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国际刊号:1004-5805
  • 国内刊号:32-1211/R
  • 影响因子:2.2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评为省优秀期刊三等奖
  • 外科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海马AQP4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海马AQP4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年Wistar大鼠80只按Pusinelli方法建立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缺血1 min组(Ⅰ组)、脑缺血3 min组(Ⅱ组)、脑缺血5 min组(Ⅲ组)和假手术组(Ⅳ组),每组20只.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12 h和1、2、3和7 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4只.应用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神经元微观结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QP4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Ⅰ及Ⅱ组各再灌注时点AQP4表达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各再灌注时点AQP4表达与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及Ⅰ组有少量Caspase-3蛋白的表达,Ⅱ及Ⅲ组海马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与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种蛋白在缺血后再灌注12 h即有表达,在第1天达高峰,至第3天开始下降.结论 老年大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短暂的脑缺血即可造成AQP4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增加;再灌注后蛋白表达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长.

    作者:王明山;冀翔宇;张丽娜;陈怀龙;闫玮;王世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神经功能和海马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神经行为和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R2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蛋白Ⅰ(GLAST)的远期改变.方法 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10只.K10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0 mg·kg-1·h-1;K5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50 mg·kg-1·h-1,均持续麻醉6 h;生理盐水组(N组)给予与氯胺酮同体积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干预.麻醉后21 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海马标本行谷氨酸NMDAR2受体及转运体GLAS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象,Image J图象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OD值.结果 各组大鼠在旷场中央格的停留时间及穿越的方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迷宫测试K100组、K50组的逃逸潜伏期均明显高于C组和N组(P<0.05),而探索时间短于C组和N组(P<0.05),K100组和K5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处理明显增加NMDAR2和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表达,K100组和K5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胺酮麻醉新生大鼠可引起神经功能和海马谷氨酸NMDAR2受体及转运体GLAST的远期改变.

    作者:蒯建科;姚立农;于代华;杨永慧;张凤林;柴伟;孙绪德;彭德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吗啡处理后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REB1蛋白的改变

    目的 研究急、慢性吗啡处理后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蛋白)的改变.方法 取原代培养7 d的成熟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吗啡急性作用组、纳洛酮急性戒断组、吗啡慢性作用组、纳洛酮慢性戒断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皿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REB1蛋白相对含量.结果 吗啡急性作用组和纳洛酮急性戒断组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内CREB1蛋白表达没有影响,而吗啡慢性作用组海马神经元内CREB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纳洛酮慢性戒断组免疫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加(P<0.01),但与吗啡慢性作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慢性作用组海马神经元内CREB1蛋白较吗啡急性作用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纳洛酮慢性戒断组较急性戒断组CRE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多次使用成瘾药物才引起CREB1蛋白表达增加,其机制可能是多次使用吗啡通过反复对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引起神经元细胞核CREB1蛋白的改变.

    作者:傅强;王新华;张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 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 用12 ml/kg 0.0225N的盐酸经气管注入新西兰白兔肺内,纯氧机械通气1 h后,将符合PaO2/FiO2≤150 mmHg的动物随机分成五组,每组5只.分别用生理盐水(Ⅰ组)、浓度为1 g/L(Ⅱ组)、3 g/L(Ⅲ组)、6 g/L(Ⅳ组)、12 g/L(Ⅴ组)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灌洗容量为10 ml/kg,观察每组治疗后的PaO2/FiO2的变化情况,并对肺标本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Ⅰ组、Ⅱ组治疗后PaO2/FiO2没有改善,而Ⅲ组、Ⅳ组、Ⅴ组肺灌洗后PaO2/FiO2均显著改善,但这种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病理切片显示Ⅲ组、Ⅳ组、Ⅴ组中肺泡间质充血水肿和肺泡腔渗出均较Ⅰ组、Ⅱ组明显减轻.结论 采用浓度为3 g/L以上的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盐酸诱导的ARDS行肺灌洗有明显疗效,但效果不能持久.

    作者:刘辉;王国军;丁正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的表达

    目的 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 体重180~20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3 d(D3)、7 d(D7)、14 d(D14)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外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同样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神经.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7、14天及假手术后第3天以Von Frey纤维测定机械痛阈并进行术前术后及组间比较;之后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及假手术后第3天断头处死,取患侧L4~L5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并比较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7 d组及14 d组大鼠术后机械痛阈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其患侧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3 d组大鼠术后机械痛阈及患侧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脊髓背角的NR2B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此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作者:虞雪融;黄宇光;许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粘多糖症合并嵌顿疝全麻拔管期支气管痉挛一例

    患者,男,20岁,134 cm,41 kg.于6岁时确诊粘多糖症(Hurler综合症).入院前1 h出现左腹股沟肿物嵌顿.入院查体:T 36.0℃,P 70次/分,BP 130/90 mmHg,智能低下,发育不良,双侧角膜浑浊,视力下降,特殊面容,头大,畸形呈舟状,鼻梁扁平,唇厚,舌大,下颌短小,两颞和额部突出,眼距较远,眼裂狭小,面容丑陋,形成特有承溜形外貌.肝肋下2.0 cm,质韧.左侧阴囊增大,约15 cm×10 cm×7 cm大小,压之疼痛,不能回纳,肿物上可闻及肠鸣音,透光试验阴性.

    作者:刘世伟;倪勇;杜业泉;裴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置管严重并发症二例

    我院麻醉科自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行中心静脉置管1 085例,共发生2例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少林;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腰麻致粘连性蛛网膜炎一例

    患者,男,20岁,右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腰麻下行游离骨块摘除术.腰麻穿刺点L3~4,麻醉穿刺顺利,注入(0.75%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2 ml混合)混合液3 ml.调整麻醉平面T10以下.麻醉效果好,手术顺利,各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术后8 h患者诉伤口处疼痛,右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正常,末梢血运好,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作者:张友宏;欧阳红;赵霞;田珂;吴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先心病术后升主动脉自发破裂大出血抢救成功一例

    心血管术后主动脉破裂非常罕见,出血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本院成功抢救1例体外循环复杂先心病术后20h升主动脉自发破裂的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亚;郭辉;邵燕斌;吴清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硬膜外脓肿一例

    患者,女,26岁,足月妊娠,体温36.8℃,血常规:Hb 108g/L,WBC 9.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0.62,PLT 135×109/L,PT 14.0 s,APTT 35.0 s;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L2~3椎间隙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加10%葡萄糖0.5 ml,拔出腰穿针,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 cm,迅速平卧,并调整麻醉平面,5 min后,麻醉平面在T8以下,手术顺利,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

    作者:秦玉光;张念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丙泊酚在婴幼儿的临床应用

    有关丙白酚在婴幼儿的临床应用虽有报道,但系统的研究不多.1999年,荷兰和瑞士已经批准丙泊酚应用于婴幼儿[1],欧洲于2002年6月增加了静安(fresofol 1%)用于4周~3岁婴幼儿全麻的适应证.现将丙泊酚在婴幼儿中的应用研究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王猛;古妙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心血管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阻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而发挥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一类药物.

    作者:崔旭蕾;郭向阳;任洪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胶质细胞与疼痛敏化调控

    小胶质细胞激活后充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效应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和作用部位,参与疼痛敏感化的病理发生过程.研究证实,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反应较早的胶质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能导致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反过来维持较持久的疼痛状态[1].本文就脊髓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和临床联系作一综述.

    作者:董航;田玉科;项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收缩压是麻醉监测治疗中的主要依据吗?

    麻醉医师在麻醉中分秒都离不开血压监测.美国JNC第7次重新修订了高血压指南,它强调了收缩压的重要性,麻醉医师对此应予关注.在麻醉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哪一个是重点?我们重视收缩压和收缩期高血压,并非排斥或否定舒张压和平均压;对于冠心病和主动脉瓣反流的病人,舒张压也很重要,对于心胸血管疾病平均压也是大脑自身调节的重要参考.

    作者:邓硕曾;汪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