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军队医院,不能像地方医院那样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富有竞争实力的医疗集团,反而由于编制体制调整,规模有所缩减,因此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如 何应对挑战,真正理解和处理好军队医院创新体系与持续发展的内存关系,促进军队医院的持续发展,是军队医院领导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余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我国卫生的政府投人和私人投入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卫生领域内政府投入与私人投入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政府投入和私人投入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现行平均税率对政府投入和私人投入具有负反馈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所包含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增加政府投入、设置优平均税率的同时,要着力吸引私人投入.
作者:农彦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是近几年来财政部门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加大监督力度,保持经济稳定,实现资金优化配置而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在财政管理体制的三项改革中,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核心,它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对所有政府性收支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管理制度,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性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作者:金萍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当前,医院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问题,负债筹资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有负债就会有风险,如果医院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筹资风险,势必产生严重的财务危机.
作者:朱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基础设施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医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硬件条件.但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部分医院在加强基建财务管理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作一些探讨.
作者:蔡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倍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界也从各方面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方调查显示,衡阳市流动人口的伤病风险已上升成为群体的社会风险,如果不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解决这个庞大群体的医疗保险问题,对于衡阳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描述了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及其医疗保障现状,并据此提出解决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对策.
作者:陈海波;肖祥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有对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的考核评价,由于指标单一,不能客观反映统筹基金的使用效率,容易造成基金沉淀或保障不足.本文利用指数的特点,选取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效益的相关因素指标,设计一个综合反映住院基金使用效益的指数模型,以期从总体上对统筹基金使用效益进行整体评价.
作者:杨道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指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原则下,资金使用权和管理权相分离,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资金结算、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的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模式.2002年8月我市成立了诸暨市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卫生分中心(以下简称卫生分中心),同年9月起正式对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这一制度下,医院资金载体发生了变化,由此导致各项内部审计工作的对象、目标、重点、方式方法等都相应发生了变化.随着实践的深化和发展,审计人员要不断分析新的工作特点,探索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作者:王华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结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现行医疗服务收入分析体系,分析影响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变动的各种因素,以利于医院管理层进行有效管理决策,从而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作者:殷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总结分析了沂水中心医院在招标采购、卫生材料、固定资产监督审计、药品使用等方面进行管理机制创新的做法.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创新措施收效显著.
作者:郝培来;武雁;黄家伦;张志刚;刘迎恩;徐同伟;赵秀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通过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2007年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以利用正态性分布检验、各项KPI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发现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能很容易地找到考核体系的调整思路.
作者:王健;赖瑞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一、目前惠民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1.惠民医院的性质问题究竟什么性质的医院可以成为惠民医院,惠民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卫生部对此有相关的规定:惠民医院必须是政府举办的医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惠民医院必须是面向普通人群的,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应该实施费用减免政策;惠民医院主要采取适宜医疗技术,采购同质低价药品,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原则上不得加成;惠民医院是综合性医院,以治疗常见病、慢性病为主;惠民医院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王红军;沈明;赵锡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国针对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两处不合理:用行政法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不合理;用不同位阶规范性文件同时调整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不合理.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仍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在医疗事故的鉴定主体、鉴定程序及诉讼过程、鉴定人员的法律责任、赔偿等方面,有关立法部门应予以重视.
作者:刘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国务院2003年8月5日颁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各地依法管理乡村医生起了很好的作用,达到了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护乡村医生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1].笔者在乡村医生管理的实践中,认为<条例>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应完善.
作者:肖云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及推广过程中,各地都把基金的安全性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提取了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比例大概在10%~15%之间.若一提到透支,必然会谈虎色变.笔者认为,新农合基金安全非常重要,但适度透支的思路也值得探讨.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丽水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2004-2006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全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出现全面亏损现象,分析原因有:政策性亏损,政府补偿性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病人流失,医务人员待遇低导致人才流失,以及医患关系恶化导致病人欠费增多等.为此建议,要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同时要加强医院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作者:郑利剑;黄刚;王保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为使新农合更有效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解决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之逐步完善.本文试图从农民的视角对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加以考察,分析目前的制度缺陷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潘林;张德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一、补偿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有风险才会有保险,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保险的基本原理,消费者购买医疗保险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消费者追求效用的大化,另一个是财富带给消费者的效用服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1](见图1).图中横轴代表消费者拥有的财富,纵轴代表财富带给消费者的效用,AB直线代表预期效用,AB曲线代表实际效用,向上凸起代表财富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预期效用线与效用函数曲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附加保险费.
作者:张英洁;李士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一、补偿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一)疾病风险理论.由于各种有害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人类生命过程的客观规律,人们在社会经济生产和活动中会遭遇一定的疾病风险.疾病风险是指疾病发生及其造成健康损失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严重性、随机性、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避免性等特点[1].根据该定义,疾病风险就是体现在潜在健康损失和发生各种不同程度损失的概率分布之上的,或者说疾病风险是由潜在的损失分布体现出来的.只有清楚某患者疾病风险的损失分布状况,才有可能准确度量该风险的大小.不仅如此,由于保险公司承担了众多的保险对象,仅仅知道每个患者的疾病损失分布还不够,还必须弄清众多对象组合之后的总损失分布.
作者:张英洁;李士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设定一个合理的给付水平,是保证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从实行强制参合、提高统筹层次、引入商业保险、提高补偿比例、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给付水平的措施.
作者:吴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参合主体资格的界定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的基础性问题,但对参合主体的范围,现有政策文件表述并不明确,各地立法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明确了界定参合主体资格的原则,认为以当地农村户籍为标准对参与主体范围进行界定是当前立法妥当的选择.
作者:李国毫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