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7565
  • 国内刊号:33-1153/TH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92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32-56
  • 全年订价:16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口腔科学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7年2期文献
  • 光学测量系统在面部外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面部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在面部外形重建和测量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面部三维光学测量系统扫描45名正常人面形,结合Geomagic studio软件反求重建面部外形.比较面部内眦间距、鼻长、鼻宽、鼻高、鼻深等的反求测量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基于面部三维光学测量系统结合反求软件直接重建了45名正常人的面部三维外形,面部测量项目的反求测量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面部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在面部外形采集、反求重建、三维测量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实用性.

    作者:熊耀阳;焦婷;张富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欧米加阻挡曲扩弓法排齐和整平下颌拥挤牙列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下颌非拔牙病例中,澳丝弯制的欧米加阻挡曲扩弓法在传统直丝弓托槽上排齐和整平下颌拥挤牙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8例正畸患者,年龄19~24岁,随机均分成2组,各29例,一组接受传统矫治方法,另一组采用欧米加阻挡曲扩弓法矫治.每种矫正方法又分为轻-中度拥挤(5>II>2)和重度拥挤(II>5)两个亚组.下颌治疗结束时间以下牙弓完全排齐和整平为准.头颅侧位片评价下牙弓排齐和整平前后下切牙位置的变化;模型上测量下尖牙间距和下第一恒磨牙间距以反映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2种排齐和整平的方法获得了相同程度的前牙区和后牙区扩弓量;就重度拥挤病例而言,欧米加阻挡曲扩弓法要明显快于传统方法(P=0.017);结论 2种方法无论在切牙的唇向移动程度还是尖牙间距和磨牙间距的扩大情况等各方面几乎获得了同样的效果,对于严重拥挤的牙列,欧米加阻挡曲扩弓装置显示出更高的效率,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种矫正方法.

    作者:李洁;李勇;李福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载银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静电自组装多层膜修饰钛表面 及其抗菌研究

    目的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钛表面构建聚L赖氨酸(PLL)-海藻酸钠(ALG)多层膜,并在膜层中导入纳米银颗粒,以评价其杀菌效果.方法 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将带正电荷的PLL与带负电荷的ALG在钛片上交替吸附沉积形成聚电解质多层膜,再用盐诱导相分离技术在多层膜中形成一定尺寸的微孔并在其中包裹纳米银粒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能谱分析(EDX)对表面进行表征.并与变形链球菌共培养,观察对细菌的粘附和杀灭的作用.结果 SEM、FTIR和EDX分析证实:多层膜成功沉积在钛片表面,并且纳米银粒子被包裹于其中.荧光显微镜显示纯钛表面有大量的活细菌,沉积聚电解质多层膜后细菌数量减少,导入纳米银离子之后附着于钛片上的细菌数量更少,并且随着膜层数的增多,银离子含量增加,抗菌效果也增强.SEM结果与荧光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钛金属表面沉积载银PLL-ALG聚电解质多层膜,能抑制细菌的粘附.同时,随着膜层数的增加,银粒子含量增加,抗菌效果增强.

    作者:马朝阳;方文良;肖群;李志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贴面用于四环素牙美容修复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贴面修复四环素染色牙的优势.方法 选取四环素染色牙患者20例(共80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按照树脂贴面修复的牙备要求对患者上颌4颗切牙进行牙体预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材料(NET型)及3M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制作成树脂贴面,利用Kerr全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贴面完成后进行6~30个月、每次间隔6个月的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yge贴面复查标准及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作为临床检查指标,观察贴面色彩稳定性、边缘适合性、邻接边缘变色情况、继发龋及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等,评价2种材料制成贴面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在6~30个月、每次间隔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实验组的修复体无松动脱落,无继发龋,边缘无明显染色,色泽稳定;对照组有5只贴面出现脱落,2只出现折裂,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结果中,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3M复合树脂材料,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材料用于四环素染色牙的贴面修复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色泽稳定,对牙龈刺激小,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

    作者:贾爽;陈栋;王德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水解罗非鱼胶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活力及成骨分化的效应

    目的 探讨水解罗非鱼胶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活力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制备水解罗非鱼胶原,原代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PDL细胞),分别利用MTT试验和real-time PCR试验检测水解罗非鱼胶原对细胞活力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COL I,OCN和RUNX2的表达的影响,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分化相关蛋白骨钙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探讨水解罗非鱼胶原对整合素-ERK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 水解罗非鱼胶原能促进hPDL细胞的增殖,使ALP,COL I,OCN和RUNX2的基因上调,诱导骨钙蛋白的产生,这些生物效应与水解罗非鱼胶原可激活整合素-ERK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水解罗非鱼胶原具有骨诱导性,具有诱导hPDL细胞成骨分化的潜能.

    作者:刘超;孙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阳极氧化钛合金表面着色技术模拟天然牙根及牙龈颜色的研究

    目的 通过阳极氧化技术使钛合金表面着色,比较钛合金表面与天然牙根及牙龈颜色的差异,筛选出美学性能更佳的钛合金颜色及相应的阳极氧化条件.方法 钛合金(Ti-6Al-4V)置于浓度为1mol/L的磷酸电解质溶液中,在0~90V范围内调整电解电压进行阳极氧化,使钛合金表面呈现不同颜色.自然光线下,筛选出表面颜色近似于牙根、牙龈颜色的钛合金试件.利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比色仪分别测量天然牙根、牙龈、着色钛合金及未处理钛合金的L*a*b*值.比较各组间△E的差异.结果 阳极氧化后钛合金表面呈现不同颜色,当电解电压为5V、10V、55V、60V时形成黄色系钛合金,与天然牙根色系接近;电解电压为65V、70V时形成红色系,与牙龈颜色接近.分光光度计比色仪测量可知,天然牙根、牙龈与实验中着色钛合金及未处理钛合金的L*,a*,b*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天然牙根与着色钛合金的L*与b*差异大,而a*差异较小.天然牙龈与着色钛合金的L*的差异小,而a*和b*差异较大.65V电压处理后的钛合金与牙龈之间色差值小.结论 阳极氧化技术可使钛合金表面形成浅黄、金黄、黄红等与牙根、牙龈相近颜色.阳极氧化技术可缩小钛合金与天然牙根、牙龈色差.

    作者:王婷婷;王丽娜;范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EG-CL/LA膜负载甲硝唑药物的体外缓释及抗菌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以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丙交酯(PEG-CL/LA)为聚合物载体的甲硝唑缓释膜的体外抗菌和药物释放性能,旨在研制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缓释膜.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wt%、8wt%及10wt%甲硝唑药膜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度;选用牙周可疑致病菌具核梭杆菌(Fn)和致龋菌变异链球菌(Sm),采用抑菌圈法研究3种药膜对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抗菌性能.结果 (1)药膜在载药量为5wt%~10wt%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药物释放时间随着甲硝唑含量的增加而缩短,3种比例的载药膜的药物释放时间均可达7天以上,其中,5wt%药膜可达10天.(2)随着药物含量增加,抗菌作用逐渐增强,5wt%载药膜对Sm和Fn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00±0.16)mm和(8.07±0.09)mm;8wt%载药膜为(10.13±0.19)mm和(11.13±0.09)mm;10wt%载药膜为(12.07±0.09)mm和(19.33±0.94)mm.该药膜对具核梭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结论 PEG-CL/LA载药膜对牙周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是一种有望用来辅助治疗牙周疾病的药物膜.

    作者:黄争美;马晓飞;Junu Karki;王申春;郎美东;张修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D打印个性化钛合金内植物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

    近十年来3D(three-dimentional)打印钛合金内植物凭借其钛合金本身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个体化设计优势以及精准医学的特点在医学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在口腔颅颌面外科以及整复外科领域中.它解决了传统术式中普遍存在的供区伤害过大、自体骨形状修整时间过长、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效果一般等问题.本文就目前成品钛合金内植物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状况、3D打印技术概述以及三维打印钛合金内植物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寿雨薇;金诗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管理在牙周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14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LI、GI、PD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PLI、GI、PD数据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健康教育依从性有显著差异.结论 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牙周病治疗疗效改善牙周病患者依从性.

    作者:梁楠;仲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善磷酸钙陶瓷生物活性的途径

    生物陶瓷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磷酸钙(Cacium phosphate, CaP)类材料与人体天然骨的无机成分相似、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颅颌面科和整形外科等领域的骨及软骨的修复与再生,以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目前,已被成功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CaP类生物陶瓷材料主要有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HAp/β-TCP双相生物陶瓷、采用自固化形式的磷酸钙类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 CPC)以及含有CaP成分的复合生物材料等 [1].

    作者:林开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方法在口腔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PBL教学方法在口腔本科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0~2011级本科生,随机分为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试验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各30人,比较2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及诊疗技能有无差异.结果在基础理论方面,试验组(86.325.13)分,对照组(82.726.49)分,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操作及诊疗技能方面,试验组表现良好及优秀为63.3%,而对照组仅为3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PDCA循环结合PBL教学能提高口腔本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操作及诊疗技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儒雅;刘海霞;陈秋秋;王婧;韩蓓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