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开展温州地区杜氏/贝氏肌营养不良症(DMD/BMD)4个家系的直接和间接连锁基因诊断,进一步为基于DMD/BMD症状前男性患者和女性携带者基因诊断结果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针对4例DMD/BMD先证者,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18个外显子缺失,进行直接基因诊断.针对未能发现常见外显子缺失的DMD/BMD先证者及其有关家系成员,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技术检测第50内含子STR多态性,进行连锁基因诊断.结果:家系2的先证者缺失外显子48、49.家系1中先证者二姨不是携带者.家系3中,儿子均正常的先证者大姨、三姨都是携带者,二姨未婚二女儿是携带者,先证者幼小弟弟为正常者,即使年龄增大也不会发病.家系4中刚出生的先证者妹妹是携带者.结论:本研究的DMD/BMD家系的直接和间接连锁基因诊断结果,特别是症状前男性患者诊断结果、尚无患儿的女性携带者的检出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靖;窦瑞艳;郑天津;卢雪梅;张凤立;赵胜科;王超彦;李红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00 kV低管电压低剂量脑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临床可行性及其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中心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怀疑动脉瘤而行脑CTA检查的患者共294例,根据扫描管电压的不同,分为120 kV常规管电压CTA组(C-CTA组)148例和100 kV低管电压CTA组(L-CTA组)14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图像的客观质量及主观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管电压CTA和100 kV低管电压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与C-CTA组相比,L-CTA组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分别降低35.65%、35.27%及35.35%.L-CTA组血管平均CT值及其与脑实质的CT差值较C-CTA组均明显增加(P< 0.001);虽然L-CTA组图像噪声显著增加,但C-CTA、L-CTA两组图像客观质量及主观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A组诊断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96%、99.83%和99.38%,L-CTA组分别为95.16%、99.72%和99.42%,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动脉瘤大小测量的结果与3D-DSA相关性均较好.结论:100kV低管电压脑CTA扫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图像质量不受影响,且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高,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推荐常规开展.
作者:李瑞;唐坤;林洁;郑祥武;曹国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菲林)降调节对黄体期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治疗的1 287例年龄≤38岁患者,共1 287个治疗周期.所有患者在黄体中期注射GnRH-a≤0.6 mg,降调2周后开始促排卵.结果:1 287个周期患者,达菲林剂量≤0.6 mg(平均0.53 mg,约1/7全量),使用GnRH-a后2周,黄体生成素(LH)为(2.16±0.95)IU/L,雌二醇(E.)为(83.03±37.98) pmo1/L.促排所需促性腺激素(Gn)总量为(1 710.03±463.42) IU,Gn天数为(10.70±1.73)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LH为(2.75±2.26) IU/L,孕酮(P)为(3.57±2.89)nmo1/L,E.为(9 833.21±5 685.94)pmo1/L.平均获卵数为(12.24±5.85)个,优胚率为62.85%.154个周期因各种原因未移植,1 133个移植周期中,血hCG阳性率为60.90%,临床妊娠率为54.64%.结论:对于年龄≤38岁,卵巢功能尚正常的患者在黄体期长方案IVF-ET周期中,使用1/7剂量长效GnRH-a降调节能有效地使垂体达到去敏状态,减少Gn用量,而且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
作者:林佳;赵军招;王佩玉;余蓉;肖仕全;黄学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 (TSA)与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生长及其Polo样激酶1(PLK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设为对照组、TSA 150 ng/mL组(TSA组)、5-FU 20μg/mL组(5-FU组)、TSA 150 ng/mL+5-FU 20 μg/mL组(TSA+5-FU组)四组,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分析SGC-7901细胞PLK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LK1蛋白表达.结果:TSA和(或)5-FU分别作用24、48、72 h后均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TSA+5-FU组较TSA组或5-FU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更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干预胃癌细胞48 h后,TSA+5-FU组G0/G1期比率为(85.23±2.17)%,较TSA组或5-FU组显著增多;TSA和(或)5-FU干预胃癌细胞48 h后,TSA+5-FU组较TSA组或5-FU组显著减弱PLK1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结论:TSA联合5-FU干预,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阻止细胞周期于G0/G1期,癌基因PLK1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减少均较TSA组或5-FU组明显.
作者:程海燕;沈哲;陈卫昌;严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花色素苷(Anth)功能饮料对正常及环磷酰胺处理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从黑米中提取Anth并将其调配成饮料,连续喂养大鼠6周后,测定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及其系数;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由刀豆蛋白A、脂多糖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用生化方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PMΦ)、血清、肝、脾、肾、胸腺组织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摄取中性红试验检测PMΦ的吞噬功能.结果:Anth饮料使正常大鼠脾湿重显著增加(P< 0.01),并抑制环磷酰胺所致的脾萎缩(P< 0.01);显著提高正常大鼠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均P< 0.01),同时对环磷酰胺处理后大鼠脾T、B淋巴细胞降低的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均P< 0.05);显著提高正常大鼠PMΦ内LDH活性(P<0.01),而且能抵抗环磷酰胺所致的LDH活性(PMΦ、血清、肾、胸腺)和ACP活性(PMΦ、肝、脾、肾、胸腺)的降低(P< 0.05或P< 0.01);同时对环磷酰胺导致的大鼠PMΦ吞噬能力的降低具有明显上调作用(P< 0.01).结论:Anth饮料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陈秀芳;吴冰冰;胡云双;金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棉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棉酚干预组.后2组给予高脂饮食加小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棉酚干预组(第1~第4周棉酚按15 mg ·kg-1·d-1剂量灌胃,第5~第12周棉酚按15 mg·kg-1·周-1剂量灌胃).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法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Bax、Bcl-2、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水平;电镜、光镜下观察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2型糖尿病组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可见较明显的核固缩、核膜皱缩、胞浆空泡化,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海马中,caspase-3、AIF蛋白表达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皮层中,Bax、AIF蛋白表达升高(P<0.05),caspase-3呈升高趋势,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行为测试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搜索策略明显变差(P<0.01);经棉酚干预后,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形态学病变减轻,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海马中,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caspase-3、AIF蛋白表达降低(P<0.05),皮层中,Bax、AIF蛋白表达降低(P<0.05),caspase-3呈下降趋势,行为测试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搜索策略明显好转(P<0.01).结论:棉酚能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脑内神经元,提高大鼠空间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下调神经元凋亡基因caspase-3、Bax、AIF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亮;刘网网;焦立卓;李剑敏;陈三妹;陈国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 ~ 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 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17.5×10-3 PNAU/kg HTK治疗;对照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受损段神经行光镜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另随机抽取5只大鼠坐骨神经电镜下观察神经形态学以及雪旺细胞(SCs)的凋亡情况,剩余10只大鼠取坐骨神经行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TK组SOD活性较高(P<0.05),MDA含量则较低(P<0.05);术后14 d光镜观察,与HTK组相比,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术后14 d电镜观察,对照组神经纤维髓鞘水肿、神经纤维内部分细胞器水肿明显,并有大量SCs凋亡,而HTK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观察到SOs凋亡.结论:HTK具有改善神经周围微环境,调节局部氧自由基水平,和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作者:莫云长;耿武军;王均炉;刘珺;戴勤学;王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样2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g1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及SA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fg12在大鼠胰腺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的表达.结果:与S0组相比,fg12在SAP大鼠胰腺微血管内皮(P< 0.01)及PBMC (P< 0.05)中高表达;SAP组胰腺病理评分显著高于S0组(P<0.01),且与胰腺(r=0.852,P< 0.01)及PBMC(r=0.735,P< 0.01)中fg1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fg12在胰腺及PBMC中的表达与胰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可能可用作早期预测SAP发生的标记物.
作者:叶晓华;怀佳萍;卢光荣;王晨;陈武杰;黄智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RXM)对离体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MSCs) P27kin-1(以下简称P27)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哮喘大鼠ASMCs,以未加RXM的ASMCs为对照组(R0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10、25、50和100 μg/mL)RXM处理的ASMCs为实验组(即R10组、R25组、R50组、R100组).药物干预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P27 mRNA及P27蛋白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活化的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量.结果:RXM作用后,细胞存活率降低,而凋亡细胞比例增加,且呈量效关系.各实验组(R10组、R25组、R50组、R100组)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5.8±2.2)%、(6.3±1.1)%、(14.8±8.0)%和(39.4±7.9)%,均高于对照组的(3.3±1.2)%;P27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1±0.05、0.35±0.07、0.38±0.06、0.47±0.05)和P27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2±0.29、0.97±0.33、1.02±0.37、1.44±0.18)均高于对照组(0.27±0.05和0.37±0.42);另外,实验组活化的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含量也较对照组增高.P27 mRNA和P27蛋白表达量与AMSCs增殖呈负相关(分别为rs=-0.864,P< 0.01;r=-0.639,P< 0.05),而与AMSCs凋亡呈正相关(分别为rs=0.684,P<0.01; rs=0.622,P<0.05).结论:RXM上调AMSCs中P27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吴海亚;戴元荣;应斌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情严重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偶联比色法对我院7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非重症肺炎组)、32例重症肺炎患者(重症肺炎组,其中存活20例,死亡12例)和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非重症肺炎组和COPD组患者入院时TG、HDL-C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非重症肺炎组比,重症肺炎组HDL-C、L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死亡者与存活者比较,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DL-C水平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度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作者:金晓盛;吴厉锋;钱小英;徐滨;王万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主要致敏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为AR的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变应原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两类,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和受试季节等因素,对温州地区l 269例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温州地区吸入性变应原SPT阳性率为73.84%,主要变应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吸入性变应原SPT阳性率与年龄相关,与性别、季节无明显相关,但狗上皮、桦树、干草尘埃阳性率分布具有季节性特征.食入性变应原SPT阳性率为20.17%,主要变应原为小虾.食入性变应原SPT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相关,与季节无明显相关,但蟹类阳性率分布具有季节性特征.结论:温州地区AR致敏变应原SPT阳性率存在一定的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布特征,吸入性变应原SPT阳性率高于食入性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是温州地区主要的致敏原.
作者:陈君;汪静波;林碧;陈建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脉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RI),探讨脉压与肾动脉阻力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高脉压组(19例)和非高脉压组(3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和肌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测定法测定两组患者左、右侧主肾动脉(MRA)、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计算RI.结果:高脉压组患者各级肾动脉RI均大于非高脉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肾动脉RI与脉压呈正相关(P< 0.05).结论:肾动脉RI与脉压密切相关,脉压增高可引起肾动脉阻力增加.
作者:方波;邹曙东;杨鹏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超声测量肝脏切面面积来评估肝脏体积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无肝脏疾病及引起肝脏增大因素的超声检查者214例,测量肝脏的右叶前斜切面面积和左外叶纵切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肝脏两个切面面积之和与CT测量的肝体积进行比较.结果:97例正常男性肝右叶前斜切面面积为(95.31±22.95)cm2,左外叶纵切面面积为(28.37±7.77)cm2; 117例正常女性肝右叶前斜切面面积为(84.99±16.91)cm2,左外叶纵切面面积为(25.37±5.56)cm2;两个切面面积男性要大于女性(P<0.01),青年、中年、老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人肝脏左右两个面积之和与CT测得的肝脏体积明显呈正相关(r=0.511,P=0.000),肝脏体积与肝脏两个切面面积和的回归方程为:LV=940.8+2.1S (cm2);肝左外叶纵切面面积与右叶前斜切面面积比为3.47±0.87,呈正态分布.结论:超声测量正常人肝脏的右叶前斜切面面积与左外叶纵切面面积可用于评估肝脏的大小,方法简便实用.
作者:金桂龙;丁之玮;郭玉霞;赵湘湘;朱葵阳;王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对祛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6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大剂量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痰功能及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在改善患者排痰功能方面优于常规组《P< 0.05),但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改善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排痰功能.
作者:杨飞英;景元明;叶民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9例银屑病患者作为银屑病组,并以1∶1的比例选取69例性别与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之间MS患病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银屑病组MS患病率(分别为7.25%与18.84%,P=0.043)、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70%与27.54%,P=0.004)以及吸烟者比例(分别为21.74%与49.28%,P=0.001)显著更高.与不伴MS的银屑病患者相比,伴MS的银屑病患者的年龄(分别为37.27与44.15岁,P=0.010)更大,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1.91与27.29 kg/m2,P=0.000)与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1.40与3.33 mmo1/L,P=0.000),男性患者比例(分别为42.03%与100%,P=0.000)与吸烟比例(分别为37.50%与100%,P=0.000)及饮酒者比例(分别为19.64%与61.54%,P=0.003)显著更高.结论:银屑病患者中MS患病率升高,尤其在男性吸烟患者中更明显.
作者:吴大兴;吴丽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胃管和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王奕英;诸葛林敏;何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观察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及传统Tuohy针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患者,选择L3-4间隙穿刺,随机分为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组(A组)和传统Tuohy针组(B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在穿刺准确性、穿刺时间、麻醉平面、穿刺时不良反应、麻醉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结果:两组穿刺时间、穿刺准确性、麻醉效果、穿刺时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麻醉平面低于B组(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麻醉平面可控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伟;朱纯纯;王玲春;李影;朱开来;张旭彤;刘若海;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与单纯放疗相比较,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放疗在中国大陆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光盘数据库、Embase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鉴定有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筛选,共4个临床研究的266例患者纳入研究,涉及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EGFR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可以将患者放疗结束时(原发灶、淋巴结)完全缓解(CR)率分别提高30%、20%,放疗后17周原发灶、淋巴结、总CR率分别提高25%、14%、32%.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
作者:朱鲁程;邹长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通过分析目前临床课程考核存在的考试方法单一,考试题目陈旧,忽视过程性评价等问题,提出构建科学、规范的临床课程考核体系的办法,实现课程考核从简单的一次性期末笔试向注重过程评价、综合素质、全程考核的模式转变.
作者:卢丽笋;石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