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海岛地区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的患病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选取舟山市定海区612名45岁以上中老年男性进行PADAM自我症状评定量表和外周静脉血雄激素水平测定.结果 PADAM自我症状评定结果显示:中老年男性PADAM患病率为39.9%(95%可信区间:36.0%~43.8%),不同年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类症状得分值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激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舟山海岛中老年男性PADAM患病率为30.7%(95%可信区间:27.1%~34.4%),除黄体生成素水平和性激素结合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以外,总睾酮、游离睾酮、游离睾酮指数等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结论 舟山海岛中老年人PADAM的患病率较高,各年龄组间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周庆新;吴金华;沈忠海;鲍忠根;翁毅力;钱燕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现阶段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评价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的现状.方法 按照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的要求,对3个项目县2003~2005年的5039名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调查流动儿童共5039名,其中满周岁2431名,平均建证率为91 9%,卡介苗接种率为71.5%,脊髓灰质炎糖丸接种率为73.0%,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70.3%,麻疹疫苗接种率为63.8%,四苗全程接种率为53.2%;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4.4%,五苗全程接种率为45.1%.未种原因中以缺乏预防接种信息为主,占54.2%.结论 流动儿童的建证率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针对流动儿童宣传动员工作效果不够满意.
作者:胡昱;徐旭卿;凌罗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1年10月~2006年3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制提供策略/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2001年10月~2006年3月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2004年1月~2006年3月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爆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每年的3~5月份、7~8月份以及11月~次年1月流感活动较强.15岁以下儿童组是流感的高发群体,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ILI就诊百分比基线值为10.6%,各监测点ILI就诊百分比相差较大.54%的暴发疫情集中乡镇中小学校,尤其是宁波、温州、杭州、湖州地区,以3月份多(24.7%),一般在1、10月前后流感疫情优势毒株类型易发生改变.结论 我省可能存在春季和夏季流行高峰,需进一步长期监测.流感暴发优势毒株类型在10月和1月前后发生改变,应提高警惕.
作者:王玮;杨仕贵;余昭;陈恩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Cox-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Cox-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P53、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胃癌组织中Cox-2、P53及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患者中Cox-2、P53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85.7%和92.9%.Cox-2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P=0.045)、浸润深度(P=0.007)及生存时间(P=0.043)相关,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部位、肿块大小、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另外,胃癌组织中Cox-2异常表达与PCNA表达在统计学上呈高度相关(P=0.006),但与P53表达无关(P>0.05).结论 Cox-2在胃癌的转移浸润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恶性指标之一.胃癌组织中Cox-2与PCNA表达的高度相关为Cox-2具有促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提供了证据.Cox-2和P53基因可能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严蕊琳;谢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探讨二硫化碳(CS2)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毒作用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用浓度0(溶剂对照)、10、100、1000、10000μmol/L的CS2染毒,共培养24h.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EC)损伤;鲁米诺依赖的化学发光法(L-CL)测定培养液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水平以观察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结果 镜下观察染毒24h后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10000μmol/L CS2染毒组为严重,并有明显细胞脱壁现象;24h染毒培养液化学发光强度有随着CS2浓度增高而增强的趋势(F=34.60,P<0.05),其中10000μmol/LCS2染毒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CS2浓度与内皮细胞培养液ONOO-水平呈正相关(r=0.998,P<0.05).结论 CS2可促使内皮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包括ONOO-,以至氧化抗氧化失衡,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作者:陈绍兰;简乐;王菁;陈苘;朗惠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金华市婺城区麻疹爆发流行特征,为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7月麻疹爆发流行期发生的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1~7月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人770例,确诊640例,发病率102.65/10万,外来人口占40.6%.发病率以<8月龄高,患者构成以≥15岁高.640例患者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18.9%,无免疫史占50.0%,免疫史不详占31.1%.流行主要原因是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滑坡、外来人口管理不到位、麻疹控制免疫策略不落实、免疫失败率高、人群胎传抗体水平低.结论 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建立有效的外来人口管理机制;调整麻疹控制策略;提高接种质量;加强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
作者:邵红星;朱匡纪;蔡祖华;朱丽娟;姜路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传染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疾病.2004年国家卫生部统一推广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系统,本文探讨2004年浙江省经网络直报的各种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分布规律及流行特征.
作者:蒋庭魁;曾蓓蓓;何凡;刘怡;顾华;庞孟涛;毛萍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肠道传染病,过去认为以福氏志贺菌2a(简称F2a)菌型引起,但近有Kaisar等[1]报道福氏志贺菌2b(简称F2b)为常见病原菌,并有新菌型发现,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在检出的469株福氏志贺菌(简称福菌)中39株(8.3%)为新菌型.作者对菌痢病人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并作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利平;张王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现认为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终控制乙肝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1],但是按照当今通用的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部分人群的抗-HBs为阴性或达不到保护的阈值(<10mU/ml),而发生乙型炎病毒(HBV)感染.无或低应答的发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研究高职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的免疫效果.
作者:饶和平;蒋峻梅;吴秀仙;陈月卿;汪苏亚;兰岳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建国以来,哈尔滨市(哈市)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传染病被控制或基本消灭,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哈尔滨市所辖县(市)不同时期有过几次变动,因此本文主要对哈尔滨市所辖七区进行近57年的疫情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彤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脑卒中是城区居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均居世界前列 [1].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脑卒中,其中100万人死亡,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研究对杭州城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脑卒中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军;甘志娟;钟节鸣;何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5年10月22日~11月9日,绍兴市城区某镇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感冒爆发疫情,共发病211例,罹患率10.73%,现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资料1 基本情况 小学位于镇中心地段,有38个班级1967名学生,其中男1069名,女898名.学前班3个班118人,一年级5个班238人,二年级6个班322人,三年级4个班204人,四年级7个班384人,五年级6个班298人,六年级7个班403人.全校有教职员工96人.
作者:毛龙飞;任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5年5月31日浙江省义乌市某外向型企业(约有4500余职工)发生甲型副伤寒流行.根据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查、病例核实、现场环境查看、企业外围搜索以及个案调查分析等初步结果显示,该起疫情可能与在外就餐、食堂饮食污染、生活密切接触等因素有关;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针对可能的有关危险因素进行了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陈恩富;柴程良;叶晓军;陆淑英;范伟忠;韦余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了解舟山市普陀区麻疹流行规律,做好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对普陀区1954~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就麻疹发病出现回升的原因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1954~2005年舟山市普陀区甲、乙类传染病订正年报表,人口资料来自区统计局,发病率、死亡率以年平均人口计算.
作者:王国荣;张世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乙型肝炎病毒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为严重的微生物之一,其感染面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大约有3.5亿人,我国约占1/3.据有关报导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9.75%[1,2],也就是说我国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为了解本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现状,现对入学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瑞芬;韩珊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布鲁菌病(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绍兴市是非病区,在布病防控工作中,对从事山羊屠宰的专业村78名高危人群监测,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史,判定布病7例,在嵊州市尚属于首次发现,经细菌检测,首次检出羊种第3型布鲁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岳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115例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杭州市区儿童铅中毒的临床特点、引起血铅升高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燕;王晓鸣;陈健;连俊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小儿肠梗阻是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但对粪石性肠梗阻报道较少.我院2001~2005年共收治小儿粪石性肠梗阻28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粪石性肠梗阻,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志刚;王金湖;黄寿奖;钭金法;钱云忠;熊启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疼痛和宫缩往往导致较剧烈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产妇的泌乳,因而剖宫产术后镇痛势在必行,左旋布比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由于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而越来越广泛用于产科麻醉及术后镇痛.本文旨在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富产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开始泌乳时间的影响.
作者:吕昌成;陈新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间较短,绝大部分患者体质较好,近年来以静脉麻醉快速诱导及维持为主.
作者:周亮;李子刚;鲁惠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脑积水分流术已应用于临床,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1].本文总结2002~2005年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84例,现就其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亮萍;朱燕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2004年共收治8929例妇科疾病患者,其中60岁以上妇科疾病110例,占同期妇科疾病住院总数的1.2%.为了对老年病人妇科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现对老年妇科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张梅光;沈忠飞;徐水凌;唐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腮腺炎多数由腮腺炎病毒所致,近有报道其他病原菌病毒也可致腮腺炎.我院儿科收治的2003年6月1日~2005年5月31日收治了40例肺炎支原体腮腺炎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铮;张英;黄桂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卵巢癌是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复发率高,生存率低,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癌中之重.卵巢癌治疗方法多样,但总体疗效均不够理想.化疗作为卵巢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机体产生了一系列的毒副反应,致使患者身心造成的伤害,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睡眠.本文旨在通过对100例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期改善卵巢癌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妹;冯素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对1130例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作者:胡亚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采用丹麦生产的Echo-Screen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对2598名新生儿,30天~2岁小婴儿330名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贤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种类繁多,又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对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本文对我院1991~2005年收治的51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诊治进行探讨.
作者:谭征;李建华;陈自力;张泽伟;俞建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趋化因子通过作用于趋化因子受体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通过趋化吸引白细胞、调节其效应功能等参与免疫应答过程[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属于CXC趋化因子之一.SDF-1与CXCR4的结合是一一对应关系.肿瘤细胞迁移和远处转移与白细胞迁徒有许多相似之处,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严密调控[2].乳腺癌常发生远处转移,包括肺、脑和肝脏等.我们通过检测SDF-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阐明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文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探讨老年人血脂、血脂伴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意义,本文对18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测定结果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胆结石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傅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常见病,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治疗甲亢常用药物之一,其副作用发生率约为1%~5%,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但自1993年Dolman[1]首次报道PTU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后,PTU的这一少见副作用才逐渐被认识.尽管发生率较低,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且部分患者有咯血、肾功能不全等重症表现,故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医院和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黄坚;陈江华;李夏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由奈瑟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是男性科常见病之一,如何选用疗效好,给药方便,副作用少的药物是广大男性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加替沙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较新的喹诺酮相似,具有抗菌谱广、药动学特性优越、药物间相互作用少、安全性良好等优点.现把我院加替沙星治疗淋病66例的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毛金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冠心病(CHD)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一种心血管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探索该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清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其血清水平升高一直作为肝胆疾病及溶血的临床诊断指标,该值降低无意义.但近年的研究发现胆红素(bilirubin)具有很强的抗氧化的能力,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1].本文对17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进行测定,旨在进一步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血脂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凌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2005年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区域现状调查及指导项目》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了了解我市学校和幼儿园餐饮具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5年4月对部分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的餐饮具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为常见的一种.为了解湖州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情况,对湖州市2002~2005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杀灭微生物作用,在消毒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为观察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在实验室对其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军明;魏兰芬;潘协商;许激;陆龙喜;朱一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了掌握庆元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探讨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我们于2004年10月对庆元县监测点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丽琴;吴临平;沈必莲;钟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由于全球性食品贸易的快速增长,目前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食源性致病菌,为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了解绍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我们于2004年对绍兴市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的五类食品进行了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等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兴祥;何婷婷;沈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年5月21日12时20分,桐庐县卫生监督所接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县中医院报告:各有4名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到其急诊室就诊,怀疑是食物中毒.我所接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分组开展调查.
作者:方苏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保证食品卫生,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卫生部在总结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现状,于2002年4月推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提出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逐步调整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对关键环节的卫生督查,提高监管效力和水平,使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自觉承担起各自在食品卫生中的职责,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守法意识,促使企业自律和提高诚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省从2003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碰到了许多问题,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结合我省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作者:浦惠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了解我县托幼机构的卫生现状,2000~2004年对县城5家托幼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应年华;倪惠君;陈楚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苯甲酸及其盐类(简称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简称山梨酸)是目前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二者皆属于酸型防腐剂.苯甲酸属低毒防腐剂,ADI值0~5mg/kg,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防腐剂,但自1980年发现其对机体有致突变作用后,有的国家已部分限制使用.山梨酸是防腐剂中对人体毒害小的防腐剂,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允许使用.尽管如此,但如被滥用,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现对平阳县2003~2005年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莉来;钟云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研究青少年儿童耳鼻咽喉类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不同年龄、城乡、性别人群的发病规律,掌握相应的科学数据和资料,为青少年学生耳鼻咽喉类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中小学生耳鼻咽喉类疾病的专项调查.
作者:楼正才;楼梓涵;付涛;胡启忠;张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明确要求强化建筑工地食堂监督检查,维护建筑工人健康权益.目前我市建筑工地较多,工地食堂均为临时搭建,加工场所十分简陋,卫生设施达不到要求,建筑工人饮食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作者:陆江明;章福珍;钟群勇;李欢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加快单位科研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我们研究了基于Web环境的科研教育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科研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华;陈慧萍;高筱萍;孙建中;金贞诚;陈士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卫生监督所作为防保机构改革中诞生的新产物,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对今后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1].现结合实际,对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与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顾月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心脏导管室是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场所,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之一.各个环节的消毒、灭菌、隔离达标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和预后,通过全面、规范、连贯的消毒、灭菌、隔离制度,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监测、监督的结果可以反映一个医院的医护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1].本文就导管室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评价我院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作者:戴盈盈;王美兰;林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它是认可机构和管理机构判定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L)的能力验证政策中,要求获得认可的实验室必须参加CNAL能力验证计划;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在获得认可之前,如可能应至少参加一次有效的能力验证活动.
作者:曹芳红;王法弟;陈晓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甲醇可经人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吸收中毒,饮用5~10ml引起严重中毒,10ml以上可引起失明,甲醇致死量为30ml[1].
作者:虞晓珍;张双凤;黄百芬;吕菁;蒋明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年初,法定传染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实行个案网络直报,这种报告方式的改变,不但提高疫情报告的速度,同时使信息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医生对传染病诊断和报告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疫情资料的质量.为了解我省医务人员对传染病诊断和报告知识的掌握程度,以问卷形式开展本次调查.
作者:林君芬;蔡剑;顾华;杨锦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了解我省医学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SCL-90量表对浙江省4所高校医专生1436人进行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平;周文霞;李显文;张建荣;何贤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小学校是开展青少年反吸烟教育的主要场所.为了更好地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深入开展控烟活动,使广大师生拥有一个空气清新、无烟草危害的育人环境,迎接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十八个世界无烟日的到来,杭州市健康教育所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控制烟草危害征文、征画活动.本文通过控烟征文、征画大赛来了解本市少年儿童对控烟的关注点.
作者:陈玉阳;金慧娟;李小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杭州市有25所学校被抽中接受2003年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现将其中有关烟草使用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海;张新卫;郭俊香;章珍珍;顾昉;徐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全面了解、掌握浙江省疾控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于2005年9月组织开展了全省疾控检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俊香;刘立群;苏丹婷;张新卫;章珍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现状及需求.2005年对江干区某社区的505户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行为及需求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既往研究[1]对综合性医院的住院病人调查显示33%患者有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本文通过对我院某一时段非精神科门诊就诊部分患者BDI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以了解非精神卫生科门诊患者抑郁状况,并探讨门诊导诊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萍;沈俊;吴皓;范燕琴;许雪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它与过早死亡及心血管疾病、肾病和神经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已经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过去的20年间,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加.据估计,2010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增加至2.2亿左右[1~3],除此之外,糖尿病前期人数,包括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也将达到甚至超过糖尿病人数[1].尽管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以控制血糖,却很难维持血糖的正常生理水平[4~5].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不但能预防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同时预防或延缓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王冬飞;金以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狭义上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1,2].
作者:张洁;俞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