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591
  • 国内刊号:32-1578/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57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泌尿科学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1年5期文献
  • ID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研究ID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ID3在PC-3M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9例前列腺癌和15例前列腺增生标本中ID3的表达情况,分析ID3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D3蛋白在PC-3M细胞中主要表达在细胞核;29例前列腺癌中ID3阳性表达率为82.7%(24/29),15例前列腺增生标本中ID3阳性表达率为6.6%(1/1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ID3蛋白表达程度与前列腺癌的Gieason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ID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其表达量随着Gleason评分的升高而升高.

    作者:王凯;李晓军;印洪林;周航波;陈芳芳;王海;马恒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神经调节蛋白对小鼠睾丸精原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调节蛋白(NRG)对小鼠睾丸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纯化的NRG1β或NRG3的类EGF区域的重组蛋白分别添加到DMEM培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 ng/ml,进行小鼠睾丸断片的器官培养,随后进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精原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添加NRG后可以促进精原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按NRG1β50、100、200 ng/ml、NRG3 50、100、200 ng/ml的顺序,精原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69、1.55、1.86、1.35、1.54、2.11倍.结论:NRG1β、NRG3能促进小鼠精原细胞的增殖.可以期待NRG应用在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上.

    作者:金英姬;潘晓燕;金玉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阴囊超声显像在无精子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囊超声显像在无精子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无精子症患者行阴囊超声检查,将声像图与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依据声像特征96例患者中35例提示为梗阻性无精子症,61例提示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准确率为97.0%.梗阻病例中44.4%的患者可依据声像特征对梗阻病因及部位作出提示,与终诊断完全符合;非梗阻病例中46.7%的患者可依据声像特征对病因及部位作出提示,诊断准确率为75.0%.其余病例可对病因作出方向性提示,缩小进一步检查的范围.结论:应用阴囊超声显像可对无精子症病因做出诊断或方向性提示,是无精子症患者重要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艳;许培元;张克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烟对E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对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年轻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和住院ED患者,其中吸烟组21例,非吸烟组48例,健康对照组16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径扩张功能(FMD)的测定,同时检测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D组患者FMD明显降低,而ED组中吸烟组FMD又明显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6.0±0.8)%,非吸烟组(9.7±2.5)%,对照组(14.0±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吸烟进一步加重ED患者内皮功能的损害.

    作者:姚凤娟;黄燕平;林红;刘东红;范瑞;刘艳秋;陆堃;邓春华;孙祥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单纯BPH有手术指征患者90例,年龄59-83岁,平均71岁,随机分为2组,Ⅰ组(5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Ⅱ组(4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PKEP).统计每例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和大尿流率(Qmax),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有无并发症、输血,术后有无膀胱持续冲洗及术后2周、术后6个月IPSS、QOL评分和Qmax.结果:Ⅰ组、Ⅱ组术前前列腺体积平均为58.9、58.3 g;Ⅰ组、Ⅱ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8.8、93.0 min;Ⅰ组患者中2例出现轻度电切综合征(TURS),Ⅱ组患者术中术后心电监护未发现异常;术后行膀胱持续冲洗分别有3例、1例;术后导尿管拔除后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分别有4例;90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IPSS评分Ⅰ组平均分别为19.7分、11.6分、5.1分,Ⅱ组平均分别为18.6分、8.4分、4.9分;QOL评分Ⅰ组平均分别为4.6分、3.3分、1.1分,Ⅱ组平均分别为4.5分、2.7分、1.1分;Qmax Ⅰ组平均分别为6.3、13.0、18.1 mL/s,Ⅱ组平均分别为6.9、14.2、19.0 ml/s.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2周IPSS、QOL评分,各组内术前与术后6个月IPSS、QOL评分、Q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QOL评分和Qmax、术后6个月IPSS、QOL评分及术后2周、术后6个月Q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可安全、有效、彻底治疗BPH,可作为手术治疗BPH的一种选择.

    作者:盛旭俊;陈建华;王伟明;孔良;张良;虞永江;邬喻;齐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TA1基因调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失巢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MTA1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A1 siRNA转染处理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TA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TA1基因siRNA转染组MTA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r=0.935,P=0.0001).MTA1 siRNA转染组软琼脂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且与浓度相关(r=0.901,P=0.0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TA1 siRNA转染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失巢凋亡,且与浓度相关(r=0.916,P=0.0003).结论:MTA1 siRNA可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失巢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崔飞伦;龚丹丹;周永静;朱灵;范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L-肉碱对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附睾精子数量和活动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L-肉碱(LC)对糖尿病(DM)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附睾精子数量和活动率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剩余两组分别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DM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如下灌胃剂量:对照组:生理盐水;DM模型组:生理盐水;LC组:300 mg/kgLC溶液,连续灌胃6周.末次给药24 h后,麻醉处死所有大鼠,分别进行附睾精子计数并检测精子活动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用LC治疗后的大鼠附睾头、尾精子活动率(%)分别为53.7±1.8和60.3±1.6,显著高于DM模型大鼠(分别为32.2±2.0和40.5±1.4,P<0.05),但低于对照组大鼠精子活动率63.1±2.4和68.9±1.3.与对照组附睾尾精子相对计数[(37.8±1.1)×10<'6>/100 mg]相比,DM组显著减少[(25.5±1.1)×10<'6>/100 mg],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C治疗后大鼠附睾尾精子相对计数[(32.0±1.5)×10<'6>/100mg]比DM组显著增加(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生精细胞凋亡率[(3.7±1.3)%]相比,DM组生精细胞凋亡率[(52.5±4.4)%]显著上升(P<0.05);经LC治疗后,LC组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率为(35.3±3.5)%,比DM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LC(300 mg/kg)灌胃DM大鼠6周,可以减少DM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增加附睾精子数量,提高精子活动率.

    作者:康宁;马洁桦;周鑫;范晓博;商学军;黄宇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取卵日连续2次取精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取卵日连续2次取精而减少ICSI特别是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SA)/睾丸细针抽吸术(TESE)周期数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取卵日连续2次射精的精液样本(34例68份).比较前后2次取出的精液分析参数,总结2次精液处理后混合用于授精的实验室结果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34例男性均在4 h内连续手淫取出2次精液.第1和第2次射精时间间隔[94.9±39.8(26~183)]min.第1次射出精液的量[(2.0±1.4)ml]显著高于第2次射出的量[(1.5±0.9)ml](P=0.007),而第1次射出精液的精子活动率和a+b级精子百分率[(40.8±25.3)%、(30.9±22.4)%]显著低于第2次的[(52.2±21.1)%、(39.9±17.5)%](P<0.05);但是2次取出精液的精子浓度和精子总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男性的精液处理后行IVF、ICSI和IVF+ICSI周期分别为28、3、3.其中IVF、ICSI、IVF+ICSI周期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周期数/新鲜移植周期数分别为15.5±8.7、57.0%(247/433)、58.7%(145/247)、20/24;21.7±8.3、61.5%(40/65)、67.5%(27/40)、3/2;10.0±2.6、72.4%(21/29)、66.7%(14/21)、3/3.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和冷冻胚胎冻融移植(FET)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4.5%、30.7%.在妊娠例数中14例活产6男9女的健康小孩.结论:取卵日连续2次取精以收集更多数量和/或活动力更好的精子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可以获得30%以上的临床妊娠率,也可以避免微创取精术和其他不必要的显微受精方式.

    作者:翟丹梅;李慕军;江莉;覃爱平;李柳铭;杭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果糖二磷酸锶盐对雷公藤多甙所致的大鼠少精子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果糖二磷酸锶盐(FDP-Sr)对雷公藤多甙(GTW)所致雄性大鼠少精子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FDP-Sr组,正常组,每组10只.模型组灌胃GTW 30 mg/(kg·d)连续40 d造成大鼠少精子症模型;FDP-Sr组经过GTW造模后,灌胃FDP-Sr 200 mg/(kg·d),连续30 d;实验期间正常组则给予蒸馏水.观察3组大鼠的性腺指数(包括睾丸、附睾、包皮腺、精囊腺)、附睾精子数量及活动率、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并测定血清睾酮水平,以及睾丸内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睾丸和精囊腺指数(%):正常组:0.71±0.04,0.29±0.04;模型组:0.37±0.04,0.25±0.05;FDP-Sr组:0.45±0.07,0.31±0.06,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附睾精子的数量(×10<'6>/ml):正常组:59.87±11.28;模型组:11.06±2.53;FDP-Sr组:20.95±4.98,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血清睾酮含量(ng/L):正常组:85.31±7.41;模型组:65.33 ±2.90;FDP-Sr组:75.32±5.34,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ACP、LDH、SDH的活性(U/g prot):正常组:95.64±19.27,9 574.73±3 578.06,6.39±1.93;模型组:58.42±12.38,4 820.77±1 535.22,3.48±0.91;FDP-Sr组:83.74±21.30,7 649.01±3 123.02,5.59±1.75,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另外,经FDP-Sr治疗后,睾丸生精上皮损伤明显改善.结论:FDP-Sr对大鼠少精子症有明显改善,其治疗效果与FDP-Sr改善睾丸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胡莹莹;张琪;马博;王亚军;易婧雅;刘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离电切术和传统电切术治疗BPH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离电切术和等离子刀经尿道传统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并对分离电切术进行研究.方法: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收集81例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盲法,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离电切术40例,行等离子刀经尿道传统电切术41例;比较2组年龄、术前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手术中切除腺体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带尿管时间、术前及术后IPS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两组病例仅术后IP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电切组与传统电切组IPSS评分分别为(8.70±1.13)分和(9.95±1.54)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离电切术和等离子刀经尿道传统电切术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离电切术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赵国栋;杨景玲;刘致中;王登宇;高文峰;李建新;刘建平;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铥激光与绿激光治疗80g以上高龄高危BPH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经尿道铥(2微米)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分别用PVP及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BPH患者各82例、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费用、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11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输血.TmLRP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手术费用均明显少于PVP组(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PVP与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TmLRP在手术时间及费用方面优于PVP.

    作者:刘春来;薛东炜;刘屹立;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多氯联苯的雄性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具有雌激素样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对男性生殖的损害正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睾丸组织中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暴露于PCBs能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本文就近年来PCBs暴露对睾丸生精细胞、支持细胞、间质细胞以及母体暴露后雄性子代的毒性效应研究进行综述.建议根据目前男性生殖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同时睾丸支持细胞的胞间连接可作为PCBs睾丸毒性研究的突破方向之一.

    作者:高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每日小剂量他达拉非口服三个月治疗ED的远期疗效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成年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ED患者超过1.5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ED患者的数量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将从1995年的1.52亿增加到2025年的3.22亿,其中亚洲将有1.13亿<'[1]>.ED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心理、神经、血管、内分泌、解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治疗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针对病因的治疗.

    作者:蔡健;武志刚;邓哲宪;李澄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列腺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

    前列腺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是临床少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不易诊治,且转移快、预后差.本院从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前列腺TCC患者4例,现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以利于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陈琳;严春寅;黄玉华;吕金星;陈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睾丸白膜腺瘤样瘤(附2例报道)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男、女生殖系统.该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无特征性表现,多数都是依靠病理检查才明确诊断,很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1]>.发生在睾丸白膜的腺瘤样瘤比较罕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睾丸白膜腺瘤样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杜从启;王洪亮;金美善;李付彪;刘凌云;逄金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前列腺手术与未曾手术患者的应用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R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prostaticcancer,PCa)有效的方法<'[1]>.我们把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因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发现PCa而行RRP的20例编为A组,将同期前列腺未曾手术过的连续20例PCa行RRP的编为B组,对A、B两组进行比较,以评价前列腺术后RRP的手术难度和疗效.

    作者:刘定益;王名伟;夏维木;唐崎;王健;张翀宇;赵菊平;周文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鼠隐睾睾丸复位固定术前后生精细胞凋亡与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研究

    隐睾是男性常见生殖系统畸形,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隐睾复位固定术是使隐睾患者恢复生育能力的有效途径.睾丸固定术能否完全恢复生精功能,何时行睾丸固定术对睾丸发育影响小,生精功能恢复的指标如何判定等问题,迄今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技术对隐睾及不同复位固定时间的隐睾大鼠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探明不同复位时间对隐睾复位固定术后生精细胞凋亡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蒋玉清;李瑞利;郭跃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五味子对模拟航渡及高强度运动大鼠垂体-睾丸轴及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五味子对实验性模拟航渡及高强度运动雄性大鼠睾丸轴功能、超微结构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34只SD雄性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应激对照组(B组)、五味子处理组(C组),B组和C组参照Bedford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五味子灌胃1周,每日2次.实验结束后,取血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T)、皮质酮(CORT)、血清黄体生成素(LH)、葡萄糖(Glu)水平,同时随机取垂体、睾丸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①A组血Glu为(5.22±2.13)mmol/L,T为(0.61±0.68)ng/ml,CORT为(4.67±1.19)ng/ml;B组血Glu为(9.41±2.56)mmol/L,较A组水平升高(P<0.01),T为(0.10±0.15)ng/ml,与A组相比水平降低(P<0.01),CORT为(7.25±6.20)ng/ml,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血CORT为(3.55±3.52)ng/ml,Glu为(5.09±1.64)mmol/L,较B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T为(0.11±0.12)ng/ml,较B组无明显变化(P>0.05);LH在3组之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②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B组垂体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较A组显著减少,c组与B组相比胞质中分泌颗粒的数目明显增多,B组睾丸Leydig细胞线粒体肿胀,电子密度增高,嵴减少或消失,C组睾丸Leydig细胞中线粒体结构趋向于正常,可见大小不等深染的分泌颗粒.结论:模拟航渡及高强度运动训练抑制睾丸功能并影响细胞内超微结构,灌服五味子对垂体-睾丸轴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降低应激大鼠的血糖水平.

    作者:夏萍;孙玲君;王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处理:潜在风险与思考

    辅助生殖技术是上世纪末出现的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它在男性不育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有关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处理也存在潜在风险,在男性不育的诊疗中如何规避这些潜在风险值得男性生殖健康领域的工作者思考.本文对辅助生殖技术潜在风险进行总结,同时,为提高男性不育的治疗效果,尽量减少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包括患者的评估、健康教育以及治疗等男性不育规范化处理方面的一些建议,并强调病因处理和抗氧化治疗在男性不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戴继灿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