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591
  • 国内刊号:32-1578/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57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泌尿科学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3年5期文献
  • 行为疗法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56例报告

    目的: 探索在我国应用行为疗法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并结合国情进行改良,以提高可行性并有利于推广应用. 方法: 征得自愿接受行为疗法的56例女性心理性性功能障碍病人,按玛斯特斯-约翰逊提出的性感集中训练为基本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良,着重在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健康性观念、性知识和性技巧的教育,在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的同时处理好婚姻问题、社会问题,并强调配偶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性. 结果: 治愈26例(46.43%),好转24例(42.86%),总有效率89.29%,无效6例(10.71%). 结论: 行为疗法治疗女性性心理性功能障碍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尚存在费时较长并对治疗医生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

    作者:关仁龙;马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川芎嗪对家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川芎嗪(TMP)对体外培养家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PCSMC) 胞质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 方法: 用新型Ca2+荧光染色剂Fluo-3/AM负载家兔PCSMC,细胞分为氯化钾(KCl)作用组和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实时测定胞质内[Ca2+]i的变化,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TMP对高钾和NE诱导胞质内[Ca2+]i升高的影响,并与经典钙拮抗剂维拉帕米(Ver)的作用相对比. 结果: 静息状态下,TMP对家兔PCSMC胞质内[Ca2+]i无明显影响.1、10、100 μmol/L TMP能显著抑制高钾诱发的细胞内[Ca2+]i升高,抑制率分别为(38.6±3.0)%、(44.1±2.4)%和(53.7±4.1)%;也能抑制1 μmol/L NE诱发钙库释放所致的细胞内[Ca2+]i升高,抑制率分别为(13.9±2.7)%、(21.2±1.9)%和(29.5±3.6)%. 结论: TMP通过对家兔PCSMC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细胞内钙库释放的双重抑制作用,降低PCSMC胞质内[Ca2+]i水平,其作用效果与Ver相似,这是TMP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

    作者:陈智;刘继红;尹春萍;陈俊;肖恒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男性肾移植受者性功能状态的调查

    目的: 观察男性肾移植受者性功能状态变化. 方法: 随机选择26~45岁、术后半年以上、血肌酐200 μmol/L以下的已婚男性肾移植受者60例,对他们病前、肾衰后及肾移植术后性功能状态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受者肾衰后性功能明显下降,而肾移植术后性功能普遍得到改善,但尚未恢复到病前水平.受者普遍担心性生活会对移植肾产生不良的影响. 结论: 肾移植可明显改善男性尿毒症病人性功能,对肾移植受者及其配偶进行性生理咨询和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王书龙;张艮甫;黄赤兵;范明齐;刘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方法: 回顾我院126例BPH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治疗. 结果: 122例病人获得满意的护理疗效,其残余尿量及尿流率得到明显改善,无护理并发症. 结论: BPH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疗效满意的后盾.

    作者:朱红;李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长方案中小剂量曲普瑞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垂体降调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曲普瑞林黄体后期给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垂体降调节的效果. 方法: 120 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于月经第21 d起每日皮下注射曲普瑞林0.1 mg,共7 d;B组采用贝苏林喷鼻长方案.比较两组超排卵周期第3 d(D3)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及高纯度促卵泡素(HP)用药剂量等指标. 结果: A组D3和hCG注射日平均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别为(1.55±0.99)U/L和(2.70±1.45) U/L,血清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为(85.66±48.19) pmol/L和(5 451.31±1 900.61) pmol/L,显著低于B组(P<0.001;P<0.01; P<0.05;P <0.001);而A组平均每周期用HP(28.20±11.03)支,显著高于B组用量[(22.30±6.39) 支,P<0.001)]. 结论: 使用小剂量曲普瑞林对垂体降调节作用比常规贝苏林喷鼻方案效果好.

    作者:朱文杰;李雪梅;陈秀敏;张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钙联接蛋白基因

    目的: 用cDNA微阵列技术克隆和筛选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以进行睾丸发育及精子发生的调控研究. 方法: 构建人睾丸cDNA芯片,分别用正常成人及胚胎睾丸的mRNA探针进行杂交,对成人和胚胎睾丸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高流量的比较. 结果: 发现1条成人睾丸高表达、胚胎低表达的基因--钙联接蛋白(CLGN)基因. 结论: 运用cDNA微阵列方法可筛选到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崔婷;祝辉;王黎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血清不同类别PSA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BPH)病人血清中不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稳定性,探讨其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病理诊断证实的105例BPH病人按总PSA(tPSA)水平分为3组:A组(tPSA<4 μg/L)67例,B组(tPSA值4~10 μg/L)26例,C组(tPSA>10 μg/L)12例.按年龄分为3组:a组(≤55岁)18例,b组(56~69岁)33例,c组(≥70岁)54例.采用Bayer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各组BPH病人血清中的复合PSA(cPSA)、tPSA、游离PSA(fPSA),并计算cPSA/tPSA、fPSA/tPSA、fPSA/cPSA比值,比较它们在不同年龄和tPSA水平组间的稳定性. 结果: 无论在不同的tPSA水平组,还是在不同的年龄组, cPSA/tPSA比值和fPSA/tPSA、fPSA/cPSA比值比其它各种PSA更稳定. 结论: cPSA/tPSA比值和fPSA/tPSA、fPSA/c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中可能更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徐朴;张平安;苏汉文;张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瑞-姬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生精细胞. 结果: Ct感染组中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 Ct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凋亡,为阐明Ct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万长春;汪泓;郝宝金;商学军;黄宇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国产三件套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术治疗截瘫病人勃起功能障碍

    目的: 评价国产三件套可膨胀型阴茎假体(IPP)对截瘫勃起功能障碍(ED)病人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阴茎阴囊交界处切口植入国产三件套IPP,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效的截瘫ED病人18例,以咨询或信访方式取得维持性交率及女方性交满意率. 结果: 18例截瘫ED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出现假体内液体渗出并局部感染,2例出现机械性并发症,术后维持性交率17/18.3例出现射精反射. 结论: 国产三件套IPP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效的截瘫ED病人,隐匿性好,康复效果确切,且价格低、机械故障率不高于国外产品,易被国内病人所接受.

    作者:玄绪军;李铮;孙鹏;徐祗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2种操作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操作方法. 方法: 利用电视腹腔镜技术,经腹腔镜二孔或三孔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45例精索静脉曲张病人. 结果: 45例精索静脉曲张病人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是电视腹腔镜手术的佳适应证之一,二孔操作技术亦能取得满意疗效,对双侧曲张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郭宏骞;孙则禹;李笑弓;甘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FasL在大鼠隐睾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FasL蛋白在大鼠隐睾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将22日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隐睾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在日龄110 d时采血并处死.免疫组化(SP法)测睾丸组织中的FasL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 结果: 隐睾组大鼠的隐睾侧及对侧睾丸的FasL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的手术侧及对侧睾丸(P<0.001);隐睾组和假手术组的血清AsAb阳性率分别为41.7%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单侧隐睾大鼠的双侧睾丸组织中都有 FasL表达的上调,可能是睾丸对自身免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作者:程冬;郑新民;李世文;杨志伟;胡礼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对精子特异性酶和生育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对精子特异性酶和生育功能的影响. 方法: 复制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睾丸炎(EAO)模型,采用酶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和明胶固定底物薄膜法,观察EAO状态下精子顶体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精子胞质乳酸脱氢酶、附睾尾部精子和睾丸组织形态的变化. 结果: EAO造成附睾精子顶体酶系中顶体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附睾尾部精子质量下降、睾丸生精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 结论: EAO明显影响雄性豚鼠生育力,睾丸生精细胞和附睾精子可能是主要作用环节.

    作者:陈磊;夏卫平;周智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血清IGF-1、IGFBP-3水平分析

    目的: 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1)及其结合蛋白-3 (IGFBP-3)的水平,探讨IGF-1、IGFBP-3对揭示BPH病因及治疗方面的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64例BPH病人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并以30例健康男性作对照.BPH病人按照其前列腺总体积(PV)的大小分为3组:A组 PV≤30 ml,18例; B组 PV 31~50 ml,24例;C组 PV≥50 ml,22例. 结果: BPH组血清IGF-1、IGFBP-3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BPH组中,C组与A组比较,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组与B组比较,IGF-1水平显著增高(P=0.003),IGFBP-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IGF-1、IGFBP-3的水平随PV的增加而升高,均呈正相关(r=0.58,r=0.48). 结论: IGF-1、IGFBP-3水平的高低与前列腺增生的程度有关,对BPH病因的揭示及BPH的非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静萍;吴秀梅;陈建国;刘伟民;杨其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磁脉冲(EMP)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6~8周龄二级昆明雄性小鼠114只,随机分为辐射组(108只)和对照组(6只).辐射组小鼠分别接受8×103 、2×104、6×104 V/m 3种不同场强EMP 5次重复全身辐射,并于辐射后6 h、1 d、3 d、7 d、14 d和28 d应用光镜、电镜观察睾丸间质细胞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的浓度. 结果: 3种不同场强EMP辐射后28 d内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主要病变表现为细胞水肿和空泡变性,胞质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内质网扩张,脂滴增多,大多数脂滴着色变浅,部分或完全排空;血清T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在辐射后6 h~14 d、6 h~7 d、1~28 d时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LH和E2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结论: 睾丸间质细胞是EMP辐射敏感的靶细胞之一,EMP辐射可引起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既有早期影响,又表现为持续效应,可能影响性功能和生精过程.

    作者:王水明;王德文;彭瑞云;高亚兵;杨怡;胡文华;陈浩宇;张友仁;高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胎妊娠早期经阴道超声监测下选择性减胎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根据术前有无阴道出血进行分组, 分析了84例多胎妊娠者行早期选择性经阴道超声监测下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 结果: 出血组流产率、早产率明显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①多胎妊娠行早期选择性减胎术是安全有效的.②选择性减胎术仅是多胎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性治疗措施,如何预防多胎妊娠才具有更实际意义.

    作者:赵力新;陈子江;石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睾丸肿瘤的诊断

    目的: 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1992年9月~2001年12月睾丸肿瘤57例病人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肿瘤标记物和病理资料. 结果: 18例病人(31.3%)延迟就医.术前查甲胎蛋白(AFP) 11例,5例阳性.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β-HCG)6例,1例阳性.二维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CDFI)的灵敏度分别为93.5%(45/47)、96.4%(28/27).55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2例行单纯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19例,淋巴结阳性11例,阴性8例.石蜡切片57例,精原细胞瘤22例,胚胎癌9例,畸胎瘤7例,卵黄囊瘤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9例,恶性淋巴瘤4例,其他3例.其中26例行术中冰冻切片,23例(88.5%)与石蜡切片报告符合. 结论: 病人需强化健康意识,尽早就医;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明确良、恶性肿瘤,是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延误诊治的根本途径.

    作者:孙冠浩;方丹波;沈周俊;蔡松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苏拉明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苏拉明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PC-3M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锥虫蓝活细胞拒染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牛血清(2%、5%、10%)、不同浓度的苏拉明(10、50、100、200 μmol/L)对PC-3M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苏拉明对PC-3M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 高浓度(200 μmol/L)苏拉明可杀伤PC-3M细胞,低浓度(10、50、100 μmol/L)条件下则主要发挥生长抑制作用.高浓度(10%)小牛血清存在时苏拉明仍可发挥抑制和杀伤作用,但较低浓度(5%、2%)小牛血清时弱.苏拉明可使PC-3M细胞发生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并在200 μmol/L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 结论: 苏拉明较为明显地抑制PC-3M细胞生长,并在高浓度时杀伤癌细胞;除抑制或阻断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控的增殖作用外,可能参与阻滞细胞周期分布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邢毅飞;鲁功成;肖亚军;曾甫清;张齐钧;冯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癌基因与睾丸功能的关系

    原癌基因是细胞基因组的正常成分,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或有限表达,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有许多原癌基因呈阶段和特异性表达.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过程中均伴有某些原癌基因表达增强.探究原癌基因与睾丸功能的关系及其与睾丸功能调控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睾丸功能的调控.

    作者:况海斌;方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机理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药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就中药抗炎、抗感染、抗纤维化、改善微循环,改善尿流动力学,免疫调节,调节前列腺液pH值与前列腺药物渗透原理,调节微量元素锌及中医药治法特点等6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空白与今后发展的重点.

    作者:蒋毅;王久源;张蜀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男性激素避孕临床研究的某些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研制可供男性选用、安全高效、可复性和可接受性均好的避孕药.男性激素类避孕是当今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外源性激素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睾丸内睾酮的合成与分泌,进而抑制精子发生;同时给予的外源雄激素维持男性性征和性功能.研究中的男性激素避孕方法,包括单用雄激素、雄激素与孕激素合用、GnRH类似物与雄激素合用、激素相关的免疫途径等,寻求更长效、使用更方便、副作用小的雄激素制剂也是当今研究的重点之一.

    作者:崔毓桂;王兴海;童建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输精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

    输精管平滑肌瘤在临床中极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峰;张春影;付宜鸣;王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包皮系带撕裂伤24例报告

    国内包皮系带损伤的报道不多,作者1984~2000年共接诊包皮系带撕裂伤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坚;江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Klinefelter综合征1例

    Klinefelter综合征是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1],通常这些病人是不育的.国外已有报道,一些47,XXY病人有精子产生,并可以接受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 )治疗获得自己的后代[2, 3].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中心治疗1例Klinefelter综合征病人,获得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建平;彭文林;庄广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伴睾丸萎缩1例报告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并存.本文报告1例附睾乳头状囊腺瘤病例,男性,38岁,瘤体位于右侧附睾全段,呈球形包块状,大小约5.0 cm×4.0 cm×4.0 cm,包膜完整,病理检查可见典型乳头样增生的腺样结构及高柱状透亮粘液腺细胞,部分腺腔见胶质样嗜酸性物质.该病例的特点为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引起同侧睾丸的压迫性萎缩.

    作者:周文泉;高建平;吴波;周水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淋病奈瑟菌喹诺酮耐药表型与基因型配对研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1989年曾被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用于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感染的一线药物[1,2].自20世纪90年代起,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被广泛用于NG感染的治疗,然而该药物治疗NG感染无效率逐年上升.为探讨NG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机制,我们对48株NG菌株进行了纸片法检测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和PCR直接DNA测序法检测喹诺酮第一靶位--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基因(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QRDR)序列的表型与基因型配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亚芬;承小京;黄瑞萍;汤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男科学组织工程研究前景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细胞移植的设想,已经为男科领域的组织再建工作提供了许多可能.为改善、修复或替代现有组织的功能,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已经在睾丸间质细胞、睾丸假体、阴茎海绵体、阴茎假体等方面开展.虽然大多数再建工作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但是有些技术也被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组织工程在男科学的应用.

    作者:姚德鸿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