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的日臻发展与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笔者在上篇 (<卫生经济研究> 2003.8)中分析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行为,在本篇中尝试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在运作中的差别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决策者在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以及规制监管民营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赵蓉;王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根据产业组织学中的市场势力理论,从需求弹性、市场结构、纵向合谋以及制度层面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制药产业市场势力的成因,继而根据静态和动态效率理论判断该产业市场势力对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动态发展的负面影响,并相应提出制药产业规制建议.
作者:王相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从政治角度对非典的爆发流行和我国抗击非典的斗争进行反思,依次论述了:卫生与政治的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非典爆发流行的政治因素和政治影响,抗击非典的斗争及其胜利的政治意义,从抗击非典斗争中汲取政治上的经验教训.人们从中不难看出,在新的形势下卫生与政治的关系的新变化.
作者:印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 1992年的 GDP较 1991年增长 14.2% ,但以后其增幅每年以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率下降 ,一直降至 1999年的低点-- 7.1% ,期间又经历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扩大内需(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职工工资等等.
作者:徐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医疗机构从多渠道筹资购置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且逐年在增长.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在医疗机构管理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作者:邵永涵;樊丽萍;江笑春;余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项目经费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是项目负责人,项目的设计、运作都由其承担主要责任.长期以来,财政对疾控中心的投入一直不足,资金匮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疾控工作的质量.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加大投入外,疾控中心应该考虑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适时引入项目经费管理十分必要.
作者:刘军;杨红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开展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控制的前提,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选择.
作者:雷志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一、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 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经济核算等基础工作,没有像企业那样形成比较完整的台账制度,成本数据归集困难.
作者:夏玉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后,一些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对职工子女就医也实行了改革,其目的是既照顾职工的福利,满足职工子女的基本医疗,又希望降低疾病经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武汉市儿童医院顺应医疗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主动与那些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联系,向其宣传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根据不同单位的需要,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促进了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谭洪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及时、足额征缴医疗保险费是医疗保险制度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基础,也是衡量征缴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如何控制征缴环节医疗保险费的流失,需要对流失的形式、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钱小山;刘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一)近年来,我们对多家医院开展了审计和调查,发现医院对药品物资采购进行了一些变革,不同程度参与了政府采购、内部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等活动,体现了一定的公开透明度,但在一些方面仍潜伏着隐患.
作者:王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一、医院物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领导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由于医院加强了经济管理和核算,医院内部大都实行科室二级核算,并据以发放职工的效益工资或奖金,这无疑激发了职工的收入意识.但由于部分医院领导对物价管理认识不足,对违反物价政策的现象熟视无睹,以致在物价检查中,被查单位大都存有违纪乱收费问题,这与医院领导对物价管理不力有关.
作者:魏福深;李有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加入 WTO后,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与国际接轨.对此,笔者进行四个方面的思考: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解决好人员健康、有序的流动;中西合璧,重视文化底蕴.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许多医院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绩效工资分配,以期达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成本观,提高医院综合效益,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目的.然而任何一种管理或改革措施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绩效工资分配也不例外.
作者:李志明;王小才;段华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办院规模不断壮大,医技水平显著提高,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形势的发展也使得公立医院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问题日益凸现,如何深化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唐真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农村公共卫生监督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公共卫生监督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农村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就当前农村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作者:林贵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在调查分析温州市 7家医院职工收入及分配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分配制度必须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革,政府政策上给予支持与引导,改变以经济指标为主的奖金核算体系,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等建议.
作者:温州市卫生经济学会课题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一定时期 ,一定地区内,各种卫生资源使用与消耗的货币总额称为卫生费用实际使用总额.它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反映全社会卫生服务使用者在接受卫生机构提供的各种卫生服务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卫生资源总量.
作者:高广颖;马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根据我国医疗服务业供需状况及服务利用情况,从纵横两个方面讨论了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在各分科、各类型医疗服务主体之间的配置并不均衡.同时还给出了用于衡量不均衡度的指标 DED( Disequilibrium Degree, DED),并计算得到纵横两向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度分别为 32.92和 7.468.后提出了如何进行调整的对策思路,以求加强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度,达到在同样的投入下满足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的目的.
作者:徐春美;鲁若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浙江省各地自 1999年起相继成立了各级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 2002年末,全省除 1个县尚未成立外,已成立省、市、县级卫生监督所 97家,其中 81家已实行独立核算.为完善财政对卫生监督事业的补偿政策,笔者对这 81家卫生监督所 2002年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冯仇美;杨明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福全镇位于绍兴市西南,是鉴湖女侠秋瑾的祖籍,南接书法圣地兰亭,北邻中国轻纺城, 104国道南复线穿境而过,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 39.8平方公里,人口 3.9万,共有 22个行政村和 1个居委会,是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 2002年位居浙江省经济发展强镇第 5位.
作者:马高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长期以来,医院缺乏严格的内部核算,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现象,造成医疗成本居高不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传统计划经济的经验管理和被动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卫生需求,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以推行全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变规模数量管理为质量效益控制,建立适合医院经济特点的全新管理体制.
作者:赵哲;刘恒军;许世英;郭明芳;张振福;张平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历程,对如何正确认识医疗服务市场,把握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职能定位、多元化办医等几个目前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医院发展的战略思路.
作者:吴明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