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国际刊号:1004-5805
  • 国内刊号:32-1211/R
  • 影响因子:2.2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评为省优秀期刊三等奖
  • 外科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年7期文献
  • 肺保护性通气可减轻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对全麻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上腹部手术的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1岁,ASA Ⅰ~Ⅲ级, BMI 19~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 (PV组)和常规通气组 (CV组),每组20例.PV组行肺保护通气:IPPV,VT 6 ml/kg, PEEP 5~10 cm H2O,每隔30分钟进行手法肺复张;CV组行常规通气:IPPV,VT 10 ml/kg,不使用PEEP及肺复张.于麻醉诱导前 (T1)、机械通气后2 h (T2)、术毕时 (T3)、术后6 h T4)和24 h (T5)采集静脉血检测IL-6和IL-8的浓度;记录麻醉前、术后第1、3、5、7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PIS)和术后肺部炎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方式、T1~T5时IL-6和IL-8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T1时比较,T2~T5时两组IL-6和IL-8浓度明显升高 (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第1、3、5天CV组CPIS评分和术后肺部炎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5);术后第1、3、5天PV组CPIS评分明显低于CV组 (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不能降低开腹手术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围术期IL-6和IL-8浓度,但是可减少术后肺部炎症的发生,减轻术后5 d内的肺部感染.

    作者:谭义文;田毅;魏晓;程亮亮;符白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中对肝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30~65岁,BMI 20~26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D组采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后处理;DL组采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LCVP (CVP 1~5 cm H2O);L组采取控制性LCVP(CVP 1~5 cm H2O);C组为对照组,维持CVP在6~12 cm H2O.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 min (T0)、再灌注后2 h (T1)、6 h (T2)、12 h (T3)和24 h (T4)经颈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清NF-κB、细胞黏附分子-1(ICAM-1)、ALT和AST浓度,同时记录MAP、HR和CVP.结果 T0、T1时L组和DL组CVP明显低于C组和D组 (P<0.01).与T0时比较,T1~T4时四组NF-κB、ICAM-1、ALT和AST浓度明显升高 (P<0.01).与C组比较,T1~T4时DL组、D组和L组ALT、AST、NF-κB和ICAM-1浓度明显降低 (P<0.05).T1~T4时D组和L组NF-κB、ICAM-1、ALT和AST浓度明显高于DL组 (P<0.01).结论 丹参酮II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LCVP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患者,能减轻肝脏IR损伤的程度.

    作者:顾云霞;邓福谋;邓美玲;张列亮;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拟行急诊全麻下手术治疗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 18~69岁,ASA Ⅲ或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止血的同时积极进行容量复苏治疗,D组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给予右美托咪定 0.5 μg/kg,给药时间10 min,随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即刻 (T1)、术毕即刻 (T2)、术毕24 h (T3)、术毕72 h (T4)时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浓度、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含量,计算并比较T4时血清Scr浓度和T3时HMGB1含量较T1时的变化幅度 (ΔScr和ΔHMGB1),并记录患者T1、T2时MA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剩余碱(BE)、乳酸(Lac)等动脉血气结果.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MAP、CVP和BE明显升高,HR和Lac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T1时比较,T3、T4时D组血清Scr浓度明显降低 (P<0.05);D组ΔScr明显小于C组 (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BU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T4时D组血清NGAL含量明显减少 (P<0.01);T4时D组血清NGAL含量明显少于C组 (P<0.05).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患者血清HMGB1含量明显减少 (P<0.05);T3时C组血清HMGB1含量明显增加 (P<0.01);T3时C组血清HMGB1含量明显多于D组 (P<0.05);C组ΔHMGB1明显大于D组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促炎因子HMGB1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伟红;冯运林;罗佛全;林佳美;杨双嘉;刘志毅;赵为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以保护其认知功能.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5~75岁,BMI 17~26 kg/m2, ASA Ⅰ或Ⅱ级,术前通过蒙特利尔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痴呆量表 (dementia scale, 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daily living ability scale,ADL)评估认定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TCI丙泊酚2.0~2.5 μg/ml组 (P组)、TCI丙泊酚1.2 μg/ml+七氟醚0.6 MAC组 (PS1组)、TCI丙泊酚0.6 μg/ml+七氟醚0.9 MAC组 (PS2组)和1.0~1.5 MAC七氟醚组 (S组).在术前1 d (T0)、术后完全苏醒(T1)、3 d (T2)、7 d (T3)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载脂蛋白J (apolipoprotein J,ApoJ)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四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 (P<0.05),T2时S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 (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四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升高 (P<0.05).T1~T3时S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P组、PS1组和PS2组 (P<0.05);T2、T3时S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P组、PS1组和PS2组 (P<0.05).与T0时比较,T1时四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升高 (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四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降低 (P<0.05).T1~T3时S组和PS2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高于PS1组 (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时TCI丙泊酚1.2 μg/ml复合七氟醚0.6 MAC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血浆ApoJ浓度较低.

    作者:陈一萌;王海云;王红柏;李平;郭娣;李唐;瞿秋;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索茶碱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下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0岁,BMI 20~30 kg/m2,ASA Ⅰ或Ⅱ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5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多索茶碱组 (D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30例.两组常规静脉诱导后,予以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D组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后静脉滴注多索茶碱4 mg/kg, 30 min内滴注完毕,C组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单肺通气(OLV)前10 min (T0)、OLV后60 min (T1)、双肺通气后 (T2)及手术结束 (T3)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TNF-α、IL-6、IL-10、丙二醛 (MDA)浓度,并检测各时点的血气.记录术中OLV时间、失血量、补液量和尿量,观察术后低氧血症、肺部炎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血清SOD活性和PaO2明显降低,TNF-α、IL-6、IL-10和MDA浓度均明显升高 (P<0.05).与C组比较,T1~T3时D组血清SOD活性和PaO2明显升高,TNF-α、IL-6、IL-10和MDA浓度明显降低 (P<0.05).D组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0.05).结论 多索茶碱可抑制食管癌根治术患者OLV后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术后低氧血症、肺部炎症的发生率,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引发的肺损伤.

    作者:孟炎;朱芸;胡静;郑熙祥;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SF组,n=32)和对照组(C组,n=28).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 0.75%布比卡因1.5 ml,上电脑气压止血带(压力为300 mm Hg)止血.SF组于上止血带致缺血前30 min 静脉泵入参附注射液1 ml/kg (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松止血带前5 min 再次泵入1 ml/kg (加入50 ml生理盐水中);C 组在相同时点分别静脉注射等量复方乳酸钠.记录上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 5 min (T1) 、15 min (T2)、30 min (T3)的MAP和HR;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MAP明显降低(P<0.05);T2、T3时SF组MAP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HR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SF组TXB2和MDA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或 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止血带所致的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作者:朱美华;张家敏;牛聪;陈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成人肝移植新肝期低体温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成人肝移植围术期体温变化趋势及术中新肝期低体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肝移植术的成人患者107例,男62例,女45例,年龄25~65岁, ASA Ⅲ或Ⅳ级.记录麻醉诱导后 (T0)、切皮即刻 (T1)、无肝期即刻 (T2)、门静脉开放即刻 (T3)、开放后5 min (T4)、关腹即刻 (T5)、出室 (T6)时的体温,观察其总体体温变化趋势.以再灌注期核心体温<35℃且持续时间>5 min者为低体温组,再灌注期核心体温≥35℃或体温<35℃但持续时间<5 min者为正常体温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尿量、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新肝期 (T4~T6)体温对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并进行低体温持续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移植围术期体温总体呈现先下降 (T0~T4)后上升 (T4~T6)的变化趋势,T4时体温降至低,为(34.8±0.6) ℃,低于正常体温 (35.0℃),此时处于身体的低体温状态.与T0时比较,T2~T5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体温组比较,低体温组出血量明显增多,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延长 (P<0.05).两组患者尿量、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低体温持续时间与出血量、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呈正相关,与尿量呈负相关,与住院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肝移植再灌注期低体温会增加患者出血量,延长术后拔管时间;低体温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孙英;贾莉莉;喻文立;于洪丽;翁亦齐;杜洪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基强的松龙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8~60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强龙组 (M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30例.M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甲强龙2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单肺通气前 (T0)、单肺通气30 min (T1)、单肺通气1 h (T2)、恢复双肺通气10 min (T3)及术毕 (T4)时的MAP、气道峰压 (Ppeak)、气道平台压 (Pplat)及动态肺顺应性 (Cdyn),并于上述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测PaO2和PaCO2,计算氧合指数 (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A-aDO2)及呼吸指数 (RI).分别于T0、T4、术后6 h (T5)及术后24 h (T6)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10的浓度.记录术后72 h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时两组MAP、Cdyn明显降低,Ppeak、Pplat明显升高 (P<0.05);T1~T4时OI明显降低,A-aO2、RI明显升高 (P<0.05);T4~T6时血清TNF-α、IL-6及IL-10浓度明显升高 (P<0.05).与C组比较,T1、T2时M组Ppeak、Pplat明显降低,Cdyn明显升高 (P<0.05);T4~T6时M组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IL-10浓度明显升高 (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强龙可有效改善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动态肺顺应性,优化呼吸动力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但对肺氧合及换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许辉;疏树华;王迪;柴小青;潘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需行急诊PCI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7~79岁,体重45~83 kg,ASA 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25例.D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注时间10 min,随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1.0 μg·kg-1·h-1至术毕;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根据RASS镇静程度评估表,维持RASS评分-2~2分.于麻醉诱导前 (T0)、术毕 (T1)、术后6 h (T2)和24 h (T3)采集颈静脉血4 ml,分别进行中性粒细胞 (PMN)计数、血清丙二醛 (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测定.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 时两组血清PMN计数、MDA浓度均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 (P<0.01或P<0.05);T1~T3时D组PMN计数、MDA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C组 (P<0.05).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可以更好地抑制PCI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罗建民;魏磊;吴学东;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经门静脉预处理对肝脏手术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经门静脉预处理对肝脏手术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肝门阻断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8~67岁, ASA Ⅰ或Ⅱ级,心功能I或II级,肝功能Child-Pugh A级.随机分为三组:门静脉注射组(P组)、颈内静脉注射组(J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P组在游离出门静脉后经门静脉缓慢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 ml,J组游离出门静脉后经颈内静脉缓慢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 ml,C组游离出门静脉后经颈内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5 ml.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 min(T0)、肝门开放后1 h(T1)、6 h(T2)、24 h(T3)经颈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清ALT、AST、TNF-α、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血清ALT、AST、TNF-α和MDA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1~T3时J组、P组血清ALT、AST、TNF-α和MDA浓度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J组比较,T1~T3时P组血清ALT、AST、TNF-α和MDA浓度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经门静脉预处理通过升高SOD活性,抑制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KC)活化,减少TNF-α释放,增强体内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助于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曹建;邓美玲;梁应平;邓福谋;王忠;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访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OPCABG围术期数据库,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术前血清肌酐(Cr)重度升高(血清Cr值≥正常值1.5倍)患者行OPCABG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CRRT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RT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5例患者,术后应用CRRT有9例(20%).与非CRRT患者比较,CRRT患者术前血清Cr和尿素氮(BUN)浓度明显升高,术中尿量明显减少,术后12、24 h血清Cr浓度明显升高,术后ICU时间明显延长,院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r浓度升高为术后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95% CI 1.05~1.10, P=0.046).当术后12 h血清Cr浓度>166 μmol/L时,每升高1 μmol/L,术后CRRT治疗率增加5%(OR=1.05,95% CI 1.01~1.08,P=0.013),但在血清Cr浓度>350 μmol/L时,达到封顶效应.结论 术前血清Cr重度升高患者OPCABG术后CRRT治疗率为20%,而术前血清Cr浓度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金金;王岳锋;马月华;金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羟考酮对累及肝脏包膜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肝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考酮用于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消融范围累及肝脏包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消融范围累及肝脏包膜的患者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41~75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 (O组,n=20)和芬太尼组 (F组,n=18).穿刺前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穿刺成功后,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行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4~7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术前、术中、术后MAP、HR、SpO2和RR的变化;观察术中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微波消融功率、微波消融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总时间、丙泊酚用量等消融手术术中情况及术后4 h内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消融手术术中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术中体动反应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 h内VAS评分F组(3.9±2.0)分明显高于O组(1.7±0.9)分 (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中F组MAP明显升高 (P<0.05), F组和O组RR明显减慢 (P<0.01或 P<0.05).术中F组RR明显慢于O组 (P<0.05),而术前和术后两组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考酮可以安全用于消融范围累及肝脏包膜的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有效控制术中爆发性内脏痛、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降低术后疼痛.

    作者:吴文涛;贾振宇;陈奇峰;杨正强;施海彬;陈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新生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对新生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肺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7日龄,体重12~1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HC组)、ALI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10只.PHC组和ALI组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5.0 mg/kg制备ALI模型.PHC组于内毒素注射前1 h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0 mg/kg,NS组和ALI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内毒素4 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重比(W/D),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蛋白酶-3(Caspase-3)的含量,TUNEL法计数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NS组比较,ALI组和PHC组肺W/D和MDA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ALI组比较,PHC组肺W/D和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NS组比较,ALI组和PHC组Cyt-C、Caspase-3含量和AI明显升高;与ALI组比较,PHC组Cyt-C、Caspase-3含量和AI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新生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作者:孙亚林;李廷坤;吕帅国;汪蕾;姜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帕霉素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4~5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 (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 (IR组)、雷帕霉素1、5、10 mg/kg预处理组 (R1、R5和R10组),每组12只.采用肢体缺血 2 h 再灌注3 h 的方法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测定肺组织湿干比重 (W/D).结果 IR、R1和R5组SOD活性明显低于S组 (P<0.05);R1、R5和R10组SOD活性明显高于IR组,且R5和R10组明显高于R1组,R10组明显高于R5组 (P<0.05).IR、R1和R5组血清MDA、IL-1β、IL-6、TNF-α浓度和肺W/D明显升高 (P<0.05);R1、R5和R10组血清MDA、IL-1β、IL-6、TNF-α浓度和肺W/D明显降低,且R5和R10组明显低于R1组,R10组明显低于R5组 (P<0.05).与S组比较,IR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IR组比较,R1、R5和R10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逐渐减轻.结论 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肺损伤,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其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作用越强,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和抗炎反应有关.

    作者:黄丹;肖凡;郑小兰;罗振中;徐国海;唐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

    目的 观察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 Mdivi-1)对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组)、全脑IR组(IR组)、浅低温组(H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组(M组)和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组(HM组),每组8只.采用经食管心脏起搏诱发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方法制备大鼠全脑IR损伤模型,即缺血4 min,再灌注6 h.Sham组不经历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其余操作与IR组一致;H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体表降温,15 min之内将直肠温度降至32~34℃,自制变温箱维持6 h,其余组维持正常体温;M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Mdivi-1(1.2 mg/kg),其余组注射等容积二甲基亚砜(DMSO).于再灌注6 h处死大鼠取双侧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发动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Drp1)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yt-C)蛋白含量,电镜下观察海马区椎体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形态.结果 IR组、H组、M组和HM组Drp1和Cyt-C蛋白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H组、M组和HM组Drp1和Cyt-C蛋白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HM组Drp1和Cyt-C蛋白含量明显低于H组和M组(P<0.05),H组和M组Cyt-C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m组线粒体呈短棒状,结构清晰完整,其他各组中可见不同程度的线粒体分裂,膜间隙肿胀,基质包含物沉积,空泡形成,嵴模糊或消失,HM组病变较轻.结论 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可以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联合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作者:范婧婧;惠康丽;徐苗苗;仲浩;蔡慎权;操良斌;段满林;徐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丙酮酸乙酯对脾切除术后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 (ethyl pyruvate,EP)对脾切除术后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18月龄,体重5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21只:对照组 (C组)、手术组 (S组)、EP溶液组 (E组)和溶剂组 (R组).S组、E组和R组行脾切除术,E组腹腔注射EP 40 mg/kg,R组腹腔注射等量EP溶液的溶剂,S组和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5 d、术后1、3、7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四组大鼠海马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 与C组比较,术后1、3 d S组、E组和R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海马HMGB1、RAGE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 (P<0.05).与S组比较,术后1、3 d E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缩短,海马HMGB1、RAGE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 (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3 d S组、E组和R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 (P<0.05).结论 丙酮酸乙酯可能通过下调海马HMGB1及RAGE的表达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代汭;李思源;毕燕琳;王玲;张蕊;王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6只,12~14周龄,体重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 (IR组)和脑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 (SPC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4 h.Sham组不阻塞大脑中动脉;IR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C组于再灌注即刻给予2.6%七氟醚吸入15 min.再灌注末处死各组大鼠,断头取出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ba-1和HO-1蛋白含量;并测定脑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 (MDA)、TNF-α、IL-1β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IR组和SPC组脑皮质Iba-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SPC组Iba-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和SPC组ROS含量和MDA、TNF-α、IL-1β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和HO-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SPC组ROS含量和MDA、TNF-α、IL-1β浓度明显低于IR组,SPC组SOD活性和HO-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诱发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脑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作者:赵丹;袁林辉;张静;张平;余鹏;肖凡;胡小玲;胡衍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艾芬地尔预处理对七氟醚导致的幼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亚型受体 (NR2B) 选择性拮抗剂艾芬地尔对七氟醚导致的幼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28只,7日龄,体重15~1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每组7只:对照组 (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艾芬地尔组 (I组),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亚型受体NR2B 选择性拮抗剂艾芬地尔5.0 mg/kg;七氟醚组 (S组), 吸入七氟醚前2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持续吸入2.0%七氟醚4 h;艾芬地尔+七氟醚组 (IS组),对应时点腹腔注射艾芬地尔5.0 mg/kg,持续吸入2.0%七氟醚4 h.给药后3周处死大鼠,取其海马切片,行电生理实验,在Schaffer侧支上给予高频成串刺激 (100 Hz,4个脉冲),待值群峰电位 (population spike,PS)稳定后,每隔10分钟检测单通道刺激后值群峰电位振幅 (population spike amplitude, PSA)值和记录长时程增强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发成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在单通道刺激后各时点S组PSA值明显减小,LTP诱发成功率明显降低 (P<0.01);与S 组比较,在单通道刺激后各时点IS组PSA值明显增大,LTP诱发成功率明显升高 (P<0.01).结论 NR2B受体参与七氟醚导致的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艾芬地尔5.0 mg/kg预处理有助于改善其神经毒性,产生脑保护作用.

    作者:田海涛;田苹;张宝娟;王月兰;宋成伟;李海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围术期患者肺保护与麻醉管理研究进展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引起死亡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1].同时肺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先出现损伤的器官,因此围术期患者肺功能的保护及其麻醉管理至关重要,为机体其他器官的保护打下基础,也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肺容易受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1)肺是全身静脉回流的主要滤器,又是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全身组织中回流的许多代谢产物和毒物在这里被吞噬、灭活和转化,血中的有毒物质易滞留在肺造成损伤.(2)创伤或感染时的大量坏死组织、内毒素等可激活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补体系统等,这些效应细胞可以通过在肺血管内淤积阻塞、粘附于内皮细胞等对肺造成直接损害;释放出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损伤肺组织,明显削弱肺防御功能,更利于细菌从呼吸道入侵.

    作者:王晨;吴安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亚低温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脏骤停复苏中的应用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已有病例和研究显示在心脏骤停和创伤性脑损伤后辅助低温可能对改善神经功能结局有益.然而,与低温伴随的严重不良反应阻碍了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发展[1].1980年以后,动物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低温治疗提供了新动力,也为理解低温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重症监护和高端监护设备的应用,使更有效的处理不良反应成为可能,使临床应用低温治疗兴趣重燃[2,3].创伤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过去20年间,亚低温治疗在许多神经急诊或重症患者中得到应用,一些研究报道了低温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他的研究结果是混杂或矛盾的[4~6].本文主要讨论亚低温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脏骤停复苏中的应用现状及争议,简要讨论其潜在机制及不良反应等.

    作者:刘强;韩如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创伤后大出血的麻醉管理

    严重创伤是威胁生命的全球性重要健康问题之一.全球每年死亡人口近600万,其中因创伤而死亡的人口占1/10[1].而创伤后未行控制的大出血所致的死亡例数,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干预并降低出血程度来减少[2].在过去的10年中,对创伤所致大出血的病理生理、治疗与管理策略的认识均显著提高.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创伤患者较未并发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加[3,4].创伤后大出血患者需要立即进行麻醉与手术,而麻醉处理的合适与否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要求麻醉医师能够做好患者的呼吸管理,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做出诊断和监测,并能够维持患者循环稳定.本文就创伤后大出血的麻醉管理作一综述.

    作者:王广;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2017版)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围手术期广泛使用的药物,本指南旨在综合并指导GCs在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GCs的作用机制和生理、药理作用GCs属甾体类的化合物,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另两种为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图1).

    作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龄、低体重供肾肾移植围术期管理的新挑战

    对于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是不可避免的.肾移植较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肾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1],且肾移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感染率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住院率.通过肾移植还能改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2].可以说,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不仅如此,与单纯接受透析比较,肾移植可延长预期寿命22年以上[1].

    作者:杨璐;黄文起;米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围术期使用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在围术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正式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收集NSAIDs在围术期使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等,通过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来评价NSAIDs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15 623例患者,其中非选择性NSAIDs文献有5篇(n=13 019),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文献有3篇(n=2 604).NSAIDs在围术期使用减少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OR=0.59,95%CI 0.45~0.77,P=0.000 1),非选择性NSAIDs在围术期使用减少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OR=0.42,95%CI 0.31~0.58,P<0.001),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围术期或短期使用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OR=2.53,95%CI 1.26~5.09,P=0.009).结论 具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围术期建议使用非选择性NSAIDs.

    作者:余丹;刘世江;胡有力;俞敏;刘存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