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心肺转流(CPB)中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液与传统高钾停搏液对犬冠脉流量的影响.方法 12条雄性杂种狼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心肌保护液灌注4℃St.Thomas停搏液(K+20mmol/L),每30分钟一次;实验组(Ⅱ组):心肌保护液灌注4℃含吡那地尔50μmol/L的St.Thomas停搏液(K+5mmol/L),每50分钟一次.两组犬主动脉均阻断150min并分别于CPB前、再灌注后10、30、60min时测定冠脉流量,同时监测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结果与CPB前比较,Ⅱ组在再灌注后10min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再灌注后30min进一步增加,且在再灌注后60min继续维持在高流量水平,而Ⅰ组只有在再灌注60min时,冠脉流量有所增加(P<0.05);在再灌注后的各个时点,Ⅱ组的冠脉流量远远高于Ⅰ组(P<0.05),两组之间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那地尔可明显增加实验犬的冠脉流量,而冠脉流量的增加可能与其心功能的恢复无关.
作者:王儒蓉;李运福;王泉云;郭应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酰胺类局麻药罗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钠电流(INa)影响.方法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罗比卡因对急性分离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钠电流(TTX-R INa)的影响.结果在电压钳的状态下(钳制电压Vh-90mV,刺激电压Vt0mV),罗比卡因(10~1000μmol/L)对TTX-R INa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其他局麻药不同的是罗比卡因使TTX-R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罗比卡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TTX-R INa有抑制作用,且使TTX-R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这可能是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不同临床效应的主要原因.
作者:魏薇;李泱;毕好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氯胺酮诱导的c-fos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探讨咪唑安定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及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5ml组、咪唑安定15mg/kg组、氯胺酮100mg/kg组、咪唑安定15mg/kg加氯胺酮100mg/kg组、氯胺酮100mg/kg加咪唑安定15mg/kg组.咪唑安定与氯胺酮两药间隔15min给药,所用药物均由腹腔注射.各组动物于用药后2h开胸经心脏灌流脑固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后扣带回皮质区c-fos蛋白的表达,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fos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和阳性细胞的密度.结果氯胺酮可明显诱导c-fos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咪唑安定自身不能诱导c-fos的表达;咪唑安定预处理可显著抑制氯胺酮诱导的c-fos在这一区域的表达;先用氯胺酮后给予咪唑安定仅能部分抑制c-fos的表达.结论咪唑安定预处理可抑制氯胺酮诱导的c-fos基因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和神经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建荣;崔健君;陈延英;谭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43岁,体重55kg,低血压病史20年.既往20年中,在多次体检和就医中,测量BP均为75/45mmHg左右,曾被几家医院诊断为低血压.此次以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入院.入院后经检查无其他系统合并症.
作者:赵久大;鲁晓梅;王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23岁,体重47.5kg,ASAⅠ级,因子宫不全合并继发不孕而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汽化术.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10/70mmHg,心率72次/分,既往无心脏病史.
作者:马龙先;赵为禄;王宗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硬膜外麻醉外科手术应用极为广泛.据报道,硬膜外麻醉穿刺出血率为2%~6%,构成脊髓压迫占1.3~6/10万,为了吸取经验教训,本文报告2例硬膜外麻醉手术后形成硬膜外血肿,并伴有神经脊髓受压损害,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作者:余晓东;余定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43岁,身高148cm,体重45kg,1d前不慎跌倒致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胀痛来诊.贫血貌,腹部检查未扪及明显包块,左肾叩痛,移动性浊音(-).
作者:宁肇基;曹丽勤;许绩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在为1例下颌骨骨折手术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时,发现导管折叠并嵌入声门.为引以重视,特报告如下.
作者:徐根发;高特生;陈丽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靶控输注麻醉(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麻醉技术的一次革命,尽管问世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麻醉.靶控输注麻醉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和恢复平稳、迅速,通过调节效应室(血药)浓度使麻醉深度易于调控.然而,随着广泛地应用和深入的研究,TCI也有一定限制或缺点.
作者:江学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