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7565
  • 国内刊号:33-1153/TH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92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32-56
  • 全年订价:16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口腔科学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不同氟离子导入条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导入氟离子的不同条件对牙本质小管封闭的效果.方法 制备牙本质模型45个,每组5个共9组,其中正常牙本质组仅用打磨处理,其余8组模型用6%柠檬酸酸蚀后,除1个脱矿组之外,7个再矿化组用NF-Ⅱ型护齿仪在不同的电流、时间和NaF浓度下进行氟离子导入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模型表面及纵断面的形貌,将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另外,对钙、磷元素含量进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结果 脱矿组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开放,再矿化组牙本质小管内可见明显的矿化物沉积,各组的牙本质小管面积和相对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显示脱矿组与再矿化各组表面钙磷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F-Ⅱ型护齿仪的氟离子导入对于牙本质小管有一定封闭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牙本质再矿化的佳电流为0.1mA或0.3mA,佳时间为6min,佳的NaF浓度为1%.

    作者:嵇颖辰;夏露;陈亚明;熊正慧;冯颢;孙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树脂类粘接剂对全瓷与牙本质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粘接剂对3种全瓷材料与牙本质之间抗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样本为热压铸造陶瓷组、氧化铝渗透陶瓷组和氧化锆切削陶瓷组,每组各18片,各组再随机分为A、B、C3个小组,每小组6片.将收集的离体恒磨牙打磨至牙本质浅层,分别采用树脂类粘接剂RelyXTM ARC、PanaviaTMF以及RelyXTMUnicem与3种全瓷片粘接.所有试件均置于37℃人工唾液中,,24h后测试54个试件的抗剪切强度.结果 热压铸造陶瓷组与氧化锆切削陶瓷组均为RelyXTM Unicem抗剪切粘接强度高,而氧化铝渗透陶瓷组PanaviaTMF抗剪切粘接强度高.结论 对于3种不同全瓷材料,临床上可根据全瓷修复体的种类选择适当的粘接剂系统.

    作者:翁蓓军;沈庆平;钟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葡聚糖包裹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用于MRI造影剂的研究

    目的 探讨葡聚糖包裹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dextran- coate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 nanoparticles,dextran/SPIONP)作为间质注射的MRI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界面共沉淀法,制备dextran/SPIONP,用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测试、热重分析等方法对dextran/SPIONP的大小、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并研究葡聚糖对SPIONP的影响.然后,将dextran/SPIONP稀释成不同剂量,兔舌粘膜下间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段,切取前哨淋巴结,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dextran/SPIONP的适剂量和佳检测时间.结果 dextran/SPIONP的平均直径为6~9nm,其表征与经典的共沉淀法制备的颗粒一致,具有超顺磁性,葡聚糖是影响SPIONP饱和磁化强度的主要因素.dextran/SPIONP用于间质注射的适剂量为含铁量20μmol,佳检测时间为注射后24h.结论 用界面共沉淀法制备的dextran/SPIONP是一种适用于间质注射的MRI造影剂.

    作者:沈毅;陶可;丁小军;窦红静;李军;孙康;孙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用于正畸托槽的氟化钠微胶囊释氟性能研究

    目的 比较改良型含氟正畸托槽中氟化钠微胶囊的长期氟释放情况.方法 将氟化钠微胶囊及普通氟化钠分别按15%比例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GC)混合,填充在改良型正畸托槽内,测定在50d内氟的释放量.结果 氟化钠微胶囊组氟释放速度缓慢持续,曲线较平缓,氟化钠组在2d后释氟浓度大幅度下降,30d后低于氟化钠微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化钠微胶囊较普通氟化钠更适合用作缓释型含氟改良托槽.

    作者:王婷;厉松;张春阳;吴学民;范腾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和抑菌性评价

    目的 评价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水门汀( calcium phosphate-calcium silicate-bismuth compound cement,CPCSBi)的细胞毒性和对常见口腔致龋菌的体外抑菌性能.方法 采用琼脂覆盖法,比较CPCSBi和商品化盖髓材料Dycal、氢氧化钙糊剂(calcium hydroxide,CH)对人牙髓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评价CPCSBi与Dycal、CH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ous mutans,Sm)、粘性放线杆菌(Actinomyces viscosus,Av)、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及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抑菌效果.结果 CPCSBi表现为轻度细胞毒性,Dycal和CH均显示中度细胞毒性.CPCSBi对Sm、Av 、La和Sa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较Dycal和CH强5~10倍.结论 CPCSBi仅有轻微的细胞毒性,但对口腔常见致龋菌的抑菌作用显著,具有迸一步开发的潜能.

    作者:沈睛昳;孙皎;刘昌胜;陈芳萍;吴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其制作方便、快捷、产品组织结构密度高、精度高、避免传统加工方式原材料浪费等优点,被逐渐运用于各个行业.然而,在口腔医学巾的应用还报道较少,主要集中在冠桥修复、可摘局部义齿支架、骨替代物及生物植片等方面.本文介绍了 SLM技术的原理,分类以及在口腔医学巾的应用特点和前景.

    作者:忻贤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化学去龋药物的研究进展

    化学-机械联合去龋技术是一种新的去龋方法,主要依赖于其中化学药物的去腐作用,选择性地去除龋坏牙本质,保留健康牙本质,把对牙齿的损害和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到低,符合现代口腔医学提倡的“无痛微创”观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去龋药物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本文就应用于化学-机械去龋技术药物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罗雍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腭侧微螺钉正畸支抗体的临床应用现状

    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作为控制支抗的一种方式,微螺钉种植体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微螺钉支抗体的腭侧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包括介绍腭中缝区、腭中缝旁区、腭侧牙槽突和上颌结节这4个常用植入区域以及相关特点,压入、远中移动磨牙、内收前牙、扩弓等一些应用现状,以有助于正畸医师的临床使用.

    作者:江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Er:YAG激光在龋病诊治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Er:YAG激光是一种新型的牙体硬组织切割激光,在龋病诊治中的应用正不断深入.本文就Er:YAG激光切割牙体硬组织的机制、牙髓反应,以及在龋病诊断、预防、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金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GBR修复种植体周围骨开窗/骨开裂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口腔种植领域,尤其是在种植体的植入同期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种植体的螺纹部分暴露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使用GBR进行纠正,其临床效果的评价作为GBR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GBR运用于骨开窗/骨开裂的临床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何添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全冠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前牙残根21颗,修复完成后两年进行随访检查.结果 有1颗残根修复后一年玻璃纤维桩松动,失败率4.76%,其余病例义齿冠保持完好,纤维桩无松动、脱落,X线片示牙根和纤维桩无折断,牙 周和根尖无阴影.结论 应用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前牙残根是一种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有关口腔材料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口腔材料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在教学巾除了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外,还可以结合PBL教学、课外见习等教学手段.

    作者:陆华;孙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牙科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材料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自从1962年美国学者Bowen发明以Bis-GMA(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基质,以二氧化硅为填料的牙科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材料以米,复合树脂经历了由早期的化学固化型发展到如今应用多的可见光固化型;由早期使用大颗粒的无机填料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纳米级无机填料;由早期的单一颜色发展到如今与自然牙色泽儿乎相近的多色系列复合树脂.复合树脂所具有的操作简便、色泽逼真和价格较低等优点已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充分肯定.然而,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相对较差以及聚合收缩等缺点也一直是限制其更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围绕复合树脂的这些缺陷,大量的研究工作从无间断,通过技术和工艺的改进和突破,一些新型的复合树脂相继问世,复合树脂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作者:孙皎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