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农合筹资能力不同,支付水平和保障力度不同,造成参合透析患者灾难性支出发生比例较高,普遍存在新农合患者透析开展较晚、透析不充分和负债透析现象。出于支付能力和交通便利的考虑,新农合患者大多选择腹透,而生存质量调查显示,腹透患者生活质量优于血透患者。建议提高新农合透析患者保障水平,出台政策鼓励腹透的推广应用,使更多农村患者能够获得透析服务。
作者:肖月;宋文舸;赵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率先发展的地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正当其时,不仅有助于改造提升长三角地区的传统工业、促进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保障民生有机结合的重要措施。
作者:贾让成;李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发病率都在激增,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本文通过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和泰国、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透析服务的组织、提供和支付,为我国透析服务的支付方式改革和管理机制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肖月;赵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借鉴国外经验,探讨了政府在发展社会医疗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应考虑引入社会医疗保险的时机和可行性;需强制参与,以解决逆选择问题;从正式部门过渡到非正式部门以实现全民覆盖;提供强制福利包,以避免基金的风险选择;降低使用者付费比例,防止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引入竞争以提高效率;给予民众基金选择权以提高满意度;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以保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任其超;周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当前,基本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与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差距较大,个人负担重与基金结余多并存。对此,提出进一步放大医保基金保障效用,利用基本医保结余建立大病保险基金,并对大病保险的筹资水平、起付线、报销比例等进行了测算。
作者:吴维民;杨秀玲;蒋帅;范丽;韦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当前,大中型医院门诊收费窗口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对此,提出将门诊收费窗口由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并分析了开放式窗口的优点及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张付正;李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介绍了网络预约挂号、远程会诊、掌上医院等移动医疗的开展情况,并结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移动医疗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预测。
作者:俞李嘉;俞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患矛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医疗技术、护理水平、工作流程等。这些矛盾实际上是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个性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医院属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导向尚未从“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转变为“以病人为主”。这种在医疗服务上的供需不匹配,势必造成各种各样的医患矛盾出现。作为长期在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部窗口岗位工作的一员,笔者想从出入院服务与管理的角度谈谈这一领域医患矛盾的现状、成因,介绍笔者所在医院做好出入院服务与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作者:钱爱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从筹资风险保护和资金筹集与分配公平两个维度分析我国卫生筹资公平状况与挑战。结果显示,当前卫生筹资公平的主要挑战是以公平为导向的卫生政策设计仍比较缺乏,政府补助和医疗保险针对脆弱人群的政策设计不够。实现广覆盖后,未来亟需关注不同医疗保险人群之间的公平,此外需要建立符合地区筹资公平原则的政府间卫生投入机制。
作者:张毓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引进和利用外资已成为我国弥补卫生事业经费短缺的一项重要举措。利用“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卫生贷款”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已引进十余个世行卫生贷款项目,但是有些项目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不严,阻碍了项目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世行卫生贷款项目的申请。本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世行卫生贷款项目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唐宇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就近年来国内研究现状、医院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前期准备、数据核算及其关键点逐一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作业成本法这一先进的核算方法进行探讨与思考。
作者:徐迅;厉永灏;王锦福;黄玲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浦东新区开展了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服务模式的试点,在家庭医生服务的体制、机制、模式和内容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包括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全科医学科、“按人头预付”等。鉴于目前存在的家庭医生数量、质量等问题,建议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建立家庭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机制,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和建立医保按人头预付制度。
作者:荆丽梅;孙晓明;娄继权;庄悦红;王峦;崔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事业的基础。如何大限度地发挥乡镇卫生院在农村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推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落实,是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本文针对当前乡镇卫生院业务量下降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张绍军;任彦孔;姚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针对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大而利用不足、有效需求发生转移等问题,从医疗服务需方角度出发,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南京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的主要因素,为农村卫生改革提供依据,以提高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
作者:徐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根据报道,2012年为近半个世纪美国医疗费用增长为平稳的一年[1]。尽管美国的医疗改革并没有实质性启动,但医疗费用的增长有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有所启示。
作者:胡善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龄化引发老年人多元的养护需求,结合老年人养护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现状,本文描述了老年人养护需求的路径图,并提出:参照年龄、收入、自理能力“三要素”界定老年人养护补贴的对象,并分别制定普惠、优惠、特惠政策;进一步明确老年人养护机构的功能,完善老年人养护机构建设;鼓励引进民间资本举办养老服务机构。
作者:周寿祺;祝荣华;陈永生;谢剑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院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护理需求,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苏州市为例,探讨苏州市老年护理院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对护理院投入并加强监管、更好发挥护理院所在行业协会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作者:邱苗苗;马伟玲;蔡滨;徐敏薇;巢飞;周琳;郭子涵;王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介绍了嘉善县作为慢性病适宜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实践情况。总结了以示范基地作为慢性病适宜技术推广的方式在工作机制、技术应用、技术转化创新、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及经验。
作者:朱敏刚;魏盛;许建新;张春艳;王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对马鞍山市2010-2012年新增四项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显示,针对当地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而新增地方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有现实可行性。扩大地方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在科学行政决策基础上,持续坚持公益性方向、健全筹资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和强化绩效考核。
作者:方金勇;袁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计委于2000年联合制定《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设“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和“说明”六个栏目,其中“除外内容”指需要另行收费的药物、特殊消耗材料和组织器官移植的供体等。对此,容易引发以下问题。
作者:陈叶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应积极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公益性回归,同时要避免“吃大锅饭”现象;要构建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真正落实卫生经济政策;要科学设计补偿分配方案,合理制定各项考核细则,并认真进行绩效考核。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