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变化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ekated neuron death,DND)的关系。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为10分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测定kinesin的免疫活性。组织学检查判断DND。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明显下降,在再灌注6、48和96小时其活性分别仅为假手术组的49%、32%和12%(P<0.01)。在再灌注96小时,CA1区出现明显的DND,而CA2、CA3、CA4微管运动蛋白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活性进行性下降,可能为DND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建国;陈群;曾因明;李德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应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由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硫喷妥钠麻醉后20小时小鼠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同时测定血中白细胞总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硫喷妥钠麻醉引起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王艳;左会明;曾繁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气管平滑肌的直接影响,为有气管高反应患者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刺激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方法研究异丙静对其的影响。结果 10-4mol/L的异丙酚可使电刺激诱发的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力下降21.6%,10-2mol/L的异丙酚可使电刺激诱发的兔膏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力下降35.4%。结论异丙酚有舒张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作者:傅诚章;周钦海;钱燕宁;刘存明;丁正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2岁,58kg。因左下牙龈癌,拟全麻下行颌颈联合根治术。术前常规检查均无异常。麻醉诱导、鼻腔插管后,接Ohmeda 110型麻醉机。手术进行1小时20分钟后,输尿连明胶,2分钟后发现气道压力高,改手控呼吸,阻力大,暂停手术,检查气管导管位置无异常,双肺听诊闻及喘鸣音,考虑支气管痉挛。
作者:王文钧;鲁国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抑肽酶是从牛脏器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广谱蛋白酶抑制药,属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可产生I型超敏反应。一般以血流动力学方面改变及皮疹为主的临床过敏反应。而以肠型腹痛或单纯腹痛为特征的过敏反应者尚未见报告。作者在301例手术时使用抑肽酶的病人中,发生抑肽酶过敏者11例(有2例为全麻后使用抑肽酶)。其中3例病人主诉腹痛(占过敏者的27.2%,占清醒病人使用抑肽酶过敏者的37.5%)。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江洪;王明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3岁,体重63kg。吃饭时误吸田螺一只,当即呛咳,轻度呼吸困难,并觉右胸不适,急诊入院。胸部正侧位片及CT示右主支气管有一1cm×1.5cm×1.5cm大小田螺样异物。BP、HR正常,SpO294%。拟于全麻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为咪唑安定5mg、芬太尼0.05mg、异丙酚120mg,待患者入睡后,充分表麻,顺利置入支气管镜。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经支气管镜侧孔持续给氧,并持续监测BP、ECG、RR及SpO2。间断推注异丙酚维持麻醉,维持用量为360mg。因田螺体大、壳硬、表面光滑,钳夹困难,且无法通过支气管镜,术者夹住田螺边缘后,同支气管镜一同退出。
作者:邹鹏;孙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围术期高热有时处理颇为棘手,近期我们采用经深静脉快速输入4℃冷复方乳酸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健;时志强;盛学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3岁,ASAⅡ级,体重56kg。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因子宫肌瘤在全麻+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女,年龄3岁,体重15kg。因左下肢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困难入院。诊断左股骨颈骨折。患儿为二胎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因出生后经常不明原因发烧,需物理降温方可恢复。弱智,语言能力差,常发生自我伤害,咬破舌头、手指。
作者:王汝敏;潘宁玲;杜新民;李海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人类的认知功能中,记忆是核心和重要的脑功能。80年代至今是记忆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阶段。全麻下思维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麻醉期间是否存在记忆?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是否关闭?意识消失与记忆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是否一回事?提出这些疑问并不奇怪,因为至今我们尚未完全弄清脑为什么睡觉,麻醉如何起作用,记忆是怎么发生的(神经过程),麻醉期间记忆发生了什么变化。业已证实,临床满意的麻醉仍可存在某些形式的记忆,大脑仍能接收听刺激,并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水平处理这些听信息。新近功能型脑成象技术已开始揭示这一现象的解剖学基础和证据,说明麻醉的大脑在高级的认知感觉方面仍有功能活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7岁,胰头癌肝转移,拟全麻下剖腹探查。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全身皮肤黄染,胸片示右下肺不张,ECG 呈I度房室传导阻滞。全麻后由术者放置弗雷氏尿管。手术进行约1小时,未见尿液流出,考虑可能系多日禁食水,血容量不足所致。
作者:王平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例1 女,38岁,因重症胰腺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急诊入院。入院后经治疗,病情一直不稳定。后行B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急行剖腹探查。全麻快速诱导,顺利插入8.0mm气管导管,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BP、HR、和SpO2无改变。遂改为机控呼吸。
作者:肖少华;夏敏;周旺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在麻醉工作中遇到两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例1,男,40岁。因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诊手术。
作者:程正波;赵春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时,观察不同时机注射芬太尼对B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ASAI~Ⅱ级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
作者:唐锦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在临床实践上常常不能完全阻滞尺神经。我院自1995年来,改用C7水平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来完成上肢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兰安光;陈宁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喉乳头状瘤伴喉梗阻患儿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2~7岁。术前吸氧下“三凹”症状明显,极度呼吸困难,入室时SpO270%~85%。双肺湿啰音,心动过速。急诊在支撑喉镜下行肿物切除术。
作者:吴春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防治硬膜外阻滞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上腹部手术病人,将麻醉阻滞效果良好、阻滞平面T3~4~T11~12的10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例。
作者:孙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晚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由于只有黄疸,其他症状轻微,常误诊为妊娠合并肝炎。但ICP产后并发大出血、呼衰者尚未见报道。本文总结了1996年3月至1998年7月间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ICU病房收治的7例重症ICP产后并发大出血、呼衰的抢救经验,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作者:吴秀英;张正罡;崔健君;王多友;张秉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手术结束后,由于各种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容易发生并发症,这段时期内对病人的精心观察和及时处理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探讨44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
作者:汪凡;黄文起;黄雄庆;陈旭素;谭洁芳;陈秉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