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研究杂志

健康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杭州市教育局
  • 主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4-6449
  • 国内刊号:33-1359/R
  • 影响因子:0.82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健康研究杂志   2011年1期文献
  • 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目的 分析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1例具体病例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对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文报道的1例恶性蝾螈瘤为女性患儿,6个月;查体示左腹股沟质中、同定、无压痛、直径约3.0cm肿块;术中见肿块包膜完整,表面毛细血管丰富,切面呈鱼肉状;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蝾螈瘤.结论 恶性蝾螈瘤是指含有横纹肌肉瘤成分的恶性神经鞘瘤,恶性程度高,极易复发和转移,愈后极差,临床罕见.

    作者:田岚;杨华军;李民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以食管外表现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以食管外表现为主的4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确诊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食管外表现以慢性咽炎发生率高.所有病例确诊后经埃索美拉唑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确诊前40%(P<0.01).结论 对以食管外表现为主诉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相应对症治疗疗效差或无效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并作胃镜及食管pH监测,避免误诊.

    作者:许英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CHB,降ALT、AST有效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均优于干扰素(P<0.05),且治疗过程中末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CHB安全有效.是治疗慢性乙肝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包皮环扎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包皮环扎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8年11月间来本院门诊就诊的包皮过长患者148例,其中行传统包皮环切术77例,行包皮环扎术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传统包皮环切术需在神经根阻滞麻醉下由2位术者配合完成,而包皮环扎术不需麻醉,且由1位术者就可顺利完成.环扎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环切组(P<0.001),术后外观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环切组(P<0.001),平均包皮水肿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环切组(P<0.001);但是环扎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传统环切组(P=0.001),伤口愈合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环切组(P<0.001).结论 包皮环扎术操作简单,技术稳定,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波;王亚晨;舒彦;梁臻;陈建和;程一宁;张心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肺结节周围血管走行变化的CT观察

    目的 分析CT影像中肺结节周围血管走行变化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80例肺结节病例,其中恶性结节39例,良性结节41例.所有病例行常规CT扫描,并对部分病例进行增强或对部分病灶进行减薄=三维重建,观察结节周围血管走行变化征象.结果 本组病例中周围血管分布改变的征象出现率为74%,良性结节为71%,恶性结节为77%,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肺结节周围各型血管走行变化征象比较:Ⅰ型靠近,良性出现率为33%,恶性为20%,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Ⅱ型穿过,良性出现率为22%、恶性为55%,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Ⅲ型远离,良性出现率为16%,恶性为2%,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Ⅳ型不变.结论 肺结节周围血管走行改变征象有一定的规律性,识别这一征象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秋媛;戚乐;王雷雷;胡鑫;丁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初中生情绪对自尊与攻击性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自尊、情绪和攻击性在初中生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变量的主效应,自尊、情绪及攻击性三者的关系以及情绪在自尊与攻击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以36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结果 自尊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变量的主效应显著(P<0.05),且女生大于男生,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攻击性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变量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 情绪是自尊与攻击性的中介变量,自尊通过情绪的部分中介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初中生的攻击性.

    作者:李娜;姜永志;张海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初中学困生与普通生自我意识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初中学困生与普通生自我意识的差异.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643名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测量,其中包括285名学困生和358名普通生.结果 ①学困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因子中的表现显著比普通生差,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生(P<0.01);②学困男生在行为方面的表现显著比女生差(P<0.01),焦虑方面显著比女生好(P<0.01),学困男、女生在自我意识的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自我意识的各因子和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在各年级的学困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普通生;学困生的自我意识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作者:赵晶;陈传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手术患儿焦虑心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手术患儿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 Ⅰ级且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择期手术患儿55名,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心理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非心理干预组)27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术前准备,按照常规做简短的术前访视,术中不做特别的心理疏导,术后简单回访;对研究组患儿运用护理干预程序即心理、认知、情绪相结合的多元化干预形式.观察并记录术前访视、入手术室、静脉穿刺时及术后24 h四个时间点两组患儿的焦虑水平.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儿在术前访视时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上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入手术室、静脉穿刺时及术后24 h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结论 应用心理干预可缓解学龄期手术患儿焦虑心理,提高患儿围术期的安全性.

    作者:虞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临床实证研究

    目的 对构建的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进行实证研究.方法 以第一次产检的先后顺序为标准,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产科检查,实验组除接受常规的产科检查外,再进行提高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咨询干预.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编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妊娠压力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 团体心理咨询町使实验组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分娩A我效能感得以提高(均P<0.001);团体心理咨询降低了实验组被试的妊娠压力水平(P<0.001).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可提高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降低妊娠压力.

    作者:黄丽;位焕弟;张婧忻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损伤中的作用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退行性变性和缺失.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激活在DA神经元变性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在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刺激时,小胶质细胞大量激活,产生前炎性细胞因子和神经毒性因子,启动或加重神经元损伤,导致DA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小胶质细胞激活对DA神经元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对PD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慧;赵建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针对肿瘤局部的微创治疗方法,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少、定位准确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微创技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并且扩展到肺癌、胰腺癌和骨癌等实体肿瘤.随着RFA治疗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RFA技术的不断改进,局部肿瘤治疗的疗效将进一步提高.

    作者:唐喆;董林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创伤性脑损伤多效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一个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有多种病理机制参与,并且相互作用.创伤性腩损伤神经保护药物研究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阻断创伤性脑损伤单一机制或靶点的神经保护剂疗效有限.因此,多效神经保护可能是创伤性脑损伤神经保护策略之一.文章复习了近年来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试图阐明多效神经保护概念,并介绍了数种正在研发的类似有多效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

    作者:肖国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儿童自闭症康复及康复人员现状与对策

    儿童自闭症病因不确定,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预后较差,国际上研究普遍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提高自闭症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能力,康复过程中需要家庭、社区、医院及有关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然而,国内外在儿童自闭症康复及康复人员方面存在不同,文章对国内外儿童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机构及康复人员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国内儿童自闭症的康复提供参考.

    作者:吴广霞;陈雪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人格培养初探

    塑造具有健康人格的师范大学生,不仅是高师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高师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师范院校应注重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师学生的心理获得健康发展,构建有利于培养高师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模式,为高师学生今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张秋燕;张福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探究式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高等医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的 的教学方式.妇产科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兴趣,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水英;姚济芬;韦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的研究与探索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重视入科教育、加强实习生临床思维培养和组织出科考核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对实习生在消化内科实习提出实践性改进,从而提高实习质量,使其更好地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

    作者:吴小丽;陶利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现有上市制剂消癌平注射液为阳性对照,采用稻瘟霉法和MTT法双重体外筛选模型跟踪筛选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用小鼠Hep 1-6肝癌模型验证活性部位的体内抑瘤药效,进一步采用ELISA法验证通光藤总苷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和小鼠脾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结果 双重体外活性筛选结果 发现,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直接细胞毒活性不明显;体内抑瘤药效试验提示,通光藤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毒性;通光藤的化学部位及其上市对照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对小鼠释放TNF-α和生成IL-2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化学部位表现出来的作用不同,部分呈现双相调节作用,而上市对照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对IL-2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TNF-α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抗肿瘤中药通光藤具有确切抗肿瘤作用,作用机理主要不是通过其直接细胞毒活性,而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关键作用,通光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中药.

    作者:邢旺兴;唐婷;谷娜;郭胜才;吴玉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克肟咀嚼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头孢克肟咀嚼片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四丁基氢氧化胺(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10 mL,加水690 mL,摇匀,用1.5 mol·L-1磷酸调节pH至7.0)-乙腈(70:30);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 头孢克肟咀嚼片的浓度在0.025 mg·mL-1~1.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66902X+1926.6,相关系数r=-0.9993;精密度试验RSD%=0.1%;平均同收率为100.9%,RSD%=0.56%.结论 本方法 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头孢克肟咀嚼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媚;金乐红;唐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1012例乙肝病毒患者HBV P区基因位点变异分析

    目的 研究人群中乙肝病毒(HBV)P区位点突变发生的频牢和特点.方法 通过高保真PCR扩增1012例乙肝病毒患者HBV的P区基因片段,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分析HBV P区169、173、180、181、184、194、202、204、233、236和250共11个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 HBV P区204和180位点突变频率较高;其次是181和236位点;其余位点突变频率很低.在男性患者中,204位点和180位点突变率相对较高;女性患者中存在同样的情况.30岁以下患者与31至60岁患者相比较,181位点变异率差异较大(P<0.01).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V P区位点突变主要集中在180、181、204和236位点.不同性别的患者中,HBV P区基因突变率尚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HBV P区181位点的突变率具有极显著差异.通过测序技术检测P区位点的突变,可以全面反映P区位点的变异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抗病毒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曹亦菲;何平;谭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COX-2、TNF-α的表达及蜂王浆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COX-2和TNF-α在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蜂王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用56%红星二锅头+玉米油+吡唑灌胃;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蜂王浆1.0 g/kg/d灌胃,共12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等.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COX-2和TNF-α的表达,利用Olympus DP70显微成像系统和Image-prodiscovery 5.1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行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肝细胞损伤明显,治疗组有所改善.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蜂王浆组大鼠血清ALT、AST明显降低,A升高(P均<0.05).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均显示,模型组肝组织中COX-2及TNF-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蜂王浆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蜂王浆在酒精性肝病的形成过程中能够抑制COX-2和TNF-α的表达,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小冬;俞利平;尹洪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相关问题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resection of pancreatic head,DPPHR)保留了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的连续性,手术安全性好,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切除范围,可作为胰头颈部良性和低度恶性肿块局限性切除的术式.文章对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解剖学基础、适应症、手术操作问题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阐述.

    作者:刘颖斌;吴文广;李茂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患者的护理

    文章总结了13例应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护理经验,包括导管的护理,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拔管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内的整体护理措施,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方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小儿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50例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小儿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对于非体外循环下心室穿刺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既需要医生有高超的技术,也需要有经验护士的密切配合.巡回护士术前充分准备和器械护士熟练的操作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充分保证.

    作者:陈超群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