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882
  • 国内刊号:32-1875/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56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1992年徐州市科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3年6期文献
  • 50例重复性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的50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诊疗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盆腔炎症、前一次腹部手术史及其手术方式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治疗盆腔炎症,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选择佳的异位妊娠治疗方式是预防并降低本地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侯淑萍;刘溪;邱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L-瓜氨酸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的功能及蛋白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L-瓜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L-瓜氨酸组(L-Cit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双肾动脉45 min后再灌注制备肾I/R损伤模型.L-Cit组于造模前连续7天灌胃给予L-瓜氨酸600mg/kg.于再灌注3h活体摘取双肾,并行腹主动脉穿刺抽血2ml.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Westem blot 检测肾组织ERKl/2、p38MAPK和Akt的磷酸化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肾组织ERKl/2和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高;L-Cit组与I/R组相比,ERK1/2和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高,而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L-瓜氨酸可能通过激活ERK1/2和Akt信号通路、抑制p38MAPK信号来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尹翠;韩东;刘迪;郭小云;缑灵山;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MCP-1和ICAM-1的表达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表达的变化,探讨炎性因子在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皮下注射ISO5 mg·kg-1 ·d-1 ×7天,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天,于实验第5周末处死动物留取心脏标本.实验末各组取心脏计算心重指数(heart weight index,HWI),左心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测胶原容积积分(CVF);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MCP-1和ICAM-1的水平;RT-PCR测定心肌组织MCP-1 mRNA和ICAM-1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HWI及左心室心肌组织CVF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心肌组织中MCP-1 mRNA和蛋白及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炎性因子MCP-1和ICAM-1的过度表达参与了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艳男;郑铮;路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硫咪唑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甲硫咪唑联合小剂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3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131I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硫咪唑+小剂量131I治疗,观察2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4 h摄131I率为(79.67±6.94)%,有效半衰期(Te)为(4.3 +0.5)天,临床总有效率为96.5% (84/87);对照组24h摄131I率为(59.83±5.23)%,有效半衰期(Te)为(2.9±0.6)天,临床总有效率为69.3% (36/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硫咪唑联合小剂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

    作者:晏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辐射抗性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的建立及其辐射抗拒机制的研究

    目的 建立辐射抗性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并探讨其辐射诱导的凋亡性及辐射抗性机制.方法 采用分次、间歇照射的方法(2 Gy,5次)诱导人食管癌细胞系TE-1产生具有稳定辐射抗性的细胞亚系TE-1R,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以TE-1和TE-1R细胞为实验对象,给予6 MVX射线单次照射(2 Gy),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照射后的凋亡情况,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食管癌TE-1、TE-1R细胞中复制蛋白A1(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出辐射抗性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2Gy射线照射后12、24和48 h TE-1R细胞的凋亡率低于TE-1细胞(P<0.05).RPA1 mRNA和蛋白在TE-1R细胞中的表达高于TE-1细胞(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辐射抗性的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新的细胞亚系TE-1R比其亲本细胞系TE-1对射线更加抗拒,RPA1可能在食管癌细胞辐射抗性的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金华;顾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同步健康教育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步健康教育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脑瘫患儿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后,筛选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GMFCS Ⅰ~Ⅲ级的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按照一般健康教育宣传模式进行常规指导.治疗组除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外,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情况给予家长同步健康教育,观察时间6个月.结果 同步健康教育后,治疗组GM-FCS Ⅰ级的患儿21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患儿康复至GMFCS Ⅰ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康复6个月后,56项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价积分均较同步健康教育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积分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同步健康教育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袁焕侠;杨忠秀;史德利;张亚男;魏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鞘内注射GDN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脊髓背角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P组)和GDNF治疗组(G组),每组30只.P组和G组采用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S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隔日1次,连续14天;G组鞘内注射GDNF 2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μ1,隔日1次,连续14天.各组大鼠分别于处理前及处理后3、7、14天测定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然后每组取10只大鼠处死,取L4-6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JNK(p-JNK)蛋白和磷酸化ERK(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P组和G组PWTL和PWMT均缩短,脊髓背角p-JNK蛋白和p-ERK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P组比较,G组PWTL和PWTL均延长,脊髓背角p-JNK蛋白和p-ERK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鞘内注射GDNF可以通过抑制脊髓背角p-JNK蛋白及p-ERK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袁佳;刘功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od组)、依达拉奉组(Eda组),每组再分为再灌注2h、4h、12 h、24 h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各时间点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测定血清Bax数值,计数海马CA1区的神经元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观察12 h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①Sham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NDS为O;Mod组和Eda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与Mod组比较,Eda组NDS显著降低(P<0.05).②各时间点Mod组和Eda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与Mod组比较,Eda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徐宝通;赵宁军;许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颈椎脊髓损伤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的早期救治

    目的 探讨急性颈椎脊髓损伤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的呼吸模式、血气分析指标,判断患者脊髓损伤平面,以ASIA评分评价瘫痪程度,根据患者颈椎损伤情况及呼吸功能状况行颈部牵引制动、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翻身拍背及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颈椎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等治疗措施.结果 出现呼吸功能障碍97例,其中严重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34例,单纯气管切开48例,15例未气管切开、仅行吸氧及支气管镜吸痰治疗.2例死亡,其中l例肺部严重感染,1例颅脑外伤合并纵隔血肿等多发伤.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全部脱机封管成功.结论 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应早期进行呼吸功能评估,采用气管切开等进行有效的呼吸道管理,调整患者营养状态并加强抗感染,必要时行颈椎手术等综合治疗.

    作者:徐广辉;满毅;张咏;史建刚;贾连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氨基磺酸催化绿色合成3,4-二氢嘧啶-2-酮

    目的 使用氨基磺酸(H2NSO3H,SA)为催化剂,在水相中绿色合成一系列新的Biginelli反应产物——3,4-二氢嘧啶-2-酮类化合物.方法 以醛、酮酯和尿素为原料,SA为催化剂,微波辐射,水相中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 反应8 ~ 17 min完成,产率81% ~92%,所有产物均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等表征检测确认结构.结论 提供了一种氨基磺酸催化,水相中清洁合成二氢嘧啶酮的方法.催化剂使用方便、经济,环境友好.

    作者:王倩;贺玲;刁晓菊;田璐;於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对机械通气肺损伤大鼠肺湿/干重比与蛋白含量的影响

    目的 对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大鼠进行机械通气造成急性肺损伤,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湿/干重比(W/D)及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对机械通气致急性肺损伤、肺水肿及肺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机械通气组(B组)行机械通气,潮气量7 ml/kg;辛伐他汀组(C组)进行辛伐他汀(10 mg· kg-1·d-1)灌胃处理4周;辛伐他汀+机械通气组(D组)辛伐他汀灌胃4周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7 ml/kg.B组与D组行机械通气4h后处死大鼠,收集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W/D比及蛋白含量.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W/D与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C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与B组相比,D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W/D及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肺血管与肺泡的通透性,减轻机械通气所致的急性肺损伤、肺水肿.

    作者:霍雯;赵文静;宋海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迁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2008至2012年住院患者痰液样本,按照CLSI标准培养及药敏试验鉴定金葡菌846株,分析金葡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呼吸道金葡菌的分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是易感人群.5年金葡菌的药物敏感性无明显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比例虽略有下降,仍达80%以上,主要集中分布于ICU和神经内外科.万古霉素对金葡菌保持很高的药物敏感性,但需警惕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中老年患者易患呼吸道金葡菌感染,MRSA比例仍然居高不下,要加强对重点科室呼吸道金葡菌感染及传播的监测和防控.

    作者:陈玉玲;张文辉;张志亮;卞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及双醋瑞因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及双醋瑞因治疗急性肿胀期骨关节炎(0A)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OA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64例急性肿胀期膝OA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及双醋瑞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阵痛评分(VAS评分)、关节肿胀度评分、关节压痛度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关节肿胀度评分、关节压痛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起效更快;治疗8周后2组患者治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结论 选择雷公藤多苷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及双醋瑞因治疗治疗急性肿胀期OA,可促进恢复,提高临床疗效,起效更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朱琳;陈鹏;邹荥;杜红莲;周云;顾向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磷酸胆碱聚合物载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局部转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载反义c-myc寡核苷酸(c-myc AS-ODN)基因复合物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 AS-ODN组、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 =5∶1组,每组各8只.构建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于血管损伤段行PLL、c-myc AS-ODN、PLL载N/P =3∶1和N/P =5∶1基因复合物的局部转运.24 h后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基因复合物在髂动脉的分布情况;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髂动脉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包括新生内膜面积(NIA)、中膜面积(MA)和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I/M);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损伤血管处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聚焦显微镜可见转染N/P =3∶1、N/P =5∶1基因复合物的血管内膜有均匀的绿色荧光分布.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对照组、PLL组、裸c-myc AS-ODN组均可见显著的内膜增生,组间比较NIA、I/M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P =3∶1组和N/P =5∶1组NIA、I/M均明显减少(P<0.05),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对照组、PLL组、裸c-myc AS-ODN组c-myc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P =3∶1组和N/P=5:1组c-myc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聚赖氨酸可促进MPC30-DEA70/c-myc AS-ODN复合物进入髂动脉血管,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为基因治疗血管内狭窄提供了新型的非病毒类转基因手段.

    作者:冯辉;王霞;林雪烽;徐建荣;孙敏;程莹;徐晤;杨煜;王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urvivin、Ki-67、雌激素受体和肿瘤学分级对局部晚期乳腺癌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survivin阳性表达、Ki-67高表达、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和高肿瘤学分级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为了实施保乳手术而应用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预测作用.方法 68例(Ⅱb~Ⅲb)患者完成了4~6个周期的每3周TAC方案化疗(多西紫杉醇75 mg/m2,吡喃阿霉素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化疗前粗针穿刺获得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Ki-67和ER的表达,按照Elston和Ellis标准进行肿瘤学分级,结合临床和病理因素预测疗效.化疗后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或者改良根治术.结果 68例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85%,其中21例(31%)获得临床完全缓解,37例(54%)获得部分缓解,14例(20%)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37例(54%)实行了保乳手术.x2检验:survivin阳性表达、Ki-67高表达、高肿瘤学分级(Ⅲ级)分别和高的ORR相关(P值分别为0.007、0.024和0.047),survivin阳性表达和Ki-67高表达和高的pCR相关(P值分别为0.029和0.048),ER和ORR及pCR不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urvivin阳性表达、高肿瘤学分级和高的ORR相关(P值分别为0.030和0.036),所有因素和pCR无明显相关.结论 survivin阳性表达和高肿瘤学分级是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获得高ORR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刘洋;陈慧玉;刘毅;林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EDF对大鼠缺血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基因转染对大鼠缺血心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即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Normal)组,转染PEDF-siRNA-LV(Infarct+ siPEDF)组,转染PEDF-LV(Infarct+ PEDF)组,载体对照(Infarct+ vector)组,溶剂对照(Infarct+ solvent)组,单纯梗死(Infarct)组.病毒转染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取各组心肌组织检测心肌局部炎症反应、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模型建立4周时,与Infarct+ vector组、Infarct+ solvent组及Infarct组相比,Infarct+ siPED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降低,Infarct+PEDF组LVEF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局部炎症反应显示:与Infarct+ vector组、Infarct+ solvent组及Infarct组相比,Infarct+ siPEDF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多,TNF-lα及TNFR1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farct+ PEDF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TNF-1α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R1表达无显著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显示:与各对照组相比,Infarct+ siPEDF组内皮细胞凋亡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Infarct+ PEDF组内皮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而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DF可通过降低局部炎症和保护心肌细胞而改善缺血心脏功能.

    作者:徐磊;冯守界;陈李李;石合现;张中明;董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术后镇痛作用,为临床选择镇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90例择期行单侧TK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0.5 mg·kg-1、右美托咪定1 μg·kg-1和生理盐水10 ml,3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全麻诱导、维持程序,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在麻醉前30 min,术后2、4、8、12、24、48、72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舒适评分(BCS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按压镇痛泵的总次数、有效次数和二者比值(D/D比值)及镇痛泵的用药量;观察术后72 h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果术后8h,N组的HR和MAP高于麻醉前30min(P <0.0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VAS评分均低于N组(P<0.05);术后2、4、8、12 h,D组的VAS评分低于N组(P<0.05);术后8、12、24、48 h,P组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BCS评分均高于N组(P<0.05),D组在术后2、4、8、12 h的BCS评分高于N组(P<0.05);术后8h,P组的BCS评分高于D组(P<0.05).P组与D组在术后24h内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次数、D/D比值和镇痛泵用药量均低于N组(P<0.05),P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P组和D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N组(P<0.05),P组和D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均高于N组(P<0.05),P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或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均能有效降低TKA术后疼痛程度,但帕瑞昔布镇痛效果更好、作用时间更持久;帕瑞昔布或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均能降低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作者:吴昉;刘功俭;谭迎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环形多肽类激素,主要通过靶细胞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的介导而发挥其生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抗肿瘤活性.本文将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邵国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