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卫生人力研究有关的资料,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千人口卫生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中国每千人口卫生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数量存在不足.同时还梳理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卫生管理人员的现状及其培养的经验.针对这些发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卫生管理人员的发展的可借鉴政策建议.
作者:王书平;毛燕凌;王秀峰;白雪;吴华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近期研究表明美国不同州之间存在持续性健康差异.该篇论文通过新的各个州的数据库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提供了关于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健康之间的关联的新评估.方法:资料来源于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的多个部门.因变量为年龄调整后的多因素死亡率,自我评估健康状况以及健康天数.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各州之间的具体情况.结果:每千人口医生人数每增加一名,死亡率就会降低30/100000.医生/人口比值对自我评估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状况,地理状况,以及吸烟和肥胖等因素都会对死亡率及自我健康评估产生影响.结论:医生数量和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表明应该继续努力增加和激励低服务水平地区医生的供应.降低不同地区之间健康差异的政策和策略应考虑社会的,经济的以及个人风险等综合因素.
作者:朱吉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健康不公平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卫生系统可以通过改变卫生服务模式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来干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缓解社会健康不公平现象.在欧洲,通过整合卫生资源,拓展卫生服务领域,以及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改变了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促进了健康公平性的改善.
作者:李奇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通过对瑞士健康儿童进行常规疫苗接种,比较肺炎球菌疫苗的预期经济成本及健康收益.构思:无论从社会还是疾病基金的角度,成本-效用分析都是有必要的.措施:对80000个儿童(接近于瑞士新生儿数)从出生跟踪到5岁.主要的成果指标:减少的疾病负担,疫苗的费用,成本效用比(每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花费).结果:通过对70%新生儿的疫苗接种,每年可以避免4例死亡事件,8例脑膜炎,37例其他入侵性肺炎球菌病,150例肺炎球菌肺炎,和2700例中耳炎(OM)的发生.疫苗接种项目的净成本,从社会角度来看是22000万瑞士法郎,从疾病基金角度看是19000万瑞士法郎.在每质量调整生命年,从社会角度来看它的成本-效用比是35700瑞士法郎(大约26300美元),从疾病基金的角度来看是39300瑞士法郎(大约28900美元).对所有小于24个月的幼儿额外附加的疫苗接种会产生额外的收益,同时每获得一个质量生命调整年(QALY)需花费33600瑞士法郎.如果把这项附加疫苗接种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小于60个月的儿童时,每个附加的质量成本调整生命年将会有一个非常高的成本,每个附加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会花费162000瑞士法郎.结论:对瑞士小于2岁的健康儿童进行常规疫苗接种会降低死亡率,并且对入侵性肺炎球菌导致的神经性功能缺损疾病也会有一个合理的成本-效用比.
作者:丁婷婷;高翠;杜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该文旨在描述环境健康对经济评估的必要条件和起点.而且,对德国进行一项包含成本计算方案的分析.方法:为了计算出环境健康造成的成本,我们选择了从特定疾病的角度出发做研究.使用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国家数据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负担预计的报告来识别德国重要的疾病种类.电脑数据库中有大量的文献研究资料,国内和国际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相关书籍,这些资料都对德国疾病费用研究和识别环境贡献份额(EAFs)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计算出环境健康费用.结果:根据特定的实例分析,由环境造成的直接疾病费用和间接疾病费用每年增加150-620亿欧元.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试验计划,该计划描述了特定环境健康的经济负担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主要环境性接触和经济成分各自所占的比例,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制定干预重点和评估干预措施效率.结论:在该研究中,通过现成的、或容易获取的数据,以及制定环境政策的预测影响,我们能够计算出德国的环境健康费用.然而,由于一些关于环境造成的疾病的病原学文档没有保存好,所有相关德国疾病的数据也没有进行特殊保护,因此数据质量有限.
作者:彭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仍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而医疗市场的准入限制,特别是对外资的准入限制,是制约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市场必然刺激国内医院的生存意识,提高整个卫生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百姓的福利水平.
作者:陈金磊;肖国兵;孔文明;王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从相关数据入手,了解我国卫生总费用现状.目的在于:① 运用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从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卫生总费用结构和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三方面,了解到我国卫生总费用呈不断上升趋势的现状;② 采用矩阵平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卫生总费用现状进行分析;③ 研究表明,基于卫生总费用现状,我们应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为指导,加大政府卫生投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实施健康管理方式,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探求多元化支付方式等等.
作者:卞琳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和推行人性化管理方法是医院管理和医院正常运行的保证.该文指出,制度的建立要讲究合理与科学;人性化管理要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团结、和谐工作氛围的形成.
作者:张丽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与研经费来源渠道日益多样化,管理内容也变得日趋复杂.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是整个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的有序进展及完成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赵桂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背景:现有的成本-效果分析并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原因之一是未考虑新技术进行资源再分配的困难.成本-效果分析可以计算新技术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本文研究重点是增量成本.社会经济评价的基本假设是,替代选择的资源可用于新技术投资,但现实是并非所有的资源都有替代选择.卫生保健领域的预算相对固定,从一种选择到另一种选择,或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通常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一项预算内,人力和物力通常不能全部应用于新技术,有时甚至根本不能应用.所以现行的成本-效果分析是高估的,这可能会影响新技术的实施.目的:通过纠正资源再分配中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增量成本,调整卫生保健领域预算,使得卫生保健决策的经济评价达到优.方法:案例研究,文献法,资料来自两个完整的成本-效果分析以及对医院决策者的访谈.结论:资源再分配的限制和调整卫生保健领域的预算可能会影响经济决策.结合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这些限制的范围,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以正确判断一项新技术是否应当实施,以及实施后会怎样.
作者:王丽;许菲斐;申俊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针对医院非在编人员薪酬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科学、公正、公开的聘用管理和考核制度;薪酬设计模式欠合理;晋升机制不足等),文章结合医院管理实践,从制订考核制度,规范聘用管理;建立公平、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待遇;完善职称评定、聘任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一条适应当前形势的非在编人员薪酬管理模式,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吴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院创业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精品,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医院和谐发展的精髓.在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医院创业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汪云;张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