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案摘要患者男性,42岁.因腹部包块伴双下肢浮肿3个月于2009年1月18日入院.病程中有活动后心慌乏力,有不规则发热和夜间盗汗,无牙龈、鼻出血,无黑便,以腹部包块待查收住我院普外科进一步确诊.
作者:古爱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性,46岁.因月经周期缩短伴经量增多1年入院.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增大如孕50天大小,表面略呈结节状,无压痛.B超检查:后位子宫,子宫大小约12.5cm×10.5cm×8.0cm,形态不规则,子宫底前壁肌层内可见一约6.0cm×5.0cm×3.5cm的实质性高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晰,子宫后壁见两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边界清晰,大者约3.5cm×2.0cm×1.6cm,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回声.
作者:朱利;李桂梅;李祥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以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大豆异黄酮在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和更年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而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更是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就大豆异黄酮的分类、代谢和抗乳腺癌作用机制以及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人群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侯建峰;冯笑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锌指蛋白A20是具有特征性锌指结构的一类蛋白,它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命过程.近来研究表明,A20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和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耐药和血管形成等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深入研究A2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解婧;王杰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多数为非选择性药物,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人们对其超微粒子靶向、控释体系进行探索.载体材料必须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包括天然和合成两类,可以为抗肿瘤药物治疗提供新的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本文就近年来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晓辉;陈宝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 6)方案治疗3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入组3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180min,第1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120min,第1天,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推注+2 400mg/m2 46h静脉泵注,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持续至多6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随访24个月.客观疗效按照RECIST标准评价,毒性反应按照美国NCI CTC标准评价.结果 3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性,其中CR 1例,PR 4例,有效率16.13%,SD 8例,有16例患者(51.61%)的主要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或消失, Karnofsky评分稳定或增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9.7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38.71%(12/31),血红蛋白减少29.03%(9/31),血小板减少32.26%(10/31)和较轻的神经毒性38.71%(12/31).结论 FOLFOX 6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毒性反应可以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俊凯;潘佩玲;吴颖猛;萧剑军;彭杰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CAP)联合长春瑞滨(NVB)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卡培他滨2 500mg/m2,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2周;长春瑞滨25mg/m2,d1、d8快速静脉滴入.3周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3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3例,病情稳定(SD)10例,病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CR+PR)为47.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脉管炎,均可以耐受.结论 CAP联合NVB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并发症轻.
作者:唐黎;申剑;武明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出现的相关临床问题并作总结分析.方法 139例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瘘患者,置入支架后合并疼痛、出血、返流、支架脱落、支架阻塞、支架再狭窄及直肠息肉等,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治疗.结果 经有效临床处理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改善,卡氏评分平均提高10.1分;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平均生存期13个月,长生存已超过4年.结论 消化道支架置入后,合并症的多少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吉效东;王志宁;夏扬;王德军;石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合成,几乎参与了调控细胞活动的各个环节.到目前为止,miRNA给予人们一个新的视野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展示了作为肿瘤标志物以及肿瘤治疗靶点的巨大潜能.作者从肿瘤标志物的角度,归纳了miRNA用于肿瘤诊断、药物疗效预测以及预后判断所获得的成就,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刘宝瑞;谢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Ⅳ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均为Ⅳ期,其中胃癌13例,大肠癌10例,肝癌2例,胰腺癌3例,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其中恩度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匀速缓慢静脉滴注,第1~14天,每3~4周重复使用.28例均为复治患者,恩度联合二线化疗者19例,联合三线及以上化疗者9例.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 CTC 3.0评价毒性反应.用药1个周期可评价毒性,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28例共完成治疗周期62个,平均每例2.2个周期.获得PR 4例,SD 15例,PD 9例,有效率(CR+PR)为14.3%(4/28),疾病控制率(DCR)为67.9%(19/28).QOL改善率32.1%(9/28),稳定率为53.6%(15/28),下降率14.3%(4/28),QOL改善稳定率达85.7%(24/28).与恩度相关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疲乏和轻度心脏毒副反应,包括胸闷、心悸、心电图T波和ST-T改变、轻度高血压,其他毒副反应与化疗药物相关.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Ⅳ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疗效,可以改善或稳定患者的QOL,毒性低,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筱灵;左云;许震;卢玮冬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