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591
  • 国内刊号:32-1578/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57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泌尿科学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网络化人类精子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网络化人类精子库管理信息系统.方法:用SQL Server 2000和Power Builder 8.0开发人类精子库管理信息系统.结果:系统形成了档案管理、体检与检查管理、检验与冷冻管理、供应与随访管理4个模块,系统以远程传输与实时监控的方法控制和管理供应点.结论:本系统具有数据容量大、安全性能好、保密性能强,具有远程传输与实时监控功能.

    作者:柯文鸿;胡荣贵;姜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与iNOS、Bcl-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Bcl-2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中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例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增生及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iNOS、Bcl-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前列腺癌组的细胞凋亡率和iNOS的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P<0.01),且Bcl-2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1).结论:前列腺癌的细胞凋亡率可反映其恶性程度;iNOS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Bcl-2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呈负相关.iNOS与Bcl-2均可通过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而在前列腺癌病理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徐明;李世文;郑新民;胡礼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鼠睾丸间质tau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检查老龄和青年大鼠睾丸间质组织中tau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籍此评价老龄大鼠睾丸衰退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查6月龄SD雄性大鼠(10只,青年组)和28月龄同品系大鼠(10只,老龄组)睾丸组织抗Tau蛋白和抗微管结合蛋白的抗体免疫反应情况.结果:老龄大鼠睾丸间质组织中tau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青年组(P<0.001),而青年组大鼠睾丸间质组织中微管结合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老龄组(P<0.01).结论:tau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可能与睾丸衰退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子龙;王刚;张万宏;刘胜洪;王小丽;王芳;康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D44v6和E-上皮钙黏附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CD44v6和E-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ED)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前列腺癌组织进行了CD44v6和ED蛋白检测.结果:在前列腺癌中CD44v6和ED表达阳性率为77.8%和48.9%.CD44v6高表达和ED低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和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v6表达与ED表达呈负相关(r=0.58,P<0.005).结论:CD44v6和ED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周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移行带指数(TZI)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2例BPH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BPH并发AUR组血清PSA值为(6.60±3.40)μg/L,TZI值为0.71±0.14;未并发AUR组患者血清PSA值为(3.51±2.30)μg/L,TZI值为0.46±0.21.两组间血清PSA和TZI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PSA<4.0、4.0~10.0、>10.0μg/L 3组间AUR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AUR发生率随血清PSA值的增高而增高.血清PSA与TZI呈显著正相关(r=0.213,P<0.01).结论:血清PSA和TZI可作为预测BPH并发AUR的良好指标.

    作者:朱绍兴;陈仕平;李启镛;林震;郑松;翁明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对镉诱导大鼠精子畸形的拮抗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拮抗氯化镉诱导的大鼠精子畸形作用.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低浓度黄芪组(A1)、高浓度黄芪组(A2)、环磷酰胺组(CP)、氯化镉组(Cd)和对照组(C).预先连续7 d分别给A1组和A2组大鼠腹腔黄芪注射液5g/(kg·d)和10g/(kg·d),Cd组和CP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等量蒸馏水作对照,之后连续21 d A1组、A2组和Cd组大鼠分别同时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0.2 mg/(kg·d)].CP组大鼠给予50mg/(kg·d)腹腔注射染镉后第22 d处死大鼠,观察睾丸脏器系数、精子头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附睾尾精子计数和畸形率以及睾丸和附睾病理学.结果:A2组睾丸脏器系数、睾丸精子头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和附睾精子计数[(5.68±1.19)、(49.01±8.78)×106/g、(10.25±2.30)×106/(g·d)、(47.51±22.51)×106/ml]明显高于Cd组[(3.11±0.16)、(37.59±10.63)×106/g、(5.31±0.32)×106/(g·d)、(10.89±2.45)×106/m1](P<0.05或P<0.01);A2组大鼠精子畸形率[(7.04±0.12)%]明显下降,与Cd组[(17.81±1.55)%]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拮抗氯化镉对生殖系统的损害作用,对防护镉的遗传损伤有实用价值.

    作者:梁培育;李浩勇;彭晓晖;肖劲逐;刘继红;叶章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鼠乳酸脱氢酶C亚基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目的:构建小鼠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C亚基的原核重组载体并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提取小鼠睾丸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自行设计引物,PCR扩增小鼠LDH-C亚基编码序列,PCR产物经BamH I/EcoR I双酶切后,克隆至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2T中,在E.co? BL21中诱导GST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重组菌高效表达出一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的产物.对重组质粒的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片段的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编码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小鼠LDH-C亚基的全长编码序列已被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2T,并在E.coli BL21中获得高表达.

    作者:熊永忠;郑德柱;谢飞;涂向东;兰风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优选技术对人精子染色体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了解优选技术对人精子染色体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上游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双曲管优选法处理精液,观察优选前后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精子性染色体比例及超微结构相对正常的精子百分率.结果: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精子性染色体比例及超微结构相对正常的精子百分率在3种优选方法优选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3种优选方法不会增加精子超微结构的损害,对精子染色体没有产生影响.

    作者:张巧玉;秦荣;常青;梁志清;史常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22例早泄患者的勃起功能调查

    目的:了解早泄患者的勃起功能评分与其实际勃起能力.方法:采用中国男性勃起功能调查表(CIEF-5)问卷调查方式.结果:522例中自认为有ED者341(65.33%)例,433(82.95%)例CIEF评分低于正常值参考标准,自认为有无ED与CIEF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有无早泄与自认为有无ED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泄对勃起功能评分的正确性有显著的干扰作用,自认为有ED的早泄患者的勃起功能与CIEF-5评分有高度的吻合性,自认为无ED的早泄患者的勃起功能与CIEF-5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许多CIEF-5评分轻度降低可能为早泄引起而并非真正的ED者,而CIEF-5评分为中重度降低的早泄患者可能为同时合并ED者.对同时存在早泄与ED的年轻患者,在采用CIEF-5评分时,应特别考虑其主观感觉,并排除因早泄对问题4、5对勃起功能评价可靠性的干扰.

    作者:王怀鹏;王行环;古维灿;曾惠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肿瘤8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8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经显微切割获取前列腺癌及PIN各10个样本DNA,采用PCR及微卫星多态性技术,对8号染色体上的14个微卫星位点LOH进行检测.结果:10个原发性前列腺癌样本在8号染色体有不同LOH的频率,8p23.1-p23.2及8p21-p22为两个高频LOH区.10个高级别PIN样本检测8号染色体14个微卫星位点,有5个样本至少有一个位点检测到LOH.结论:前列腺癌中存在8号染色体的高频LOH区,分别位于8p 23.1-p23.2,8p21-p22区,高级别PIN出现LOH的位点与前列腺癌相同,位于8p 23.1-p 23.2及8p21-p22区的肿瘤抑制基因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照明;黎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插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附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插入障碍(IO)的诊治方法,并为其下一定义.方法:根据O'Leary男性性功能问卷的前5项涉及性欲、勃起、插入的问题,设计插入自评量表(SIS),对32例IO的患者进行诊断,并主要以心理行为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确诊为IO,其中29例为单纯性心理IO,占90.6%,经心理行为治疗后均获得治愈;1例为器质性IO,未治愈.结论:IO作为一种性功能障碍,能够通过SIS进行诊断,应用心理、行为疗法可获得治愈.

    作者:陈利生;陈守信;唐庆来;查国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人包皮环切术对勃起功能影响的评价

    目的:评价成人包皮环切术对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直接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95例包皮环切术患者勃起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前18例存在轻度勃起功能障碍(ED);术后28例存在轻、中度ED(P=0.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勃起信心下降33例(P=0.04),插入困难41例(P=0.03),性交时间延长31例(P=0.04),性满意度提高34例(P=0.0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包皮环切术对勃起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沈周俊;陈善闻;朱春侠;万群;陈昭典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PC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DNA原位未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42例PCa组织及10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survivin蛋白在PCa中的阳性表达为80.59%,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NP中无阳性表达;PCa组织及NP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3.03±1.33、1.07±0.77,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细胞AI呈负相关(r=-0.679,P<0.001).结论:survivin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蛋白和AI,有助于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

    作者:高吴阳;胡传义;易慕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

    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为人体的各种细胞,用于医学临床和科学研究.由于胚胎干细胞来源于胚胎,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受到宗教、道德和伦理的制约.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全能性和增殖性,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为体内的各种细胞.本文就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建系、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林君;李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男性生殖系统的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其主要功能有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刺激内皮细胞增殖进而促进血管生成.本文就VEGF在男性前列腺、睾丸、附睾的定位、表达调控,以及其变化所导致的血管生成的改变与男性生殖系统某些疾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孝东;杨宇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精子抗原受精素β的研究进展

    受精素β是精子表面特异性抗原,主要通过其去整合素结构域在受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对受精素β的蛋白质结构、定位及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受精素β可作为免疫避孕疫苗研究中重要的靶分子,具有突出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军;李彦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31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常见而又充满困惑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不佳,在我国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总数的33%[1],占性病门诊的60%以上[2].我们对本地区2000年8月~2003年5月门诊CP患者,进行前列腺液(EPS)常规及病原学检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力明;马文辉;赖秋亮;梁流亚;徐孝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与CO2激光联合治疗龟头海绵状血管瘤

    1996年8月~2002年8月,我院应用平阳霉素(PYM)局部注射与低功率医用CO2激光联合治疗龟头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子症97例分析

    无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较为常见的病因,约占男性不育的19%.根据无精子症的病因学分类,可将其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无精子症.1992年Palermo等[1]应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辅助受精的成功,对无精子症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应用睾丸或附睾精子在治疗阻塞性或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伟信;黄萍;王丽;岳利民;黄晓燕;王颖佳;严凤英;王宜亭;郑煜;何亚平;张金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精浆和血清中抑制素B水平测定

    抑制素是由睾丸的Leydig和Sertoli细胞产生的调节生殖内分泌与评估男性生殖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激素[1].我们采用ELISA法对无精子、少精子症患者的精浆和血清中的抑制素B进行检测,以进一步了解抑制素B水平与男性生殖功能的关系.

    作者:鲁海鸥;张宁;汤洁;侯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睾丸活检55例分析

    目前,无精子症获取精子用于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显微外科附睾精子抽吸术(MESA)、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和睾丸细针空刺抽吸术(TFNA).

    作者:邱学德;李勇刚;李琳;章晓梅;孟昱时;高梦莹;杨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沙眼衣原体是NGU常见的病原体,NGU的病原体还包括溶脲脲原体、生殖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PCR、连接酶链反应(LCR)等新技术被广泛用于实验室诊断研究中,因而有必要建立NGU快速、准确的实验诊断方法并将其标准化.本文就NGU的概念、病因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黄宇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介绍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方法:参考国际上近年来对安全性评价的规范化要求和进展,对安全性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结果: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不良事件和实验数据分析,本文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出了有关统计处理方法.结论:安全性评价作为药物研究中与疗效评价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应引起大家的重视,随着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与国际接轨,有必要提高我国安全性评价的规范化水平.

    作者:刘玉秀;姚晨;陈峰;张高魁;夏结来;陈启光;苏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