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作为江苏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医院之一,近年来,经过反复酝酿,精心准备,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以建立聘用制为核心,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新的用人机制,已初步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吴洪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位于南京市城南城郊结合部,年急诊量近12万人次,急危重症患者5 000人次左右,其中重症创伤占25%以上,心肺复苏患者每年150例以上,年接诊批量伤员抢救10~15次.为建设现代化急诊急救中心,提高急危重症及重症创伤紧急救治水平,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术不断发展,急诊急救中心已初具规模,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作者:潘淮宁;戴国强;魏敬;沈正善;张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质量的好坏决定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质量又是决定医疗安全的保证,是衡量一个医院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各种各样,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正确处理好医患双方矛盾,对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及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尤锡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众所周知,在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应充分利用舆论宣传工具,为医院的科学经营和健康生存鸣锣开道,大力营造廉洁行医、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作者:姜新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要生存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院以管理创新为动力,进行大胆探索,在经营思路与服务理念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实力,推动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徐明娜;陈静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落实<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加强对母婴保健专业技术服务的管理,依法规范执业,我们在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结合<江苏省助产技术评审细则>,于2000年8月对我市18家设有产科的单位进行助产技术服务的校验和评审工作.与此同时,对产科质量采取有目的重点检查.
作者:蔡莉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循证护理包括四个阶段:证据触发、证据支持、证据观察、以证据为基础四个阶段.本人在临床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此模式,发现PBL健康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降低健康教育成本.有利于护理人员发现并证实新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的成效.
作者:徐国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我市各医院个案护理查房的质量及个案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理工作内在质量所起的作用,对我市13家二级以上医院个案护理查房的内容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各医院个案护理查房的形式比较一致,作用明显,能提高各级护士学习的自觉性,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使护士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安心护理工作;科或院级的护理查房,还能起到护理会诊的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内在质量.因此,个案护理查房就成为护理工作的常规内容.
作者:王琴;赵佩瑚;陈文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的实践,认为抓好工休座谈会能密切护患关系、病友关系,提高病区护理管理质量,体会如下:
作者:岳士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加入WTO对我国中医药业的影响加入WTO对我国中医药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关税降低,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开放服务业,特别是医药商业和零售业.
作者:魏鲁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始终是医院工作的主旋律,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深层次上会对中国医疗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行业间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会愈加激烈,医院质量越来越成为医院在竞争中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孟智玲;潘淮宁;杨大锁;殷晓红;陈小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学习型医院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医院管理理念和范式.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练融为一体的技能与艺术,是学习型医院的基石.本文探讨了学习型医院的涵义、特质和模式,提出了建立学习型医院的路径.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运用产权资本经营方式,为医院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迎接国际竞争严峻挑战的准备,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抉择.然而产权资本经营这剂良方为何在近期内未能有效增强我国医院的竞争力?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与国外成熟的产权资本经营理论与实践相比,我国医院与政府在产权资本经营动机、决策及行为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作者:赵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为全国首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两个城市城市之一的江苏省镇江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和运作机制.本文通过对1994年12月底的医改前情况调查和1995至2001年的医改评估词查;对职工医疗保险的规模和共济能力、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与监督机制的相关性、职工医疗需求满足程度和医改后医疗保障的合理性、职工医疗需求结构和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筹资可行性和承受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性研究.对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作者:邹富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总结我院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十年来的经验,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对1996~2000年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我市现行的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实施细则是可行的,其操作性强,通过率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部、省制定的CME I类学分活动形式少、经费贵.二是现行的CME考核制度对部分卫技人员缺乏约束力.三是CME培训内容陈旧.四是CME考核尚未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紧密挂钩.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翟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按照江苏省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于1999年起实施护理继续教育,并全部纳入学分制管理,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作者:钮美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公立医院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随着全国医院改革形势的进一步深化,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面临着以下新的形势.其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启动、整体推进阶段.
作者:蒋文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学会是由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对于促进医学学术交流,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医学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也对医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创新,不断丰富内涵,拓宽发展空间,把医学会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作者:程广德;葛余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把同类疾病归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组合.疾病分类有利于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有利于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有利于医院管理.我院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启用ICD-10以来,发现临床医师在临床诊断的书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编码的准确性.
作者:孙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医院文化的内涵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特定群体在医疗及与之相关领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医院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医院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医院管理者根据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的需要而有意创造、贯彻或者引导的.
作者:吴晓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在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经营规模等方面下大功夫,因此,围绕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一轴线,医疗资料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形成大量的科技资料,主要包括医疗业务、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医疗设备、基本建设五大门类.
作者:杨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需求和患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医院信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作者:罗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2年春节刚过,江苏省卫生法制考察团一行四人赴德国柏林、法兰克福等城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在德国国际经济教育与培训中心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与德国卫生部官员进行了中德卫生法制的交流探讨,实地考察了德国柏林医师协会、柏林约翰慈善医院、德国AOK医疗保险公司等机构.通过考察访问,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德国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完善国家法治的概况,也体会到法治的完善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发展培育社会中介组织非常重要.现将主要收获介绍如下:
作者:吕美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院内部审核是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定阶段,尤其是初始阶段进行内部审核,检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完善和改进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潘淮宁;王长来;杨大锁;吕九龙;马振华;王黎明;殷晓红;沈正善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建立ISO9001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是我院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我院从2001年11月起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贯标),在贯标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由于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来源于企业,尽管其科学性、先进性毋庸置疑,但由于在医院所谓的产品指的是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不能生搬硬套ISO标准,应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一是从无到有的原创性活动;二是结合标准对现有管理的更新.既不能唯条条框框是从,也不能完全脱离标准.
作者:杨大锁;王长来;潘淮宁;殷晓红;沈正善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