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5-8915
  • 国内刊号:32-1488/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43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杂志, CA 化学文摘(美),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2015年4期文献
  • 桔梗四倍体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评价

    为了发展南京地区中药材栽培产业,引进和推广桔梗优良品系,对我们前期研究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桔梗优良品系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评价.通过测定并比较2年生、3年生桔梗2倍体和4倍体品系的4项主要生理、生化指标,为桔梗多倍体优良品系的选育,评价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无论2年生、3年生的桔梗植株,同源四倍体桔梗品系的叶绿素含量、APX、POD和SOD的生理生化指标均比对应的2倍体明显提高,同源四倍体桔梗品系生长代谢更旺盛,预计有更好的生物产量、抗逆性和代谢产物积累活性.该实验建立的4倍体桔梗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评价方法,对其他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赵庆年;姜明慧;高山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UreB亚单位重组蛋白免疫剂量、途径的研究

    制备高效价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UreB)亚单位重组蛋白免疫血清,探讨不同剂量、不同途径对家兔免疫效果的影响.采用0.5,1,5 mg/mL UreB抗原分别通过皮内(sc)、肌肉(im)、腹腔(ip)3种途径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结果显示,1 mg/mL抗原剂量免疫效果佳,优于0.5 mg/mL的剂量,5 mg/mL的抗原剂量造成家兔免疫耐受;皮内注射途径所制备的兔抗血清抗体效价高.本研究成功制备UreB重组蛋白多抗血清,同时还优化得到UreB重组蛋白多抗血清制备的佳免疫剂量和免疫途径,为今后幽门螺杆菌疫苗的活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志燕;翁樑;彭超;李雅森;闫东明;冯定龙;姚国华;邹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观察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住院的84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sc胸腺肽α-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考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w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肺功能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4 w后血清CD3+、CD4+、CD8+和CD4 +/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4 w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CD3+、CD4+、CD8+和CD4 +/CD8+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w后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4w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EV1、FEV1/FVC均发生显著升高(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能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有效控制该病发作.

    作者:李晓川;陈荣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组猪胰蛋白酶突变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与活性分析

    胰蛋白酶是肽链内切酶,专一性水解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羧基端形成的肽键.胰蛋白酶切割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在胰岛素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胰蛋白酶对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切割选择性差别不大,会在切割反应中产生副产物.所以研究开发对底物切割选择性增强的胰蛋白酶,减少胰岛素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猪源胰蛋白酶原基因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产生特异位点突变的方法扩增突变胰蛋白酶原(TgM)基因,该基因编码猪胰蛋白酶的Ser172Ala突变体.将TgM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E.coli DH5α,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出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ET28a-TgM并将其转化E.coli BL21(DE3),构建含TgM基因的工程菌株并诱导表达.14% SDS-PAGE显示,重组菌经乳糖诱导后表达了目的蛋白,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尿素裂解液变性后,通过稀释法复性,复性液超滤处理并用胰蛋白酶切割,经DEAE-FF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纯化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与胰蛋白酶条带位置相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酶活力,测得突变胰蛋白酶的酶活力为1 300 U/mL,比活力为1 566.27 U/mg.将终纯化获得的突变胰蛋白酶用于胰岛素原的切割,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突变胰蛋白酶对底物中Arg的切割选择性大于Lys,因此在对胰岛素原的切割反应中,副产物的量明显减少.

    作者:杨敏;黄潇;张一唯;平宪卿;龙军;曹荣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水苏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苏碱衍生物.在氩气保护,0℃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将二氯亚砜缓慢加入盛有水苏碱的圆底烧瓶中搅拌反应,5 min后将苄醇或β-苯乙醇加入反应体系,0℃剧烈搅拌1h后升至室温继续反应48 h,TLC检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200 mL乙醚稀释反应体系出现大量白色固体产生,减压抽滤得白色固体产品,真空干燥箱干燥得纯品.通过对酯化反应中会使用到的缩合剂(如DCC、DIC、EDC·HCl等)、二氯亚砜用量(1.2,2.0,3.0,4.0 Equiv)以及反应时间(12,24,48,60 h)进行详细考察得出其中缩合剂对反应没影响,确立优反应条件是在氩气保护,0℃下,二氯亚砜的用量为3 Equiv反应48 h,成功合成目标产物,所得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

    作者:王斌;刘金岩;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HCV J6-JFH/Huh7.5.1抗HCV活性药物筛选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以J6-JFH/Huh7.5.1 HCV体外培养体系为基础,建立抗HCV体外药物筛选体系,并用环孢素A(CsA)验证该体系的工作性能.用重组HCV(J6-JFH)感染Huh-7.5.1细胞,根据病毒增殖特征确定适病毒感染复数;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得出CC50值;Real-time RT-PCR法测定HCV病毒载量,得出EC50值,计算药物的选择指数(SI),建立抗HCV药物筛选技术体系;用环孢素A验证该体系的工作性能.适病毒感染复数为1;利巴韦林CC50 =21.15 μg/mL、EC50=2.256 μg/mL和选择指数SI=9.375;干扰素EC50=0.194 IU/mL,用本技术体系测定CsA的EC50值为(0.046±0.9)%.利巴韦林可作为合适的阳性药物对该技术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干扰素有稳定的抗病毒活性,但无细胞毒性,只能进行药物抗病毒活性质控.检测的CsA的EC50值与已有的报道数据相似,并且CsA抗HCV活性不受血清浓度的影响.结果证明,在2a型J6-JFH1/Huh7.5.1 HCV细胞培养体系基础上,成功建立了抗HCV药物筛选体系,该技术体系可行并稳定,为抗HCV药物筛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作者:岳蕾;高凤平;刘丽;冯悦;夏雪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BMC与HepG2细胞体外共培养时的相互作用研究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调控和抑制作用,作为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外泌体(Exosome)能够发挥调控细胞生长和活性的作用.该研究将分离自健康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与肿瘤细胞HepG2共培养,以检测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因子和外泌体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肿瘤细胞越多,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越高;流式和激光共聚焦检测显示两者可直接吸附或者通过产生外泌体附着在对方表面;利用两者含有外泌体的培养上清进行交互处理,流式检测表明超过30%的PBMC被肿瘤细胞外泌体所吸附,活化的PBMC更易被肿瘤细胞外泌体吸附,而肿瘤细胞则较少被PBMC外泌体吸附;并且活化的淋巴细胞经肿瘤细胞外泌体处理后,活化程度显著降低,而肿瘤细胞受到淋巴细胞外泌体的影响则较小.这些结果表明淋巴细胞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发挥作用,而肿瘤细胞则更多地通过外泌体发挥作用,这为更进一步的了解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制定新的抗肿瘤策略奠定了基础.

    作者:邵红伟;苏畅;李侃毅;沈晗;张文峰;吴凤麟;王辉;薄华本;黄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温敏膜中积雪草苷的含量

    建立用HPLC法测定自制积雪草苷温敏膜剂中积雪草苷的含量.采用ODS-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甲醇-水-乙酸(V/V/V,75∶25∶0.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4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25℃.积雪草苷在浓度为0.25 ~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1%,RSD(%)为0.12%(n=3).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79%和0.65%.3批积雪草苷温敏膜中积雪草苷的含量分别为(101.50 ±0.83)%,(100.03 ±1.22)%和(98.44±0.27)%.采用HPLC法测定温敏膜中积雪草苷的含量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和灵敏度,准确度高,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积雪草苷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贺阳;倪苏慧;汤玥;王柏;刘雪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反相色谱检测CpG ODN纯度方法的建立

    CpG ODN是以非甲基化CpG为核心的经硫代修饰的单链脱氧寡核苷酸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免疫刺激作用.近年来,CpG ODN引起了疫苗、哮喘、肿瘤等预防及治疗中的广泛研究.CpG ODN通过固相法进行合成时,易产生n-1,n-2杂质序列,使得目的序列纯度降低.因此,文章建立了一种反相色谱法对合成后的序列进行检定.通过采用反向层析色谱C18柱,甲醇-六氟异丙醇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60℃,进样量5μL,获得了精确度较高的检定结果.之后,对比了毛细管凝胶电泳及反相色谱分别对杂质序列的检测结果,发现反相色谱的检测结果更优,分离度达1.4以上,而毛细管电泳法无法有效检定n-1序列.此外,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验证,在16.5 ~ 66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 2.回收率为98.7%,进行了6个批次样品的精密度与重现性检定,检定结果良好,RSD≤5%.因此文章所述纯度检定方法效果较佳,精密度及准确度更高,适合于CpG ODN序列的纯度检测,为核酸序列在未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丽丽;马波;何丽芳;吴凯;杨华智;唐业峰;赵志宏;何建东;钱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LUNX 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

    探讨LUNX 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临床纳入20例确诊为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 w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液,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癌特异性基因LUNX的表达.此外,研究纳入1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亦进行肺癌特异性基因LUNX表达的RT-PCR检测.20例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外周血中检测到LUNX mRNA的表达;1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LUNX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法进行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的检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诊断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发生微转移的方法.手术治疗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减低患者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手术操作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向外周血的脱落.

    作者:郝春阳;王坤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酶法合成胞磷胆碱钠原料药的质量研究

    对酶法合成的胞磷胆碱钠原料药进行了质量研究,并与日本胞磷胆碱钠刘照品的关键指标进行质量对比研究.晶型采用显微摄影、熔点和粉末X衍射方法进行了检测;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结构鉴别;采用原子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了重金属(以Pb计);采用HPLC测定了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表明两者晶型与结构均一致,含量相近,有关物质与重金属含量相当.酶法合成的胞磷胆碱钠质量与日本胞磷胆碱钠样品质量等同,并有所提高.

    作者:王欢;邱蔚然;周仁兴;杜卫群;周长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聚乙二醇安替安吉肽单抗制备及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聚乙二醇安替安吉肽是抗肿瘤多肽安替安吉肽的聚乙二醇修饰产物,为了检测血液中聚乙二醇安替安吉肽含量,利用有限稀释法对分泌安替安吉肽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并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血浆中聚乙二醇安替安吉肽含量.经克隆化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生长迅速,细胞形态圆润,小鼠腹腔注射细胞数量为5 ×105时,d9能收集腹水,收集腹水体积(7.06±0.56) mL,腹水效价1∶5.0×105.利用方阵法确定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4000,一抗工作浓度为1∶32000,该方法可检测线性范围为(25 ~3 200) ng/mL,回归方程为y=0.273x-0.277(R2 =0.998 7),并且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准确度、精确度,回收率为(96.75 ~97.23)%,准确度为(94.9~95.8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 ~2.7)%和(2.94~5.82)%.利用ELISA方法测得聚乙二醇安替安吉肽大鼠体内消除半衰期为(23.585±2.214)h,达峰时间(24±0.629)h.由此表明,利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能够特异、可靠的检测聚乙二醇安替安吉肽血药浓度.

    作者:陈巨冰;何俊劲;吴蕊伶;徐寒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is-Hsp65-6IA2P2的分离纯化及对NOD小鼠降糖作用的初步研究

    构建融合蛋白His-Hsp65-6IA2P2基因工程表达菌E.coli BL21 (DE3),诱导其表达可溶性胞外蛋白,并进行初步免疫学研究.构建pET28a-His-Hsp65-6IA2P2质粒载体,电转化E.coli BL21(DE3),乳糖诱导表达及镍柱亲和层析等纯化步骤后,SDS-PAGE和BandScan进行检测融合蛋白.后将此融合蛋白鼻粘膜免疫NOD小鼠,观察其生理特征.融合蛋白His-Hsp65-6IA2P2正确表达,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可达95.2%.免疫动物后能够有效维持正常的体重与血糖.本实验构建了His-Hsp65-6IA2P2基因工程表达菌,成功表达了具有预防治疗及改善1型糖尿病病症潜力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探究其药效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国梁;刘坤峰;卢世平;洪流;宗莉;吴洁;曹荣月;金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小檗碱Pluronic F127聚合物胶束制备工艺

    制备盐酸小檗碱Pluronic F127共聚物胶束,并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其处方.利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盐酸小檗碱Pluronic F127共聚物胶束,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显著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作为考察指标,进行2因素5水平的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也称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并进行多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优选佳处方工艺并进行验证.优处方工艺为Pluronic F127/小檗碱质量比6.9,水化体积13.14 mL;得到的胶束包封率为96.55%,与预测值97.71%相对误差仅1.19%;载药量为12.09%,与预测值12.36%相对误差仅2.18%,理论载药量为12.64%,实际载药量达到了理论载药量的95.65%.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能够精确有效地优化小檗碱Pluronic F127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为提高胶束稳定性进行冻于得到胶束冻干制剂再分散性良好,可在4℃保存至少一个月,仍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作者:黄凤杰;沈彦君;胡阳;张峻颖;吴春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胰激肽原酶生产尾料中胰蛋白酶的制备工艺研究

    利用胰激肽原酶生产尾料作为原料提取胰蛋白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纯化工艺,并以胰蛋白酶蛋白含量和酶活力作为指标检验纯化效果,分别采用BCA法、紫外吸收法等对所得产品进行蛋白含量和酶活力检测.结果发现胰蛋白酶纯化的佳条件为:SP强阳离子交换树脂,醋酸盐洗脱液体系,洗脱液pH值为5.5.在此条件下,蛋白含量为3.42 mg/mL;胰蛋白酶总活力为2.18×106 U、比活力为6.91×104 U/mg;回收率为96.7%,纯化倍数为11.7倍.经过该法纯化提取,可以获得高纯度和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产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大的利用价值.

    作者:王晓桐;于泉;戴小敏;韦利军;李谦;欧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聚合物-药物结合物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聚合物-药物结合物作为新型的递药系统,在药学领域应用广泛.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水溶性,改善其体内外行为,增强治疗指数并保护药物分子免遭降解.文章主要讨论了聚合物载体、化学连接链和给药途径这3大设计因素对聚合物-药物结合物递药系统的影响,并以新兴的聚合物载体为分类标准对该领域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宁;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信号通路,UPS在降解细胞内错误折叠受损的蛋白也起着重要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内或细胞外异常聚集着突变或损伤的蛋白,如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亨廷顿病(Huntington)等.而且UPS成分的突变也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1].因此,UPS的功能异常影响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雪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硅基介孔纳米药物载体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综述硅基介孔纳米颗粒及其复合物在生物载药上的应用,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性地归纳整理.硅基介孔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在生物载药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功能化的该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实现药物的智能化调控释放.硅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载药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对于该系列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周瑾;李亚妹;王丽丽;崔晶;袁恩辉;莫尊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羊栖菜活性多糖的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羊栖菜多糖的文献资料,对羊栖菜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生物活性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评价.目前羊栖菜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浸提法、酸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CaCl2抽提法、微波法和酶解结合加压法等.研究表明羊栖菜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采用Sevage法、Sevage法与酶结合消化去蛋白法、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法、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分离法、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等方法进行纯化,可分离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成份;但羊栖菜多糖的提取缺乏有效的工程放大手段和方法,因此,在确保羊栖菜多糖的活性基础上,应用现代化提取技术,开发规模化工业生产工艺是其未来的研究方向;羊栖菜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性食品、医药产品领域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丁浩淼;谢作亮;谢琰;汪财生;顾筱筱;钱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eRNA的研究策略

    近期有研究提出,不同的转录物若具有相同的miRNA结合位点,就可以竞争性结合miRNA而影响其对靶标的抑制作用,进而调节彼此的表达,形成RNAs相互“交流”的新语言,这些RNA转录物便可互称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RNA).目前人们已使用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多种手段对ceRNA及其调控网络进行了研究,在肿瘤、肌营养不良症、早衰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人类疾病中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该文从寻找ceRNA成员、ceRNA功能鉴定、大规模样本中基因表达情况鉴定、ceRNA网络图构建等4个方面总结了目前ceRNA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丰;郑恬婧;奚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在治疗糖尿病问题上有着独特的思路.其不但能够达到调节血糖的作用,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中药治疗糖尿病主要机制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糖脂代谢;通过提高胰岛素受体数目和受体亲和力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糖异生;降低机体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改善胰岛素抵抗.从中药有用成分角度分析,重要的是在于功能增强免疫.并且结合某些糖尿病并发症,以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为例.讨论中药在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后提出了治疗糖尿病增强免疫的有效中药成方及食物.

    作者:李照;钱永常;高飞;王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中药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乙酰胆碱水平降低或活性异常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提高乙酰胆碱水平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因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成为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中筛选中药抑制剂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重组人乙酰胆碱酯酶及其中药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作者:吴怀秀;李彤彤;高飞;钱永常;王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