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400
  • 国内刊号:33-1386/R
  • 影响因子:0.7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7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 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4年1期文献
  • 改良NADPH-d和AchE酶组织化学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目的:探讨进一步改良后的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D)的优势,以期提高HD术前及术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取HD患儿术中切除的结肠标本18例,其中女7例,男11例,平均年龄(8.6士3)月.标本分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其冰冻切片分别用改良的NADPH-d和AchE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染色,与常规HE染色进行比较,并用肠神经元特异标记物β-TⅢ Tubulin (TUJ-1)行免疫荧光及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行免疫组化检查论证改良方法的特异性.结果:NADPH-d法能快速确定扩张段近端切缘是否存在神经节细胞,诊断HD的阳性率为94.4% (17/18);AchE法对于HD狭窄段黏膜下异常增生的神经丛诊断阳性率为88.9%(16/18);两组间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耗时方面NADPH-d法为(7.0±1.7)min,AchE法为(30.9±2.2)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上述两种改良方法与TUJ-1及PGP9.5对照结果一致.结论:NADPH-d法能快速确定肠管切缘是否有神经节细胞分布,适用于术中快速诊断HD;AchE法适用于术前直肠黏膜层的活检诊断.

    作者:朱利斌;张华;林进汉;戴丽娜;黄璜;李仲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miR-146a/b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及其作为分子标志物的初步评价

    目的:以特异性调节To11样受体信号通路的miR-146a/b为检测靶标,建立血清miRNAs分子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其作为血清炎症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集正常体质量儿童血清20例(对照组)、超重儿童血清20例(超重组)、肥胖儿童血清20例(肥胖组)及健康成年人血清50例(健康成人组),酚-氟仿法提取血清总RNAs,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miR-146a/b拷贝数,Graphpad Prism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结果:对照组血清中miR-146a的拷贝数显著低于超重组(P=0.0061)和肥胖组(P=0.0262),超重组和肥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6).miR-146a表达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显示:对照组vs超重组AUC=0.8475,P=0.0002;对照组vs肥胖组AUC=0.6050,P=0.2560;超重组vs肥胖组AUC=0.5475,P=0.6073.miR-146b与miR-146a呈不同表达趋势,超重组儿童血清miR-146b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90)和肥胖组儿童(P=0.0023),肥胖组儿童血清中miR-146b的拷贝数均值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6).miR-146b表达量的AUC分析显示:正常组vs超重组AUC=0.7425,P=0.0087;正常组vs肥胖组AUC=0.6325,P=0.1517;超重组vs肥胖组AUC=0.7825,P=0.0023.miR-146a/b拷贝数值变异系数(Cv)大:对照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血清中miR-146a拷贝数的CV值分别为80.94%、110.94%、175.88%; miR-146b拷贝数的CV值分别为164.11%、189.72%、152.00%.在健康成人血清中miR-146a/b呈现相近表达模式,miR-146a和miR-146b的CV值分别是37.86%、74.82%.结论:miR-146a在对照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表达量变化显示其与儿童肥胖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从整体水平说明miR-146a与体内炎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其在血清中拷贝数值变异较大且各组间无明确分界,不能确定其参考值范围.因此,血清miR-146a/b拷贝数差异不足以用于临床个体化诊断,血清miR-146a/b作为炎症相关分子标志物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春梅;郑超;乔敏敏;吕建新;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112例,分为CKD 1期组、CKD 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组;以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Scr和eGF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 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KD l~CKD 5期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都呈阶梯式升高变化,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以及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506,r=0.522,r=0.384,r=0.437,均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着病情的演进而显著逐步升高,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和肾功能下降之间相互诱导,协同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作者:陈辉乐;徐昌隆;徐晓杰;周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X线定位侧位片测量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

    目的:利用x线定位侧位片测量原发性鼾症(PS)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探讨鼾症儿童上气道的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i0月至2010年12月因打鼾来本院就诊的儿童,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PS组53例,轻度OSAHS组51例,中重度OSAHS组57例;选择同期抽动-秽语综合征、无打鼾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儿童颅面骨性结构、软组织、上气道及其空间结构进行测量.结果:骨性结构测量:鼾症各组儿童舌骨-下颌平面距(AH-MP)、舌骨-眼耳平面距(AH-FH)、舌骨-颈椎前平面距(AH-CVP)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测量:鼾症儿童腺样体面积(从)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中重度OSAHS组大,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腺样体厚(AT)、软腭长(SPL)、软腭厚(SPT)、软腭面积(SPA)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气道测量:鼾症儿童鼻咽气道面积(NA)、鼻咽气道前后径(PNS-UPW)、窄后气道间隙(PAS)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小,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腭咽气道面积(PA)、腭咽气道前后径(SPP-SPPW)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鼾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结构测量:鼾症儿童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腺样体/鼻咽腔面积(AA/NT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OSAHS组大,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鼾症儿童窄后气道间隙/气管直径(PAS/TD)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中重度OSAHS组小,轻度OSAHS组和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AA、SPA、A/N、AA/NTA与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NA、PNS-UPW、PA、SPP-SPPW、PAS、PAS/TD与AHI呈负相关(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阻塞鼻咽部气道,扁桃体肥大、软腭增大加重了腭咽部气道阻塞;低位、靠前的舌骨是造成鼾症的原因之一;X线能较好地测量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在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宣妙燕;王红霞;李婷;潘丽萍;白光辉;蔡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MAPK通路减轻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

    目的:探究氦离子通道阻滞剂尼氟灭酸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HHPV)的影响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HHPV模型,将所有二级肺动脉环随机分为: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DMSO组(HD组)、尼氟灭酸组(NFA组)、尼氟灭酸+SB203580组(NFA+SB组)、尼氟灭酸+U0126组(NFA+U组),按照低氧高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的方法测定各组肺动脉环的张力变化.结果:NFA+SB组、NFA+U组二级肺动脉环的收缩峰值较HD组均明显下降(P<0.05和P<0.01),但Ⅰ期快速收缩和Ⅰ期快速舒张均无明显差异(均P> 0.05);NFA+SB组的收缩峰值较NFA组明显下降(P<0.05),但NFA+U组的收缩峰值较NFA组无明显变化(P>o.05).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减轻二级肺动脉环Ⅱ期持续性收缩,并逆转为舒张状态,从而发挥拮抗HHPV的作用.

    作者:黄林静;王淑君;何金波;马迎春;应磊;陈锡文;王万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在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对比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使用统计分析软件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随机对照研究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表明:①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 (0.79,1.68),P=0.46],其第6周治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17,95%CI (0.86,1.58),P=0.24];疗程为1、2周时,米氮平治疗组与帕罗西汀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米氮平起效速度优于帕罗西汀;疗程分别为4、6周时,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良反应:米氮平组嗜睡、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帕罗西汀组[RR=2.40,95%CI (1.33,4.32); RR=10.06,95%CI (4.55,22.22)],口干、性功能障碍、恶心和失眠发生率低于帕罗西汀组[RR=0.45,95%CI (0.31,0.67);RR=0.07,95%CI (0.03,0.17);RR=0.12,95%CI (0.04,0.34); RR=0.11,95%CI (0.04,0.27)].其余常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长期疗效相当,但米氮平起效快于帕罗西汀.在常见不良反应中,米氮平更易引起嗜睡及体质量增加,帕罗西汀更易引起口干、恶心、失眠及性功能障碍,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轲扬;黄汉津;王小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CR技术在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球海绵体肌反射(BCR)技术对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DNB)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甲钴胺片剂治疗DNB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包括尿潴留或尿失禁)的95例患者(病例组)行BCR检测,并与80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剂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血糖检查及BCR再评估.结果:病例组BCR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口服甲钴胺片剂治疗3个月的患者进行BCR再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后BCR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NB患者存在阴部周围神经损害,BCR检测技术可对其进行定位、定性诊断;DNB病理改变以轴索病变为主,其恢复缓慢或具不可逆性.

    作者:牛晓婷;邵蓓;王汛;张芸芸;倪佩琦;黄欢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左房内径(LAD)与缺血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5位平均年龄(75.8±7.6)岁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分为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n=80)和单纯心房颤动(n=85),分别评估两组患者CHA2DS2-vasc积分、MPV、FI、LAD、血压、血脂和肾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和单纯心房颤动患者在CHA2DS2-vasc积分(P< 0.001)、MPV(P<0.001)、FI(P=0.002)、血清脂蛋白(a)(P=0.017)、LAD(P<0.001)、空腹血浆葡萄糖(P=0.034)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MPV、FI、LAD是心房颤动相关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CHA2DS2-vasc评分系统外,联合测定MPV、FI和LAD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建雷;严沛元;王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鼠心肌组织提取物抑制缺氧和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组织提取物抑制以缺氧和无血清方法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现象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缺氧和无血清诱导细胞凋亡模型,超速离心法提取大鼠心肌组织提取物,以CCK8法检测缺氧和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心肌组织提取物作用后的细胞数量,筛选适宜提取物作用浓度;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凋亡模型组和心肌组织提取物组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以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计数染色质浓缩细胞所占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随着心肌组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缺氧和无血清条件下细胞存活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心肌组织提取物的佳作用浓度为100 μg/mL.心肌组织提取物组、正常对照组与凋亡模型组比较,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caspase-3蛋白裂解活化程度显著降低.结论:大鼠心肌组织提取物能够抑制缺氧和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其浓度超过100 μg/mL时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明显,caspase-3参与了该现象的调控.

    作者:陆地;毛晨熙;金培峰;王珏;孙成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文版儿童生命质量家庭影响模块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检验中文版儿童生命质量家庭影响模块(C-PedsQLTMFIM)的信效度,以完善该量表在哮喘患儿家长群体中的跨文化调适,为评估儿童哮喘对家长生命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对165位哮喘惠儿家长进行C-PedsQLTM FIM测试,采用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CACT)评估惠儿的哮喘控制情况,检验C-PedsQLTMFIM的信度和效度.结果:C-PedsQLTM FIM经过主成分分析方差大化正交旋转,共抽提出7个因子,各因子贡献率在13.237%~ 6.231%之间,累积贡献率为70.603%.C-PedsQLTM FIM与C-CACT的相关系数为0.425(P< 0.01),各因子与C-CACT的相关系数在0.208 ~ 0.477之间(P< 0.01).C-PedsQLTM FIM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0,各因子的Cronbach'G系数在0.830 ~0.932之间.结论:C-PedsQLTM FIM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一项客观的测评工具用于评估儿童哮喘对家长及家庭的影响.

    作者:陈漂漂;贾晓慧;胡皎;张丽萍;李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与婴幼儿阑尾炎术后病理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与婴幼儿阑尾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为婴幼儿阑尾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自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间120例4岁以下阑尾炎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以阵发性哭吵或腹痛及腹胀压痛代替转移性腹痛及右下腹压痛进行改良评分,并对Alvarado系统评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儿资料经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判断,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39,P<0.01);在预测进展型病理阑尾炎病例时,评分系统灵敏度为96.5%,准确度为92.5%.结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主要针对婴幼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病史和体检等,对有效提高婴幼儿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减少穿孔危险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良超;林孝坤;吕敏;张浩川;陈肖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0-2011年住院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以下简称育英儿童医院)住院儿童近12年死亡原因及死亡儿童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方法:对2000-2011年儿童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0-2011年育英儿童医院住院儿童死亡病例共539例,男:女约为2.12:1,农村:城市约为1.72:1.在所有年龄段中,<l岁儿童死亡比例高.各年龄段死亡原因不同,新生儿死因顺位前3位为:先天畸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29 d~1岁死因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肺炎、败血症;~3岁死因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意外中毒损伤、传染病;~7岁死因顺位为意外损伤、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15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意外损伤、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家长健康宣教,强化安全意识,防治环境污染,预防感染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病死率.

    作者:夏天和;王珍全;张园海;谢作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40层容积CT对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在评估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间因拟诊冠心病而在我院行640层容积CT及心超检查的患者62例,利用CT心功能软件对62例患者左心室共1 054个节段进行局部室壁运动功能评估,并与二维心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640层容积CT评估左室局部室壁运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640层容积CT和心超分别发现196个、190个运动异常节段,其中运动严重减弱或无运动的节段分别为58个、50个,轻至中度运动减弱的节段分别为138个、140个.以心超作为参照,640层容积CT诊断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0%、77.0%、91.0%.计算左室各节段室壁移动距离、室壁增厚率,作为定量评估各节段局部室壁运动情况的参数.结论:640层容积CT心功能分析不仅可以准确地定性评估左室局部室壁运动情况,还在定量评估左室局部室壁运动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潘克华;曹国全;孙厚长;许化致;王爱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由喉咽反流导致的咽喉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由喉咽反流(LPR)导致的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咽喉不适而就诊,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13分和/或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FS)评分>7分为阳性,其中RFS评分阳性100例,RSI评分阳性105例,结合喉镜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LPR 10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治疗方法避免高脂、高糖、辛辣饮食及改变生活方式(如禁烟、酒,晚上9点后不再进食).A组35例予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PPI)],多潘立嗣片治疗加用金参润喉剂;B组35例,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治疗;C组35例子奥美拉唑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35例,显效25例(占71.43%),有效7例(占20%),无效3例(占8.57%),总有效率91.43%;B组35例,显效17例(占48.57%),有效5例(占14.29%),无效13例(占37.14%),总有效率62.86%;C组35例,显效12例(占34.29%),有效6例(占17.14%),无效17例(占48.57%),总有效率51.43%.三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8,P<0.05).组间比较: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3,P< 0.05),亦高于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1.830,P<0.0125);B组总有效率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933,P>0.0125,三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的检验水准α'=α/2 (k-1) =0.05/2×(3-1)=0.0125).患者咽喉部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周数)比较,A组较B组、C组所需时间短,B组较C组所需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由LPR导致的咽喉炎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吴贤敏;上官翰京;陈晓云;张悦;李贺;陈建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完全性HELLP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8例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涂片见变形的红细胞,血总胆红素为22 ~ 143 μmol/L,乳酸脱氢酶(LDH)为735 ~2 418 U/L,丙氨酸转氨酶(ALT)为132 ~720 U/L,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为71~1349 U/L,血小板计数为(19~68)×109 L-1.48例完全性HELLP综合征中40例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为83.3%,平均孕周为34+3周,新生儿体质量为475 ~2 875 g,新生儿病死率为46.2%,24例孕产妇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严重危及母儿健康,终止妊娠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陈香娟;陈云琴;肖碧茹;陈秋月;龚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疲劳状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某地区12所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疲劳情况.方法:选择236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疲劳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94.43±16.18)分,高于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总分(85.98±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疲劳总分(8.51±2.06)也高于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疲劳总分(7.4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暴露满意度(OR为2.46,95%CI为1.27 ~4.78; P=0.0t),压力总分(OR为1.33,95%CI为1.19~ 1.50; P=0.00)为危险因素,职称(OR为0.03,95%CI为0.01 ~ 0.16;P=0.00)为保护因素.结论:不同级别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疲劳状态存在差异性,医院管理者应该根据自身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和疲劳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敏;蒋乐萍;黄晓红;孙一曼;娄洁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不同采血法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时有效的足跟采血方法,以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将400例新生儿按出生单双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采血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采血后采血部位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改良后的足跟采血法采血时间短,一次性成功率高,对新生儿损伤少.

    作者:李云微;王新湖;金小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等医学院校优秀本科生转专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需求,我校通过合理的管理政策和公平公正的考核筛选方式,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临床医学专业队伍.本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2007-2012年转临床医学专业的优秀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业跟踪,发现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其专业志向、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优于原所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科学合理的转专业政策实施为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医学生队伍提供可能和保障.

    作者:谷笑蓉;黄宝兴;王世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是肾病综合征(NS)发病的关键性因素,并且足细胞的减少是永久性的、不可再生的.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了多种调节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蛋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并且发现这些蛋白及通路在肾脏病中的发病、进展,以及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这些发现为治疗原发性NS,尤其是难治型NS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些年有关原发性NS的治疗机制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关足细胞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琪;朱彩凤;朱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