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别运用Demirjian法和Willems法推断上海地区青少年的牙龄,评估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影像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1~18岁青少年口腔曲面断层片共1122例,其中男性444例,女性678例;分别使用Demirjian法和Willems法评估左下颌7颗恒牙的总成熟度后得到牙龄,对实际年龄与推断的牙龄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对两种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 Demirjian法推断的牙龄与实际年龄相比,男性低估0.35岁、女性低估0.27岁.而用Willems法推断时,牙龄比实际年龄分别低估0.64岁(男性)和0.67岁(女性).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推断的牙龄与实际年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Demirjian法和Willems法的MAE,Demirjian法的MAE为1.23岁;Willems法的MAE为1.27岁.结论 相较于Willems法,Demirjian法的准确度和适用性较高.两种方法均不适用于直接推断上海地区青少年的牙龄,应用时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作者:Park Hyun;周卓君;陶疆;朱亚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4DTM Jaw Motion System)记录下颌运动轨迹,测量计算切导斜度、髁导斜度等相关参数,初步探讨其获得的参数值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取个别正常 、无颞下颌关节疾患等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下颌运动的左右侧Bennett角、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以及前伸切导斜度等5组参数,同时运用传统机械式架测量法计算相同参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和机械式架测量所得参数平均值分别为:①右侧Bennett角:(24.81±5.23)° 和(25.35±4.05)°.②左侧Bennett角:(24.20±8.12)°和(26.58±4.98)°.③右侧前伸髁导斜度:(37.60±9.11)° 和(34.13±6.74)°.左侧前伸髁导斜度:(38.25±10.32)° 和(35.60±8.40)°.⑤前伸切导斜度:(39.97±9.43)° 和(41.14±11.05)°.经过统计学分析,测量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架相关参数所得数值具有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操作简便,舒适度好.
作者: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滕新亚;邹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切牙切角缺损大小对其贴面修复后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离体上颌中切牙42颗,随机均分为6组(1A、2A、3A、1B、2B、3B组),每组7颗,其中1、2、3代表缺损等级,A、B分别代表IPS e.max铸瓷贴面和GC硬质树脂贴面.每组按不同缺损大小预备牙体,并在唇侧缺损边缘制备宽1 mm,深度为0.5 mm浅凹形微创边缘.然后分别按照标准工艺程序完成微创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和GC.GRADIA硬质树脂贴面.各组均用3M RelyX Veneer树脂粘接套装粘固于离体牙上,用万能测力机测试抗折力,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 微创铸瓷贴面修复的抗折力与缺损大小有关.1A组与2A、3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3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瓷贴面复合体主要的破坏模式为粘接面脱落(占71.43%);微创树脂贴面修复的抗折力与缺损大小无明显关系,3组间抗折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树脂贴面复合体的破坏模式为树脂贴面崩折(100%).抗折力2A组>2B组、3A组>3B组,其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缺损等级越大,微创铸瓷贴面修复后抗折力越大;而缺损等级大小对微创树脂贴面修复抗折力影响较小,在2、3级缺损时微创瓷贴面的抗折力都大于微创树脂贴面,提示当前牙咬力较大,缺损等级增大时,应尽可能选择抗折力较大的微创瓷贴面修复.
作者:覃小凤;姚颖冰;许胜;苏晓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第一恒磨牙CAD/CAM全瓷高嵌体与CAD/CAM全瓷冠修复体的抗折裂强度.方法 30颗上颌第一恒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其中A组为CAD/CAM高嵌体组,B组为CAD/CAM全冠组,C组为10颗天然第一恒磨牙对照组.在LLOYD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裂载荷实验,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抗折裂载荷值分别是(1623.00±431.86)N、(1351.00±474.02)N和(2280.3±914.19)N,第一恒磨牙利用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体与全瓷冠修复体的抗折裂能力均低于天然牙,经方差分析,C组抗折裂值大(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体与全瓷冠修复体的抗折强度相当,提示在临床上可以考虑采用更加微创的牙体预备方法来修复牙体缺损.
作者:王萍萍;汪群;孙美玲;郭建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avicide消毒液对口腔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制成55 mm×30 mm×10 mm大小、表面光滑平整的试样,单面划一条标记线段,表面涂布失去活性的15%牛血清以模拟口腔唾液,用无菌棉签分别涂布金黄色葡萄球菌、血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3种细菌悬液0.5 ml/100 cm3,随机分成5组,一组不加任何消毒剂(对照组),其他4组实验组分别为二氧化氯浸泡组、戊二醛浸泡组、cavicide浸泡组和cavicide喷涂组,比较分析各组抑菌率,并在显微镜下测量标记线段的长度变化.结果 对3种细菌抑菌率的结果显示:Cavicide浸泡组抑菌率高,Cavicide喷涂组抑菌率次之,与其他2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氯浸泡组与戊二醛浸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vicide浸泡组和喷涂组标记线段长度几乎未见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氯浸泡组和戊二醛浸泡组标记线段长度明显变长,与Cavicide浸泡组和喷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icide消毒液对口腔硅橡胶印模消毒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抑菌率,且对口腔硅橡胶印模尺寸稳定性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红政;陈曦;景欢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种复合树脂修复前牙龋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前牙龋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复合树脂多层充填技术和3 M-Z350(A2/A3)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选用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年后比较2组的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美观满意度、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可大大提高前牙龋损患者美观满意度,提高修复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彩燕;郭伟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碳纳米洋葱(Carbon nano-onions,CNOs)因其弯曲闭合的特殊石墨层结构而具有良好的性质,毒理学研究发现,CNOs无毒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CNOs的研究已从早期制备方法及纯化,发展到目前其功能应用的研究,CNOs工业上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如催化、电子、润滑剂、环境治理等,而在生物医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独特的结构及性质赋予它在生物医学上的广阔前景,使它在生物成像、追踪、检测及药物的靶向治疗中拥有独特优势.本文就碳纳米洋葱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邓思楠;阮丹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数字化修复体制作技术包括三维数据获取、数字化修复体设计及数控修复体制作.近年来,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本文就可摘局部支架数字化制作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阮雅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舌侧矫治正逐渐成为国际正畸治疗的热门技术[1].滑动直丝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舌侧正畸,托槽与弓丝之间的摩擦力直接影响了滑动力学效果[2],正畸医生只有充分了解舌侧摩擦力的力学机制,才能更为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缩短疗程.因此,关于舌侧托槽与弓丝间滑动摩擦力的探究便尤为重要.本文就舌侧矫治滑动内收过程中摩擦力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晓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儿童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A类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应用Pancherz分析法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硬组织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测量治疗前后的上气道线距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检测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结果 Twin-block治疗前后,ss/OLP、pg/OLP明显增大,Co/OLP和前牙覆盖明显减小,Go-Me长度明显增加,磨牙关系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气道测量值Adl-PNS、Ad2-PNS、Mcnamara线、U-MPW、TB-TPPW治疗后均有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能有效地改善骨性A类患者的咬关系和侧貌,可以有效增加上气道各段前后径长度,这些变化主要由髁突前移导致的下颌骨生长发育所致.
作者:陶倩燕;于向华;宫耀;陈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评价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教学中直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和南通医学院临床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学生59名为研究对象,分为直观教学法组(DVT,30名)和传统教学法组(LBL,29名),选取《口腔科学》中口腔修复内容为本次研究授课内容,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问卷调查评分上,直观教学组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直观教学法应用于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理论与临床联系的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作者:张旭;秦嘉若;解路杨;祁胜财;岳静;唐凤勤;唐小山;徐远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以材料学为基础,以口腔医学应用为终目的的口腔生物材料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修复和替代病损的口腔组织器官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五年来,基于生物医用材料的飞速发展以及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需求不断提升,很多口腔生物材料的研究正在逐步实现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及应用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将简要回顾近五年我国口腔生物材料的研究概况及成果.
作者:孙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带尖牙控轴托槽的下颌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 CBCT扫描获取下颌尖牙的断层图像,通过Mimics 14.0软件生成尖牙实体模型,并使用Pro/ENGINEER 4.0建模软件建立尖牙控轴托槽的实体模型,后利用Ansya 14.5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带控轴托槽的下颌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的有限元模型,模型由5种材料属性、6个实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符合有限元计算要求,并初步分析了远中牵引尖牙的有限元力学情况.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与临床情况接近,能够满足生物力学分析的要求,为进一步力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姜宁;潘杰;赵君;陈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颗需要树脂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Nd∶YAP激光处理牙面后,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直接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分别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对牙敏感性,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和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12个月随访,实验组牙齿敏感度改善情况、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改善牙本质敏感疗效明显,充填体固位力和边缘密合度优,适合用于需要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者.
作者:董依云;朱亚琴;陶疆;王海宁;陶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制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仿生鱼胶原复合膜,探讨其作为引导牙周/骨组织再生(GTR/GBR)膜的生物学潜能.方法 制备一种新型仿生静电纺鱼胶原/生物玻璃/壳聚糖(Col/BG/CS)复合纳米纤维膜,分别研究复合膜的结构、性能、抗菌性及其诱导人牙周膜韧带细胞(HPDLCs)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复合膜具有仿生结构和一定的力学强度.相比单纯的鱼胶原膜,复合膜对变形链球菌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效果.复合膜被证明能明显促进HPDLCs的粘附、增殖成骨分化以及RUNX-2,OPN蛋白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首次开发一种具有主动诱导牙周组织再生能力并兼有一定抗菌性的多功能仿生鱼Col/BG/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为其作为GTR/GBR膜的应用提供可能.
作者:周恬;莫秀梅;孙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牙科铸造用高熔钴铬合金氩弧焊接后的力学性能,为临床口腔修复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直径2mm蜡线,常规包埋,牙科铸造钴铬合金铸造长约5cm的金属段20根,随机分成2组,每组10根.A组不做处理;B组从中间切断,用同材料做焊丝,氩弧焊接.然后分别测试其维氏硬度(HV10)、拉断力、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结果 焊接后的牙科铸造钴铬合金的维氏硬度、拉断力、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几乎与未焊合金相同,经x2计算,P>0.05.结论 氩弧焊接牙科高熔铸造钴铬合金的力学性能良好,可考虑用于牙科铸造支架断裂焊接,在金属支架上增加人工牙、高熔铸件缺陷修补以及圆锥形套筒冠外冠与支架的焊接等方面.
作者:刘好术;姚谊晶;杨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纯钛表面溅射金涂层处理对两种钛专用瓷粉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按ISO9693要求制备纯钛标准试件40个,根据烧结瓷粉的种类(SP:Super Porcelain Ti-22;TC:Triceram)和钛基底片是否溅射金涂层(Au)平均分为4组(AuSP、AuTC、SP、TC组),每组10个试件.各组试件烤瓷后三点弯曲法测定钛-瓷结合强度,使用SPA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视显微镜观察试件瓷层剥脱后的界面并分析其断裂模式,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钛-瓷结合界面形貌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 AuSP组结合强度为(36.32±1.36) MPa,显著的高于SP组(28.91±3.80) MPa (P<0.05),而AuTC组和TC组两组结合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uSP组断裂模式主要为混合断裂模式,其余各组均为界面断裂模式.场发射扫描电镜发现溅射金涂层组钛-瓷界面结合紧密,能谱分析显示金涂层组氧元素和钛元素扩散深度均呈明显下降.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预成纯钛表面溅射金涂层能够抑制氧和钛元素的扩散,提高SP瓷粉的钛-瓷结强度,但是对TC瓷粉的钛-瓷结合强度未见明显效果.
作者:荣亮;骆小平;李宁;谢志刚;李芷;沈先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全瓷材料由同一种CAD/CAM系统制作后其边缘适合性的差异,观察不同材料在烧结、结晶、上釉前后的边缘适合性变化,为临床选择全瓷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制作前磨牙牙备后树脂试件,分别使用长石类全瓷材料,二硅酸锂全瓷材料和氧化锆全瓷材料在SironainLab CAD/CAM系统中制作全瓷修复体各8个,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冠边缘与试件间隙.结果 在基底冠和全冠两个阶段的边缘间隙,长石类分别为(59.18±8.15) μtm和(59.78±8.47) μtm,二矽酸锂类分别为(56.16±6.64) μm和(57.22±7.45) μtm,氧化锆类分别为(18.12±4.69) μm和(22.36±4.48) μtm.其中,长石类与二矽酸锂类的边缘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他们与氧化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组的修复体在两阶段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材料制作的全冠适合性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氧化锆组更接近美国牙科协会的标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昊;翁蓓军;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与日趋成熟,口腔种植术已成为牙列缺损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之一.即刻种植技术由于其在治疗时间,手术次数,创伤程度以及美观方面的优势已经渐渐成为口腔种植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有些方面学术界对即刻种植还存在一些分歧,如即刻种植的适应证、手术方式、负载方式以及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等等.本文就即刻种植体术后的中长期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对即刻种植后2年至5年以上的种植体临床疗效,从种植体存留率、术后牙周健康情况、术后修复方式以及美学评价这几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万绍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临床上常用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及颌内支抗的兴起,患者非依赖性矫治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推磨牙远中技术的患者非依赖性矫治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顾依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颅底软骨联合在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中起了重要作用.除了基因的先天因素外,后天环境因素对于颅底软骨联合生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机械应力是可以影响颅底软骨生长的常见环境因素,并且机械应力可应用于治疗部分颅面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如前牵引常用于治疗面中份发育不足的Ⅲ类错(殆)畸形.机械应力作用可引起颅底软骨一系列的改变,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本文主要对机械应力作用下,颅底软骨联合中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合成、血管生成等相关改变进行综述.
作者:程鸣佳;储沨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根管治疗术是去除感染根管内炎症牙髓及感染物质的有效方法,而彻底去除根管内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Nd∶YAP激光在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再治疗中均有应用.本文就Nd∶YAP激光在根管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