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白介素(IL)-23、IL-4、IL-17、IL-31在鸡蛋、鱼和尘螨致敏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流方法,了解徐州某地区人群鸡蛋、鱼和尘螨致过敏性疾病发病情况.收集2014年8月-2015年1月徐州某医院就诊的86例鸡蛋、鱼和尘螨致敏患者血清,其中包括鸡蛋致敏患者28例,鱼致敏患者36例,尘螨致敏患者22例;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血清23例.应用EHSA法检测血清中IL-23、IL-4、IL-17和IL-31含量.结果 在1 025份有效问卷中,有过敏性疾病史患者358例,患病率为34.93%.其中鸡蛋致敏患者占2.44%(25例),鱼致敏患者占4.49% (46例),尘螨致敏患者占15.51%(159例).EHSA结果显示,鸡蛋、鱼和尘螨致敏患者血清中IL-23和IL-4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尘螨致敏患者血清IL-23水平高于鱼和鸡蛋致敏患者(P<0.05);尘螨致敏患者血清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组致敏患者血清IL-31水平虽较健康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螨致敏患者血清IL-31水平高于鱼致敏患者(P<0.05).结论 IL-23、IL-4、IL-17在鸡蛋、鱼和尘螨致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L-23/IL-17轴可能对尘螨致敏的炎症慢性化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李潇雪;许腾予;路雪涵;孟凡超;罗安庆;李向阳;华慧;汤仁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延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衰老的机制.方法 细胞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6组:年轻组、老年组、DMSO组、NaHS组、ATRA组、NaHS+ ATRA组.用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法检测内皮细胞的老化程度,用改良生物素法测定内皮细胞Keap1巯基蛋白,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结果 与年轻组相比,老年组细胞β-gal染色阳性数升高(P<0.01).给予外源性H2S(NaHS)处理后,老年组细胞染色阳性数降低(P<0.01).预先给予Nrf2阻断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后,老年组细胞染色阳性数升高(P<0.01).与老年组相比,NaHS处理组内皮细胞Keap1硫巯基化水平、Nrf2和SOD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预先给予ATRA阻断Nrf2蛋白表达后,内皮细胞Nrf2及SOD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外源性H2S能通过提高内皮细胞Keap1的硫巯基化水平,减弱Keap1对Nrf2的抑制作用,促进Nrf2进入细胞核,从而增加其下游SOD2蛋白的表达,提高内皮细胞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延缓内皮细胞的衰老进程.
作者:丁宁顶;乔伟丽;刘磊;崔洁;闫长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对预防早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直径>14 mm的卵泡数≥25个或取卵获得的卵母细胞数≥20个,hCG日血清E2浓度≥5 000 pg/ml的174例OHSS高危病例人组,全部行全胚冷冻择期移植并给予扩容常规预防.GnRH-ant用药组(87例)于取卵日后第1天(Dl)给予GnRH-ant 0.25 mg皮下注射,持续5天.对照组87例仅予常规治疗.检测2组取卵日(D0)及取卵后第2、4、6天(D2、D4、D6)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用药组D4、D6的血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6的血细胞比容、腹腔积液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OHSS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取卵日后施用GnRH-ant对预防早发型OHSS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减少腹腔积液,降低血细胞比容,改善OHSS患者的临床症状.GnRH-ant可降低VEGF的水平,但其机制还有待研究.GnRH-ant的应用简便、安全,可作为临床上OHSS高风险人群的预防用药.
作者:吕梁;张楚;严为巧;朱彤;黄晓洁;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尼古丁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参考Lobo等急性心梗模型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经腹腔注射尼古丁干预心肌瘢痕的形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eTN-T)含量变化,氯胺T法检测梗死区胶原含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心肌梗死后注射尼古丁后,血清cTN-T含量明显升高,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尼古丁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能与尼古丁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作者:张润泽;郑甲;鲍瑾;彭颐;郑歆;朱占胜;周士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脾转移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HCC脾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综述相关文献,探讨其鉴别诊断和治疗进展.结果 本例患者因腹胀就诊,CT提示肝、脾巨大占位性病变,在CT引导下经皮脾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原发性HCC脾转移.患者临床分期cT4NxM1,ⅣB期,行佳支持治疗2个月后自动出院.结论 原发性HCC脾转移较罕见,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诊断,治疗原则是姑息治疗.
作者:孔风为;盛欧;胡茂平;袁宇慧;孙力;刘科;白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缩短分数(shortening fraction,SF)、下腔静脉相关参数3项指标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胎儿右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孕龄为28 ~ 39+6周孕妇1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HDCP患者59例作为疾病组,血压正常孕妇115例作为对照组,将所有病例再按照孕周分为28~31+6周组、32 ~35+6周组、36~ 39+6周组.首先应用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分别测量胎儿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再分别测量胎儿右心室SF、下腔静脉相关参数,后通过以上参数综合评价HDCP胎儿右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28~ 31+6周组、32~35+6周组、36 ~39+6周组各疾病组胎儿右心室Tei指数、下腔静脉相关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增高(P<0.05),各疾病组胎儿右心室S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HDCP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右心室SF、下腔静脉相关参数3项指标,对临床诊断及治疗HDCP胎儿宫内缺氧、心功能异常,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意义重大.
作者:杜璐颖;杨贺;张力维;郭华贤;高辰玮;焦桂青;王义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OX2抑制剂Gp91ds-tat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保护作用是否与JNK3/c-Jun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通过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组(Saline组)、Gp91 ds-tat组(Gp组).Saline组、Gp组于全脑缺血前20 min分别经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和Gp91 ds-tat(0.4 μg/kg).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JNK3、P-JNK3、c-Jun与P-c-Jun的变化;焦油紫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 在缺血复灌1天时,与I/R组相比,Gp组JNK3、c-Jun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JNK3、c-Jun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同时焦油紫结果显示Gp组神经元的存活数量明显多于I/R组(P<0.05).结论 Gp91 ds-tat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JNK3/e-Jun信号通路实现的.
作者:韩东;蒋倩蓉;武卿;胡书群;许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提取正常对照组与帕金森病(PD)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特征实现PD的分类.方法 对32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与32例PD患者(PD组)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接着使用DPARSF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全脑的低频振幅(ALFF)、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参数图;然后对参数图利用双样本T检验提取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体素值作为图像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特征值进行模型训练;后采用分类精度、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值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ALFF、fALFF和ReHo参数图上分别提取了1 167、1 678、2 780个异常脑区体素值,利用这些脑区体素值取得了较理想的分类结果,其中基于ReHo参数图的分类结果好,其分类精度为96.97%,AUC值为0.99.结论 通过提取正常对照组与PD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中差异脑区体素值,可以对PD实现较高准确率的分类,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依据.
作者:仲奕画;张冉;葛海涛;朱红;巩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相关炎症因子诱导HT22细胞的凋亡模型,为进一步探索神经炎症致神经元凋亡的发病机制和抗细胞凋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BV2小鼠小胶质细胞及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0.5、1.0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BV2细胞0、6、12、24 h,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将上述BV2细胞的上清液孵育HT22细胞不同时间.然后,CCK-8法检测HT22细胞的存活率,AnnexinV检测HT2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与0.5、1.0 μg/ml LPS处理0h后相比,处理6、12、24h后BV2细胞可分泌IL-6、TN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0.1.0μg/ml LPS刺激BV2细胞24 h后产生的上清液对HT22细胞的存活率与处理0h相比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处理0h相比,处理12、24、48 h后的HT22细胞存活率均数分别下降16.9%、40.12%、77.22%.HT22细胞经BV2细胞上清液处理12、24、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1.0 μg/ml LPS刺激BV2细胞24 h后所得培养基上清液处理HT22细胞24h可作为模拟神经炎症促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理想模型.
作者:陈洁芸;付燕燕;王倩;王思;卢斌;杨荣礼;董瑞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一种建立SD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0)和对照组(n=10),所有实验动物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模型组经口气管插管接种0.4 ml铜绿假单胞菌(PA)混悬液,对照组予以同等方法气管内注入0.4ml灭菌生理盐水.观察2组大鼠的临床表现、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实验24 h后处死大鼠,剖胸取左肺做病理学检查,右肺做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临床表现、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加重,体温变化更明显,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平均为6.8×105 cfu/g.模型组注菌前后WBC、NEUT、NEUTr%、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在注菌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肺组织匀浆未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结论 应用该方法成功建立SD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该方法简单、便捷、对动物损伤小、病死率低.
作者:解岚岚;王惠琴;薛佩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评价米诺环素不同剂型的临床疗效,为慢性牙周炎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本实验筛选慢性牙周炎患者26例,患牙79颗,随机分为软膏组38颗和凝胶组41颗.对所有患牙进行牙周洁刮治疗,术后1周复诊,测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四项指标并设为基线,取米诺环素软膏或凝胶置于患者牙周袋内,分别与术后6周、12周复诊,测定四项指标.结果 术后1周基线时软膏组和凝胶组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PLI、SBI、PD值明显下降,软膏组明显优于凝胶组(P<0.05).2组的AL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指数有明显改善,米诺环素软膏预后优于凝胶剂型.
作者:刘宗响;王鹏来;王雯;牟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一次性两端注射配合手法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的疗效.方法 6例患者9例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采用尿激酶一次性两端注射配合局部手法按摩及常规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溶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9例次溶栓治疗患者,成功9例次,成功率100%.局部出血1例次,出血率11.1%,经压迫止血后好转,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尿激酶一次性两端注射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操作简便,溶通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成功率高.
作者:谭永实;苏小明;马媛媛;朱凤;彭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囊性为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行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的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治疗前后的结节体积变化.比较单纯乙醇冲洗与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2种方法对甲状腺囊性为主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2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因素.结果 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后,甲状腺结节平均体积从(15.7±14.3)ml减少到(3.0±2.5)ml,治疗有效率为84.5%.其中,单纯乙醇冲洗组甲状腺结节的平均体积从(16.6±13.5)ml缩小至(4.7 ±3.1)ml,治疗有效率达76.9%.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前后甲状腺结节的平均面积从(14.8±12.2)ml缩小至(2.1±1.4)ml,治疗有效率达90.2%,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的治疗疗效高于单纯乙醇冲洗.对所有的结节而言,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治疗的方法、治疗前体积和实性成分.治疗前体积和实性成分是单纯乙醇冲洗治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没有独立的因素与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的疗效有关.结论 单纯乙醇冲洗与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甲状腺囊性为主的结节具有疗效,单纯乙醇冲洗对体积大、实性成分多的甲状腺结节有效率低于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乙醇冲洗加局部注射可提高无水乙醇消融甲状腺囊性为主的良性结节的疗效,且不受结节性质影响.
作者:朱巧英;丁炎;周锋盛;蒋骁;陈俊;宣旻;吴鹏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各亚型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0例ARDS患者,根据患者28天病死率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2个亚组,另选择同时期人住ICU的25例非ARDS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6h内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可溶性RAGE(sRAGE)和内源分泌型RAGE(esRAGE)水平.结果 与非ARDS机械通气患者相比,ARDS患者血浆sRAGE浓度水平显著增高,血浆esRAGE浓度水平下降(P <0.05);ARDS死亡组患者的血浆sRAGE浓度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单/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只有血浆sRAGE是ARDS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且sRAGE血浆浓度水平与年龄、性别、心率、APACHEⅡ评分、Murray评分及esRAGE血浆浓度无关.结论 血浆sRAGE浓度增高、esRAGE浓度下降有助于ARDS的临床诊断.血浆sRAGE浓度是ARDS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可能成为一种能客观反映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顾维立;张成亮;徐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溴隐亭(bromocriptine,Brc)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束缚浸水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束缚浸水模型组(W组)和溴隐亭预防组(Brc+W组),每组10只.Brc +W组给予2.5mg·kg-1溴隐亭灌胃预处理,30 min后与W组小鼠同时束缚浸水,9h后检测小鼠内脏痛指数和胃溃疡指数.阿司匹林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阿司匹林模型组(Asp组)和溴隐亭预防组(Brc+ Asp组),每组10只.Brc+ Asp组给予2.5 mg·kg-1溴隐亭灌胃预处理,30 min后与Asp组小鼠同时给予300 mg·kg-1阿司匹林灌胃,1h后检测小鼠内脏痛指数和胃溃疡指数.结果 束缚浸水法:与C组比较,W组内脏痛指数和胃溃疡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W组比较,Brc+W组内脏痛指数和胃溃疡指数明显下降(P<0.01).阿司匹林法:与C组比较,Asp组内脏痛指数和胃溃疡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Asp组比较,Brc+ Asp组内脏痛指数和胃溃疡指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 预先给予溴隐亭对束缚浸水和阿司匹林所致的胃溃疡均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瑜;张瑞;樊华秀;杨倩倩;王升艳;陈瑾;黄晨雨;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氯氮平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水浸拘束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w组)、模型组(W组)及氯氮平15 mg·kg-1、30 mg·kg-1、60 mg·kg-1组(C15W、C30W、C60W组).C15W组、C30W组、C60W组水浸拘束前30 min给予相应剂量氯氮平,NSW组和W组给予生理盐水.8h后进行检测.利血平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R组)、模型组(R组)及氯氮平15 mg·kg-1、30 mg·kg-1、60 mg·kg-1组(C15R、C30R、C60R组).C15R组、C30R组、C60R组给予相应剂量氯氮平,NSR组和R组给予生理盐水.30 min后,R组、C15R组、C30R组、C60R组给予10 mg·kg-1利血平灌胃.12 h后进行检测.结果 水浸拘束法:与W组相比,C15W组、C30W组、C60W组的内脏疼痛行为指数明显下降(P<0.01);C15W组、C30W组、C60W组的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溃疡抑制率:C15W组<C30W组<C60W组.利血平法:与R组相比,C15R组、C30R组、C60R组的内脏疼痛行为指数明显下降(P <0.01);C15R组、C30R组、C60R组的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溃疡抑制率:C15R组<C30R组<C60R组.结论 氯氮平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光;徐迟;陈宁好;姚璐;沈玉婷;桂文虎;张凯;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比较硬膜外联合静脉全麻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肺癌手术的10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实施硬膜外联合静脉全麻,设为观察组,一组实施全身麻醉,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情况、不同时点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不同时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比例、不同时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开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h,2组MMSE得分均明显下降,从术后1天开始,2组MMSE得分均逐渐回升,至术后7天,2组MMSE得分和术前1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6h、1天和3天的MMS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患者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6h比例高,之后逐渐下降,术后7天,2组均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在术后6h和术后1天两个时点的POCD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即刻,2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术后12 h至术后3天,2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逐渐下降,观察组在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1天及术后3天四个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硬膜外联合静脉全麻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均会造成认知功能障碍,但硬膜外联合静脉全麻较全身麻醉的影响轻,可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作者:张红玉;陈海明;张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HCC)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PICC成功置管的患儿按实施QCC前后分别纳入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QCC活动,比较2组患儿的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异位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上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值得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妍妍;王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