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460
  • 国内刊号:32-1577/R
  • 影响因子:1.58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67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2018年喜获首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 即第八版) 之肿瘤类核心期刊
  • 肿瘤学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年11期文献
  •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双侧肺部结节性病灶2例

    随着高分辨率螺旋CT等先进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无症状的肺部结节性病灶被发现.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对肺部结节性病灶的诊治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1].但双侧肺部结节性病灶的诊断与治疗相对更加复杂、困难,对于此类患者应如何处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我科近期对2例双侧肺部结节性病灶患者进行同期VATS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罡;汪栋;韩开宝;周源;王长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侵袭和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机制复杂,其中血小板及其粘附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血小板可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循环系统的免疫清除,促进肿瘤细胞被脉管系统捕获进而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本文结合国内外新报道,对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贾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噬在低氧诱导的抗肿瘤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一种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和降解.它不仅是细胞内的再循环系统,也是程序性死亡的形式之一.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自噬活性的改变,而自噬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也莫衷一是.实体肿瘤生长迅速,局部常处于缺血、缺氧的微环境中,而缺氧是产生肿瘤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噬参与了低氧诱导肿瘤耐药过程,低氧可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和激活转录因子4等多条途径诱导自噬,终导致肿瘤耐药.因此,自噬极有可能是对抗肿瘤耐药的潜在靶点,抑制自噬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

    作者:张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恶性腹水中的应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作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癌等腹腔肿瘤合并恶性腹水的有效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国内外学者对腹腔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患者行HIPEC后,再辅以免疫治疗(腹腔内常温灌注白介素-2、干扰素等免疫制剂),收到了更好的临床疗效,提示HIPEC联合免疫治疗是一种更为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对HIPEC联合免疫治疗在恶性腹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俞;崔书中;巴明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放射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发病率相当高,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合并症多,一直是肝癌研究领域中重要且难度高的课题.近年来放射治疗运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三维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质子放疗、同位素内放疗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等,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癌栓情况合理制定治疗措施,进行个体化和序贯性的治疗.本文就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向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现状与进展

    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包括优福啶、脱氧氟尿苷、卡培他滨、替吉奥等,与传统氟尿嘧啶(5-FU)相比具有高效、低毒、应用方便等优点,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回顾分析了5-FU的作用机制以及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的研发情况,并就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文英;陈景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7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访2年生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及预后的关系.选取同期的92例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及7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作对照.结果 前列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为(0.52±0.04) mg/L,均高于良性疾病组的(0.26 ±0.08) mg/L和健康体检组的(0.19 ±0.07) mg/L(P <0.05);前列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预后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Ⅳ期、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脏器转移、PSA水平>20ng/ml、Gleason评分≥8分和死亡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应项(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与转移、临床分期、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骆华春;林贵山;傅志超;李东石;程惠华;郑文发;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治肺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治肺鳞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6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肺鳞癌复治患者,给予奈达铂80mg/m2 d1,吉西他滨1000mg/m2 d1、d8,21天为1周期.1~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并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26例患者中23例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 12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RR)为26.1%,临床获益率(DCR)为78.3%.中位PFS为4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明显但可耐受.结论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治肺鳞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张晶;蒋侃;吴标;黄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诊断、治疗和研究进展迅速.为了进一步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影像科、外科、肿瘤内科和消化内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既往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1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随后的2年里,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该共识多次组织专家讨论,根据新的文献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广泛征求意见,由此形成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现予公布.

    作者: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