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州、县两级医院医用设备、信息系统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存在设备未启用、闲置、使用率低等问题,原因主要是不具备设备安置条件、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病员较少、成本费用较高等;信息系统建设良莠不齐。对此,提出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设备,提高配置和使用效率,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建议。
作者:张雪莉;潘惊萍;陈文;段占祺;郭小林;韩旭;谭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对危机管理的定义做出了阐释,并分析梳理了国内医院危机的特点、分类和应对方式,重点分析了四种常见的医院危机应对方式,以期对其他医院的危机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谢剑锋;韦铁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医院检验试剂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提高医院检验试剂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帮助医院减少检验试剂消耗支出。
作者:吴积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施保障老年患者在基层公平享用基本药物的政策,能从根本上减轻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和社会公平价值导向,也是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
作者:冷明祥;赵淮跃;李歆;王玥;胡月;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仅直接关系到基层综合医改的成败,还直接影响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破冰。安徽省率先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县级全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中,财政支持起到了“奠定基石”的作用。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提炼安徽省财政支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有益做法,分析其中存在的导向性“争议”,提出深化医改的思考建议。
作者:陈中楼;许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使用委托-代理、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分析法人治理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运行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而修正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理顺复杂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工具,辅以适当的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可以减少委托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从而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
作者:王禅;朱大伟;白冰;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北京市以政府为主导,采用“统一方法、统一工具、统一实施”方式开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开展成本核算过程中,各个医院落实成本核算办法的执行力,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医院信息系统的支持度,以及成本核算结果的应用度是成本核算工作为重要的几个方面。对此,以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为对象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成本核算办法与体系以及强化成本核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王成;许涛;孙磊;吴曼;樊荣;余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新医改以来,财政对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如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卫生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县,姜堰区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沈迎霞;孙世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基于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就医自付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门诊自付费用随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新农合患者门诊自付费用高于居保和城保患者;低收入者住院自付费用明显较高,年龄越大住院自付费用越高。因此,需强化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婴幼儿和青少年保险制度,设立低收入人群的自付封顶线,切断低收入人群“病-贫-病”的恶性循环链条。
作者:荆丽梅;刘元凤;舒之群;孙晓明;许靖;娄继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农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就诊行为和医疗费用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农村患者利用基层卫生资源和减轻疾病负担。
作者:唐立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分析济南市三级甲等医院胃癌根治术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情况,探讨基于单病种付费下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控制策略。为有效控制单病种住院费用,应推进单病种付费向DRGs付费转变,从控制药品费与医用耗材费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病种费用测算机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刘鹏珍;华永新;马效恩;李学强;成昌慧;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255例抑郁症患者的首诊途径及经济负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首诊到非专科医院门诊的比例为82.75%,首诊到专科医院的比例仅17.25%;到专科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年人均总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到非专科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可见,抑郁症患者有较为严重的就诊途径偏差,需要加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作者:杨冬林;张婧;贾秀珍;翟金国;肖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2015年11月24日,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网络2015年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上,李滔主任宣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的重要指示,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副司长陈宁姗、财务司监察专员何锦国到会并致辞,要求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网络围绕医改工作重点开展深入研究,加快成果政策转化,进一步发挥顶级智库的作用。李滔主任作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卫生政策研究工作新局面”的专题报告,来自重庆、黑龙江、北京、广东等省市代表分享了当地开展卫生政策研究的工作经验。与会代表还听取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费用核算与政策研究室王秀峰副主任作的“健康中国十三五建设规划定位及总体思路”、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室赵琨主任作的“卫生政策评估的作用和方法”两个专题讲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八次年会于2015年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加快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有效应对老龄化”。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及其分支机构、成员单位的领导,部分医疗机构、医学院校、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论文作者近100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港澳台地区部分卫生经济专家及国际机构代表应邀参加了学术交流。高强会长作了主旨发言,认为应对老龄化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正确评价老龄化,不能不加分析地质疑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二是不能仅仅关注老年人,还要关注劳动力问题,努力提高劳动人口素质,以应对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三是全面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既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也要解决老有所为的问题,使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人身价值;四是既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又要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年龄、健康状况,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五是既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六是既要关注老年人健康,也要关注青年人健康,因为年轻时的身体状况决定老年时的健康状况。张振忠副会长兼秘书长致辞并汇报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2015年的主要工作及2016年的工作计划;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党俊武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饶克勤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部长、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李玲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健康中国建设与卫生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疾病模式变化与疾病负担”、“完善健康管理体系适应老龄化挑战”、“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四个专题报告。大会还分老龄化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老龄化与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老龄化与医疗服务模式、老龄化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老龄化与健康产业发展等五个专题,就如何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有效应对老龄化进行热烈的学术交流。另外,会议对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15次招标课题进行了颁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师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探析双向转诊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双向转诊制度设计不完善使双向转诊推行缓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低下影响了社区首诊,医师对双向转诊的前景表示不乐观。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及监管制度,加强对双向转诊的宣传,建立和完善互通互享的医院信息网络平台,引导群众社区首诊。
作者:刘志会;何思长;孙渤星;赵大仁;张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8家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以随机拦截法抽取320名老年人,对其健康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的老年人两周内有患病经历,但仅有58.7%的老年人对不舒服症状会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老年人患病后首选的医疗机构一般为市级及以上医院(占47.7%),79.7%的老年人近半年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上。可见,宁波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较高;政府应转变理念,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作者:孙统达;董晓欣;余俊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回顾性数据调查法,对西部某省两县2009-2012年新农合门诊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县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以来,均提高了门诊基金的使用率和受益面,提升了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有效激发了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但是同时,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方案仍受家庭账户模式的影响、门诊补偿的公平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作者:冯毅;魏来;罗娅;刘正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在系统总结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国民健康战略规划制定实施经验,提出健康中国的内涵,即健康中国是全面小康社会下的全民健康蓝图,是健康优先的创新型发展理念,是凝聚政府、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理想的旗帜。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定位、建设规划、范围与边界等,提出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体,以建立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为根本,以强化对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的有效干预为重点,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李滔;王秀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制定目的、遴选原则、药物种类等方面的异同,发现两个目录的遴选原则基本一致,二级分类及三级分类下的药物种类有所不同,据此提出将两个目录合并的建议。
作者:俞双燕;尚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又写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势必对未来我国的国民健康制度安排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引领我国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