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国际刊号:1004-5805
  • 国内刊号:32-1211/R
  • 影响因子:2.2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评为省优秀期刊三等奖
  • 外科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年11期文献
  • 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复苏失血性休克时不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NG)表达的变化,探讨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活性的变化.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复方乳酸钠(LRS)组和HHS组.制作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用LRS或HHS复苏.采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半定量测定各组大鼠休克前、休克后和复苏后30min的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中的ANG基因表达水平,采用β-actin为内对照.结果失血性休克后各组织中ANG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只有HHS可降低各组织中的升高的ANG的表达水平.结论HHS可抑制失血性休克时组织中的RAS的激活.

    作者:赵洋;袁世荧;姚尚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头部重点低温对重伤和坏死兔脑神经元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再灌注时实施头部重点低温对重伤和坏死神经元数量的影响,判断实施头部重点低温能否减轻这两类神经元所遭受的损害,进而探讨相应的机理.方法16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未缺血对照组;Ⅱ组为常温再灌注组;Ⅲ组为头部重点低温(28℃)治疗组,Ⅱ、Ⅲ组又分a、b、c三个亚组.检测脑组织中21项内源性因子的变化,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将神经元区分为正常(A)、轻伤(B)、重伤(C)和坏死(D)四类.结果与未缺血对照相比,Ⅱ组A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再灌注时进行性下降,C、D类增多(均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A类进行性增多,D类减少(均P<0.01),C类仅在a亚组增加(P<0.05);Ⅱ组与A类改变相关的内源性因子是VIP,β-EP,PGI2,T3,T4和Na+,K+-ATPase;与C类是GLU,TXB2/PGI2;与D类是T4,Na+,K+ATPase,GLU,T3和VIP(P<0.05).Ⅲ组Ca2+,Mg2+-ATPase与B、C和D三类神经元所占百分比变化相关(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头部重点低温确能有效地减轻神经元损伤,强有力地阻止受损神经元发展为坏死神经元,其主要机理为阻断高代谢状态,稳定细胞膜和遏制谷氨酸的释放.

    作者:段满林;史正山;陈兴东;李军;嵇晴;徐建国;李德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剖宫产围麻醉期处理一例

    患者女,24岁,ASAⅣ级,体重45 kg,因孕9月,头昏、视物模糊2月,右上腹疼痛1 h伴头痛、呕吐入院.查:患者嗜睡,贫血貌,T 37.1℃,HR 105次/分,BP 190/110 mmHg,RR 20次/分,心肺(-),右上腹有压痛.辅助检查:血标本溶血,红细胞(RBC)3.71×1012/L、血红蛋白(Hb)93 g/L、白细胞(WBC)15×109/L、中性(N):0.9、血小板(Plt)308×109/L;肝肾功能:尿素氮(BUN)8.79 mmol/L、肌酐(Cr)132.5μmol/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351.4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41.4U/L、碱性磷酸酶(ALP)116.1U/L、血清总蛋白(TP)56.6g/L、白蛋白(ALB)32.9 g/L、血清总胆红素(TBIL)36.0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IBIL)20.5μmol/L;电解质正常.尿少,酱色,蛋白(Pr)(++)、隐血(BLD)(+++).CT示双颞底节顶广泛性脑梗死、左颞顶薄层出血灶;B超示肝实质回声改变,腹腔少量积液;胎心监护示胎心106次/分、节律不齐.拟急诊剖宫产术.

    作者:王润;叶念;梁文才;刘文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术中复张性肺水肿一例

    复张性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是指因气胸、胸腔积液或纵隔巨大肿瘤造成的患侧肺萎陷,经胸腔闭式引流或切除肿瘤使萎陷的肺复张后,患肺在短时间内(3 h内)发生的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RPE多见于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极为少见.

    作者:傅洪;魏安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围术期血栓性事件的流行病学研究

    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是各外科手术围术期极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轻者影响术后恢复,以至留有后遗症,重则致患者死亡.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手术种类范围的扩大,近年使这类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有所增多.

    作者:王春艳;唐显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误吸性肺损伤发病机理

    误吸是指来自胃、食管、口腔或鼻的物质从咽进入气管的过程,这些物质可以是固体,如食物和异物;也可以是液体,如血液、唾液或胃肠内容物等.误吸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甚多,形成机制比较复杂,本文就盐酸及其他成分误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牛永胜;穆心苇;张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在危重急症病的救治工作中,开放气道、维持有效的通气及防止误吸是保证肺气体交换的关键.而在院前急救中,更需有简便、可靠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7月到2003年6月应用Kendall公司的食管/气道联合导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ETC)32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太满;王晓霞;尚昌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血管内体外循环和微创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外科应用微创技术使外科医师不用开胸关胸就能进行胸腔内操作.和所有微创手术一样,其目的是减少组织损伤及出血量,减轻疼痛;因为痛楚少,疤痕小,恢复快,越来越为人们认可和接受.

    作者:于灵芝;徐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危重病人的血液保护与容量复苏

    ICU病人的血液保护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贫血比例比一般病人高,诊断性失血也多,但危重病人的输血也应持慎重态度:限制性输血比开放性输血好;输红细胞比输全血好;输去白细胞血比输不去白细胞血好.危重病人的血液保护与容量复苏关系密切,首先要树立容量第一的观点:输晶体液/胶体液比单纯晶体液好;羟乙基淀粉扩容效果比白蛋白好;重视容量复苏的监测,要保证病人的输液输血安全.

    作者:邓硕曾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