统的药学专业知识,对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和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老百姓合理安全用药,是我国实施执业药师制度的根本目的.当患者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服从医护人员和执业药师对其用药方面的指导时,就认为这一患者具有依从性,反之则为不依从性.通俗地讲即患者对治疗的顺从与参与配合的程度.产生不依从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造成不良后果.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执业药师对患者加强用药指导.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5 μm,4.6×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5μg~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0.57%).结论 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近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确立黄蒲祛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黄柏、蒲公英、苦参.结果与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可行,可作为黄蒲祛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丽萍;王丽军;果艳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中药配伍中药物功效发挥的因素和规律,认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重要和直接的有:一、药物环境.多功效的单味中药,其功效的发挥受到配伍的药物所形成的药物环境的影响.二、剂量环境.配伍中不单只考虑到其单味药物的剂量,更要注意各药物用量之间的比例.三、机体状态.因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机体的状态常常决定着药物作用的发挥方向.
作者:邱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一、牛黄常用经验鉴别法1、取一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若牛黄分裂,裂片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气清香者为真.2、取无色透明的杯子,装清水半杯,然后取牛黄少许,投入水中,可见吸水变湿而不变形,因牛黄生于胆汁中,一般遇水不会溶解.3、取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有显著的清凉感透进指头,擦抹后指甲上具有明亮的黄色,以不退者为真.
作者:董雅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从民间传统用药经验升华到传统医药文化,又发展成为一门具较高技术含量的传统医药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国家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对中药材来源、质量、栽培、炮制加工、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与新技术有机地结合,引导中药产业向技术现代化、工艺工程化、质量标准化、产品规模化方向发展.对促进中药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1]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作者:周启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甘草,是现代中药处方中为频见的一味,极目医坛,险乎无方不有!若说必要,似乎又殊不尽然;若说可无,何以又凡方每见!更不知这是师法自何书、何人、何时?处方尾缀必加甘草,似已成为中医界处方之一大惯例、一个程序.
作者:陆用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中成药的研制历史相当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现存第一部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各种酒制、醋制等丸剂中成药.其后随着社会的需求、技术的发展,中成药制剂不断丰富,除各种规格的丸剂外,还有散剂、膏剂、酒剂、锭剂等,大大满足了人们治疗、保健的需求.在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显现、西药治疗费用越来越昂贵的今天,相比之下毒副作用小、价格低、作用肯定的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医药学界的重视.本人对目前我国非处方中成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应用.
作者:王庆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预防瘫痪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着重于避免与减轻病人的血流滞缓、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方法 对入选脑卒中瘫痪患者,施行复方川芎酊外敷与按摩患肢,并配合应用其他物理性预防措施如:早期主、被动性肢体运动、抬高患肢;穿等级弹力袜及气体加压装置(IPC)等机械性预防设备.结果 实验组808例,发生DVT5例,占0.62%;对照组778例,对照组发生16例,占2.05%(P<0.001).结论 本治疗方法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瘫痪病人DVT发生率.
作者:隋秀梅;于丽瑛;王远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疾病谱的演变,医学模式的更新,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等动作行为异常疾病将不断增多趋势.在心身疾病这个我们中医学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领域,有关动作行为异常疾病指导理论比较零散,形体疾病与精神行为疾病辨证方法模糊,生理心理不分,见动即风,见风究肝,或一味疏肝柔筋,或屡用平肝熄风,中医药强势特色未得以更充分彰明.
作者:阎兆君;孙聪玲;王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聂惠民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教师.聂惠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疑难杂病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治疗糖尿病时,组方遣药有其独到之处.现将聂老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经验做一小结,以飨读者.
作者:李献平;王丽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又称非微生物性尿道综合征、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一组临床上确切排除细菌(含结核杆菌等)、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所致的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的症候群.
作者:晏建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疾病,属隐性感染性传染病,常呈爆发性流行.引起本病的肠道病毒达20余种,以柯萨奇病毒A10和肠病毒71型常见.本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含有病毒的污染物,经消化道传播,另外由于吸入空气、飞沫中的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多在婴幼儿群体中流行,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该病多数预后良好,多数可自然痊愈,但可出现并发症,有文献报道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1],亦有文献报道该病可引起心脏损害[2].精心细致的护理在该病中起着重要作用.2005年我市发生本病流行,现将病史资料完整的68例患儿的护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卫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