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591
  • 国内刊号:32-1578/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57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泌尿科学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目的: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66.2岁,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均为Ⅱ至Ⅲ级).1例术前既往诊断为前列腺癌,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4级至6级;2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1例行径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例因身体原因仅行姑息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26个月.1例术后20个月后死于全身广泛转移;1例随访14个月带瘤存活;余3例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膀胱癌患者,如合并的前列腺癌,如果重视不够容易被漏诊.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活检及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主要方法,当诊断膀胱癌同时存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时,治疗方案应根据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综合而定.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并不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宋永胜;宋彦;罗金玉;吴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外科治疗(附56例报告)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10月至2008年11月间收治的5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为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13例疑为附睾水平梗阻性无精子症.常规精液分析、精浆果糖和中性仅葡糖苷酶测定以及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其进行诊断,必要时行输精管造影检查.43例为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使用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TURED)治疗,13例疑为附睾水平梗阻性无精子症行阴囊探查术,对其中11例确定为附睾水平梗阻行双侧或单侧附睾输精管端侧吻合术,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51个月.43例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TURED术后,36例(83.7%)精液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1例(25.6%)妻子妊娠.11例附睾水平梗阻性无精子症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后,6例(54.5%)精液检查检出活精子,3例(27.3%)妻子妊娠.结论:精液分析、精浆果糖和中性α葡糖苷酶测定,TRUS和输精管造影是诊断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主要方式.TURED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分别是治疗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附睾水平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涂响安;赵良运;邓立文;王文卫;赵亮;梁辉;曾令有;邓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波辐射对大鼠睾丸闭锁蛋白和连接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后大鼠血睾屏障紧密连接闭锁蛋白(oechdin)及连接黏附分子-1(JAM-1)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经平均功率密度为0、10、30、100mW/cm~2微波辐射5min,于辐射后6h,1、3、7、14 d,采用Western印迹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闭锁蛋白和JAM-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0、30和100 mW/cm~2微波辐射后分别在3~7 d、6 h~7 d和6 h~14 d闭锁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JAM-1蛋白分别于辐射后3~7 d、1~7 d和1~14 d表达亦明显下调(P<0.05). 结论:闭锁蛋白及JAM-1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在微波辐射致血睾屏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晓芳;王水明;彭瑞云;左红艳;王丽峰;高亚兵;董霁;苏镇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红三叶总异黄酮对人增生前列腺组织基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评价红三叶总异黄酮对人增生前列腺组织基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为12.5、25、50、100μg/ml的红三叶总异黄酮溶液处理前列腺基质细胞,并设立PBS空白对照组,DMSO阴性对照组和浓度为12.5、25.0、50.0、100.0μg/ml的非那雄胺溶液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测定红三叶总异黄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 FITC/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红三叶总异黄酮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当红三叶总异黄酮浓度达到25.0μg/ml时,其对人前列腺增生组织基质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18.86%,与空白对照组(5.1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愈趋明显.与非那雄胺阳性对照组相比,当浓度达到50.0μg/ml时,红三叶总异黄酮实验组对人前列腺增生组织基质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弱于非那雄胺阳性对照组(28.00% vs 69.88%),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红三叶总异黄酮浓度达到25.0μg/ml时能够诱导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为(18.54±2.50)%(P<0.01).结论:红三叶总异黄酮对前列腺基质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生长,促进凋亡作用.

    作者:陈美元;严书超;尹春萍;叶蕾;张孟科;杨俊;刘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列腺组织中细菌16S rRNA基因、IL-1β、TNF-α和NGF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的细菌学病因.方法:前列腺标本取自162例猝死于非前列腺疾病的器官捐献者,年龄20~38岁.取前列腺周围带组织,一式两份,一份做常规病理检查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免疫组化分析,另一份用PCR方法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16S rDNA). 结果:31.5%(51/162)的组织病理呈CP改变,其中轻度灶性间质炎44例,轻度灶性间质伴腺体周围炎5例,轻度灶性腺体周围炎2例.16S rDNA阳性率为19.1%(31/162),其中CP标本阳性率为51.0%(26/51),非CP标本阳性率为4.5%(5/111),CP标本阳性率高于非CP标本(χ~2=29.783,P<0.01).在CP标本中,16S rDNA阳性组IL-1β、TNF-α和NGF表达高于16S rDNA阴性组(P<0.01). 结论:细菌感染可能是引起CP的重要原因.

    作者:谢辉;黄慧聪;杨亦荣;何秋香;朱启建;陈建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供精人工授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本中心治疗的258对夫妇共行480个AID治疗周期,根据女方年龄分成≤30岁和≥31岁两组.结果:480个AID治疗周期共获得120例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25.00%,累积妊娠率达46.51%.≤30岁和≥31岁两组在自然周期方案中周期妊娠率分别是29.65%、13.33%,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1.00%、25.00%,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促排卵方案中,两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4.02%、23.81%,累积妊娠率分别为48.86%、43.48%,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不孕年限延长,两组AID的周期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下降,但是无统计学差异.前4个周期的周期累积妊娠率分别为24.03%、24.94%、24.69%和25.00%,无明显差异(P>0.05);第一周期与后三个治疗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分别是24.03%、39.53%、45.74%和46.51%,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结论:①在AID治疗中女方年龄增高,促排卵授精方案优于自然周期授精方案.②AID至少应进行3~4次,未成功者再求助于试管婴儿等其他辅助生殖技术.

    作者:张燕;陈小青;杨晓玉;董娟;钱晓乔;王玮;冒韵东;刘嘉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血管损害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损害高危因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877例BPH确诊患者,进行经直肠B超估算前列腺重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梗阻程度.血管损害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吸烟.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单因素资料分析,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高危因素程度或病例百分率增加,BPH病变程度随之增加.而多因素资料采用分级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在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及梗阻程度中均为显著的相关独立因素(OR分别为3.179、3.862、2.847,P均<0.01),血清甘油三脂在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及梗阻程度中均非显著的相关独立因素(P均>0.05),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均是上述BPH病变程度显著相关独立因素.结论:血管损害高危因素在BPH病变程度中发挥作用,其中糖尿病是BPH病变程度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血管损害高危因素在BPH病程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进一步证实局部血管损害与BPH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沈文;姚华强;邓志雄;张小明;张利朝;胡卫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Erk1/2和P-Akt1在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磷酸化Erk1/2(P-Erkl/2)和磷酸化Akt1(P-Akt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及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F级SHR与对照组WKY大鼠各8只,14周龄,体重250~300 g.麻醉后颈动脉和海绵体内插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海绵体内压(ICP),利用电刺激海绵体神经,记录ICWMAP比值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P-Erk1/2和P-Akt1在大鼠阴茎海绵体的表达.结果:3V和5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后SHR组ICP/MAP比值(0.26±0.06、0.28±0.04)均较WKY组(0.46±0.12、0.76±0.13)显著降低(P均<0.05),P-Erkl、P-Erk2 mRNA和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SHR组(0.81±0.05、0.91 4-0.06、54.22±10.05)较WKY组(0.42±0.04、0.68 ±0.14、7.05±1.45)显著升高(P均<0.05);P-Aktl mRNA和P-Ak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SHR组(0.90±0.05、11.17±2.21)与WKY组(0.92±0.06、10.91±1.86)无显著差异(JP均>0.05).结论:高血压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阴茎海绵体P-Erk1/2的过度表达有关,而与P-Akt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

    作者:毛俊彪;许陈祥;姜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及隐匿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与睾丸活检组织生精细胞的关系

    目的:研究无精子症及隐匿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组织生精细胞类型及睾丸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无精子症及隐匿精子症患者的完整睾丸活检病理报告,参照WHO<男性不育标准化诊疗手册>睾丸组织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精液检查结果、睾丸组织学类型及睾丸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92例患者中,无精子症占90.5%(445/492),隐匿精子症占9.5%(47/492).生精小管内见成熟精子占17.9%(88/492)、生精小管内见生精细胞未见成熟精子占42.9%(211/492)、唯支持细胞综合征39.2%(193/492).睾丸体积10ml及以下占38.6%(190/492),其中5ml及以下占7.9%(39/492).生精小管内见成熟精子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14.8%(13/88),生精小管内见生精细胞未见成熟精子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11.4%(24/211),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5.2%(10/193),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睾丸生精功能可能为局灶性,单次睾丸活检难以全面、完整反映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睾丸体积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仍会存在生精功能.睾丸活检适应证的掌握过于宽松.采用WHO的睾丸组织学分类方法,能更方便、更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

    作者:刘兴章;唐运革;刘晃;唐立新;文任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殖细胞特异表达蛋白SP3111在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目的:采用抗SP3111抗体Ab2438封闭后的体外受精试验,研究SP3111蛋白在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在体外受精前,将精子分为3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精子与Ab2438共同孵育1 h后进行体外受精,观察2、4、6、8、22 h的受精率及碎裂胚胎的发生率.接着将Ab2438作用于受精后的卵母细胞,观察作用22 h后的受精率及碎裂胚胎的发生率.结果:抗体Ab2438作用小鼠精子后,碎裂胚胎发生率在加入精子后2、4、6、8、22 h分别为5.26%、8.77%、23.25%、43.42%、59.21%,与各对照组碎裂胚胎形成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b2438作用于受精后的卵母细胞,22 h后实验组的正常胚胎及碎裂胚胎的形成率分别为23.64%和63.64%,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SP3111抗体对小鼠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因此SP3111蛋白可能是一个信号分子,与其他蛋白一起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中发挥作用.对SP3111蛋白生殖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将为不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贾晓峰;周密;林菊芳;时伟丽;张晓东;施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USP26基因突变与精子发生研究进展

    泛素特异蛋白酶26(USP26)基因位于Xq26.2,仅有单一外显子,编码由91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USP26属于去泛素化酶家族,特异表达于睾丸.USP26基因常见突变类型有插入突变和点突变.目前,该基因与精子发生的关系各研究报道还不一致.本文从USP26基因突变与精子发生障碍之间的关系,USP26基因突变的种族、地域分布差异和USP26基因进化方面,综述了USP26基因与精子发生障碍的关系和研究进展.

    作者:魏莉;史轶超;崔英霞;黄宇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类精子冷冻保存中交叉污染的风险及防范

    精子的冷冻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保存的精子是否会受到液氮中病原体的污染报道较少.尽管在精子和胚胎的冷冻保存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机会很小,但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风险.对于人类精子库来说,应在工作的所有环节,包括精液的收集、冷冻、储存、运输、解冻以及对冻精的临床使用过程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污染.

    作者:吴颖;姚康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十一酸睾酮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研究进展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加.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而十一酸睾酮作为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主要药物,获得明显效果.本文就十一酸睾酮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晓博;黄宇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研究进展

    许多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是由于参与精子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突变而导致其生精过程异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参与DNA、RNA、蛋白质代谢过程,并与精子生成密切相关.已发现MTHFR基因有20种以上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研究提示,MTHFRC677T、A1298C多态性与男性不育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这两种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做一综述,并指出新发现的MTHFR G1793A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有待研究揭示.

    作者:李珊珊;李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两种常用包皮袖套状切除法的疗效比较

    按手术解剖部位包皮袖套状切除术分冠状沟法和阴茎根部法两种.2003年11月至2008年5月,笔者随机对293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分为两组施行冠状沟和阴茎根部包皮袖套状切除术,发现冠状沟部包皮袖套状切除术比阴茎根部袖套状切除术疗效好,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龙明;庞家瑜;何国友;霍伟堂;吴品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合并尿道损伤阴茎折断4例报告

    阴茎折断合并尿道损伤者少见.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阴茎折断病例28例,其中4例合并尿道海绵体裂伤.1 资料与方法4例男性患者,年龄22~39岁,均为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尿道海绵体裂伤,右侧3例,左侧1例.受伤原因:3例为性交失误,1例为手淫时过度扳折勃起的阴茎所致.

    作者:王新君;罗广承;苏汉忠;沈瑞雄;方林;张楠跟;刘子明;颜志坚;黄定平;白培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直肠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短期疗效分析(附23例报告)

    随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治水平的提高,PCa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手段,早期PCa已不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然而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locau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LAPC)的治疗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探讨其他可能治疗方法.高能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新兴技术.

    作者:刘俊;胡卫列;吕军;聂海波;宋波;姚华强;邓志雄;王尉;赵永斌;张利朝;张小明;邱晓拂;肖远松;沈文;张长征;郭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膀胱内异位前列腺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异位前列腺是指在前列腺正常部位以外发生的前列腺组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以血尿为主诉,部分患者有排尿困难症状[1].膀胱内异位前列腺临床较为罕见,其发生通常与胚胎性前列腺组织的残迹有关[2].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仅数十例,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梁建波;玉海;蓝志相;丁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阴茎海绵体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

    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其中血管性危险因素为常见[1].健全的静脉关闭机制对于诱发和维持阴茎的勃起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与胶原含量维持一定的比例是静脉关闭机制正常发挥的重要基础.

    作者:汤进;蒋先镇;汤育新;伍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姜黄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TNF-α、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6、IL-8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口服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组、塞来昔布(西乐葆)组(阳性对照组).大鼠去势术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 me/(kg·d),30 d]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姜黄素200 mg/(kg·d)灌胃及腹腔注射治疗,阳性对照组用西乐葆25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7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前列腺组织匀浆内TNF-α、IL-6、IL-8的表达. 结果:腹腔注射姜黄素组血清和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IL-6的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 结论:姜黄素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及组织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有关.

    作者:张庆云;莫曾南;刘硒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射精管梗阻

    射精管梗阻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梗阻和继发性梗阻两类.通过病史、体检、精液分析和经直肠B超检杳可为本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精液检查见四低(精液量少、无精子或少精子、pH值低、精浆果糖水平低)是其特征性表现.锝(~(99)Tc~m)硫胶体精囊闪烁扫描对功能性梗阻、部分性和完全性梗阻的鉴别有重要价值,经皮穿刺输精管造影、穿刺精囊抽吸精囊液及造影可明确诊断.经尿道微创外科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满意疗效,术后仍不能生育者可行辅助生殖治疗.

    作者:吴宏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第24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性功能障碍专题介绍

    第24届欧洲泌尿外科学术年会(24th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于2009年3月17~21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本次会议对性功能障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笔者对本次会议主要讨论的相关问题整理归纳如下.

    作者:李路;王涛;刘继红;饶可;袁彗星;胡波;转黎;李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继往开来续写中华男科学杂志新篇章

    亲爱的读者、作者、男科学界全体同道们: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代表<中华男科学杂志>全体同仁向为本刊辛勤工作的各位专家、编委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心系<中华男科学杂志>、时刻关心杂志建设和发展的广大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支持和帮助<中华男科学杂志>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

    作者:黄宇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解读《EAU(2009年版)PE诊治指南》

    [编者按]早泄(PE)是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且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注册药物治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于2009年发表了新的(以下简称<指南>,对PE的定义、分类、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郭军副主任医师等对<指南>进行了解读,并在本刊全文发表,以期对国内泌尿男科医师有所帮助.

    作者:郭军;王福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