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高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慢性结扎损伤(CCI)坐骨神经大鼠128只分为WAY100635组(W组,n=64)和8-OH-DPAT组(D组,n=64),每组又分为8个亚组:WAY100635(1、2、4、8μg)-曲马多组(W1T组、W2T组、W4T组、W8T组);WAY100635(1、2、4、8μg)-生理盐水组(W1N组、W2N组、W4N组、W8N组);8-OH-DPAT(1、2、4、8μg)-曲马多组(D1T组、D2T组、D4T组、D8T组);8-OH-DPAT(1、2、4、8μg)-生理盐水组(D1N组、D2N组、D4N组、D8N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暴露结扎坐骨神经(NN组,n=8),建立CCI模型后腹腔和侧脑室均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大鼠热痛敏阈(PWL)和机械痛敏阈(PWT)值。结果与NN组比较,W1T、W2T、W4T、W8T、W2N、W4N、W8N、D1T、D2T、D4T、D8T组PWL、PWT值明显升高(P〈0.01)。W4T、W8T、W2N、W4N、W8N组PWL、PWT值分别高于D4T、D8T、D2N、D4N、D8N组(P〈0.01)。结论曲马多的镇痛作用可以在中枢水平部分被5-HT1A受体激动剂拮抗,侧脑室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可以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
作者:蒋文旭;王玲;尹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突触快速生长期大鼠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 0.01、0.1、1和2mmol/L氯胺酮(K1、K2、K3和K4组)及单纯培养基(C组)作用于体外原代培养第6天的大鼠神经元24h。药物洗脱24h后,通过MTT细胞还原检测、原位荧光TUNEL染色、LDH释放检测及电镜观察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与C组相比,K3和K4组神经元MTT显著降低(P〈0.05),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电镜检查显示凋亡细胞增多。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可致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作者:王娴;马绍磊;杨春;周志强;杨建军;徐建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麻对大鼠脂肪栓塞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大鼠375只,随机分为全麻组(GF组)、腰麻组(SF组)和无麻醉组(F组),每组125只。分别在全麻、腰麻或无麻醉20min后,经尾静脉注入大鼠半数致死量的脂肪。观察并记录注入脂肪后2、8、12、24h内三组大鼠的死亡情况。结果 GF组死亡率低于SF组和F组(P〈0.05),SF组和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腰麻比较,全麻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脂肪栓塞的死亡率。
作者:马庆侠;王爱忠;江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在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ERK(pERK)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OGD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四组(P〈0.05)。IO组pERK、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四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异氟醚增加pERK表达,进而调节HIF-1α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庆;崔灿;孙柯;季文进;赵国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患者,女,32岁,因“孕40 +周,巨大儿?”入院,拟于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及内科疾病史。术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ECG示窦性心律,HR76次/分。入室后常规吸氧,开放静脉,心电监护示:
作者:张晓霞;孙晓黎;王振元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在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各级医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作为为重要、风险高的临床治疗手段——手术和麻醉,其信息化管理却落后于其它学科的信息化发展,
作者:程勇;万燕杰;徐静;王彦霞;龚贤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患者,女,41岁,50kg,因“右下肢放射痛1月”入院,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拟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前检查:BP128/80mm Hg,HR68次/分,心肺功能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入室后,先开放右上肢静脉,滴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患者取左侧卧位,
作者:周桥灵;仲吉英;邓硕曾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患者,女,47岁,56k,因“胸闷、气短半年余”入院。CT诊断为左下肺肋膈区70mm×120mm梭形细胞瘤。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左胸腔梭形细胞瘤切除术。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术前T37℃,HR78次/分,RR18次/分,BP109/75mmHg,ECG正常。
作者:张友宏;赵霞;欧阳红;田珂;吴玮;陈靖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患者,女,53岁,以“胫骨骨折皮缺损”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背阔肌移位术。既往有过敏性哮喘病史8年,平时口服茶碱片和经口吸入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满意,近2月来没有发作哮喘。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mg/kg、
作者:张大志;王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确切,对病人手术后恢复影响小,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急性疼痛管理。为进一步推动PCEA在临床的规范使用,《临床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与阿斯利康中国合作举办了“PCEA临床应用优秀论文有奖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的评审工作由《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会组织实施,依照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评委会通过集体评议,终评选出获奖论文共13篇,现公布如下: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