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78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Pж(AJ) 文摘杂志(俄),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口腔科学
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9期文献
  • Damon Q自锁托槽和传统MBT托槽对拔牙病例上前牙转矩的控制

    目的 研究Damon Q自锁托槽和传统MBT托槽转矩控制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收集使用Damon Q自锁托槽和传统MBT托槽矫治结束的拔牙病例,均使用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在治疗前(T0)和拆除托槽前(T1)测量两组患者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SPSS23软件包比较两组患者的上前牙转矩的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上前牙明显内收、双唇突度显著减小,U1-SN、U1-NA、U1-NA角、ULP、LLP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上前牙转矩U1-SN、U1-NA、U1-NA°均在正常范围内.Damon Q自锁托槽组的疗程为(24.1±0.5)个月,传统MBT托槽组的疗程为(22.4±0.7)个月,Damon Q自锁托槽组较传统MBT托槽组疗程稍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转矩DamonQ自锁托槽与传统MBT托槽在拔牙内收病例中都可有效的控制前牙转矩,但Damon自锁托槽组疗程稍长.

    作者:林爽;杜静;雷浪;李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降低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拔牙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并分析长期口服华法林的患者在不停药的情况下,采用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速即纱)填塞拔牙创降低其拔牙后出血的风险.方法 选取长期口服华法林的拔牙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拔牙创填塞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而对照组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分别从性别、年龄、INR、患牙牙位和拔牙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两组拔牙后出血的情况.结果 ①试验组拔牙后出血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6%(P<0.05);②试验组仅有1例男性患者拔牙后出血,对照组出血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牙后出血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及INR的升高而上升(P<0.05);③试验组1例出血发生在上颌磨牙,对照组出血率磨牙组>前磨牙组>前牙组、复杂牙组>简单牙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口服华法林且INR<3.5的患者拔除1颗简单或复杂牙(非埋藏阻生牙)不停药是相对安全的,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可有效降低该类患者拔牙后出血率.

    作者:许广杰;侯锐;杨霞;王肖楠;钟良燕;胡曼;张新庆;田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种酸蚀方法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比较磷酸酸蚀和自酸蚀应用于釉质成形术预防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适应证选择100例8岁小学生400颗第一恒磨牙,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窝沟釉质成形术后左侧(试验组)自酸蚀后涂布封闭剂,右侧(对照组)磷酸酸蚀后涂布封闭剂.术后跟踪随访6、12和24个月观察封闭剂保留率.结果 2组6、12和24个月封闭剂保留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酸蚀方法用于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姚;万宏坤;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正畸牵引在牙根保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正畸牵引在牙根保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损或折断至龈下的24颗患牙.正畸牵引后行桩核及烤瓷冠修复,评价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4颗患牙中22颗达到临床标准,患牙得以保留.2颗治疗失败,其中一颗牵引完成后松动,另一颗发生牙周病.结论 正畸牵引在牙根保存治疗中的疗效理想,该技术使无法保守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牙得以较好的保留.

    作者:李旭东;楼志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种植义齿修复失败16例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失败的原因.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之内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行种植修复患者209例,种植体356颗(失败的病例12例、共16颗种植体),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与探讨种植体失败的原因.结果 失败种植体共16颗.两种种植系统失败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牙位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身因素中因系统性疾病失败的病例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原因、种植体因素中央螺丝松动所占的比例高于其它原因(P<0.05).结论 种植体的失败与众多因素有关,患者自身疾病,适应证选择不当、设计不合理、手术操作不规范、口腔卫生不良等是引起种植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吐逊阿依·阿迪力;古丽再努·依不拉音;任家卉;尼加提·吐尔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MSCs;CCK8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细胞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中ALP、RunX2、COL-1、VEGF、bFGF和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常氧条件下,GDF15可以在48 h内促进BMSCs的增殖,并上调VEGF的基因表达,且具有浓度相关性,50 μg/L的rh-GDF15可以显著降低BMSCs的G1期,上调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促增殖作用显著.结论 GDF15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BMSCs的增殖和VEGF基因表达,其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戈旌;李萌宇;华洪飞;王宁涛;汪湧;张志愿;王绍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MDP对氧化锆陶瓷粘接性能的提高及微渗漏评价

    目的 评价两种包含磷酸酯单体MDP的氧化锆底涂剂结合或不结合喷砂处理对提高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强度和边缘封闭的影响.方法 对比氧化锆陶瓷应用包含MDP的氧化锆底涂剂结合或不结合氧化铝喷砂处理时对树脂的粘接强度.单纯对氧化锆陶瓷进行氧化铝喷砂处理作为阴性对照组.使用亚甲基蓝染色法评价以上不同处理的氧化锆与树脂间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单纯喷砂处理显示了低的粘接强度,应用包含MDP的氧化锆底涂剂能够增加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的粘接强度,在应用底涂剂前进行氧化铝喷砂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加与树脂的粘接强度.单纯喷砂组显示了严重的微渗漏,应用包含MDP的底涂剂时,不论是否经过喷砂处理,微渗漏程度均降低.结论 喷砂结合氧化锆底涂剂是提高氧化锆陶瓷粘接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玥;谢海峰;钱梦珂;林佳琳;陈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REK-1介导大鼠牙移动颅面疼痛的机制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牙移动所致的颅面疼痛模型,阐明离子通道TREK-1在介导颅面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8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单纯加力组、对照组、氟西汀(Fluoxetine)治疗组和奎尼丁(Quinidine)治疗组.根据X线片测量牙移动的距离;使用RGS大鼠疼痛级别评价指数进行疼痛评价;使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牙周组织中TREK-1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随加力时间增加而增大,且在14 d达到大量的前移;加力组大鼠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加力3 d时,疼痛明显;加力3 d时,第一磨牙根间牙周组织血管壁高表达TREK-1;TREK-1的化学性抑制剂氟西汀(Fluoxetine)和奎尼丁(Quinidine)均能降低牙移动引起的疼痛,且不影响牙移动的速度和距离.结论 TREK-1介导大鼠牙移动过程中颅面疼痛的产生,通过抑制TREK-1可以在不影响牙移动效率的基础上缓解牙移动引起的颌面部疼痛.

    作者:喻爱霞;孙莲;赵晶;王华;潘永初;张卫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辣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及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辣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生长影响及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用pg标准株ATCC33277,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辣椒素对pg的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菌落计数法,通过时间-杀菌曲线的变化,分析辣椒素对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将无菌的28号结扎线放置在大鼠右侧第一磨牙颈部牙槽骨周围,以制备实验性牙周病模型;采用ELISA法分析16 mg/L(MIC)辣椒素处理后实验动物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IL-4、IL-6、IL-10和IL-12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辣椒素对pg的MIC和MBC分别为16 mg/L和64 mg/L;辣椒素能有效抑制pg的生长,较高浓度时对其还具有杀菌作用.辣椒素对pg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呈现时间依赖性.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提示,除IL-4外,辣椒素明显抑制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但提高IL-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论 辣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选择性改变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0和IL-12等的表达水平,辣椒素可缓解牙周炎的免疫炎症反应程度.

    作者:郑一远;周益;王慧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钛表面载锌微纳米拓扑结构修饰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抗菌性能初探

    目的 制备载锌微纳米拓扑结构修饰的钛表面并探究其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抗菌性能.方法 通过氢氟酸酸蚀、碱热处理、硫酸锌水浴热处理,在纯钛表面制备两种载锌微纳米拓扑结构(15、60 min处理组).以大颗粒喷砂酸蚀处理(SLA)钛表面为对照组、两种载锌微纳米拓扑结构修饰的钛表面为实验组,观察分析不同钛表面的微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将MC3T3-E1成骨细胞接种于各组试件表面,研究不同钛表面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各组试件表面,研究不同钛表面的抗菌性能.结果 在纯钛表面制备形成两种形貌均一的微纳米网络拓扑结构,均含有微量锌元素.较之SLA钛表面,两种载锌微纳米拓扑结构修饰的钛表面能明显上调MC3T3-E1成骨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和成骨相关蛋白表达,并具有显著的抗菌性能,15 min处理组性能更优.结论 载锌微纳米拓扑结构修饰的钛表面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作者:郝宇;明盼盼;邵水易;邱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鹿角粉复合支架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性能比较

    目的 探索不同胶体材料结合鹿角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支架的理化、生物性能.方法 取鹿角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别与15%聚乙烯醇(PVA)、5%丝素蛋白液(SF)、15%PVA和5%丝素蛋白液(4:1)混合,制备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SF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n-HA/PVA支架、n-HA/SF支架、n-HA/PVA/SF支架,检测其抗溶解性能、抗压缩力、抗剪切力及支架细胞毒性.结果 鹿角粉/SF支架、n-HA/SF支架溶解变形程度为Ⅲ级,其余4组为Ⅱ级.鹿角粉/SF支架、n-HA/SF支架抗剪切力、抗压缩力均较差,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分别与n-HA/PVA支架、n-HA/PVA/SF支架抗剪切性能相似,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抗压缩性能分别优于n-HA/PVA支架、n-HA/PVA/SF支架.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SF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细胞相容性优于n-HA/PVA支架、n-HA/SF支架、nHA/PVA/SF支架.结论 鹿角粉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异种骨支架材料研究的新方向.单纯丝素作为水凝胶复合支架抗溶解性不佳,机械性能差,无法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要求.

    作者:赵小琦;周琦琪;韩祥祯;宋艳艳;向晓松;何惠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及吻合微血管皮瓣移植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大量游离皮瓣被应用于舌癌术后的舌体重建.皮瓣移植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不同皮瓣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放化疗等因素对移植游离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讨论.

    作者:朱零;施歌;陈行素;耿忠楷;陈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发生机制与风险评估

    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作为一种强有效的抗肿瘤和骨质疏松药广泛应用临床,但其引起的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患者日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国内外尚无有效对策,成为当今口腔医学界急需克服的难题.该文对该疾病的新研究进展及风险评估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李萌宇;王绍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列3D识别应用现状及牙列间差异相关因素进展研究

    生物识别是利用人体生物学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方法,避免了传统身份验证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个体生物识别技术中,牙列识别和面部识别与口腔医学的联系为紧密.近年来,面部识别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然而牙列识别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该文以牙列3D识别的应用现状及牙列间差异的3个相关因素(性别、种族或民族、地域)的进展研究作一综述,为牙列3D识别研究提供研究方向,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指导思路.

    作者:刘佳林;杜丽娟;何惠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周病患牙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而其伴随的感染、骨量不足等问题增大了缺牙区种植修复的难度.近年来,重度牙周病患牙已逐渐打破即刻种植的禁忌,成为临床应用新热点.然而,围绕其技术应用和临床预后等还存在多方面争议.该文就重度牙周病患牙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葛雨然;汤春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GBR技术与种植相关的研究进展

    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列缺损的一种重要修复方式,但临床工作中常会碰到患者因为牙周炎、牙槽突局部吸收等因素导致骨量不足,而无法进行种植修复.近年来兴起的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有效地促进了骨组织再生,解决了骨量不足的问题,扩大了种植的适应范围.而GBR膜是决定GBR技术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该领域的关注重点.该文就GBR技术在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GBR膜的分类与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徐丽娜;王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有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其直接发病机制为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中存在上气道口咽段结构性狭窄,OSAS 患者尤其是非肥胖型患者都有较明显的Ⅱ类矢状骨面型高角的颅颌面特征.口腔矫治器的应用能够在治疗错牙合畸形的同时改善气道狭窄,被认为是OSAS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该文将陈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作者:戴琳璐;潘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正常牙合人群咬合接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广大临床医生对牙合学越来越重视,对正常牙合人群咬合接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正常牙合人群的咬合接触是口颌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与颞下颌关节、咬合力、身体姿势、脑功能等多因素相关,对研究错牙合畸形和口腔临床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该文结合文献对正常牙合人群的咬合接触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林珍香;潘在兴;郑志强;林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齿的移动依赖于矫治力产生的牙周膜(Periodontal Ligament,PDL)反应,PDL的生物力学性质是正确理解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响应和制定正畸治疗计划的关键和基础.由于PDL组成成分多、牙根形态各异,对其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较为困难.该文拟对近年来研究PDL生物力学性质的各种试验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傅肄芃;严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显微CT在检测复合树脂聚合收缩中的应用

    复合树脂固化时发生聚合收缩,可能会导致终修复失败或引起其他并发症.应用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 CT)可以测量树脂聚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及由此导致的微渗漏,并可通过示踪颗粒测量树脂聚合收缩矢量,以得到精确的收缩变化的相关数据.这种检测技术无创伤,立体直观,更精确、科学,该文就该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郭晓伟;严敏;宫海环;魏茜茜;高平;朱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择来我院体检以及就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儿童资料,分析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检查322例儿童,其中患龋病132例,总体患龋率为41.0%,上颌患龋率(29.5%)显著低于下颌患龋率(70.5%),P<0.05.龋病组患儿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好甜食、睡前刷牙习惯以及刷牙频率等因素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嗜好甜食、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刷牙时间过短是引起儿童龋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患病水平较高,口腔卫生行为较差,建议定期组织小儿进行口腔检查,普及口腔保健教育.

    作者:刘艳;于国霞;俞有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种植义齿固定修复基台的特点及选择

    种植固定修复基台是连接骨内植入体和冠桥修复体的关键部件,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台,保证种植修复的长期成功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一直是临床医师讨论的热点.该文对种植固定修复基台的特点及选择要点进行详述.

    作者:汤春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