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明确姜黄素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是否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非核通路.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和给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SD大鼠四动脉结扎法, 给药组大鼠在缺血前20 min腹腔给予40 mg/kg姜黄素, 用免疫印迹法分析JNK底物bcl-2以及Bax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Bax的表达增加, 而bcl-2的表达减少.姜黄素可以抑制Bax的表达以及增加bcl-2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和给药对照组Bax和bcl-2的表达分别为假手术组的4.5倍、1.3倍、4.3倍和3.2倍、1.2倍、3.6倍.结论 姜黄素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的非核通路有关.
作者:武静茹;张励才;李军;曹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植入InSync Ⅲ(8042型)起搏器.全部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心功图检查、6 min步行试验以评价基础心脏功能.左室电极经冠状窦置入心侧静脉或后侧静脉.术后1~6个月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术,随访6个月,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由0.23±0.07增至0.41±0.04 .体表心电图QRS时限由(148±23) ms缩短至(112±10) ms.临床心功能分级水平提高, 6 min步行距离延长.结论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明显改善了本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作者:李文华;王志荣;李东野;夏勇;张超群;郝湛军;徐晤;郭密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甘油三脂(TG)、体重指数(BM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32例糖负荷后血浆胰岛素增高(其中4例同时存在空腹胰岛素增高)伴高血压(≥140/90 mmHg)、肥胖(BMI>25)、脂代谢异常(TG>1.70 mmol/L)患者加用罗格列酮4 mg/d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压、血糖、TG、BMI、hsC-RP、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 治疗4周血压即有明显下降;治疗12周前后对比收缩压、舒张压、TG、BMI、口服糖耐量试验120 min(OGTT 120 min)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OGTT 120min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①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可能表现有糖后胰岛素水平异常增高;②罗格列酮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降低hsC-RP含量.
作者:李晓春;赵新疆;俞德彩;梦云霞;张艳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期尖锐湿疣的治疗和分娩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1997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1例孕期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孕期尖锐湿疣患者疣体消失,所生子女均未感染尖锐湿疣.结论 孕期采取保守治疗,孕足月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尖锐湿疣的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庞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性.方法 22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A组(n=11)持续输注罗库溴铵0.03 mg·kg-1·min-1直至4个成串刺激(TOF)降至20%~30%,B组(n=11)单次注射罗库溴铵2 mg·kg-1.A组血浆药物浓度用Sheiner等报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预测效应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关系公式换算,Ke0通过S型曲线拟合计算.B组采用Minto等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 A、B组的Ke0平均值分别为(0.200±0.049)min-1和(0.111±0.019)min-1 (P<0.01).结论 两种方法计算的罗库溴铵Ke0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哪一个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钱斌;郭绍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P38mapk、TNF-α Mrna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1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1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确定冬眠心肌及正常心肌的位置,搭桥术中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取材(分别取正常心肌和冬眠心肌),并经电镜证实.Western-blot法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 Mrna的活性.结果 冬眠心肌细胞内P38mapk、TNF-α Mrna的表达较正常细胞高;冬眠心肌P38mapk与TNF-α Mrna表达相关(r=0.849, P<0.05).结论 慢性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内P38mapk、TNF-α Mrna表达增加.TNF-α Mrna促进P38mapk的活化,P38mapk、TNF-α是冬眠心肌形成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因子.
作者:於江泉;李东野;钱文浩;张中明;孙全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LK1蛋白及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DLK1及AFP的表达.结果 88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DLK1蛋白阳性50例(56.8%),AFP阳性39例(44.3%).其中在AFP阴性组中仍有高达25.0%的DLK1蛋白呈明显的阳性表达.DLK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FP.所有患者癌旁肝组织DLK1蛋白及AFP均为阴性.结论 DLK1蛋白检测对HCC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肝组织DLK1蛋白和AFP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HCC的病理诊断率.
作者:刘广珍;李凤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肺大疱和(或)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治疗既往常规采用剖胸手术,但其切口长,术后伤口疼痛剧烈,恢复期长;对双侧肺大疱的治疗则需行胸骨正中劈开同期手术或2次剖胸手术,患者手术创伤大,且分次手术费用昂贵,难以接受.我科自2003年9月-2007年6月,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28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锐;狄冬梅;蒋波;张晓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脂联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NAFL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NAFLD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IR及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R与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腰臀围比(WH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的表达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与胰岛素抵抗进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潘峰;崔建和;周传文;任建国;李东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皮素受体A(ETA)、内皮素受体B(ET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制备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M)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小剂量缬沙坦治疗组(10 mg· kg-1·d-1)、大剂量缬沙坦治疗组(50 mg·kg-1·d-1)、极大剂量治疗组(100 mg·kg-1·d-1).9周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肾脏ETA、ETB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ETA、ETB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小剂量治疗组相比,大剂量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1);与大剂量治疗组相比,极大剂量治疗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缬沙坦通过降低肾内ETA、ETB表达而达到肾脏保护作用,而且此效应大剂量优于小剂量.
作者:张广梅;尹忠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Walker-256大鼠种植瘤模型,探讨树突状细胞(DC)疫苗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方法 从大鼠骨髓细胞中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出DC,液氮冻融法提取Walker-256肿瘤细胞抗原后刺激DC制备负载抗原的DC疫苗.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2的浓度.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制备种植瘤模型,成瘤大鼠按照体重配对,分为肿瘤治疗组和肿瘤对照组.10只体重分别相对应的雌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肿瘤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负载抗原的DC细胞悬液,肿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PBS.分别检测大鼠血IL-12浓度和肿瘤大径.结果 得到大量具备典型光镜和电镜形态特征的DC,表达大鼠DC特异性标志OX62、OX6.负载抗原前后DC产生IL-12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肿瘤治疗组大鼠肿瘤大径显著小于肿瘤对照组(P<0.01).肿瘤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2明显下降(P<0.05),肿瘤治疗组与肿瘤对照组比较,IL-12明显上升(P<0.01).肿瘤治疗组的肿瘤大径与IL-12呈显著负相关(r=-0.826,P<0.01).结论 增强Th1介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可能是树突状细胞疫苗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建;喻钢;郭继强;许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保留子宫挖除术的术式及疗效.方法 选择子宫腺肌瘤50例患者,实施经腹挖除术(A组),同时选择50例实施腹腔镜下大部挖除的患者(B组).A、B 2组术后均予3个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A组术后病率低(P<0.05),痛经缓解率高(P<0.05)及B超病灶残留复发少(P<0.05).A、B 2组月经量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瘤患者实施经腹挖除术,具有术后病率低、痛经控制良好、且病灶清除较多之优点,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复发率.
作者:姚焕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减少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的有效方法,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的70例直肠癌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行Miles术16例,行前切除术54例.结果 7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性功能障碍1例.1例因肝、脑、肺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1例术后半年盆腔局部复发.结论 充分、良好的术前准备,遵循TME原则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李炜;魏晰;刘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伴有肺外损害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支原体肺炎肺外损害涉及以下系统或器官: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肝功异常;心脏,主要为心肌酶升高和心电图ST-T改变;肾脏,以镜下血尿或蛋白尿多见;其他,少数表现为粒细胞减少、川崎病、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荨麻疹和过敏性紫癜.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并发肺外多系统损害,使临床表现复杂化.
作者:冯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牙性上颌前突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类患者下颌骨及下牙弓基本正常,上颌牙槽骨无明显前突,主要表现为上前牙过度的唇向倾斜,休息状态时上唇不能并拢,上前牙外露.这种畸形主要由遗传、不良习惯、牙周病变等原因造成.牙性上颌前突不仅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切割功能,而且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并有损患者的容貌和心理.自2000年以来对20例成人牙性上颌前突患者进行改向桩核烤瓷冠修复[1],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秦良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1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n=30)和常规组(n=31),常规组患者按受常规治疗,血必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输注,2次/d.观察应用血必净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含量的影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7、14天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后1天2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血清细胞因子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天2组患者PaO2、PaO2/FiO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应用血必净后血清中TNF-α、IL-6、IL-8的含量及病死率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能够有效阻抑炎症反应,降低血清中TNF-α、 IL-6、 IL-8的含量,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作者:王旭东;李明;张超;杜波;韩大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随年龄老化的形态学变化规律 ,探讨其退行性变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SD大鼠16只,雄性,分为成年组(4~5月龄)和老年组(≥18月龄).取中脑黑质,常规制片,连续冠状切片,分别进行焦油紫染色和TH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Nissl染色细胞、TH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老年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 , TH阳性神经元也同时减少(P<0.05),且在超微结构上老年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内质网扩张及多量脂褐素形成.结论 老年黑质退行性病变可能与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有关.
作者:肖成华;苗绘;杜霞;孙羽;于红丽;董红艳;高殿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DTX)联合顺铂(DDP)及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DTX 75 mg/m2,分第1、8天静脉滴注,DDP 15 mg/m2第1~5天,5-FU 500 mg/m2,持续静脉输注24 h,第1~5天,21天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 全组CR 1例,PR 11例,总有效率5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3个月.其中初治15例,CR 1例,PR 7例,总有效率53.3%,中位TTP为6.9个月;复治患者为8例,CR 0例,PR 4例,总有效率50%,中位TTP为6.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 DTX联合DDP及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特别对初治患者,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均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研究.
作者:刘金平;陆锡燕;周长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技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38只眼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击发能量与脉冲、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后囊膜均成功切开,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术中应准确聚焦,激光能量应从小能量开始.
作者:牟莉;李明新;孙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但因产前诊断的疏忽,导致母婴并发症也随之增高,如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等,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母婴不良结局,应高度重视.对我院近4年来316例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巨大儿的产科处理,从而减少因处理不当对母婴造成的危害.
作者:李文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哮喘豚鼠肺和骨髓组织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3(CCR3)及嗜酸粒细胞(EOS)不同时相表达的变化, 探讨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卵白蛋白(OVA)和生理盐水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和对照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N)及哮喘组(A、B、C、D、E),每组8只,于激发后30 min,6 h,12 h,24 h,48 h处死,瑞氏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中EOS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髓中CCR3的表达;制备豚鼠肺组织病理标本, 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CCR3的表达.结果 ①哮喘组骨髓和外周CCR3及EOS表达明显增加;②OVA激发后,骨髓和外周CCR3及EOS表达:30 min变化不明显,6 h,12 h达到峰值,24 h开始下降,48 h恢复正常水平;③骨髓的变化早于外周,CCR3的表达早于EOS的增多,且CCR3和EOS呈线性相关.结论 哮喘豚鼠肺组织和骨髓之间存在骨髓EOS细胞到循环再到肺组织的通路,CCR3表达增强, 为EOS从骨髓快速募集到肺组织提供了可能.
作者:付国昊;朱述阳;吕丽丽;陈景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熟练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434例次住院手术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应用浅静脉留置针434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为98.5%.结论 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章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计划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计划单进行有计划的康复,对比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P<0.0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69.5%(P<0.05).结论 此康复护理计划单的应用能增强患者锻炼积极性,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秦霞;巩尊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移植物中主要包括CD34+干细胞、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各种细胞成分及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植后造血恢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疾病复发和生存率.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春玲;徐开林;潘秀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调控体重的作用,而肥胖患者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本文OSAHS、肥胖和瘦素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李春华;朱述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不孕症的病因不同,常见的是排卵障碍.克罗米酚(clomiphene citrate, CC)一直作为促排卵一线药物,但是其临床妊娠率较低,流产率高;而促性腺激素治疗易致卵巢过度刺激,多胎妊娠几率增加.来曲唑(letrozole, LE)为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初用于绝经妇女晚期乳腺癌治疗,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其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很多优势,现综述如下.
作者:薛白;王秀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已婚女性膀胱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的89例已婚女性膀胱疾病患者联合应用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膀胱疾病结果,并与同期采用相同设备对膀胱疾病患者单纯行经腹壁超声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 联合应用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壁检查相比:膀胱炎诊断符合率92.2% vs 63.4%(P<0.01);膀胱肿瘤检出率97.4% vs 80.0%(P<0.05);膀胱肿瘤诊断符合率92.1% vs 65.7%(P<0.01).结论 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使膀胱疾病显示更加清晰,观察更加全面、准确;对于减少膀胱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提高超声对膀胱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田;崔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检查,并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血管直径狭窄率大于50%的病变视为严重狭窄.结果 DS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1例,严重血管狭窄者13例,狭窄病变血管16根,Moyam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8例,狭窄病变血管11根;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例;3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动静脉畸形1例;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发现Moyamoya病1例;1例癫疒间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1例头痛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MR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17例,狭窄病变血管20根;45例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4例,严重血管狭窄9例,狭窄病变血管12根;7例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2例;余结果与DSA相同.结论 MRA对脑血管病诊断有其优越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陶中海;魏秀娥;荣良群;朱本亮;高丽;杨森;袁勇;王虎;龚爱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内镜喷洒亚甲蓝对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162例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常规活检后予0.5%亚甲蓝作黏膜染色,对异常染色区追加活检,对比分析染色前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染色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检出率77.8%,不典型增生检出率35.8%,均较染色前有所提高(P<0.01).结论 常规内镜下喷洒亚甲蓝作黏膜染色可明显提高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
作者:宓晓鸣;许亮;戴纯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