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Ang Ⅱ刺激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肥大心肌细胞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 结果与正常细胞相比,Ang Ⅱ组细胞直径明显增加,细胞核NF-κB呈强表达.加入丹参酮ⅡA干预后,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减小,NF-κB表达减弱(P<0.01). 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保护心肌,防止心肌肥厚作用,其抑制心肌细胞肥厚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作者:孙联平;郑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短期口服(14d)甲羟孕酮(MPA)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持续时间. 方法 23名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检测血气和肺功能后,给予口服MPA(60mg·d-1)14d,并于用药14d及停药2、3、4周时检测血压、肺功能、血气分析. 结果在服用MPA 2周后,平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由(49.89±3.21)mmHg降为(44.01±3.77)mmHg(P<0.01),平均动脉氧分压(PaO2)由(59.07±5.22)mmHg上升为(62.98±5.87)mmHg(P<0.01),在停用MPA 3周后,PaCO2水平仍较基础值下降1.52mmHg(P<0.05). 结论短程(14d)口服MPA(60mg*d-1)能有效改善男性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倪崇俊;黄建安;马家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1例腹主动脉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4例、腹主动脉瘤33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腹主动脉金属支架植入9例.造影剂量按1.5 ml·kg-1,注射速率为3 ml·s-1.扫描延迟时间按2种方法进行:①造影剂跟踪扫描;②造影剂峰值测试进行时间延迟.数据重建为三维工作站用Real Time 3D及Fly 3D(VR),有的亦用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法(CPR)及仿真内镜(VE). 结果 51例腹主动脉CT成像,4例为正常,33例腹主动脉瘤和5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MPR、RT3D、VE等成像,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的真假腔和破裂口.9例腹主动脉金属支架植入可清晰显示支架的部位、范围、通畅情况. 结论多排螺旋CTA3D腹主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俞同福;王德杭;黄庆娟;王小宁;徐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AOD)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33例确诊老年PAOD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P选择素(PS)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6种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人及30例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PAOD患者相比较. 结果老年PAOD组的NO[(28.88±8.54)μmol·L-1]和6-K-PGF1α[(83.47±13.67)ng·L-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组,而ET[(95.09±49.18)ng·L-1]和TXB2[(664.4±331.8)ng·L-1]、PS[(14.06±2.18)μg·L-1]及vWF[(104.42±31.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组. 结论老年PAOD患者内皮功能失调;积极的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是内科治疗PAOD的核心.
作者:曹剑;李小鹰;张越;聂步军;董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与治疗的特点. 方法收集近20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病人中经X线钡餐造影,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及手术中发现的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58例,与同期收集的36例老年前期及26例中青年人十二指肠憩室进行对比. 结果男女发病率相近,好发于降部,憩室多在1.5 cm×1.5 cm以上,伴发病多. 结论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一般较其他年龄组大;临床表现具隐蔽性;憩室炎发生率较低;多伴发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方案应尽量简便.
作者:吴江;邓长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控制不良与药物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912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相关因素. 结果本组平均血压为(137.8±13.0)/(79.5±10.4)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理想分别为49.1%和70.2%.小学文化患者的药物错服率明显高于初中、高中和大学组(P<0.05).还有3.6%的病例不能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结论在老年人群中有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控制不良,可能与降压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较低有关.
作者:聂英娟;任素琴;杨晓秋;王志忠;王士雯;孟庆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判断的价值及相关性. 方法选择62例患者,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射血分数(EF)、E峰、A峰、EF斜率、左室高峰射血率(PER)和左室高峰充盈率(PFR),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临床心功能Ⅰ、Ⅱ、Ⅲ级相互间的核素EF的变化均有差异;而超声的EF的变化均无差异;X线造影所测EF在心功能Ⅲ级时低于Ⅰ级和Ⅱ级.临床心功能分级与核素EF、X线造影EF和超声的EF斜率呈负相关;超声EF与核素、X线造影EF呈正相关;超声、核素、X线造影的EF与PER也呈正相关;年龄与E峰、EF斜率和PFR呈负相关,与A峰呈正相关.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判断,临床心功能分级应参考客观检查结果,特别是核素心功能测定.
作者:刘泽;戴波;王鲁妮;黄纪昌;王伟;冯德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稳恒磁场对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磁感应强度(B)为(24.6±4.2)mT,(42.0±2.1)mT,(63.5±3.0)mT,(85.1±2.9)mT的稳恒磁场分别作用于小鼠,每天平均4 h, 15 d后处死小鼠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GSH-px活性. 结果 B为(24.6±4.2)mT,(42.0±2.1)mT的磁场暴露的小鼠,其肝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GSH-px活性明显增加(P<0.01);但B为(63.5±3.0)mT,(85.1±2.9)mT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及GSH-px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结论提示一定磁感应强度的稳恒磁场对小鼠的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生影响,能提高抗氧化酶的活力,降低氧化物的生成,对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方平;吴全义;陆任云;王卉放;端礼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和分析健康老年人与老年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和位置. 方法对150例老年人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根据临床和MRI表现分为脑出血组(21例)、大动脉栓塞组(19例)、多发腔隙性梗死组(32例)、动脉硬化性脑病组(25例)和正常对照组(53例),分别统计各组无症状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和位置并进行分析. 结果脑出血组、多发腔隙性梗死组和动脉硬化性脑病组的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6.2%、59.4%和72%,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的7.5%(P<0.01);微出血出血点数也明显高于正常组.34%的微出血位于皮层下白质内,25.2%位于基底节,18.5%位于丘脑,11.8%位于脑干,10.4%位于小脑. 结论卒中患者多发性微出血的存在表明颅内微血管病变有明显出血倾向,在病人的治疗和处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宗军;黄伟;武洪林;陈君坤;卢光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顾建华;陈力;陆甘;陈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症候,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器官的出血.急性出血病死率约占10%,老年患者出血病死率高于中青年人,占30%~50%.现对本院近10年来诊治的29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守华;王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3年5月共对386例胆胰疾病伴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其中≥60岁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64例,治疗成功157例.现将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坦;孔文涛;王川;孙士其;翁爱珍;刘二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及病死率随增龄增高[1~4],以典型胸痛为首发症状者随增龄而减少,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者随增龄而增多[5].
作者:尹巧香;赵玉生;陈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文对性激素与老年冠心病、脑梗死发病进行了相关性与差异性研究,为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探索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理论根据.
作者:徐默玲;郑义通;孔岳南;杨承健;许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众所周知,肺部感染是常见、重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易罹患肺部感染.老年人既容易发生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也容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
作者:殷凯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肺部感染是疾病分类上的统称,它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肺炎等不同疾病谱.吸收延迟是从影像学角度评价免疫功能健全宿主肺炎治疗结果的一种表达.因此,这里讨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仅限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作者:何礼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亦即医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 NP)是指在入院时无肺炎、也没有处于感染潜伏期,入院48 h后发生的肺炎.老年人NP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误吸口咽部定植菌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但由于老年NP的一些独特性质,使临床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困难,漏诊、误诊率也很高.
作者:孙铁英;王洪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有长期或反复使用抗生素的病史,致使老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①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明显减少,而流感嗜血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有所上升;②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较前几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达到70%左右,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上升较快;③耐药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老年肺部感染的重要死因之一[1,2].
作者:童明庆;刘根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的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在医院外发生的或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
作者:殷凯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老年肺部感染依靠病史、症状、血象改变及X线检查进行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作出可靠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或病理学)诊断,明确感染的病原体,以指导抗菌化疗.
作者:杨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OHFRS)患病率相对较低,但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OHFRS 39例与同期非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40例对照,分析如下.
作者:徐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所致关节组织损伤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本文观察了新型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作者:芮铭安;王曹锋;杜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肾脏疾病患者常存在脂类代谢紊乱,不仅加重肾脏本身病变.同时与心血管病变关系密切.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血清脂蛋白(a)[Lp(a)]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为早期发现并预防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作者对52例老年肾脏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人进行血清Lp(a)及其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以探讨Lp(a)老年肾病疾病患者继发心血管并发症的意义.
作者:程芳洲;余细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血小板减少症为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多见于儿童及中青年,老年人相对较少.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41例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及50例正常老年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研究其对老年人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作者:郭晓珺;朱培林;季素芳;屠其华;王惠芳;丁韧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近4年收治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50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广恩;陈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就意味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早期、精确地检测出冠脉钙化是医学影像学责无旁贷的职责.
作者:黄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并发症是人群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AS被认为是一种动脉慢性炎症的病理过程.核因子-κB(NF-κB)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胡坚;苏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因反复活动中胸闷5年,再发3 d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四肢活动正常,肌肉无触痛.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ST-T无改变.生化检查:甘油三酯(TG)3.55 mmol*L-1,总胆固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等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正常.胸片:心胸比值0.59,心脏超声:主动脉硬化改变.
作者:辛沈;贺顺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病例患者女,74岁,因左上腹部饱胀不适伴呕吐、进行性消瘦1月余入院.既往否认胃病史.嗜烟酒50余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尚可,轻度贫血貌.心肺无明显异常.上腹饱满,左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卫,振水音阳性,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胆囊萎缩,肝胰脾未见异常.
作者:王盛根;王寿九;吴楠;张晓华;潘桂红;焦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