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尼替尼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显示,舒尼替尼可延长已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进展期,并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且毒副反应可耐受[1]。但本科收治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行舒尼替尼治疗引起心脏进行性增大,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娜;何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除雌激素外,雄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雄激素受体( AR)经雄激素作用激活,通过不同方式调控雌激素受体( ER)及芳香化酶的表达,影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孕激素受体( PR)、E?钙黏蛋白的转录,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 AR还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s)他莫昔芬及芳香化酶抑制剂( AIs)的耐药机制有关。深入研究AR调控乳腺癌分子表达的机制有助于将AR作为治疗靶点,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作者:朱蔼瑜;管晓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内分泌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肿瘤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新近研究证实miRNA的表达变化是乳腺癌耐药机制之一。 miRNA通过上调药物外排转运、抗凋亡蛋白、调节多药耐药信号传导网络等方式促成上皮?间质转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 miRNA亦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α表达、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细胞生存信号及细胞凋亡等途径引发耐药。miRNA可能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因子、内分泌治疗疗效评估的预测因子以及新的靶点。
作者:陈靓昱;张清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升高,危害愈来愈大,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现在多数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由于有一定副作用都会给患者机体带来相当负担,所以要充分衡量增加一种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得与失。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靶向性、无耐药性等,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光动力杀伤肿瘤细胞是由多种机制介导的,除了已知的坏死和凋亡机制外,光动力诱导产生的炎性反应也能够间接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清除。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具有相当广泛的靶基因谱(如缺氧适应、炎症发展及肿瘤生长),其中所包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重要的促进血管化的基因之一。本文就近年HIF?1α在光动力治疗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彩玲;白玉贤;李燕京;谢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伴肺部改变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临床表现、CT特征性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为PLCH患者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17例PLCH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接受Ⅲ型化疗方案(诱导阶段6周+维持阶段52周)化疗后的疗效和预后。结果17例PLCH患儿起病时伴有肺部弥漫性改变为主的多脏器损害,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胸部CT表现出特征性变化。17例均接受Ⅲ型方案化疗,其中8例完全缓解,预后良好;4例化疗后复发,其中1例预后良好,3例死亡;3例化疗中疾病进展放弃治疗,死亡;1例化疗中疾病进展再诱导化疗,目前持续化疗中,存活;1例化疗维持治疗中,目前持续随访。结论儿童伴肺部改变的LCH多为婴幼儿起病,伴多脏器损害,早期高强度化疗可改善预后,但部分病例肺部进展明显,预后不良。
作者:陆世丰;方拥军;芮耀耀;何璐璐;周莉;黄婕;吴鹏;林如峰;王永韧;陆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在孤立性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经CT诊断的3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病灶穿刺活检及氩氦刀冷冻消融手术治疗。术后采用CT成像评价氩氦刀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CT均诊断为恶性病变。穿刺病理诊断为腺癌25例,鳞癌6例,结肠癌转移瘤3例。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中CT显示冰球完全覆盖病灶30例,另4例冰球覆盖90%病灶。术后3个月复查CT显示,获CR 18例,PR 12例,NC 4例,有效率为88?2%。术后6个月复查CT显示,获CR 18例,PR 12例,NC 2例,PD 2例,有效率为88?2%。术后12个月复查CT显示,获CR 18例,PR 10例,NC 1例,PD 5例,有效率为82?3%。术后出现2例无症状性气胸,8例少量咯血,5例轻度胸痛,10例轻度胸闷,6例发热。术中及术后未出现胸腔积液、皮下气肿以及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后2、5年生存率分别为61?7%和38?2%。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是治疗无法外科手术切除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丽;邵天朋;曹建民;卢光明;许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口的改良缝合法及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口的改良缝合法(改良组)与传统缝合法(传统组)及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腔镜组)的腹股沟切口的平均愈合时间、Ⅰ期愈合率及延迟愈合率。结果传统缝合法的16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28?0±19?2)天,其中6例为Ⅰ期愈合;改良缝合法的9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2±6?2)天,其中8例为Ⅰ期愈合;16例腔镜法手术的腹股沟创面的Ⅰ期愈合率为93?8%(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者延期愈合)。传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长于改良组( P<0?05)。3组延迟愈合率分别为62?5%、11?1%和6?2%,传统组显著高于改良组和腔镜组( P<0?05),腔镜组与改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腹股沟区皮肤切口的改良缝合法和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腹股沟皮肤的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强;李荣;赵一兵;戴志琴;邵衡华;孙志华;曲军卫;沈扬;房亦辰;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随着科技信息的迅速更新和传播,好为近2年内发表的新文献,一般不采用内部资料(如系重要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则除外)。
作者:《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肿瘤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创办的肿瘤学专业高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和CSCO团体会员期刊,已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会议论文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还被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 Chemical Abstracts,C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及波兰《哥白尼索引》( Index Copernius, IC)收录。
作者:《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