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5232
  • 国内刊号:32-1463/R
  • 影响因子:1.22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0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江苏省“双效”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双气囊小肠镜指导下手术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对DBE确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114例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以活检组织和手术大体标本的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DBE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敏感度为85.86%,特异度为63.63%,准确度为81.57%,阳性似然比为2.36,阴性似然比为0.22.DBE检查每多诊断出1例小肠病变获得的净效益为4 802.2元.双气囊小肠镜指导下OGIB手 术治疗组与未行小肠镜检查即行手术治疗组相比的总住院天数[(27.2±11.8)d比(16.4±5.3)d,P<0.05]、住院总费用[(35 690.2±3 466.5)元比(19 409.3±9 253.2)元,P<0.05]、住院药费[(17 805.8±2 145.5)元比(9 133.0±4 664.9)元,P<0.05]均明显减少.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分析表明双气囊小肠镜在指导不明原因消化道 出血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卫生经济学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左赞;万苹;何甜;郭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口直接胆道镜治疗十二指肠镜取石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含视频)

    目的 评价对ERCP取石困难患者行经口直接胆道镜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13例常规ERCP取石困难行经口直接胆道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治疗完成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成功进镜至肝门区以上胆管,液电碎石过程顺利;1例虽进镜至胆总管下段结石处,但碎石取石失败.7例直接用超细胃镜取石网篮取净,5例因碎石较多改由十二指肠镜取石.9例当次完成取石;3例碎石过多当次未能取净,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周后再次由十二指肠镜取除.术中1例出现呕吐导致血氧饱和度暂时性下降,及时予口咽部吸引并将超细胃镜退至胃吸引后血氧饱和度回升,未影响继续进镜胆道处理结石,术后未发现吸入性肺炎.2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例出现胆道感染,予相应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应用经口直接胆道镜治疗十二指肠镜难以处理的胆总管结石是有效和安全的,为ERCP困难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李健;郭绍举;张竞超;徐成山;邹小英;王雪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EA)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216例接受POEM治疗的E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2% (22/216),单因素分析显示,S形食管、隧道入口采用单纯纵形切口法、隧道宽度≤3 cm、肌切开深度、操作时间为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隧道入口采用单纯纵形切口法、隧道宽度≤3 cm、S形食管为该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P<0.05).结论 隧道入口采用单纯纵形切口法、隧道宽度≤3 cm、S形食管是POEM治疗EA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肌切开深度并非该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德良;谭玉勇;王学红;张洁;刘小娟;霍继荣;周芝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胶囊内镜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致小肠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无典型临床表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致小肠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110例,其中服用NSAID者38例,比较NSAID服用者与不服用者、服药持续时间≥3个月者与<3个月者、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者与服用非阿司匹林NSAID者的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现率,以及小肠黏膜损伤发生的部位和随访情况.结果 小肠黏膜损伤发现率服药组为55.3%(21/38),未服药组为5.6%(4/7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持续时间≥3个月者小肠黏膜损伤发现率显著高于服药持续时间<3个月者(7/24比4/14,P=0.01);服用非阿司匹林NSAID者小肠黏膜损伤发现率显著高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者(11/14比10/24,P<0.05).在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服药持续时间≥3个月者小肠黏膜损伤发现率显著高于服药持续时间<3个月者(10/16比0/8,P=0.00).服用NSAID者小肠黏膜溃疡主要发生在回肠(10/11),而小肠黏膜糜烂主要发生在空肠(8/10).8例小肠溃疡患者在停服NSAID或加用黏膜保护剂后,复查胶囊内镜显示小肠溃疡明显改善;4例小肠黏膜糜烂患者加用黏膜保护剂后,复查胶囊内镜显示小肠黏膜糜烂基本消失.结论 胶囊内镜对无典型临床表现的NSAID致小肠黏膜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

    作者:薄陆敏;杨俊驰;廖专;徐灿;辛磊;陈洁;方艾乔;李兆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岛临床病理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岛(CLI)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与Barrett食管(B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5年至2013年438例食管下段CLI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下形态学特点及活检病理组织学特点.对比分析27例CLI患者和23例非岛型(环周型或舌型)BE患者的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组织化学染色及MUC-2、MUC-6、CDX2、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1例CLI患者和28例非岛型BE患者的24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结果 CLI发现率以40 ~< 50岁高(0.61%,104/17 164),其次为50 ~< 60岁(0.49%,107/21 794).438例食管下段CLI患者中,CLI距齿状线距离≤0.5 cm者323例(占73.7%),单发266例(占60.7%),大直径<0.5 cm者338例(占81.8%),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47例(占33.7%),单纯贲门型黏膜220例(占62.5%).27例CLI患者和23例非岛型BE患者的黏膜AB/PAS组织化学染色及MUC-2、MUC-6、CDX2、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未见两者黏液特点、细胞增殖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例CLI患者和28例非岛型BE患者的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分析未发现两者在典型症状、食管远端反流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下段CLI以40 ~< 50岁人群好发,CLI多位于齿状线上0.5 cm范围,多单发,大直径多小于0.5 cm,固有腺体多为黏液腺,黏膜固有腺的黏液特点以及反流情况与非岛型BE相似,推测可能是BE的早期阶段.

    作者:崔荣丽;周丽雅;闫秀娥;金珠;张贺军;夏志伟;徐志洁;王晔;尚惠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食管连接处的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的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食管连接处(GEJ)的特点,以及GERD亚型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的GEJ特点.方法 60例GERD患者依据内镜检查结果阳性和阴性分为RE组(n=33)和NERD组(n=27),统一行HRM检测,并依据HRM下GEJ形态将GEJ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分析各型GEJ的HRM检测结果以及各型GEJ中RE和NERD患者的HRM结果.结果 Ⅰ型26例,其中RE患者14例、NERD患者12例;Ⅱ型29例,其中RE患者14例、NERD患者15例;Ⅲ型5例,均为RE患者.Ⅰ型的食管下括约肌(LES)总长度为(3.35 ±0.56)cm、腹腔内LES长度为(2.41 ±0.68) cm、LES静息压为(22.00±8.00)mmHg(1 mmHg=0.133 kPa),Ⅱ型分别为(3.29±0.87) cm、(3.07±4.59) cm和(16.46 ±8.60) mmHg,Ⅲ型分别为(2.43±0.22) cm、(0.00±0.00) cm和(11.07±5.80) mmHg,LES总长度各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内LES长度仅Ⅰ型与Ⅲ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S静息压各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中,RE与NERD患者在LES至膈肌角距离、LES总长度、腹腔内LES长度和LES静息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HRM可清楚分辨出GERD患者GEJ的不同亚型,各型GEJ的食管动力学特点有所不同,但受限于样本量未能进一步发现各型GEJ的RE与NERD患者间的食管动力学差异.

    作者:郭晓军;张玲;林寒;李兆申;邹多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初探(含视频)

    目的 探讨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39例健康志愿者,使用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完成胃部主动式检查,评价其安全性、受检者舒适度及对食管、胃黏膜的观察情况.结果 在食管齿状线、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部主动观察能观察到75%以上黏膜者分别为19例(48.71%)、37例(94.87%)、25例(64.10%)、30例(76.92%)、39例(100.00%)、39例(100.00%)、39例(100.00%),以上部位平均主动观察时间分别为1.5 min、3.0 min、8.0 min、17.0 min、3.0 min、3.0 min、5.0 min.主动控制胶囊进入十二指肠者25例(64.10%),平均所需时间8.0 min;7例主动控制进入十二指肠失败;7例发生胶囊内镜非自主进入小肠,其中1例未能完成1次有效主动观察,胶囊完成1次主动有效观察率为97.43% (38/39).检查过程中仅1例出现异物感.受检者均于检查后7d内排出胶囊.结论 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行上消化道检查安全可行,效果好,且患者舒适,无交叉感染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新颖;郑惠玲;王国振;周洁琼;姜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大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EPLBD)治疗憩室旁乳头合并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共8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大结石的患者,EPLBD组45例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术取石;EST组42例行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观察2组患者Ⅰ期取石成功率、取石时间、术中碎石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PLBD组Ⅰ期取石成功率为91.1%,EST组为9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石时间EPLBD组为(25.48±7.92) min,EST组为(35.56±9.23) min,碎石率分别为16.3%和34.6%,EPLBD组明显少于ES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LBD组及EST组术后出血、术后胰腺炎、胆管炎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大结石可以缩短取石时间,减少术中碎石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灵和;陈军贤;赵秋枫;夏明星;徐平珍;计东霞;徐婵;楼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38例分析

    直肠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生长缓慢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组织结构像癌,具有恶变倾向,因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且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其他消化道肿瘤有明显不同.直肠类癌既往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创伤较大.近年来,随着肠镜及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技术的应用,直肠类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内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38例经EUS检查确诊的直肠类癌患者进行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邝胜利;李修岭;杨玉秀;周炳喜;李晓芳;张慧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

    食管癌患者因吞咽困难,营养摄人减少,氮平衡失调,消耗增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足够的营养支持特别是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维护机体器官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1].然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目前临床上尚无定论[2-3].自2012年1月以来,我科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进行全肠内营养支持,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子成;黄安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镜治疗幼儿食管纽扣电池异物11例分析

    由于幼儿对事物的好奇,食管异物已成为幼儿急诊常见的病因.纽扣电池因其光亮的外表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1],导致临床上幼儿误服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纽扣电池特殊的化学成分,幼儿误服后如不及时取出将造成严重后果[2-3].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胃镜治疗了11例食管异物(纽扣电池)幼儿,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晓玲;梁玮;邓万银;方超英;王丽珍;何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十二指肠镜治疗效果分析

    部分胃癌术后患者可出现反复胆道感染或梗阻性黄疸,其原因多为肿瘤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胆道引流对于解除黄疸、延长生存期以及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非常必要,目前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和经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是两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ERBD因内引流符合生理特点,患者生活质量好而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胃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和Roux-en-Y吻合的患者,由于解剖结构改变,手术操作难度加大且成功率较低.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胃切除术后行ER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操作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将操作经验予以介绍.

    作者:顾钧;汪保灿;赵铭宁;吴文广;汪余勤;王雪峰;张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气囊辅助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Meckel憩室诊断价值分析

    小肠Meckel憩室可发生反复的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病临床虽非罕见,但因无特殊临床表现,且传统检查方法如消化道钡剂造影、腹部CT、动脉血管造影等对其检出率均较低,故不易确诊.近年来,随着气囊辅助式小肠镜(BAE)和胶囊内镜(CE)的发展,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1-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BAE和CE对于Meckel憩室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俎站飞;麻琬如;宁守斌;毛高平;唐杰;朱鸣;金晓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端口覆膜支架与标准无覆膜支架治疗胃癌所致胃出口梗阻的对照研究

    现在,有许多类型的金属支架用于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1-2],这些标准支架与缓解食管梗阻的金属支架相似.然而,远端胃癌引起的胃出口梗阻不同于食管恶性梗阻,其近端胃腔往往是宽大的.标准金属支架的近端端口直径在18~ 28 mm[3-4],其近端可能不太适合胃出口恶性梗阻近端胃腔的自然形状和大小,往往不能完全覆盖胃出口恶性梗阻近端的病变[5],易导致支架移位和支架植入后近端再次梗阻[6-7].尽管改进的双层和三层支架似乎可以防止支架移位和肿瘤向支架内生长[8],但是胃出口恶性梗阻近端胃腔的自然形状并没有被考虑在这些支架的设计中[9],因此支架移位和再梗阻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根据远端胃癌引起的胃出口梗阻近端胃腔的形状和大小设计了大端口覆膜支架,前期研究已证实有助于减少支架移位和再梗阻[5,10],本研究进一步对其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

    作者:石定;刘勇攀;冯国建;季峰;暴银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22例疗效观察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是一类起源于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阑尾等消化道器官的具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和可以产生多肽激素的肿瘤,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54%~ 85%,发病率约为5.25/100 000,是胃肠道第二位常见的肿瘤[1-3].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GI-NENs 22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志;孙自勤;董伟;尚瑞莲;贾爱芹;孙奎林;李敏;张保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对接技术在困难性内镜逆行胰胆管术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相关器械不断的改良使原本比较困难的操作变得简单.尽管如此,仍有因各种原因使得器械无法进入胆道,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经皮肝穿刺胆道技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e cholangial,PTC)联合ERCP方法,弥补了此类单纯ERCP无法进入胆道的缺陷.近4年来,本院对16例ERCP治疗失败的患者,行PTC联合ERCP,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范彦;吴杰;何成年;王爱萍;彭蓉;何涛;鲁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免X线内镜下胆道内外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对比观察

    急性重症胆管炎是肝胆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常伴有感染性休克,如处理不及时,常会出现严重后果.快速有效的胆管减压是当务之急.选择直接外科开腹手术减压风险高,死亡率高.近年来内镜下胆道外引流的广泛应用,对胆道减压的治疗效果满意,已得到广泛证实.当病情紧急或转运困难时,急诊床旁免X线鼻胆管引流术也已开展应用[1-2].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将治疗由鼻胆管外引流改为塑料支架内引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陶杰;王铮;郝杰;杨雪;孙昊;于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色病内镜治疗一例

    患者男,28岁.2013年8月12日因“腹痛伴尿黄3d”于宁夏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谷氨酸转氨酶78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85 IU/L,总胆红素85 μmol/L,直接胆红素65 μmol/L,碱性磷酸酶103 IU/L,谷氨酰转肽酶218 IU/L.腹部B超:胆囊体积大,胆囊泥沙样结石,脾大.腹部CT: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结石,脾大,胰周渗出性改变.患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虽无影像学提示胆总管结石阳性,但仍考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ERCP手术指征,故急诊行ERCP.术中胆总管未见结石,放置胰管支架,留置鼻胆管,术后患者腹痛缓解.

    作者:张利;潘阳林;郭学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肌炎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二例

    例1 患者男,59岁,2个月前接触电焊后出现面部、手部红斑,偶有瘙痒,感针刺样疼痛,双手臂酸痛,无发热,无关节痛,无眼干口干,无明显肌力下降,当地医院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拟诊为“过敏性皮炎”并继续给予抗过敏治疗,但症状仍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光敏性皮炎”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2型糖尿病史.

    作者:方一;刘倩;吴嘉钏;陈璐;赵胜光;项杰;刘燕;张秧儿;夏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结核合并肺结核气管纵隔瘘一例

    患者女,74岁,主因“反复咳嗽2年余”入院.患者于20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无咳痰、咯血,无发热,自觉有出汗,但无午后盗汗症状,无胸闷、胸痛、憋气,无饮水、进食呛咳,无乏力,食欲、睡眠尚可.当地医院予“输液”治疗(具体诊疗不详)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常于气候变换时出现.2011年11月因咳嗽症状加重,在外院诊断“双下肺炎,陈旧性肺结核,右肺肺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试验弱阳性,给予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治疗,后咳嗽症状稍缓解.

    作者:黄婷婷;李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镜辅助诊断直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60岁,主诉间断腹痛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呈全腹胀痛,可自行缓解.偶感恶心,无呕吐,亦无反酸、烧心、腹泻、便血、发热或寒战.自服吉法酯等药物效果欠佳.患者自觉腹部可触及肿物,遂于外院就诊,查腹部彩超提示:腹主动脉周边多发实性结节,考虑肿大淋巴结.为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7月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约3 kg.入院查体示体温35.5℃,呼吸18次/min,脉搏55次/min,血压125/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状态尚可.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颈前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个淋巴结,大小约1.0 cm,质中,活动度尚可.

    作者:赵海英;宗晔;冀明;张澍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直肠扁平腺瘤的研究进展

    大肠扁平腺瘤早在1985年由Muto等[1]提出,指平坦或轻微隆起于大肠黏膜表面的腺瘤,其腺瘤成分的厚度不超过周围正常黏膜的2倍.研究显示,大肠扁平腺瘤占所有大肠腺瘤患者的12% ~ 42%,目前广泛认为扁平腺瘤比息肉样腺瘤有更高的异型增生率及恶变率,且位于结肠近端易漏诊的高危腺瘤通常为扁平腺瘤[2-4].鉴于扁平腺瘤发生率较高,是易癌变的特殊腺瘤类型,但内镜下易漏诊,发生途径不详,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松欣;丁岩冰;支杰华;邓彬;吴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技术进展

    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是非上皮源性的,除异位胰腺外,均来自胃壁的间叶组织,主要位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理类型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及血管瘤等.研究认为,间质瘤具有恶性潜能,而其他无症状的良性SMT如脂肪瘤、平滑肌瘤等在其生长过程中易产生如梗阻、扭转及出血等并发症,任其生长而失去微创治疗指征又得不偿失,因而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徐佳昕;时强;周平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的起点 新的征程

    2014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和准备在南京召开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五届编委会由李兆申教授任总编,张澍田、任旭、姜泊、郭学刚、令狐恩强、杨爱明、邹晓平教授任副总编.新一届编委会基本包括了我国消化内镜领域为知名的专家和学者,为杂志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支持和保障.

    作者:唐涌进;卜小乐;周昊;顾文景;钱程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