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国际刊号:1004-5805
  • 国内刊号:32-1211/R
  • 影响因子:2.2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评为省优秀期刊三等奖
  • 外科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谷氨酰胺诱导热休克蛋白70表达对高氧肺损伤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诱导大鼠肺组织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作用及HSP70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8只(体重252~286 g),随机均分为谷氨酰胺组(G组)和对照组(C 组):G组以0.75 g/kg谷氨酰胺行腹腔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3 d;C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第4天每组各取3只大鼠的肺组织,用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ting)检测HSP70表达,其余12只大鼠全部放入高氧环境(氧浓度95%)中继续喂养,观察在高氧环境下第6天两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注射谷氨酰胺后第4天,G组大鼠肺组织HSP7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灰度值为20.34±2.26;C组HSP70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其灰度值为1.82±0.67,G组明显高于C组(P<0.05).G组第6天肺部炎症表现为肺泡内极少量红细胞渗出;而C组病理改变为肺泡大小不等,肺泡腔变大,肺泡壁变薄,有肺大泡形成,肺泡内有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肺组织HSP70表达,HSP70可减轻高氧肺损伤时肺组织炎性改变.

    作者:张丽;李亮;李克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曲马多腹腔注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加曲马多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建立脊神经部分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后,随机分为十组(n=8):对乙酰氨基酚40 mg/kg(I组)、80 mg/kg(Ⅱ组)和160 mg/kg(Ⅲ组),曲马多5 mg/kg(IV组)、10 mg/kg(V组)和20 mg/kg(Ⅵ组),对乙酰氨基酚40 mg/kg加曲马多5 mg/kg(Ⅶ组),对乙酰氨基酚80 mg/kg加曲马多10 mg/kg(Ⅷ组),对乙酰氨基酚160 mg/kg加曲马多20 mg/kg(IX组),生理盐水对照组(X组).采用热辐射法和von Frey细丝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结果 与X组相比,除I、Ⅱ、Ⅲ、Ⅳ组大鼠TWL和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的TWL和MWT均显著延长或增大(P<0.05或P<0.01);与Ⅳ、V、Ⅵ组相比,Ⅶ、Ⅷ,Ⅸ组的TWL和MwT均显著延长或增大(P<0.05或P<0.01).结论 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加曲写多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具有协同的抗伤害感受性作用,对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管忍;李伟彦;林宁;刘健;谢蔚影;徐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七氟醚对神经元凋亡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目的 研究七氟醚在原代神经元培养细胞缺氧/缺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中的脑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共使用103孔培养细胞.对照组(n=8)仅行OGD而不加任何试剂;七氟醚(Sev)1、2、3组(每浓度组,n=8)分别加入与1、2、3 MAC相对应浓度的溶解于PBS液的七氟醚,分别在OGD前、中、后给予七氟醚;OGD+PBS液组(n=2)只给予不含溶解七氟醚的PBS液.另取1孔神经元,不改变其培养液的成分,只在37℃孵育3h以作为阴性对照.OGD时间3 h.OGD结束4 h后采用双参数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及PBS组相比,七氟醚各剂量组FITC值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在OGD前、中、后给予1、2、3 MAC七氟醚都能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王海莲;周守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肝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引起HIRI后高血糖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40只.IR组建立HIRI大鼠模型(肝门阻断30 min后再灌注2 h),分别测定肝门阻断前(T1)及肝门阻断30 min再灌注2 h(T2)血糖(BG)、血胰岛素(Ins)的浓度.检测两组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β哑单位(IRβ)、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及其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T1比较,两组大鼠T2时BG均明显升高(P<0.01),但IR组更为明显(P<0.01).与T1比较,IR组T2时Ins无明显变化,C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两组大鼠肝组织内IRβIRS2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其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减少了32.2%(P<0.05)和47.7%(P<0.01).结论 HIRI导致肝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IRβ、IRS2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影响葡萄糖代谢过程,这可能是HIRI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祖萍;刘存明;张业伟;张莉;王学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七氟醚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评价在缺血后期及再灌注早期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行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剂量依赖性.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吸氧组和0.5、1.0、1.5 MAC七氟醚后处理组,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120 min后再灌注72 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各七氟醚后处理组于再灌注即刻的前20 min和后10 min给予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再灌注后的24、48和72 h行神经功能评分(NDS),并于后一次评分后测定脑梗死容积比.结果 0.5、1.0和1.5 MAC组的脑梗死容积比分别为0.39±0.03,0.31±0.03和0.24±0.03(P<0.05),明显小于对照组0.53土0.05(P<0.05).吸氧组为0.51±0.05,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七氟醚后处理组NDS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吸氧组.结论 在局灶性脑缺血一再灌注的缺血后期和再灌注早期吸入0.5、1.0和1.5 MAC七氟醚行后处理均具有脑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作者:夏明;董海龙;谢克亮;熊利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麻拔管后喉痉挛致梗阻后肺水肿一例

    患者,女,38岁,53 kg.因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2年余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术前胸部X线片、ECG、生化检查正常,血尿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值均在正常范围,查体心肺未发现阳性体征.

    作者:韩传宝;刘华;钱燕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室间隔缺损合并埃森曼格综合征姑息手术治疗麻醉处理一例

    据报道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6.3‰~14‰,其中室间隔缺损占20%~59%.如果较大的缺损不能及时修补,长期高压的血流对肺血管冲击,可造成肺部无肌细动脉肌化、肺小动脉中层增厚、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即肺血管阻塞性改变,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并对扩血管药物反应性降低,导致严重肺高压,出现双向分流,严重低氧血症,即埃森曼格综合征.

    作者:李冰冰;姜桢;郭克芳;罗红;王春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麻脑膜炎样反应一例

    患者,男,15岁,51 kg,冈左股骨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交叉斯氏针内固定术.术前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腰麻选择L3~4间隙,穿刺顺利,腩脊液清晰,注入0.75%盐酸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5H03115)2 ml与10%葡萄糖1 ml混合液的2.0 ml,麻醉平面至T10患者术中静输0.9%氯化钠,血压、脉搏、Spo2正常,手术1 h结束,术后安返病房.

    作者:贾文平;戎志军;高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麻醉学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调查

    临床流行病学引入我国医学领域已有多年,Pua等[1]在2001年从临床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国际上四种麻醉学期刊(Anesthesia and Analgesia,Anesthes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和CanacI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中的前瞻性对照试验论文进行了纵向的质量分析比较,既肯定了论文水准在近20年内的进步,也指出了不足.

    作者:白浪;王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胸腔内血容量作为心脏前负荷的评价

    心脏前负荷监测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压力代容量的传统指标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CWP)监测均具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王玲玲;徐世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布比卡因心血管毒性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布比卡因于1963年被合成,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中,包括脊麻、硬膜外麻醉及区域神经阻滞[1].1979年AIbright[2]首次报道了布比卡因局麻引发了心脏骤停的病例,此后有许多研究对局麻药心血管毒性作用机理及治疗作了阐述.

    作者:赵晶;江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患者,男,80岁,因牙龈癌在全身麻醉下行扩大切除术.患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多年,服用二甲双胍以及甲苯磺丁脲,血糖控制良好.否认肾脏疾病病史.手术前肾功能检查正常.

    作者:耿桂启;王旭;朱也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死亡一例

    患者,80岁,体重56 kg,于2007年5月8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前心肺功能正常,血钾3.6 mmol/L,血钠146 mmol/L,血氯112 mmol/L,血肌酐164 pmol/L,RBC 4.36×1012/L,Hct 36.2%,其余辅助检查正常.

    作者:彭印明;邢景祥;徐悦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儿肱动脉穿刺置管后左前臂缺血坏死一例

    患儿,男,胎龄33+3周,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出生时体重1980 g,Apgar评分1min时8分,5 min时10分.出生后33 d,因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在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前体重2 440 g,身高47 cm,BP 75/38 mmHg,HR 141次/分,Hb 160 g/L,Hct 46.9%,Plt 570 × 109/L,PT 13.2 s,APTT 46.6 s,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1.03.

    作者:陈锡明;张瑞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亚甲蓝抢救非停跳冠脉搭桥术后心源性休克死亡一例

    患者,男,58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7个月,加重6 d入院.心电图示:V1~2导联呈rS型,V3~6导联呈qR型,Rvl>Rv2,STv1~4avR抬高0.05~0.3 mV,STv5~6压低0.05~0.1 mV,V3~9导联T波正负双相甚至倒置,深达0.35mV.

    作者:曹忠平;张铁铮;陶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穿孔病人快速诱导误吸一例

    患者,男,66岁,因有胃病史十余年,突发左上腹疼痛,继之蔓延至全腹伴呕吐1 d入院.查体:T 38℃,P 110次/分,R 24次/分,BP 80/50 mmHg,神清,痛苦面容,扶入病房,心肺(一),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腹穿有少量混浊液体.补液2 000 ml、留置胃管后拟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

    作者:陈玉文;赵银妹;和文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对论文文题的书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