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肿瘤杂志

中国肿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 国际刊号:1004-0242
  • 国内刊号:11-2859/R
  • 影响因子:2.41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1999-2000年度优秀期刊一等奖
  • 肿瘤学
中国肿瘤杂志   2002年12期文献
  • 河南省2001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布状况

    [目的]了解河南省恶性肿瘤的死亡现状及其分布规律,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河南省2001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数据.[结果]死亡率居前的主要肿瘤为胃癌、食管癌、肺癌和肝癌.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肿瘤对农村的威胁高于城市.[结论]胃癌、食管癌、肺癌和肝癌仍是将来防治的重点,应教育人们认识各种危险因素,以降低肿瘤的死亡率.

    作者:刘曙正;戴涤新;李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999年~2001年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特征与流行情况.[方法]对1999年~2001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等指标.[结果]3年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141.26/10万,标化发病率为123.86/10万.男性标化截缩率及累积率均以肺癌高,女性累积率肺癌居首位,而标化截缩率以乳腺癌高.[结论]重庆市区恶性肿瘤发病(特别是男性)以肺癌为主,而乳腺癌是危害中青年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加强社区肿瘤防治工作及环境治理是控制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毛德强;汪新丽;何若芬;陈亚林;贾庆良;肖邦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国人群肺癌、肝癌、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综合研究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人群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综合分析方法估计我国人群三种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三种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肺癌包括精神因素、室内环境污染、香烟烟雾、遗传因素和饮食中蔬菜水果的摄入少;乳腺癌包括女性生育和生理因素、疾病史、生活精神刺激、家族史、体重;肝癌包括病毒感染、家族肝癌史、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饮水污染和心理因素.[结论]在影响三种肿瘤发生的因素中,除了各自的特点外,其共同的因素如相应系统疾病史、精神因素等应引起重视.

    作者:么鸿雁;杨念念;方亚;段纪俊;施侣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FHIT蛋白表达与吸烟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蛋白表达与吸烟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5例非恶性肿瘤肺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病例组FHIT蛋白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vs20.00%,χ2=14.42,P=0.001),病例组中吸烟患者FHIT蛋白表达阴性率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70.97%vs33.33%,χ2=7.39,P=0.007).[结论]FHIT可能是烟草致癌物的作用靶点.

    作者:王海娟;孙喜文;马玉彦;戴旭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云南省9县市肺癌死亡率趋势分析

    云南省五华、盘龙、个旧、路南、西山、嵩明、祥云、官渡、宣威等九县市分别作了1974年~1976年、1990年~1992年两次全死因回顾调查.全文就九县市上述两时期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作者:吕任齐;赵体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国肿瘤登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简述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机理在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与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认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可能源发于垂体本身,肿瘤中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肿瘤增殖动力学、生长因子及蛋白降解酶等的表达改变,与肿瘤的侵袭性显著相关.这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发展机理,而且可以指导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术后处理.

    作者:刘爱华;黄玮;黄祜鸿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砷剂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对砷剂与肿瘤的研究发展很快.已证实它对肿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凋亡作用实现的.其具体作用机制包括:开放MPT,活化caspase家族;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快速调变PML_RARα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抑制Bcl_2基因;抑制NFκB的活化;使胞质Ca2+浓度升高.

    作者:宋铁芳;刘冰熔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心理行为干预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文就心理行为干预,生活质量的概念、内涵和心理行为干预对癌症病人整体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不同维度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并呼吁加速这方面人才培养和加深研究.

    作者:黄丽;汤水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GH-IGFS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GH-IGFS不仅对已经存在的肿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抑制凋亡的发生,促进肿瘤细胞粘附、刺激肿瘤血管的形成以及对细胞外基质的重塑等诸多途径对肿瘤的发生、转移有着显著的刺激作用.全文就生长激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海涛;扬德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细胞学检查在喉癌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学检查在喉癌诊断上的价值、优点,将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检查相结合,以提高喉癌的诊断率.[方法]通过纤维喉镜对80例高度怀疑喉癌的患者给予细胞刷片进行细胞学检查,同时给予病理活检,比较两者的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组织学检查发现癌46例.细胞学检查发现癌42例,两种检查的符合率达91.3%.[结论]细胞学检查具有准确性较高、方便、快捷、损伤小,可多次检查以求早期发现病变,而且非常适用于随访等优点,可结合组织学检查,应用于喉癌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作者:周健;吴秀玲;张悦;李智渊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对54例子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p16、p2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1)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15%、95%和40.7%、100%,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p16蛋白在中、高分化组中的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p16、p27表达明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1).(3)p16、p27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p16、p27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可为正确估计宫颈癌的预后、指导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程丽坤;艾志宏;郑冬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肝转移15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病人临床详细资料.[结果]除1例随访38个月仍生存外,14例分别存活2~17个月,平均7.9个月.诊治中肿瘤反复复发呈难治、多药耐药倾向.[结论]乳腺癌肝转移临床治疗棘手、预后较差,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临床可以定期联合监测CEA、CA15-3及影像学检查以较早诊断,外科治疗是可手术病例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方法,但可手术比例低,以化疗为主.通过积极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命.

    作者:陈道宝;杨红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992年~2001年7种肿瘤学期刊发表论文关键词分析

    采用逐年分类人工统计法对1992年~2001年10年间出版的7种中国肿瘤学期刊中17629篇文献的33510个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每年间和前、后5年关键词的变化情况,明确了解中国肿瘤学文献关键词的构成及其年度间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10年来中国肿瘤学的研究动态和肿瘤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菊;钟均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含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含卡培他滨方案治疗16例晚期消化道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卡培他滨剂量为每天2500mg/m2,分两次口服,连服14天;部分联合草酸铂,剂量为130mg/m2,d1,均3周为1个周期.[结果]14例有可观察病灶,均以CT检查结果作为测量病灶大小的依据,并以此评定治疗效果.总有效率(CR+PR)为49.99%;完全缓解(CR)2例(14.28%),部分缓解(PR)5例(35.71%);病情稳定(SD)6例(42.85%);病情进展1例(7.14%).临床获益患者(CR+PR+SD)92.86%.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7.50%(6/16),3例Ⅲ度(18.75%),其余较轻;Ⅰ~Ⅱ度腹泻18.75%(3/1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Ⅰ~Ⅱ度贫血和白细胞下降18.75%(3/16).[结论]含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有较高的缓解率,较报道的单药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有手足综合征、轻度腹泻、轻度贫血和白细胞下降.对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时应特别慎重.

    作者:张照辉;马力文;张淑兰;贾廷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乳腺癌Patey术两种腋淋巴结清扫径路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行Patey术时的腋清径路对分期准确性和功能保存的影响.[方法]对Patey手术83例,随机采用两种不同的腋清手术径路,比较两组的腋清标本病理检查情况及胸前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联合入路较单一入路清除的腋上组淋巴结总数多(P<0.05),胸前神经损伤较少.[结论]行Patey术时采用联合入路行腋清能提高乳腺癌分期准确性并减少胸大肌功能的损伤.

    作者:杨红健;邹德宏;郑亚兵;阮华;王晓亮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弧形套针旋转分段注射药物模合肿瘤靶区

    [目的]介绍弧形套针的旋转分段注射的办法,解决药物分布模合肿瘤靶区的问题.[方法]由直行针和弧形针组成的套针,对肿瘤靶区进行局部旋转分段退行性注射碘化油.普通直针线状退行注药作为对照.[结果]旋转分段注射可以满足设定的三维空间药物分布,药物均匀度较好.[结论]弧形针旋转分段注射是可行的.

    作者:张旭光;曹爱红;王建;王少卿;刘亮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Bcl2和Ba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1999年~2001年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石蜡包埋标本.另选大连医科大学CRC(中日病理中心)尸检的正常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分别检测Bcl-2和Ba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表达的情况.[结果]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和25%,Bax在两者中的表达分别为33%和67%,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Bcl-2蛋白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随分期增高而下降.而Bax蛋白阳性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随分期增高而增高,Bcl-2和Bax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两者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Bcl-2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TNM分期有关,而与细胞学类型、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Bax与上述临床因素均无明显相关.但两者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Bcl-2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Bax可提高凋亡的敏感性,两者的比率决定了在凋亡刺激下细胞是否进入凋亡.

    作者:何勇;李继良;李桃源;刁力;吴健波;聂惠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乳腺癌诊治规范在基层医院实施情况分析

    调查基层医院乳腺癌诊治规范的实施情况,发现基层医院乳腺癌的诊治过程与规范的要求存在距离.建议基层医院应加强肿瘤专业人员的培养,普及肿瘤诊治规范知识,加大对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管理力度.

    作者:陈元东;韦卓;王源;郑小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地方癌症康复组织的群体抗癌效应

    总结了吉林市癌症康复俱乐部10年来开展的活动和经验,探讨癌症康复工作的新途经.

    作者:朱丽娜;焦桂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湖北省抗癌协会17年发展历程

    全文回顾了湖北省抗癌协会成立17年来的主要成绩,剖析了发展历程.

    作者:龚益平;张先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