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19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顺利恢复,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7例,吻合口狭窄3例,会阴切口感染及裂开19例,排尿功能障碍18例,性功能障碍13例,排便功能障碍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死亡2例.结论 直肠癌术后并发症重在预防,及时有效处理,预后良好.
作者:李忠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JNK抑制剂SP600125研究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对肾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夹闭大鼠肾蒂缺血45min后再灌注3 h的方法制备肾I/R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分析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变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再灌注3h,p-c-Jun的免疫活性显著增强,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增加.SP600125明显抑制了p-c-Jun的免疫活性且明显减少肾I/R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肾I/R诱导的细胞凋亡与c-Jun的激活有关,SP600125能明显抑制转录因子c-Jun的激活,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作者:王艳;夏安周;姬怀雪;邢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对窒息型心脏停搏家猫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及心血管参数的影响,比较不同血管升压药物对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 45只健康成年家猫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C组,n=7)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组(A组,n=7)静脉注射肾上腺素78 μg/kg,血管加压素低剂量组(L组,n=7)静脉注射血管加压素0.78 U/kg,血管加压素中剂量组(M组,n=8)静脉注射血管加压素1.56 U/kg,血管加压素高剂量组(H组,n=8)静脉注射血管加压素3.12 U/kg;联合用药组(P组,n=8)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78μg/kg和血管加压素1.56 U/kg.采用窒息停博法建立家猫心肺复苏模型.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脏按压并分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心肺复苏成功率、ROSC时间、血气分析及心血管参数,并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H、P、M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C、L组(P<0.05);除L组外,其余各给药组ROSC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1)血气分析指标中BE值除L组外各用药组均较C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其余指标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血管参数中心率、平均动脉压A、M、H、P组均较C组上升(P<0.05或P<0.01),并且M、H、P组维持时间较长.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C、A、L组有广泛融合病变,M、H、P组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与传统心肺复苏药物肾上腺素相比,大、中剂量血管加压素在家猫心肺复苏中可以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的平均动脉压,减轻心肌损害,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并缩短ROSC时间.
作者:陈铭;徐济良;花海明;何敏;孟国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演变规律及其在脑梗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27例临床确诊的超急性期(<6 h)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并分别于脑梗死的急性期(6~72 h)、亚急性期(4~14天)和慢性期(15~30天)进行3次磁共振随访,观察脑梗死后不同时间DWI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 ①脑梗死超急性期:DWI呈高信号改变,高信号病灶阳性率为91.1%;常规磁共振T1WI和T2WI均无阳性病灶发现.②脑梗死急性期:DWI信号仍为高信号,高信号病灶阳性率为100%;T1WI、T2WI病灶阳性率为82.2%、86.7%.③脑梗死亚急性期:DWI仍呈高信号,高信号病灶阳性率为97.8%;T1WI和T2WI病灶阳性率均为100%.④脑梗死慢性期:DWI信号大多呈等信号和低信号改变,高信号病灶阳性率仅为22.22%;T1WI和T2WI病灶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脑梗死病灶信号在DWI呈现一定的时间演变规律;DWI对于诊断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明显优于常规磁共振,亚急性期两者相似,慢性期DWI不如常规磁共振;DWI结合常规磁共振可以用于判断不同时期脑梗死.
作者:荣良群;魏秀娥;张涛;朱本亮;杨森;龚爱平;高丽;许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婴幼儿重症肺炎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心衰)时血浆心钠素(ANP)、C型利钠肽(CNP)和内皮素-1(ET-1)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儿科住院肺炎患儿共52例,其中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肺炎心衰患儿17例,肺炎合并心衰(无先心病)患儿15例,轻症肺炎患儿20例.另选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肺炎患儿急性期(治疗前)、恢复期及健康对照儿童血浆ANP、CNP和ET-1的浓度.结果 ①急性期血浆ANP、CNP和ET-1浓度:先心肺炎心衰组(A1组)、肺炎心衰组(B1组)、轻症肺炎组(C1组)均较对照组(D组)明显升高,A1组、B1组与C1组之间亦有一定差异.②恢复期的先心肺炎心衰组(A2组)、肺炎心衰组(B2组)血浆ANP、CNP和ET-1均较其急性期明显下降;轻症肺炎组恢复期(C2组)血浆CNP较其急性期明显下降,而血浆ET-1和ANP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浆ANP、CNP和ET-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说明这些激素参与了肺炎及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徐春萍;路明;高莉莉;卢思广;武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04例药疹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药疹患者中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生素(41.3%)、解热镇痛类药物(27.9%)、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19.2%).药疹类型以发疹型药疹为常见,其次为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结论 滥用药物是药疹发病率增高的一个原因,临床医师在应用上述致敏药物时应警惕药疹的发生.
作者:黄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白花蛇舌草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肿瘤活性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Hela细胞活性氧(ROS)产生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p53·基因表达.结果 白花蛇舌草可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其效果与药物的浓度和作用的时间相关,倒置显微镜下Hela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白花蛇舌草作用后细胞内ROS水平下降,而突变型p53表达降低.结论 一定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和p53基因调控有关.
作者:高超;刘颖;蔡晓敏;郝兴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4例非血液病所致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止血治疗,凝血酶组30例在常规止血治疗基础上加用凝血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60.00%)和总有效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9.17%和66.67%,P均<0.05).结论 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
作者:杨艳;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分析15例锡伯族和45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并计算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结果 锡伯族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少于汉族,1.73±0.23 vs 2.33±0.12,P<0.05;锡伯族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汉族患者,8.07±1.15 vs14.78±1.40,P<0.05.结论 锡伯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存在差异,锡伯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低于汉族冠心病患者.
作者:钱文浩;范印文;贺宙斌;吴敬敬;张璇;锦兰;李永强;克依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一种新型的猪胶原基真皮支架(PCDM)的细胞毒性和与成纤维细胞(FB)的亲和性进行评价,为这种新型生物材料的安全应用及工艺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用MTT法检测真皮支架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情况,按医用生物材料细胞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级;用MTT法测定种植24 h后FB在PCDM乳头层面的黏附情况,并与空白培养板对照,确定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在PCDM乳头层面种植入FB,于接种后1、7、14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FB在PCDM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PCDM细胞毒性评级为0~1级,可认为无细胞毒性;FB在PCDM上的黏附数目相当于在培养板上的50%;FB在真皮支架乳头层表面增殖良好,但无法长入支架内部.结论 猪胶原基真皮支架是一种无毒的天然异种真皮替代物,细胞亲和性较好,但需要改良生产工艺,以提高细胞黏附率和细胞相容性.
作者:张爱君;宋国栋;金培生;曹成波;陶常波;李雪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覆盖义齿的优点、设计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牙分布,设计佳治疗方案,精密制作义齿,门诊随访,观察覆盖义齿修复的效果.结果 3年后复查成功率为84%,效果较满意.结论 由于基托下面留有牙齿或牙根,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有利于义齿固位、稳定和支持.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牙龈炎、牙周炎,有利于提高覆盖义齿的成功率.
作者:唐巍;彭玲玲;乔建功;孙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出土后古尸的保存方法.方法 对6年前出土后使用甲醛注射后保存的古尸进行回顾性检查并局部解剖腹部.结果 保存6年后古尸保存完好,腹腔脏器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甲醛局部注射可有效保存出土后的古尸.
作者:曾凡强;王家元;陈幽婷;王德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心肌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修复作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只雄性SD大鼠用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周共存活53只,死亡57只.从53只建模成功的SD大鼠中随机选取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心肌细胞移植组(A组)、培养液基质注射组(B组)和单纯心肌梗死组(C组).A组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B组采用与A组同样方法在心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注射细胞培养液基质;C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观察A组移植细胞存活情况.采用Langendorff装置检测各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做功(LVW).结果 A组与B组及C组相比,LVSP分别从(47.9±4.6)mmHg和(47.6±3.9)mmHg升高到(52.0±3.0)mmHg(P<0.05或P<0.01);LVEDP分别从(18.8±2.7)mmHg和(24.7±5.8)mmHg降低到(15.8±1.5)mmHg(P<0.05或P<0.01);+dp/dtmax分别从(1900±198)mmHg/s和(1 737±347)mmHg/s升高到(2 260±337)mmHg/s(P<0.05).3组间-dp/dtmax和LV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大鼠的心肌中均发现移入的乳鼠心肌细胞,经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和抗心肌肌钙蛋白Ⅰ抗体(anti-cTn Ⅰ)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证明移入的细胞是心肌细胞.结论 异体移植的乳鼠心肌细胞可在心肌梗死区存活,并能改善心功能,尤其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冯建启;余细勇;符永恒;林秋雄;单志新;郑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参考Kamada二套袖法并稍作改进,预实验后,双人行大鼠原位肝移植50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存活24 h以上)90%,2周存活率78%.结论 熟练的外科技术、默契配合、标准化的手术操作以及手术细节的完善程度是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侍阳;周晓俊;殷骏;秦磊;牛坚;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61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PTA)或选择性置入血管内支架,记录手术前后下腔静脉(IVC)和右心房内压力图,进行比较.正常对照组11例.结果 IVC窄内径从术前0.3(0.6~0)cm[M(QU-QL)]扩大至术后1.5(2.0~1.0)cm,正常对照组2.4(3.0~2.1)cm(P<0.01);术前IVC远心端平均压(21.3±4.8)mmHg降至术后(12.1±6.0)mmHg,正常对照组(7.5±3.0)mmHg(P<0.01);术前跨阻塞段压力阶差15.0(19.0~11.4)mmHg降至术后3.0(6.6~1.0)mmHg,正常对照组0(1.0~0)mmHg(P<0.01);术前IVC压力振幅1.0(2.0~0)mmHg升至术后3.0(6.6~1.0)mmHg,正常对照组3.0(3.0~1.0)mmHg(P<0.01),术后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IVC阻塞内径与IVC阻塞远心端平均压呈弱负相关(r=-0.3,P<0.05),术后无相关性(r=0.2,P>0.05);与IVC压力振幅无相关性(术前r=0.1,P>0.05;术后r=0.7,P>0.05);与跨阻塞段压力阶差无相关性(术前r=-0.3,P>0.05;术后r=0.1,P>0.05);术前IVC阻塞远心端平均压与胸腹壁静脉曲张呈中度正相关(r=0.5,P<0.01).结论 BCS介入治疗时,手术前后动态观察IVC压力、跨阻塞段压力阶差以及IVC压力波形振幅,能可靠判断PTA的手术即刻疗效.
作者:梅健;朱云;庄爱琴;屈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合用氯胺酮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32只小鼠分为4组:盐酸戊乙奎醚(P)组、氯胺酮(K)组、二药合用(PK)组和生理盐水(NS)组(n=8).用跳台法观察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和跳下潜伏期.结果 用药第2天,PK组错误次数(2.4±1.2)多于P组(1.2±0.3)、K组(1.5±0.5)和NS组(1.1±0.3),P均<0.05;PK组潜伏期(33±37)s短于P组(132±52)s、K组(128±60)s和NS组(136±53)s,P均<0.05.用药后第4天,4组之间跳台错误次数和跳下潜伏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记忆的抑制呈协同作用,但不超过4天.
作者:李茜;蔡舒;顾嘉宾;王蔚;戴体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膈神经阻滞联合内关穴注射哌替啶预防胆囊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80例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膈神经阻滞联合内关穴注射哌替啶;B组内关穴注射哌替啶;C组术中静脉注射哌替啶;D组术中不用辅助药.结果 A组减轻胆囊手术牵拉反应效果明显优于B、C、D 3组.结论 膈神经阻滞联合内关穴注射哌替啶是减轻胆囊手术牵拉反应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学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逆行性遗忘作用及其与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关系.方法 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分成4组(n=8):丙泊酚200 mg·kg-1+侧脑室注射(i.c.v)生理盐水组(P200+NS组),丙泊酚200 mg·kg-1+i.c.v荷包牡丹碱0.3μg组(P200+Bic 1组),丙泊酚200 mg·kg-1+i.c.v荷包牡丹碱0.4μg组(P200+Bic 2组)和丙泊酚200 mg·kg-1+i.c.v荷包牡丹碱0.5μg组(P200+Bic 3组).用避暗实验测定给药后24h小鼠的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结果 与P200+NS组相比,P200+Bic 1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且似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GABAA受体介导了丙泊酚的逆行性遗忘作用.
作者:李程程;王浩;曹志祥;郑杰;酉茜;戴体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型喉罩(ILMA)在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中临床应用,评价ILMA在困难气管插管中临床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ID7.0 mm特制硅胶气管导管在ILMA引导下对51例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结果 51例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患者在ILMA引导下,19例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成功,28例患者经调整后气管插管成功,有4例患者常规处理未成功,经纤维支气管镜协助成功,所有患者无缺氧表现.结论 气管插管型喉罩可安全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适合困难气管插管手术.
作者:胡北;田斌斌;顾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对小鼠利多卡因惊厥的拮抗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利多卡因建立小鼠惊厥模型,观察腹腔注射4种剂量的东莨菪碱对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期、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东莨菪碱延长利多卡因中毒小鼠惊厥的潜伏期,缩短持续期(P<0.01),降低死亡率,但对惊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东莨菪碱对小鼠利多卡因中毒惊厥有拮抗作用.
作者:毛姗姗;朱仁艳;唐园;戴体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复光动力疗法(PDT)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例10只眼老年性黄斑变性进行重复PDT治疗过程的观察护理.结果 术后随访,第1次PDT后视力提高9只眼,下降1只眼;重复PDT末次视力提高5只眼,不变2只眼,下降3只眼;佳视力出现在第1次PDT后3只眼,出现在末次PDT后4只眼.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重视健康教育、做好治疗前后及治疗中的护理,对提高老年性黄斑变性重复光动力治疗的效果及预防不良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维;孙成兰;袁金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strychnine-sensitive glycine receptor,GIyR)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受体.GlyR是氯离子选择性通道蛋白,属于配体门控通道超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发现许多临床浓度的全麻药通过各种机制作用于GlyR而增强Gly的突触抑制作用.GlyR可能是全麻药的一个作用靶位.
作者:陈(龙天);戴体俊;巩春智;孔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个蛋白水解酶家族,可降解细胞外许多基质成分.MMP-2、MMP-9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超家族成员中的明胶酶,其主要功能是分解细胞外基质,参与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因其作用底物广泛,表达细胞众多以及在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备受重视.本文综述了MMP-2和MMP-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其与皮肤鳞癌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艳;魏志平;刘彦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同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177例、同期剖腹手术的妇科良性疾病160例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辅助下腹部小切口与剖腹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剖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腹部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掌握好适应证,腹腔镜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妇科良性疾病.
作者:王巧莲;周健;林萍;薛华;梁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爱母宫内节育器(MCuIUD)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308例生育年龄的妇女,无上环禁忌症,来站放置爱母宫内节育器.结果 因出血取出占6.17%,异位(含脱落)2.60%,6个月续用95.12%;12个月续用占83.9%.结论 MCuIUD抗生育效果较好,脱落率低,副反应小,是值得推广的避孕方法.
作者:钱梅仙;胡方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式的简化,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以及控制感染等措施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多种因素的参与导致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剖宫产引起的各种母、儿并发症以及再次妊娠问题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我院近6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应用情况,初步探讨了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作者:周洁;韩秋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穿透性植入胎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5例穿透性植入胎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术前均经超声检查,其中3例彩色多普勒提示胎盘植入.术中所见:子宫下段呈膨大状、紫蓝色、壁薄,子宫下段表面血管怒张迂曲.2例为子宫自发破裂,其中1例胎盘植入原剖宫产切口穿透肌层达膀胱后壁术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并穿透子宫肌层达浆膜面.术前术中出血较多,平均约2 120 ml.手术方式:3例行剖宫产+子宫切除术,1例行急诊子宫全切术+膀胱修补术,1例行急诊剖腹取胎+子宫破裂修补术.结论 彩色多普勒检查可初步诊断,治疗主要采取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作者:尹凤玲;谢永;高建武;徐梅;沈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