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知道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但不知道应如何服用,特在此作简单的介绍.
作者:叶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5年10月初的一天,患者18岁的男孩刘某无缘无故地发热,体温有39摄氏度多而且伴有喉咙痛,便去杭州某区医院输了退热消炎药.谁知用药当天下午就出现过敏反应,到后来,浑身长满大大小小的水泡,紧接着表皮似乎和肉分离一般,只要轻轻一碰就掉皮,后全身皮肤很快掉光,连口腔、鼻腔的粘膜也溃烂、脱落,生命垂危.医生说,如此严重的药物过敏,死亡率达30%~50%.据了解,该患者在输退烧消炎药时,似乎未违反操作规范,专家认为患者属强过敏性体质.
作者:宋黎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冬季气温低,容易引起老年人身体内血管收缩,从而使心脏压力加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这种动脉痉挛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引发急性心肌梗塞.
作者:严静;颜默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冬季,有的人无论穿多少衣服、着多厚手套和鞋袜,嘴里还是不断喊冷,手脚也冰凉.办公室里就有位年轻的女同事,一到冬天就非常怕冷,别人穿毛衣的时候,她已经开始穿羽绒服了.大家穿棉衣了,她穿得更多,毛裤就要穿两三条.现在气温回升了,她每天睡觉仍然需要开空调,否则被子里整夜都是冷的.上班的路上还要抱着热水袋.当然,冬天怕冷的人很多,而有的人却在冬泳,却丝毫不觉冷.这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冯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一位患病毒性心肌炎已5年的病人,经常有早搏症状,每分钟1~3次,一直服用ATP、辅酶Q10、维生素C、银杏叶片和抗心律失常药.他问,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服药?
作者:袁秉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浙江省儿童医院胃镜室里,一个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高约8厘米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硬币、玩具配件、针头、佩饰、钥匙……这些小件物品都给孩子们带来痛苦回忆.一个小的硬币或者鸡骨头、花生米……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要了孩子的命,本刊特邀记者特别采写了这篇文章,以提醒年轻的爸爸妈妈.
作者:王雪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常有人问及手淫的问题,近门诊中有一个就诊者这样说,我手淫大约有六年了,以前和女友性生活都很正常.近却发现仅有很少几次正常,大多数都是早泄.自己小腿总是感到疲软,两个小腿酸疼,精神不振,这是怎么回事?精神不振是不是因为我长期没有休息好?我每天都上网,一般都是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早上又很早起来去上班.
作者:李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指导专家:胡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金华市名中医,浙江省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金华市中医院正院级协理员.擅长中医脾、胃、肠疾病及风湿病诊治.
作者:韩国平;左佰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据,中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他们主要是来自中西部贫穷的农村地区,只接受过初中教育且年纪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82%的人到了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和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
作者: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有先天性脊膜膨出吴先生48年的痛家住北京的吴先生自出生后就发现腰骶部有一个小肿物,起初没有什么不适,因此也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肿物也跟着长大.
作者:蒋月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多发病和常见病,骨质疏松症患者日益增多,由此导致的骨痛和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一种对患者的身心甚至社会经济都具有严重危害和破坏性的疾病.
作者:孟庆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随着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龉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对情感和情绪的调节性较差.此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对幼儿的态度以及幼儿在家里的地位和生活方式,都极大地影响着幼儿性格的形成.因此,家长要充分重视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并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积极的性格特征,为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
作者:郑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1年2月2日,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幸福之中.杭城的早春二月,冷风阵阵,寒气逼人,风吹树叶裟裟作响……窨井发现装有下肢残端的纸箱上午9时30分,刑侦支队接总值班室电话:杭城某单位门口一窨井里发现装有两条人体下肢残端的纸箱,要求刑侦技术人员速赴现场勘验.
作者:徐长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范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羊肉的营养价值很高,色鲜味美,人们都很爱吃,但羊肉的膻味影响了不少人的食欲.羊肉膻味主要来自羊肉中的挥发性脂肪酸,若在烹调前设法将其除掉或缓解,便可去除或减轻羊肉膻味.
作者:汪之语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