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78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Pж(AJ) 文摘杂志(俄),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口腔科学
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效果检测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对江苏省口腔医院牙周科的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的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牙周科4台椅位进行3d/次的管道消毒,共6d.消毒前后分别采集三用枪、漱口位、超声洁治机柄出水口的水样10 mL在R2A培养基上进行菌落培养,统计消毒前后菌落密度,数据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消毒前三用枪、漱口位、高速手机3个位点出水的平均菌落密度分别为34425、13116.67、42858.33 CFU/mL,无统计学差异.消毒之后灭菌率在92%~100%,且3个位点的消毒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合格率在消毒结束当天早晨平均为91.67%,但消毒结束后第3天早晨,合格率仅为45.83%.结论 应用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对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微生物污染改善效果显著,但持久性方面有欠缺.

    作者:赵奇韬;周如玉;梅予锋;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伢典三代凝胶微创治疗乳磨牙深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伢典凝胶微创去腐与传统牙钻去腐方案对乳磨牙深龋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乳磨牙深龋患儿132例(218颗患牙)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2组.观察组66例(110颗)接受伢典凝胶微创治疗,对照组66例(108)颗接受传统牙钻去腐.对比每颗牙处理时间、处理期间患儿疼痛情况,术后2周监测牙髓活力,术后1年复查监测牙髓活力及治疗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牙处理时间(10.3±5.2)min,明显长于对照组(8.8±3.2)min,期间患儿疼痛感觉明显轻于对照组,随访1年时观察组继发龋、充填物松动、牙髓炎发生率分别为2.7%、1.8%、0.0%,均低于对照组16.7%、9.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伢典凝胶微创治疗乳磨牙深龋,虽会增加患牙处理时间,但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优势明显.

    作者:葛风华;唐世洁;钟婉金;张国明;刘春子;赖晓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CBCT的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形态学研究

    目的 利用CBCT分析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发生的概率及各型双下颌管的形态学特征,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2016年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拍摄CBCT的汉族患者300例,观察患者有无双下颌管,描述其形态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的发生率为19.33%.其中,磨牙后管占比高(58.75%),其次为根尖管(23.75%)和前行管(15.00%),颊舌向管少(2.50%).结论 基于CBCT的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各型分支存在形态学差异,临床工作中需重视其影响.

    作者:余蕾;朱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3D打印导板在头颈晚期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头颈晚期恶性肿瘤125 I粒子植入术中3D打印定位导板的设计、制作要点及其具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我科的21例临床病例,介绍3D打印定位导板的设计与制作步骤,统计所有病例数据资料并分析.结果 3D打印完成患者的个性化125 I粒子植入定位导板,手术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术后复查CT显示粒子植入分布均匀,与术前目标一致,未发生重大植入偏差;18例复诊患者中,16例肿瘤明显缩小,仅有2例出现局部黏膜破溃.结论 3D打印定位导板可有效替代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手术,减轻了医患射线暴露风险,简化了手术操作,该技术值得推广.

    作者:吴坡;羊书勇;鄢兰元;蒋佶;李焰;李浩;郑维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根管消毒药物缓解乳磨牙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4种临床常用的根管消毒药物缓解乳磨牙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择根尖周炎乳磨牙160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颗,根管预备超声荡洗后,A组封入抗生素糊剂,B组封入Vitapex糊剂,C组封入氢氧化钙糊剂,D组封入樟脑酚棉球,10 d后复诊,对4种根管消毒药物缓解乳牙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0 d后抗生素糊剂组的脓肿消除效果优于其他3组(P=0.005),Vitapex组与氢氧化钙组效果,均优于樟脑酚组(P<0.05).抗生素糊剂组术后24 h内疼痛发生率低于Vitapex组(P=0.014)和氢氧化钙组(P=0.045).10 d后疼痛的比例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生素糊剂能够有效缓解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文静;池政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直接法和间接法在全口义齿重衬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直接法和间接法在全口义齿重衬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2014年就诊的60例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直接组和间接组,比较两组修复的稳固性、舒适度及留存情况.结果 间接法和直接法在重衬舒适度上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重衬修复后义齿稳定性在3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P=0.228),6个月及12个月直接法和间接法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0,P=0.002);重衬修复后材料留存情况在3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P=0.640),6个月及12个月后直接法和间接法有统计学差异(P=0.045,P=0.000).结论 在进行全口义齿重衬时不论采用软衬材料还是硬衬材料,使用间接法时义齿的稳定性、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材料的留存情况都好于直接法,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张光建;孔凡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胸锁乳突肌肌瓣与美容切口在腮腺肿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胸锁乳突肌肌瓣与美容切口在腮腺肿瘤术中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沿耳屏缘内侧向下做美容切口并切除肿瘤,观察组在切除肿瘤后将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术区缺损,对照组不做任何修复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耳垂麻木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区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6%(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2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肿瘤术后缺损不会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何平;张洪武;王锡榜;杨书雄;王君;陈海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流体树脂和玻璃离子充填乳磨牙邻面早期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流体树脂和玻璃离子充填乳磨牙邻面早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每组各纳入45颗牙齿,分别观察在修复后3、6、12个月的保存情况.结果 玻璃离子修复乳磨牙邻面早期龋总失败率高于流体树脂(P<0.05),失败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在修复1年后差别出现显著性(P<0.05).在各种失败原因分析中,玻璃离子在耐磨性、抗折裂方面明显差于流体树脂(P<0.05).结论 玻璃离子充填乳磨牙邻面早期龋的失败率高于流体树脂,但2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要根据不同病例选择合适的材料.

    作者:吕雪芹;许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种不同类型自锁托槽对前牙转矩控制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主动和被动自锁托槽在拔牙病例中对前牙转矩的控制.方法 选取40例拔牙病例,20例应用Empower自锁托槽,20例应用Damon自锁托槽,对治疗前后反应骨性指标的SNA、SNB、ANB、MP-SN和上下前牙倾斜度的牙性指标:UI-SN、U1-PP、U1-NA、L1-NB、L1-MP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对治疗前后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前各项测量项目无明显差别;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骨性指标无明显改变,而牙性指标UI-SN、U1-PP、U1-NA、L1-NB、L1-MP都有明显减小;Empower组病例治疗后UI-SN、U1-PP、U1-NA测量值较Damon组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mpower组L1-MP治疗后测量值较Damon组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Empower组L1-NB治疗后测量值较Damon组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主动自锁托槽在拔牙病例中对前牙转矩的控制较被动自锁托槽理想.

    作者:何冬梅;季骏;朱菲;王天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MP-14在口腔癌患者预后及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波形蛋白、E-钙粘蛋白在口腔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14在口腔癌患者预后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3例有随访资料的口腔癌患者标本和20例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14及EMT标记物Vimentin、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合随访患者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14表达在口腔癌中较正常组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中低分化及T3-T4期患者中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Vimentin上调、E-cadherin下调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 MMP-14的高表达,提示口腔癌患者生存率低预后较差,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EMT的调控,促进口腔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毕也;周童;贾颜鸿;徐召南;赵轩一;张泽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桩核背景对高透氧化锆全瓷材料颜色的影响

    目的 分析Lava Plus高透氧化锆全瓷材料在钴铬金属、遮色钴铬金属、贵金属、遮色贵金属4种桩核背景下应用的颜色变化.方法 制作颜色分别是2M2、3M2的高透氧化锆瓷片,分别以钴铬金属、遮色钴铬金属、贵金属、遮色贵金属材料和2M2、3M2本色氧化锆瓷块作为背景,采用3nh色差仪测量不同背景下瓷片中央区域的L、a、b值,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LSD两两比较,并根据公式计算和比较色差值ΔE.结果 颜色、底色及颜色和底色的交互作用对L、a、b值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钴铬金属组在4种底色中L、a、b均值低,遮色组L、a、b均值高于非遮色组.除2M2和3M2组的Δa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252),颜色、底色及其交互作用对氧化锆瓷片色差值ΔL、Δa、Δb、ΔE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钴铬金属组ΔE均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ΔE≥5.5).遮色钴铬金属、遮色贵金属、贵金属组均不超过肉眼可识别范围(ΔE<2.6).结论 钴铬金属桩核对Lava Plus高透氧化锆颜色具有显著性影响.但Lava Plus高透氧化锆对其他背景有较好的遮色效果.

    作者:戴诗琪;陈晨;杨路;张怀勤;何峰;谢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自酸蚀粘结剂不同涂布方式对乳牙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自酸蚀粘结剂三种不同涂布方式对乳牙牙本质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30颗离体乳磨牙,分为两组,AdperTm Easy One粘接剂组(A组)和Xeno V粘接剂组(B组),每组再分为三个亚组,涂布1次,静置15 s,轻吹5 s,固化(Ⅰ组);涂布1次后,再次蘸粘结剂涂布第2次,静置15 s,轻吹5 s(Ⅱ组),固化;涂布1次,静置15 s,涂布第2次,静置15 s,轻吹5 s,固化(Ⅲ组).暴露牙本质,用Z350树脂充填,制备成横截面积为1.0 mm2的微拉伸试件,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试件断裂面的形态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本实验中,AⅡ组测得的微拉伸强度大,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涂布2次获得微拉伸强度比其他两种方式获得微拉伸强度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大部分呈牙本质-树脂界面破坏和混合破坏.结论 该实验中,乳牙进行树脂充填时,AdperTM Easy One连续涂布2次再一次固化的涂布方式产生的粘接强度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于易秀;朱颐馨;郭桂莲;陈福扬;刘英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正畸头影测量的结构重叠法

    头影测量重叠是一种通过同一个体不同时间X线侧位片的重叠,来评价生长或治疗对颅面部作用的方法.头影测量的结构重叠法由Bj?rk等人提出,它基于颅面部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结构进行重叠.该文介绍头影测量重叠的发展历史及重叠要点,综述其有效性、可靠性的相关研究,为正畸治疗评价及纵向发育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纯溪;吕涛;刘东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牙周病患者行牙种植术的研究进展

    种植修复治疗作为牙周炎患者修复缺失牙齿一种新的方式,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在考虑是进行牙周综合治疗还是拔除患牙行种植修复的时候,为掌握好种植治疗的时机、牙周治疗的进行,应该全面考虑到患者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全身基本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种植修复在牙周病人群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不少争议,现就牙周病的种植修复治疗做相关论述.

    作者:罗翠芬;彭国光;冯远华;沈琳;夏炜;黄杏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种植体周围炎是口腔种植修复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依据与人类牙周组织结构和疾病发展过程的相似程度选择合适的动物,使用不同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发展、病理特点,为临床更准确地评估和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就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材、建模方法以及相关科学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系统综述.

    作者:朱白雪;高晓蔚;戴晓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非创伤性修复与乳牙龋病治疗的研究现状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是指使用手用器械清除软化的、完全脱矿的龋坏牙体组织后用粘接性口腔修复材料充填龋洞,并同时封闭点隙窝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之一为富士IX玻璃离子水门汀(GIC富士IX).氟化氨银(silver diamine fluoride,SDF)在龋病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RT是当前龋病治疗的微创技术之一、GIC富士IX为ART的代表性材料、SDF能增加ART的成功率.该综述的目的是阐述一个由ART、GIC富士IX、SDF组成的牙本质龋双层修复系统.

    作者:邵佳琪;汪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退素在炎症消退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牙髓炎症调控中的应用

    炎症消退是一个主动的程序化过程.由内源性脂质调控介质控制炎症反应,促进炎症及时消退对于防止炎症反应过度至关重要.消退素是近发现的一类具有较强抗炎作用的内源性脂质调控介质.研究表明消退素可以限制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化和募集、促进凋亡和坏死细胞的清除、并且对结构细胞可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加速炎症的消退,恢复组织稳态.局部应用消退素,炎症细胞对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的浸润明显减少.

    作者:徐华兴;张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在口腔科临床上十分常见,是由多类因素引起的慢性进展型疾病,此病的进展常会导致患者的牙齿松动和移位,甚至伸长和缺失,进而导致继发性错颌畸形和咬合创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针对牙周病,在临床上通常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根面平整术等,配合西药治疗,虽然西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着潜在的耐药性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祖国医学的进一步重视,中药治疗牙周病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口腔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务工作者了解并掌握中药治法的情况,现对中药治疗牙周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邵瀛樊;王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低水平激光治疗促进正畸牙齿移动的研究进展

    低水平激光治疗(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是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可通过使用600~1000 nm的单色可见红光或近红外光对细胞和组织产生光生物刺激作用.目前,LLLT广泛应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减少炎症,再生医学等领域.现有研究认为,LLLT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主要与线粒体电子呼吸链有关,通过促进ATP的生成,调节细胞新陈代谢.大量研究表明,LLLT可通过促进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生理性改建,加速牙齿移动,进而缩短正畸治疗时间.由于LLLT的光生物刺激作用、非侵入性方式等特点使其在加速正畸牙齿移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就LLLT的作用机制,生物学效应及对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琨;赵忠琪;彭慧敏;王小晋;梁家迪;刘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3~6岁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门诊调查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门诊3~6岁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与需求,以期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教育指导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对3~6岁初次就诊的200名儿童的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与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参与本调查的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总得分为(8.152±1.807)分.分析结果发现受检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及与儿童亲属关系和口腔保健知识的得分有密切关系.参与调查的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需求的内容主要是窝沟封闭的相关知识与氟化物的使用等,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医疗机构发放或微信接收宣传资料.结论 3~6岁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有待提高,应丰富口腔健康宣教的内容与形式,并且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宣教.

    作者:张年保;杨燕;汪小红;曹璨璨;徐海燕;林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性别成年人大开口度差异及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成年人大开口度(MMO)不同性别差异及与身高、体重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142名18~26岁的成年人,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受试者大张口状态时上下颌同名中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大开口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身高、体重与大开口度间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结果 大开口度为(53.11±5.61)mm,其中男性(56.56±5.08)mm显著大于女性(49.55±3.54)mm,P<0.00.身高、体重与大开口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1,回归方程分别为大开口度=0.49H-30.92、大开口度=0.30W+33.57.结论 大开口度存在着性别差异,身高和体重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陈光;张子川;李晓燕;方会清;宁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牙髓再生的现状与挑战

    牙髓组织是维持牙齿防御、形成、感觉和营养等功能的核心所在,炎症牙髓经摘除术后,牙齿活力基本丧失,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牙髓的炎症能否像其他部位软组织炎症一样,采用消炎等方式进行治疗,而不是施行完全摘除术进行彻底清创,一直是学者们不断探究的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等生命前沿学科的发展,为牙髓疾病的再生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该文将从牙髓再生的必要性、可行性、临床应用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对近年来的临床牙髓再生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于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