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671-170X
  • 国内刊号:33-1266/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3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1997-1998年度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2018年6期文献
  • 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的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科收治90例Ⅲ期宫颈癌患者,其中44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联合组),46例患者接受顺铂单药周疗同步放疗(单药组).[结果]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有效率为97.73%,顺铂单药组有效率为82.60% (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患者3年PFS分别为29.55% (13/44)和4.35% (2/46)(P<0.05).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和单药组患者Ⅲ/Ⅳ°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64%和19.57%(P<0.05),Ⅲ°以上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2.72%和43.48%(P<0.05),体重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1.36%和28.26% (P<0.05);而血红蛋白下降、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的Ⅲ期宫颈癌,疗效较好,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李承慧;龙婷婷;段爱雄;江启安;汪志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1971年临床分期与FIGO2009年手术病理分期比较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全面手术病理分期时代下临床分期的不足及改进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比较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差异.[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相比,临床分期Ⅰ期误差率为16.15%,临床分期Ⅱ期误差率为82.79%.手术前后组织学分级总误差率为37.19%,术后有11.25%患者危险分层由低危转为高危.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临床Ⅰ期5年生存率85.37%,手术病理Ⅰ期5年生存率为93.39%(x2=10.32,P=0.00l).临床Ⅱ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5%,手术病理Ⅱ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误差率较高,推荐将术前MRI及宫腔镜等检查纳入临床分期中以增加术前对病变范围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赵轩宇;孔为民;商若天;焦思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细胞肺癌全脑预防性照射中腮腺限量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目的]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脑预防性照射(PCI)中通过限制腮腺的剂量来降低其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为全脑放疗中腮腺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PCI照射的SCLC患者24例,勾画腮腺轮廓作为危及器官(OAR),按照腮腺不同限量程度分别设计2D、2D M和IMRT三种计划并评估其剂量体积和NTCP.[结果]24例患者两侧腮腺体积平均为(36.04±4.41)cc.其中左侧腮腺(17.89±3.86)cc、右侧腮腺(18.15±4.41)cc;三种技术(2D、2D M和IMRT)的T腮腺生物等效剂量(BETD)平均值分别为(1684±416)cGy、(1210±366)cGy和(839±128)cGy.在T2D技术腮腺不限量时有10例患者(41.67%)存在超量情况,其中左右两侧腮腺各有7个(29.17%)超过了2000cGy,并且各有2个(8.33%)超过了2500cGy.2D_M技术中仅有1例患者(4.16%)的单侧腮腺BED>2000cGy(2023cGy),而IMRT技术中则无超量腮腺T.三种技术的NTCP平均分别为(5.08±2.56)%、(3.12±1.42)%和(1.91±0.40)%,腮腺限量后其NTCP明显降低(P均<0.001).[结论]在小细胞肺癌全脑预防性照射中不保护腮腺可能会导致其毒副反应的发生,在治疗计划设计中通过腮腺限量可以有效降低其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作者:龚艳萍;钱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局部晚期肺癌患者118例放射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寻找合理的预测指标.[方法]对118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访.处方剂量60~75Gy,以患者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薄层CT了解患者有无放射性肺炎发生,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计划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结果] 118例患者经治疗后37例出现≥2级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占31.35%;临床因素中放疗合并化疗、放疗前合并COPD以及有吸烟史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GTV、V5等10项放疗剂量学指标在有无放射性肺炎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物理指标分层分析显示,当GTV>135cm、V10>47%、V20>25%、V25>22%、V30>18%、V35>15%或者V40>13%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增高(P<0.05).放疗前合并有COPD、双肺V10>47%,V30>18%和同期放化疗为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o.05).[结论]伴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肺部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正常组织受量,使V20≤25%,V30≤18%.

    作者:宋慧胜;王馨;汤锐明;潘辉林;冯正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浆钙离子、25-羟基维生素D、CaSR及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钙离子、25-羟基维生素D、组织中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CaSR)及E-钙黏蛋白(E-calciummucin,E-cadherin)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经手术切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0例(A组)、同期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B组)和40例乳腺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灶边缘5cm)(C组).入院确诊后未经治疗前,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A组、B组血钙离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组、B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三组均实施E-cadherin及CaSR免疫组化.[结果]A组血浆钙离子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CaSR阳性率高于B组、C组(P<0.05);A组E-cadherin阳性率低于B组、C组(P<0.05);乳腺癌E-cadherin、CaSR、血钙、25-羟基维生素D表达与TNM分期、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钙离子、25-羟基维生素D、CaSR及E-cadherin与乳腺癌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韩雪;林杉;赵子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造影评价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型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son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TVS-CEUS)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型准确性.[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腺癌Ⅰ期62例患者,分析术前经阴道常规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TVS-CEUS图像特征及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TVS及TVS-CEUS两种方法将术后病理诊断Ⅰa期的过度诊断为Ⅰb期的病例分别为15例、4例;Ⅰb期低估为Ⅰa期的病例分别为9例、7例.TVS和TVS-CEUS在术前对Ⅰ期子宫内膜癌分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0.48%、65.00%、84.44%、76.47%、82.26%;64.29%、55.00%、75.00%、42.31%、61.29%,两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S及TVS-CEU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6和0.777.[结论]术前TVS-CEUS可为Ⅰ期子宫内膜癌分型诊断提供更多证据并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毛慧;洪蕾;贾志莺;吕涛;周天虹;马富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2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式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5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26例.[结果]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共38例,发生率为31.4%,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年龄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年龄可能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甫钥;朱华;郑飞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及交叉耐受性研究进展

    宫颈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或抗性是造成复发转移、预后差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宫颈癌化疗及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机制,对克服宫颈癌患者的化疗耐药、放疗耐受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对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及交叉耐受性作一综述.

    作者:李霞;段晶晶;孔为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一种极罕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它起源未定,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的盆腹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赖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遗传分子学改变,特征性的t(11,22) (p13;q12)染色体异位产生EWS-WT1融合基因,可通过RT-PCR、FISH、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这一融合基因来确诊.该疾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17~25个月.DSRCT优的治疗目前尚无共识,大限度地减瘤手术、化疗、放疗、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但总体疗效欠佳.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措施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孙鹏;徐玉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疗效评判的研究进展

    晚期肿瘤维持治疗即一线治疗得到临床获益病情稳定后,继续采用药物治疗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肿瘤进展、提高存活率的目的.维持治疗的停药指征为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二线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方式已经得到认可.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判断维持治疗疗效、确定更换二线治疗时机的预测指征.全文就影像学、肿瘤标志物、临床表现和分子检测等常见的疗效评价手段作—综述.

    作者:连洁;杨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帕替尼治疗骨肉瘤脑转移1例

    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容易发生血行转移,骨肉瘤晚期多见于肺转移,少见脑转移[1].近年来对骨肉瘤的治疗也开展了较多研究,CT广泛应用提高了骨肉瘤远处转移灶的诊断能力,尤其是脑转移.多线化疗及靶向化疗显著性提高了患者无瘤或带瘤生存期,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3].我科于2013年诊治1例骨肉瘤,1年后合并肺及脑转移,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立春;刘雄伟;曾洁;邵夏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纳米炭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纳米炭因在前哨淋巴结示踪方面展现了特异性淋巴结染色、显影迅速、检出率高等独特优势而在乳腺癌临床治疗方面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纳米炭可吸附化疗药物进行靶向化疗,提高化疗疗效同时减少全身副反应,展现了其在药物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全文就纳米炭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史曼曼;陈创;李娟娟;宋俊龙;孙圣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罕见类型乳腺癌的诊治

    对于少见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乳腺癌,由于它们独特的本性,在临床实践指南中并没有提及,从而给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制定上带来很大挑战,包括腋窝分期、手术方式、辅助治疗以及告知患者疾病的预期病程和预后.全文回顾一系列少见类型原发性乳腺癌的病案报道和发表的文献,为这些少见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作者:乔恩奇;陈道宝;金菊;杨红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哨淋巴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阳性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河南省肿瘤医院578例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术中印片及术后连续切片HE染色检测SLN.[结果]全组女性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阳性SLN数目(x2=70.114,P=0.001)、阴性SLN数目(x2=49.095,P<0.001)及Ki67表达水平(x2=6.924,P=0.009)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SLN数目(OR=2.076,95%CI:1.686~2.556,P<0.001)、阴性SLN数目(OR=0.673,95%CI:0.586~0.773,P<0.00l)和Ki67表达水平(OR=1.807,95%CI:1.150~2.840,P=0.010)是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阳性SLN数目、阴性SLN数目和Ki67表达是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焦得闯;乔江华;朱久俊;王丽娜;马有钊;卢振铎;刘真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组织中少数具备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乳腺癌治疗后易转移、易复发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乳腺癌干细胞信号通路在激活乳腺癌细胞功能、乳腺癌调控细胞分化以及控制乳腺癌细胞分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打破其平衡状态将导致乳腺癌细胞失控性增长及肿瘤发生.针对相应通路进行阻断性靶向治疗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视角.全文主要就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臧传鑫;刘瑞娟;赵文歌;孙月;唐世锋;孙长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3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miRNA可通过特异性结合靶基因,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转移、凋亡等进程.miR-31因介入乳腺癌侵袭-转移级联活动的多个关键步骤而成为研究热点.全文就miR-31在乳腺癌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江坤;郭宝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腺癌分类治疗日新月异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其发病率仍然呈现快速增长,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近数十年来,由于开展了早期筛查、早诊早治,重视循证证据、规范诊治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引入新技术、新型药物、新理念,乳腺癌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王晓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肿瘤学安全性

    随着乳腺癌患者对形态要求增高及外科技术的发展,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Ⅰ期或Ⅱ期乳房重建,可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维持乳房外观.但是,其安全性一直广受争议,手术适应证也未完全明确,亟须进一步探讨.

    作者:翟洁;王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环肿瘤DN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检测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复发率高、总生存率低的高侵袭性疾病.TNBC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决定了其临床预后较差.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监测TNBC的新辅助疗效与微小残留病灶,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性疾病,进而指导TNBC的个体化治疗,改善其临床预后.全文就ctDNA检测技术作一介绍,并重点阐述ctDNA在TNBC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李伟;李文杰;钱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脊柱手术后早期相邻节段性疾病发生的分级评估

    [目的]评估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接受脊柱固定术后早期发生相邻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isease,ASD)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41例脊柱肿瘤患者,208例(86.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67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的MRI和临床检查随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7组,并通过基于MRI结果的Oner分型标准和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手术患者术后12个月内ASD发生率,并比较2种诊断标准对脊柱转移瘤术后ASD的诊断差异.[结果]根据Oner分型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11.4%,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24.0%,两者对ASD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间两种诊断标准对ASD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均>0.05).基于临床症状诊断ASD的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Oner和Pfirrmann诊断标准(P=0.007、0.002).脊柱稳定性7~9级的患者术后ASD发生率高于脊柱稳定性4~6级的患者(29.9%vs 15.7%,P=0.034).[结论]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发生ASD的诊断价值优于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其中Pfirrmann分级标准的诊断敏感性高于Oner分型标准.

    作者:姚福东;罗鹏明;刘夏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iR-410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检测miR-410与HMGB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miR-410在多发性骨髓瘤致病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及细胞中miR-410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用于分析HMGB1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和Boyden侵袭小室实验分别用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检测miR-410与HMGB1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重组质粒构建及细胞转染调节相关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建立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在体验证miR-410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MiR-410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及细胞中表达均下调(P<0.01),而HMGB1表达均上调(P<0.01).MiR-410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1).MiR-410通过与HMGB1的3'UTR作用,负向调控HMGB1的表达.MiR-410通过下调HMGB1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侵袭(P<0.05).MiR-410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P<0.05).[结论]MiR-410通过负向调控HMGB1表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从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作者:高大;吕爱娥;苏伊拉;韩东海;李慧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通过自噬途径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效应,并从自噬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es及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处理HepG2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DC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形态;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Res可以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存活率和诱导凋亡.Res诱导HepG2细胞发生自噬,Beclin1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显著下调;联合3-MA抑制自噬后,减弱了Res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Res可通过诱导HepG2细胞自噬发挥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作用于Beclin1/Bcl-2复合体有关.

    作者:刘兰;张志敏;付红星;王敏;饶智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