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882
  • 国内刊号:32-1875/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56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1992年徐州市科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商品猪饲料致皮肤超敏反应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商品猪饲料对人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斑贴试验模型,观察豚鼠局部的超敏反应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受试部位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 高浓度饲料组和低浓度饲料组局部出现超敏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87.5%、8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浓度饲料组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 <0.001),低浓度组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病理检查见饲料组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商品猪饲料具有致敏作用,主要由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引起.

    作者:张银芬;陈梅香;谢栋;顾洋;卢志勇;李向阳;汤仁仙;尤红娟;郑葵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索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在儿童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8例3 ~13岁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应用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临床结果.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均1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2 ~ 90天,外固定拆除时间在60~105天,平均90天;肩关节活动优良率94.4%.结论 应用改良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牢靠,便于肩关节功能锻炼,护理方便.

    作者:姚爱明;冯斌;刘林;谢春雷;刘筱;崔建;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明治”法冰毯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明治”法冰毯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中枢性高热患者40例,根据冰毯降温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背部单层冰毯降温,观察组采用背部及前部同时冰毯降温(“三明治”法).2组均采用设置水温模式降温,水温设置为10℃.用肛温表连续监测患者核心体温,36 ~ 37℃为降温目标.结果 降温开始后第lh,2组患者体温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第2、4h,观察组体温均较对照组体温明显下降(P<0.01).降温开始后4h内观察组体温达标,而对照组体温未达标.降温期间,观察组皮肤发红、腹泻、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战及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明治”法冰毯治疗中枢性高热降温较单层冰毯降温更加高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福良;曹臻;刘龙;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皮下局部浸润麻醉时加入麻黄碱可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麻醉时加入麻黄碱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时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皮下局部浸润麻醉时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n=40):A组(普鲁卡因100 mg组)、B组(普鲁卡因100 mg+麻黄碱15 mg组)和C组(普鲁卡因100 mg+麻黄碱30mg组),记录入室,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3、5、10和15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 ①麻醉后5 min MAP达到低值,A组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3 minA组和C组的HR开始增快,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5 min左右恢复至麻醉前水平,B组的HR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时加入15 mg麻黄碱可有效地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时仰卧位低血压,且无副反应.

    作者:仇保洲;赵新民;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明确诊断为伸直型髁上骨折的24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Ⅰ型骨折60例,其中尺偏型28例,桡偏型32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Ⅱ型骨折56例,其中尺侧损伤偏重25例,桡侧损伤偏重31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Ⅲ型骨折12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63例行肘内侧入路手术,32例行肘外侧入路手术,33例行内外侧小切口双侧入路手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3例,无血管神经损伤221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肘内翻发生率.结果 Ⅰ型骨折尺偏型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偏型(P<0.05);Ⅱ型骨折尺侧损伤重者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侧损伤重者(P<0.05);Ⅲ型骨折外侧入路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内侧入路及双侧入路(P<0.01).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术后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神经损伤者(P<0.01).GartlandⅡ型骨折术后肘内翻率高于Gartland Ⅰ、Ⅲ型(P<0.05).结论 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原因复杂,合理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肘内翻发生率,但无法避免.

    作者:秦海辉;禚保彪;史迎春;孙庆增;张凤飞;李政委;沈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Wiltse入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经Wiltse入路联合椎弓根植骨与传统腰椎后路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需要手术且不需后路减压的单一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共63例,其中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38岁.患者随机分为3组(n=21):经Wiltse入路组并经椎弓根植骨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值骨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未经椎弓根值骨组,分析比较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脊柱Cobb角度改变,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末次随访JOA评分.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56个月,平均25个月.手术时间、术后Cobb角矫正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1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上明显少于另外2组,且术后VAS评分、末次随访JOA评分优于其他2组(P<0.05).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率植骨组低于未植骨组(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肌间隙可直接到达椎体关节突,在治疗不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上,可减少椎旁肌剥离引起的肌肉疼痛,减少术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经椎弓根植骨,可提高患者伤椎椎体愈合后强度及稳定性,可防止远期出现胸腰椎后凸畸形.

    作者:章浩杰;冯虎;周冰;邓斌;蒋允昌;夏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佳浓度研究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的佳维持浓度.方法 35天~3岁患儿120例,排除严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严重肺炎患儿,按美国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所有患儿均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七氟烷吸入浓度分为1.0%、1.5%、2.0%、2.5%4个浓度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记录各组患儿麻醉镇静过程中Ramsay评分情况以及无法完成检查的例数.结果 1.0%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麻醉时,患儿Ramsay评分较低,与其他各组比较P<0.05,检查过程中有8例患儿无法配合.当七氟烷吸入浓度增加时,Ramsay评分也增加.当七氟烷吸入浓度达到1.5%时,患儿能安静入睡,检查过程中无躁动现象,血压平稳.七氟烷吸入浓度增加至2.5%时,患儿Ramsay评分没有继续增加,但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各组患儿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 在保证安全及有效的情况下,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35天~3岁小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的佳浓度为1.5%~2.0%.

    作者:范从海;张奉超;单成静;文成;王云骥;李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疗效,选择符合药物经济学的药物.方法 147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阿卡波糖组(n=69)与二甲双胍组(n=78),分别接受阿卡波糖片(50mg/次,3次/d)和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d)口服治疗12周.药物经济学评价以成本(C)/疗效(E)比值表示.结果 2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间FPG和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PG作为评价指标,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8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比值分别为5.06元和7.59元.以2hPG作为评价指标,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8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比值分别为4.99元和7.73元.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比阿卡波糖更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作者:吴赛君;吴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对急性阑尾炎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临床手术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有明确病因的27例(38.6%),均为粪石阻塞.60例(85.7%)超声检查阑尾及其周围示明显改变.阑尾改变包括形态改变、管壁厚度改变、管壁回声改变、管腔内容物.阑尾外周改变包括回盲部水肿、胃肠道积气积液扩张、外周肠间隙积液、阑尾周围强回声组织包绕、小网膜囊积液、盆腔积液、门静脉栓子.结论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高,对粪石阻塞引起的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分型诊断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蔡石龙;崔建华;鹿皎;王荣;张世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CD压力抗栓泵在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目的 探讨SCD压力抗栓泵在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120例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SCD压力抗栓泵.对2组患者下肢肢体疼痛、乏力发生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术后下肢疼痛、乏力发生率为20.0%,实验组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实验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压力抗栓泵可有效减少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沈掩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UHS补片在生育期男性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普疝修补装置(ultrapro hernia system,UHS补片)在生育期男性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UHS补片行无张力修补的48例生育期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效果、并发症及对生育的影响.结果 手术时间为35~55 min(平均50 min),术后未出现阴囊血肿、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无复发、局部异物感及慢性疼痛、射精过程或射精之后腹股沟区灼烧及疼痛感,未发生缺血性睾丸炎、睾丸萎缩、输精管损伤等导致不育的并发症.结论 在熟练的解剖技术、精细的术中操作前提下,应用UHS补片治疗生育期男性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庄步强;张秀忠;张冲;张蓬波;任泽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糖尿病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髓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CM)对T2DM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用烟酰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T2DM模型,制备T2DM大鼠BMSC-CM,线栓法制作T2DM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培养基组和条件培养基治疗组(每组n=6).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48 h经尾静脉注射T2DM大鼠BMSC-CM(10 ml/kg),单纯培养基组经尾静脉注射培养基DMEM,空白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术后1、7、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足错步试验.结果 术后第1天,各组mNSS、足错步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条件培养基治疗组mNSS、足错步次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培养基组(P<0.05),空白对照组与单纯培养基组mNSS、足错步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大鼠BMSC-CM可明显促进T2DM大鼠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周苏芹;明圆圆;沈霞;花放;崔桂云;叶新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预防及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4月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1例患者中术后出血8例,发生率为2.66%,4例为原发性出血,4例为迟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中3例为扁桃体下极出血需全麻缝合止血,1例为局部创面少量渗血.迟发性出血中1例为扁桃体下极出血经全麻下缝合止血,2例为扁桃体创面感染后出血,1例为饮食不当导致创面渗血,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中止血不彻底、伤口局部炎症是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扁桃体下极是易出血部位,扁桃体下极缝合及抗感染治疗是可靠的止血方式.

    作者:神平;刘稳;李红权;华夏;周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缝扎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缝扎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50例及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50例中49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子宫腺肌症、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手术中处理子宫动脉时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经腹手术组(P<0.05).2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缝扎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方月兰;王敏;薛白;赵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对晚期结直肠癌FOLFOX4方案化疗后生存期的预测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FOLFOX4化疗方案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6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LV/5-FU+L-OHP)化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影响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并进一步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测化疗前CRP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CRP水平、肿瘤转移、姑息性切除以及PS评分与化疗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化疗前CRP水平是预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化疗前检测CRP浓度对于预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赟;叶英;王继荣;王科明;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肺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我院2007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6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 全组男性11例(18.03%),女性50例(81.97%),平均年龄39.24岁;38例(62.30%)无症状.放射影像学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影,47例(77.05%)密度均匀,14例(22.95%)有钙化.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PSH并支持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 PSH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胸腔镜手术是PSH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许川;梅宏;孙勇攀;韩连奎;刘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RUNX3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人类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评估RUNX3在25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256例乳腺癌组织中RUNX3阳性表达率和阴性率分别为32% (83/256)和68% (173/256),RUNX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呈高度相关(P=0.000),RUNX3低表达提示5年总生存率低以及无瘤生存率低(P=0.000;P =0.001).结论 RUNX3低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以及预后差呈高度相关.

    作者:白津;曹梦函;郑骏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上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肾上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本例患者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无高血压等特殊症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嗜铬细胞瘤,但血压正常.9个月后出现腹壁种植等多发转移,行开放手术探查腹膜后并成功切除腹壁下肿瘤,结合免疫组化及专家会诊,确诊为神经内分泌癌.术后1个月复发,并出现血压升高、乏力症状,按疗程行化疗.结论 肾上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多为晚期,预后差.组织细胞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NSE等)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治疗可能提高预后,晚期患者行化疗等姑息性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于俊杰;温儒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LTD4及MK571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Caco-2凋亡和增殖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D4(LTD4)及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MK571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Caco-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FITC 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PI染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12.5 ~ 400 μg/L的LTD4对结肠癌SW480细胞有促增殖作用,且存在时效和量效依赖性;而1.6~12.5μg/L的LTD4处理24、48 h,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作用时间延长至72 h,可促进SW480细胞的增殖.50~ 400 μg/L的LTD4对结肠癌Caco-2细胞有促增殖作用,且存在时效和量效依赖性;而1.6-50 μg/L的LTD4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200 μmol/L的MK57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时效和量效依赖性;而0.8 ~ 6.25 μmol/L的MK571对SW480细胞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5~ 200 μmol/L的MK571对结肠癌Caco-2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时效和量效依赖性;而0.8~ 25 μmol/L的MK571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5 ~ 100 μg/L的LTD4对2种结肠癌SW480细胞和Caco-2细胞有促凋亡作用,且存在时效和量效依赖性;而100、200 μmol/L的MK571对2种结肠癌的凋亡无明显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5 ~ 100 μg/L的LTD4可以降低2种结肠癌细胞株G0/G1期比例,增加G2/M及S期比例;而100、200 μmol/L的MK571增加2种结肠癌细胞G0/G1期的比例,降低G2/M及S期比例.结论 LTD4具有促进人结肠癌SW480、Caco-2细胞株增殖的作用,该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凋亡、增加G2/M及S期细胞比例.MK571可抑制2种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但对凋亡无明显影响,其抑制增殖作用的可能机制是阻滞细胞于G0/G1期.

    作者:唐采白;周娟燕;费素娟;程惠敏;张世强;赵俊华;王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 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术后复发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3DCRT至总剂量64 ~66 Gy,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卡培他滨1 650 mg/m2,连服2周停l周为1个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行2个周期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3DCRT.结果 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66.67%、4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50%、37.50%、25.00%,P<0.05),但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联合化疗是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

    作者:叶金辉;王向明;唐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正性自我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性自我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性自我暗示.分别于2、4、8周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2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正性自我暗示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张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徐州社区护士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徐州市护士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医疗卫生管理者改善护士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且为提高徐州市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等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鼓楼区、铜山区、睢宁县、邳州4个区(或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社区护士241名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7%.结果 不同职称、人事关系、月收入、工作信心、社会尊重程度的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工作信心、职称和月收入对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是有意义的.结论 工作信心、职称和月收入是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护士的生存质量,需增加对低职称、低月收入的关注与干预,并提高护士工作信心.

    作者:张红霞;高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