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882
  • 国内刊号:32-1875/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56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1992年徐州市科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3年9期文献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63.5±86.8)min,术中出血量(242.7±145.7)ml,清扫淋巴结数(25.0±7.8)个/例;术后排气时间(3.2±0.6)天,进流质时间(4.3±0.5)天,术后住院时间(11.7±3.6)天.术后并发症:血小板升高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胃瘫1例,均经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近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作者:张秀忠;丁伟超;张蓬波;张冲;刘斌;赵文星;任泽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Dixon术48例,Miles术2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45.3±72.1)min,术中出血量为(162.4±82.5)ml,术后排气时间为(2.5±1.2)天,术后住院时间为(12.7±4.0)天.清扫淋巴结(10.7±4.2)枚/例.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且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冲;任泽强;丁伟超;张蓬波;刘斌;赵文星;张秀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耳单纯听骨链畸形的临床特点及听骨链重建术

    目的 研究单耳单纯听骨链畸形的临床特点,探讨钛质人工听骨在听骨链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9例单纯听骨链畸形的病例资料.患者均为单耳病变,术前纯音测听检查为传导性耳聋,气骨导差距为30~65dB.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鼓室探查术,根据探查结果使用相应的钛质人工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结果 术中发现,5例为砧骨长突发育不良,行Ⅲa鼓室成形术;2例为砧、镫骨发育不良,行Ⅲb鼓室成形术;1例为锤砧关节不连,行锤砧融合术;1例为镫骨、前庭窗发育不良,术中终止手术.8例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听力,ABG缩小为8.8~22.5dB,1例听力无改善.1例患者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随访0.5~5年,无听骨脱出、听力下降.结论 单耳单纯听骨链畸形不易早期发现,易被忽视.畸形以砧骨长突发育异常较多见.根据术中探查结果使用钛质人工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苏南农村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效果的初步评价

    目的 评价强化健康教育在提高农村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预防高血压的知、信、行水平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苏州吴江市松陵镇城南社区及八坼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160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人.实验组根据农村人口的文化层次积极开展特色、强化式健康教育半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血压健康知识、不良生活方式和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半年干预后实验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不良生活方式(如摄入过量盐、脂肪及运动少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腰围、三酰甘油(TG)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高血压的发病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农村社区居民预防高血压的知、信、行水平,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作者:娄德;连燕舒;褚新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TLR3和IRF3在华支睾吸虫感染C3H/HeN小鼠中表达的初步分析

    目的 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初步分析TLR3、IRF3基因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选用健康雌性C3H/HeN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建立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第0、1、7、14、28、56、84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收集粪便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中Toll样受体(TLRs)中的TLR3和IRF3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自感染后第20~30天检查出华支睾吸虫虫卵;肝脏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随着时间的增加,感染组小鼠肝脏汇管区由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反应性增生发展到在该区域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C3H/HeN小鼠模型成功建立.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自感染后第1天起TLR3和IRF3的mRNA表达均升高(P<0.01),均在第84天开始下降.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C3H/HeN小鼠后可激活TLR3-TRIF途径,提示TLR3-TRIF途径可能在华支睾吸虫致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瀛;颜超;华慧;李向阳;汤仁仙;郑葵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19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共20例,发生率为10.4%.其中腹腔出血9例(早期4例,晚期5例),消化道出血11例(早期4例,晚期7例).20例患者中死亡6例,死亡率为30%.胰瘘和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较无胰瘘和腹腔感染的患者高(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合理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术后预防和控制胰瘘、腹腔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应根据出血的部位、时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作者:李忠鹏;路要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建立小鼠抗GBM肾炎模型的比较

    目的 探讨建立小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模型的方法.方法 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肾炎模型A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A、B组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16 ml/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正常兔血清.肾炎模型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前1周,背部皮内注射正常兔血清进行预免疫;肾炎模型B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后24 h,尾静脉注射脂多糖(1 mg/kg).于实验第7、14、21、28天取尿液和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并于上述时间点分别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肾炎模型组小鼠注射兔抗小鼠GBM血清后,第7天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A组升高更明显(P<0.05).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炎模型A组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区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小球囊腔变窄,并可见肾小球纤维化形成,其病变程度均高于肾炎模型B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肾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 免疫球蛋白预免疫法可以更好地建立小鼠抗GBM肾炎模型.

    作者:李向阳;秦苏萍;颜超;华慧;刘瀛;汤仁仙;郑葵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APE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 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3月诊断为APE的12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险因素≥2个、PaCO2≤25 mmHg、氧合指数(OI)≤300 mmHg、右心室功能障碍(RVD)、右/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比(RVED/LVED)≥0.65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危险因素个数、PaCO2、OI和RVED/LVED判断死亡的佳分界点分别是1.5、26.0 mmHg、283.86 mmHg 和0.73.未做抗凝或溶栓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或溶栓+抗凝治疗组(P<0.01).肿瘤史、卧床≥5天、晕厥、危险因素个数、心率、PaCO2、OI及RVED/LVED等8个因素与APE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结论 ①危险因素个数、PaCO2、OI、RVD及RVED/LVED是预测APE患者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或随访3个月死亡率的独立指标.②抗凝治疗或溶栓+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APE患者的住院死亡率.③肿瘤史、卧床≥5天、晕厥、危险因素个数、心率、PaCO2、OI及RVED/LVED等8个因素与APE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

    作者:纵雪梅;王玉芹;陈玉玲;韩寒;许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GEM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胆囊癌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L-OHP)一线治疗晚期胆囊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胆囊癌21例.GEM 800 mg/m2,第1、8天静脉给药;L-OHP 85 mg/m2,第1天静脉给药;21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的疗效、KPS评分、临床受益反应(CBR)、毒副反应等.结果 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7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CR+PR)为23.8%,CBR为57.1%.化疗前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11例)、胃肠道反应(8例)、神经病变(3例).结论 GEM联合L-OHP一线治疗晚期胆囊癌近期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较轻,老年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魏艳红;杨洁;张尚暖;祝倩倩;张君莹;韩正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白藜芦醇对宫颈鳞癌原代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成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宫颈鳞癌的抗肿瘤功能.方法 分离宫颈鳞癌原代细胞,予以系列浓度的白藜芦醇干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明确适药物浓度;FCM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构建宫颈鳞癌荷瘤小鼠,予以白藜芦醇灌胃,检测小鼠生长情况及成瘤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宫颈鳞癌原代细胞增殖,使肿瘤原代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1/S期.白藜芦醇可以减缓荷瘤小鼠的体重下降,小鼠的精神状况较好,瘤体生长速度减缓,同期瘤体体积减小.白藜芦醇可以促进瘤体组织的P53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有效抑制宫颈鳞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瘤体的生长.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抗宫颈鳞癌的特性.

    作者:洪华容;陈靓;姚中凯;马翔宇;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Twist蛋白在肾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MRP、P-gp、LRP、TOPOⅡ的关系

    目的 探讨Twist蛋白在肾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几种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检测人肾癌组织不同区域的Twist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TOPOⅡ)的表达.结果 在肿瘤边界区,Twist蛋白、MRP、P-gp、LRP、TOPOⅡ均为阳性表达;而在肿瘤中心区,Twist蛋白和P-gp的表达为阴性,MRP、LRP、TOPOⅡ蛋白仍为阳性表达,但MRP和TOPOⅡ在肿瘤中心区表达强于肿瘤周边区(P<0.01),而LRP在肿瘤中心区的表达弱于肿瘤周边区(P<0.01).结论 Twist基因的表达与肾肿瘤转移、浸润以及耐药性有关.

    作者:张志霞;何涛;董衍东;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贝伐单抗联合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与XELIRI方案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与XELIRI方案联合治疗.贝伐单抗的剂量为7.5 mg/kg;第1天伊立替康200 mg/m2静脉输注30~90 min;希罗达1 000 mg/m2,一天2次,持续14天;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每2个治疗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后总客观缓解率28.0%,疾病控制率60.0%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9±2.11)个月.其中,一线治疗10例,CR 1例、PR 3例、SD 4例、PD 2例,客观缓解率40.0 %,PFS为(9.70±1.52)个月;非一线治疗15例,CR 0例、PR 3例、SD 4例、PD 8例,客观缓解率20.0%,PFS为(6.71±1.51)个月;2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3~4级腹泻,1例出现3~4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3例,蛋白尿2级2例,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

    作者:戴夕超;张西志;汪步海;袁一枫;王朝敏;张先稳;陈丽;蒋亚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含紫杉醇两药方案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化疗方案联合腹腔灌注化疗(IPC)对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初治的173例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6例采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联合IPC(全身化疗+IPC组),57例单纯采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全身化疗组).分析纳入观察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无进展生存期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IPC对晚期胃癌生存的影响.结果 173例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中位随访15.5个月,中位PFS 5.81个月,中位OS 10.30个月.全身化疗+IPC组中位PFS 6.6个月,中位OS 11.1个月;全身化疗组中位PFS 5.0个月,中位OS 10.1个月.全身化疗+IPC组PFS优于全身化疗组(P<0.05),2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有无ICP是影响合并腹膜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2组主要毒性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主要是粒细胞下降),2组间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紫杉醇两药方案全身化疗联合ICP治疗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能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且耐受性较好.

    作者:郭增清;陈誉;陈玲;王晓杰;林锦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浸润麻醉对小鼠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浸润麻醉对小鼠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NS)组、布比卡因12.5 mg·kg-1、25 mg·kg-1和50 mg·kg-1(B12.5、B25、B50)组.B12.5组、B25组和B50组分别于切皮前10 min以相应剂量的布比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NS组注射等溶积生理盐水.测量术后72 h各组小鼠的切口长度并计算切口愈合天数和每天切口累计愈合率.结果 与NS组相比,72 h后B12.5组、B25组的切口长度均缩短(P<0.05或P<0.01);B25组与B12.5组、B50组相比,切口长度缩短更为显著(P<0.05).B12.5组、B25组和B50组切口愈合天数均短于NS组,其中B25组愈合天数短,B12.5组次之,B50组长.B12.5组、B25组和B50组每天切口累计愈合率均高于NS组,其中B25组高.结论 12.5 mg·kg-1、25 mg·kg-1布比卡因对小鼠切口愈合有促进作用,50 mg·kg-1布比卡因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夏荪晖;周娜;李建祥;宋绍永;赵文静;王祺;陈尚坤;武玉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蒜素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蒜素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32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生理盐水组、乙醇组、大剂量大蒜素组(1%,10 ml/kg)、小剂量大蒜素组(0.5%,10 ml/kg),每组8只.采用小肠亚甲蓝推进实验观察各处理组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乙醇组和大剂量大蒜素组胃肠推进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小剂量大蒜素组胃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小剂量大蒜素(0.5%,10 ml/kg)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陈云;颜克实;马萌萌;周婷;赵苏;单鸿远;曾令清;王春艳;秦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右旋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气管插管的比较

    目的 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对患者呼吸、循环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n=19):组Ⅰ(右旋美托咪啶组)和组Ⅱ(瑞芬太尼组).2组患者均先静脉辅助咪达唑仑0.05~0.1 mg·kg-1,然后按照分组不同分别给予右旋美托咪啶或瑞芬太尼.组Ⅰ:右旋美托咪啶先给负荷量0.2 μg·kg-1,然后以0.4~2 μg·kg-1·h-1持续输注,调整输注速度维持MOAA/S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组Ⅱ:瑞芬太尼先给负荷量0.5 μg·kg-1,然后以1~5 μg·kg-1·h-1持续输注,调整输注速度维持同样的镇静深度.记录患者在此期间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患者满意度及操作时间.结果 组Ⅰ患者发生低氧的发生率明显比组Ⅱ低(5.26% vs 42.11%,P<0.01),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组Ⅱ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时心率增加明显,并且氧饱和度降低尤为明显(P<0.05).术后组Ⅰ患者对插管过程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组Ⅱ(P<0.05).结论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期间右旋美托咪啶镇静比瑞芬太尼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影响更小,但不能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蔡姝;嵇富海;杨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鲁唑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诱发簇放电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

    目的 探讨利鲁唑(riluzole)对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诱发簇放电(evoked-bursting,EB)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方法 33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3)及CCD模型组(n=20),进行离体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 CCD术后DRG神经元EB发生率增高,达53%(44/8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G局部给予利鲁唑(1、10、100 μmol/L)浓度依赖性抑制持续性钠电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INaP),100 μmol/L利鲁唑可抑制阈下膜电位振荡幅度及EB放电.结论 利鲁唑通过阻断INaP抑制EB放电而发挥外周镇痛作用.

    作者:宋英;张咏梅;徐洁;武静茹;秦霞;花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小鼠催眠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小鼠催眠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用翻正反射观察Dex对小鼠催眠的影响,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Dex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翻正反射实验结果显示,鞘内注射Dex可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P<0.05),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 (P<0.05),增加入睡率(P<0.05);跳台实验结果显示,鞘内注射Dex可缩短小鼠跳台潜伏期(P<0.05),增加错误次数(P<0.05);避暗实验结果显示,鞘内注射Dex可明显缩短小鼠步入潜伏期(P<0.05),增加错误次数(P<0.05).结论 鞘内注射Dex对小鼠有催眠作用,且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作者:韩镠;张晴晴;费远晖;陈兰兰;刘彤彤;刘楠;王亚伟;夏斯俊;秦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托品对氯胺酮小鼠催眠、镇痛、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品(atropine,At)于氯胺酮(ketamine,Ket)麻醉前用药对小鼠催眠、镇痛、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用催眠法观察阿托品于氯胺酮麻醉前对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其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催眠实验结果表明,阿托品明显缩短了催眠剂量氯胺酮所致的小鼠催眠时间(P<0.05).镇痛和学习记忆实验结果表明,阿托品对氯胺酮的镇痛、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阿托品于氯胺酮麻醉前对小鼠的镇痛、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但可缩短氯胺酮的催眠时间.阿托品本身并无催眠、镇痛、影响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

    作者:卜心怡;徐婷;朱开润;林强强;张连芹;张勇;储丞妍;邰华龙;秦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烧冲复合伤内脏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烧冲复合伤伴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5例烧冲复合伤伴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找出特点,提出护理方法.结果 针对患者损伤特点提出护理观察方法为:加强休克复苏的观察护理,积极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器官功能的维护,完善预防感染的措施.结论 对烧冲复合伤伴严重内脏损伤的患者,护理中重视内脏保护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曹淑琴;王良喜;孙媛;周宜芳;曹卓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