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882
  • 国内刊号:32-1875/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56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1992年徐州市科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8年4期文献
  • 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4例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4例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利用手术床过伸复位,然后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根据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压缩率、后突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结果 利用过伸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以使椎体前壁高度恢复(46.1±22.6)%,后凸畸形角度矫正(43.5±26.3)%.结论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蒋守海;王业华;赵德勇;龚维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鼠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表达探讨

    目的 观察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在成年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表达.方法 成年SD大鼠,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脑,冰冻切片,下丘脑部进行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和神经细胞核抗原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在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中表达很弱.结论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部分神经元缺少神经特异性的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表达.

    作者:王德广;张静;陈菲菲;郑殿杰;陈幽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75岁以上肺结核合并慢性疾病患者双重督导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高龄肺结核合并慢性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及双重督导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3例75岁以上肺结核患者(双重管理组),在标准方案和符合化疗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药敏结果 、合并疾病等,选用个体化抗结核联合用药.在对结核病进行督导用药的同时对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者从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等方面进行双重督导管理.以2002、2003年42例未进行双重督导管理的75岁以上肺结核患者资料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双重管理组合并慢性疾病38例,在治疗过程中因恶性肿瘤死亡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1例,未愈1例,治愈率92.11%;治愈疗程5~12个月[平均(8.21±2.13)个月];对照组合并慢性疾病35例,脑血管疾病死亡2例,恶性肿瘤死亡2例,冠心病死亡1例,未愈2例,拒绝治疗2例,治愈率74.29%,治愈疗程5~12个月[平均(7.84±2.15)个月].2组比较,双重管理组治愈率提高(P<0.05),而疗程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双重管理组31.58%、对照组57.14%,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75岁以上高龄肺结核合并慢性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双重督导管理,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顾裕;赵鑫泉;王永革;王彩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癌能量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类癌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能量多普勒超声(PDI)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用PDI检查,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ER、PR及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PDI显示分级为Ⅱ~Ⅲ级,其ER 、PR 阳性率明显低于分级为0~Ⅰ级的病例(P<0.01);而CerbB-2阳性率则高于对应病例(P<0.05).结论乳腺癌PDI与CerbB-2、ER、PR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PDI和免疫组化的结合去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作者:刘洋;林奇;张天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IF-1α与CAⅨ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碳酸酐酶9(CAⅨ)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方法检测54例肾癌石蜡标本切片中HIF-1α和CAⅨ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在肾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5.6%(30/54),其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 ,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AⅨ在肾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8.5%(37/54),其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HIF-1α和CAⅨ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7,P=0.001).结论肾癌中HIF-1α和CAⅨ的高表达和高相关性提示了以缺氧诱导因子通路为基础的分子靶向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彭启宇;温儒民;薛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脂多糖对人工关节磨屑诱导的骨溶解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 促进人工关节松动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30例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s),分组培养.实验分4组(n=30):A组(对照组)仅加入Mos;B组加入Mos+LPS(100 μg/L),C组加入Mos+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UHMWPE);D组加入Mos+UHMWPE+LPS(100 μg/L).培养48 h后,放免法测定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D组TNF-α和IL-6水平分别明显高于A、B、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能有效地刺激Mos分泌TNF-α、IL-6,效果与UHMWPE相似,且具有促进UHMWPE刺激TNF-α、IL-6分泌的作用,增强了UHMWPE的溶骨效应.

    作者:段钢;朱自强;陈宏亮;戈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274例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274例异位妊娠按年度分成3组,2005年组87例,2006年组91例,2007年组96例.对比分析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及治疗效果.结果 2007年组患者年龄明显年轻化,平均年龄28.10岁(P<0.05);未婚患者增多,17例,占17.7%.危险因素中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无痛流产)2次以上者:2005年组65.5%, 2006年组63.7%,2007年组75.0%.宫腔镜插管注射甲氨喋呤(MTX)+口服米非司酮15例,全部治愈.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相比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结论异位妊娠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人工流产在异位妊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将成为主要方法 .

    作者:徐云;冯力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沐舒坦联合利巴韦林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沐舒坦利巴韦林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 ,常规治疗+沐舒坦、利巴韦林压缩雾化吸入;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临床观察喘息、气促、紫绀、肺部啰音及痰鸣音好转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喘息、气促、肺部体征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5% vs.72.5%,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利巴韦林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方法 简便,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朱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转sTNFR基因处理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基因直接体外灌注转染供者器官的效果,利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讨sTNFR基因转染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分3组,每组C57/BL6(H-2Kb)供体鼠和BalB/c(H-2Kd)受体鼠各10只,在0~4℃溶液中对3组C57/BL6(H-2Kb)小鼠的供心分别经主动脉缓慢灌注含编码小鼠sTNFR-p55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AdmsTNFR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AdHCVsp1LacZ(AdmLacZ组)的PBS和单纯PBS(对照组),灌注1 h后,将供心移植给BalB/c(H-2Kd)受体鼠.检测各组移植受体鼠外周血血清sTNFR的表达水平和移植物浸润细胞(GIC)的数量,并分析AdmsTNFR基因修饰后GIC的同种反应活性(MLR).结果 以2×1012 pfu/L的滴度转染移植心脏后,12 h即可在AdmsTNFR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高水平的sTNFR-p55表达,24 h达到分泌高峰,为(59.5±6.5 )μg/L;而AdmLacZ组24 h的sTNFR-p55水平为(1.5±0.56 ) μg/L(P<0.05),对照组更低;术后14天,AdmsTNFR组仍持续表达有效高水平的sTNFR-p55[(20.1±3.7)μg/L].AdmsTNFR组移植心脏的GIC数目为(0.5±0.12)×106/孔,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dmLacZ 组的(5.0±2.2)×106/孔(P<0.05),其比例为1:10~1:20.将不同组的GIC与γ射线(20 Gy)灭活的供体鼠来源的T细胞作72 h MLR,AdmsTNFR组的GIC增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AdmLacZ 组和对照组的GIC则显示较强的对同种刺激的增殖活性.结论在低温(0~4℃)的条件下可以将编码sTNFR基因的腺病毒成功地转入移植心脏,通过基因表达可长时间维持有效的sTNFR-p55的局部浓度,减轻了受体鼠移植器官内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抑制移植器官内浸润细胞的同种反应活性.

    作者:韩从辉;郑巍;董秉政;郝林;詹鸣;李怀富;张明;闵志廉;郑克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罗格列酮对2种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及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10%果糖水喂养雄性SD大鼠制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ce hypertensive rat,IRHR)模型,同时用两肾一夹法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two-kidney, one-clipped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RHR)模型,观察RSG对2组大鼠的降压作用,通过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瘦素(leptin,L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等指标,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S)角度探讨RSG可能的降压机制.结果 RSG处理后IRHR组大鼠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INS、LP和TG与处理前相比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P<0.01),FBG无明显改变(P>0.05).RSG处理后RHR组大鼠与处理前相比SBP、FINS、LP、TG、ISI和FBG与RHR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SG可明显降低IRHR模型的血压而对RHR模型无明显降压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IR/HIS以及高LP血症起降血压作用.

    作者:王林军;张延斌;程仁力;周维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9、TLR7 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Toll样受体7(TLR7)mRNA的表达.方法 收集42例葡萄膜炎患者(其中发病与感染相关者12例,与感染无关者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s TLR9、TLR7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与感染相关葡萄膜炎患者PBMCs TLR9、TLR7 m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与感染无关葡萄膜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与感染无关葡萄膜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LR9、TLR7 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9、TLR97的表达在与感染相关葡萄膜炎患者中显著升高,提示感染因素在葡萄膜炎中的作用可能通过TLR9、TLR7介导.

    作者:丁歆;付琳琳;苏稚辉;刘钢;方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良好.

    作者:赵德勇;王业华;蒋守海;柯明池;龚维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G-CSF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 25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8),生理盐水组(NS组,n=9),G-CSF组(n=8).Sham组开胸后心肌动脉只穿线不结扎;G-CSF组于术前连续5天皮下注射G-CSF 10 μg·kg-1·d-11;NS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每日1次,连续5天;使用开胸法建立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光镜下观察各实验形态学改变,计数缺血区周边部毛细血管数量,免疫组化观察各组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模型制备成功后,MacLab生理记录仪测定再灌注后左心室发展压(LVDP)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比较各组间心功能差异.结果 G-CSF组及NS组心功能均较Sham组下降(P<0.01),但G-CSF组心功能优于NS组(P<0.01).G-CSF组缺血区周边部毛细血管计数高于NS组及Sham组(P<0.01).G-CSF组Bcl-2明显高于NS组(P<0.01),Bax则明显低于NS组(P<0.01).结论①G-CSF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家兔的心功能;②G-CSF能够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同时抑制了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减少了缺血急性期心肌细胞的凋亡;③G-CSF能够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微循环,增加缺血区周边部毛细血管密度.

    作者:张青卿;夏勇;李东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正常肝细胞HL7702凋亡影响的初步探讨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基因)对HL7702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瞬时转入HL7702细胞,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细胞及未转染的HL7702细胞为对照.转染后72 h收集细胞标本,作以下处理:RT-PCR法检测HBX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鉴定HB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β-actin为内参,半定量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 mRNA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转染72h后,转染pcDNA3.1(+)-X真核表达载体的HL7702细胞经RT-PCR扩增出HBX片段,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细胞内出现HBx蛋白的较强荧光;而转染空质粒组及未转染对照组经RT-PCR法及免疫荧光检测均显示无HBx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显示:转染HBX的细胞凋亡率(3.38%±0.67%)相对于转染空质粒组(1.25%±0.30%)及未转染质粒组(1.40%±0.37%)凋亡率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转染HBx的细胞Bax mRNA相对表达量较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质粒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cl-2 mRNA相对表达量较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质粒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质粒组之间,对细胞凋亡率、Bax mRNA、Bcl-2 mRNA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将HBX转染入HL7702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转染后72 h HBx可上调Bax表达,而下调Bcl-2表达,表明HBx能促进HL7702细胞凋亡.

    作者:石红丽;范宝峰;尤红娟;刘晓梅;史震;汤仁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儿隐匿阴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提高隐匿阴茎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对21例隐匿阴茎患儿采用Tack lee术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19例效果满意,2例效果一般;1例阴茎有轻度偏斜未再处理,5例阴茎皮下有小的血肿,后自行吸收.术后随诊6~9个月,阴茎均未见明显回缩.结论阴茎皮肤重建以纠正包皮口狭窄、去除纤维索带松解阴茎体、阴茎根部皮肤固定防止阴茎体退缩等应为隐匿阴茎手术基本要点.Tack lee术治疗隐匿阴茎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好,并发症少,阴茎显露满意.

    作者:姜军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艾克孚镇痛泵深静脉补钾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艾克孚镇痛泵(Accufuser一次性硅胶囊注入器)深静脉补钾的应用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采用持续型艾克孚镇痛泵经深静脉补钾.根据患者初的血钾浓度,将10%氯化钾溶液30~100 ml注入镇痛泵储液囊中,以2~5 ml/h的速度经深静脉输注.结果 全组病例经艾克孚镇痛泵深静脉补钾后,心电监测显示ST段下降程度减轻,T波由倒置转为低而宽, 24h内血钾恢复到正常浓度.无一例因补钾速度过快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艾克孚镇痛泵深静脉补钾方法 患者痛苦小、安全舒适、携带方便、治疗效果好.

    作者:赵月;李建柱;王继华;徐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合成樟脑丸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樟脑丸挥发环境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分为2大组(Ⅰ、Ⅱ组),每大组20只小鼠,Ⅰ组进行跳台实验,Ⅱ组进行避暗实验.每大组再均分为樟脑丸环境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樟脑丸挥发环境中3 h后立即取出和正常环境中,24 h后对2组小鼠进行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记录、比较各组小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樟脑丸环境组小鼠的错误次数较对照组增多(P<0.01);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合成樟脑丸挥发环境可妨碍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

    作者:孙鹏;曹凡;赵江河;谢杰;马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半紧闭装置高流量时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半紧闭装置高流量时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Ⅰ组)和纯氧组(Ⅱ组),各30例,分别在新鲜气流量O2 2 L/min+ N2O 4 L/min或O2 6 L/min下接受0.8%异氟醚.用Datex -Ohmeda S/5气体监测仪监测新鲜气流量中异氟醚浓度(Fd),连续监测麻醉气体吸入浓度(Fi)、呼气末浓度(Fa)、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吸入氧浓度(FiO2),观察10 min.结果 Ⅰ组异氟醚Fd显著低于Ⅱ组(P<0.01);2组异氟醚Fi上升迅速,很快和Fd接近,相同时间点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Fa 2组无明显差异;Ⅰ组异氟醚的Fa / Fi上升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半紧闭装置高流量时加吸氧化亚氮虽可降低异氟醚挥发罐的输出浓度和吸入浓度,但呼气末浓度并未降低,存在第二气体效应.

    作者:徐文庆;徐威;陈建军;宫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科脊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A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FA组于手术缝合皮肤前约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注射0.9%NS(0.1 ml/kg).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例数.结果 F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FA组停止瑞芬太尼后发生急性中等和严重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人数也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能够防治停止麻醉后因瑞芬太尼的快速代谢而引起的术后急性疼痛, 而且不影响自主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

    作者:宗志军;潘道波;曾因明;杨柳;吴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可导引气管导管在逆行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可准确导引气管导管在逆行引导插管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20例, 年龄12~74岁, ASAⅠ~Ⅲ级.16例直接应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4例全麻诱导后经口明视喉镜插管失败,改用逆行引导插管.所用导管均为可准确导引气管导管,观察导丝置入成功至气管导管插入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插管成功率100%,平均插入时间(52.7±32.95) s,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均无并发症.结论可准确导引气管导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可作为逆行引导气管插管首选导管.

    作者:张涤非;金玉坤;张博;彭卫华;李云龙;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次使用氯胺酮对小鼠体重、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连续多次使用氯胺酮(ketamine,Ket)对小鼠体重、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ip),氯胺酮5 mg·kg-1、10 mg·kg-1、20 mg·kg-1 (ip)(K5、K10、K20组).d1~10每隔24 h给药一次,d11停药并测量停药前后小鼠体重、自主活动次数、避暗潜伏期及错误次数.d12侧脑室注射NMDA进行促发实验,并分别于NMDA注射前后测量观察指标.d13~17每隔24 h给药一次,d18、d19分别重复d11测量观察指标.结果 与NS组相比,K5、K10、K20组在以上各同一时间点体重、自主活动、避暗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多次使用氯胺酮后自然戒断及用NMDA促发对小鼠体重、自主活动、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提示氯胺酮对小鼠无明显躯体依赖性.

    作者:徐小林;文静;戴体俊;任香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抗原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超抗原作为一种强大的T细胞激活剂,极低浓度的超抗原便可以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杀伤肿瘤细胞,但是这种杀伤作用没有特异性.靶向治疗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希望和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可针对各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或消除肿瘤.对此,国内外的学者已在超抗原的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郝林;贡震;韩从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ANKL和骨保护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研究表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和骨保护素在其骨破坏和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召岭;蔡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光动力学疗法与免疫效应分子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多种免疫效应分子在PDT介导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肿瘤PDT后主要免疫效应分子表达的改变和作用,以及相关肿瘤PDT增效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鑫;张南征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