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400
  • 国内刊号:33-1386/R
  • 影响因子:0.7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7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 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雪旺细胞移植改善心肌梗死后副交感/交感神经重塑

    目的: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脏进行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移植,从而改善心肌梗死的心脏神经的重塑,降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以达到雪旺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目的.方法:利用结扎Lewis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心肌梗死的大鼠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n=31)和对照组(n=30).雪旺细胞取自大鼠坐骨神经,经爬片S100染色鉴定雪旺细胞表面标记物.并将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的雪旺细胞(5× 106)通过注射的方式移植于心肌梗死周边区,并在细胞移植后的2周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副交感、交感神经,动态心电图和程序性电刺激(PES)检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感性.结果:通过S100染色发现,培养获得的雪旺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在雪旺细胞移植后的2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雪旺细胞移植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边缘区副交感/交感神经的比例,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动态心电图频域检测中低频/高频的比值,同时显著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感性.结论:雪旺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部位副交感/交感神经的比例,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金培峰;张浩;陆地;翁家侃;姜盛;孙成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目的:验证同型半胱氨酸(Hey)是否具有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去分化的作用.方法:SD大鼠主动脉VSMCs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VSMCs分为对照组、100 μmol/L Hcy干预组、500 μmol/L Hcy干预组、1 000μmol/L Hcy干预组共4组.MTT法测各组VSMCs的增殖情况;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检测各组VSMCs的迁移情况;ICC法检测各组VSMCs的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VSMCs中SM-actin、SM-MHC、Calponin、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Hcy组VSMCs增殖迁移增加;细胞形态变圆;SM-MCH和Calponin表达减少(P< 0.01>;OPN表达增加(P<0.01),Hcy的这一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Hcy可以促进VSMCs去分化,这可能是其促进VSMCs增殖和迁移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刚;孟立平;周昌钻;蒋承建;郭艳;池菊芳;郭航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芩素对人牙周膜细胞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提取物黄芩素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向hPDLCs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3125、0.625、1.25 μmol/L的黄芩素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加黄芩素.MTT法检测黄芩素对hPDLCs增殖的影响后,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茜素红S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研究黄芩素对hPDLCs ALP活性、矿化结节形成、Ⅰ型胶原(Co1-Ⅰ)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黄芩素对hPDLCs增殖均无明显影响;各浓度黄芩素组均表现为ALP活性上升;同时骨向诱导21 d后可见黄芩素组矿化结节形成增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25μmol/L黄芩素组形成矿化结节数量多;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浓度黄芩素组Col-Ⅰ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上升,7 d时随浓度的增加其表达上升,1.25 μmol/L黄芩素组达到高水平.结论:黄芩素能促进hPDLCs的骨向分化能力,具有进一步研究其辅助牙周再生治疗的价值.

    作者:陈利娇;喻文彬;任曼曼;岑胜丹;邓辉;胡荣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岁以下小儿围术期早期死亡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1岁以下小儿围术期早期(≤3 d)死亡相关风险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遴选2011年至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6例新生儿及婴儿手术后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出生孕周、年龄、出生体质量、术前体质量、术前是否存在合并症(心血管、呼吸、血液、肝肾等疾病)、术前意识状态、电解质紊乱情况、营养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分级共15项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对新生儿及婴儿的出生体质量、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ASA分级、意识状态与死亡时间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P值均小于0.05.以上4种风险因素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只有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麻醉ASA分级2个风险因素保留.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与新生儿及婴儿围术期早期(≤3 d)死亡时间高度相关的风险因素是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643)和麻醉ASA分级(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结论: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和麻醉ASA分级是新生儿及婴儿围术期早期死亡的有效预测因子,且ASA分级相对预测作用更强.

    作者:孔微微;王孝庆;王中苏;万梦娇;解康杰;谢作楷;上官王宁;连庆泉;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腰椎骨髓脂肪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髓脂肪分数(FF)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绝经后T2DM患者(T2DM组,年龄49 ~ 85岁,n=43)及正常健康对照组(年龄50 ~ 77岁,n=35)行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及磁共振波谱扫描,获取腰椎BMD及L3椎体FF.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FINS)及血脂指标,利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组腰椎BMD[(1.103±0.187)g/cm2]及FF(74.1%±16.7%)与正常对照组[BMD为(1.015±0.171)g/cm2,FF为63.3%±12.9%]比较明显升高.将绝经年数、BMI、FPG、HbAlc、HOMA-IR、血脂指标及BMD作为协变量加以校正,T2DM组FF仍较正常对照组高(F=10.857,P=0.010).偏相关分析校正上述影响因素,正常对照组FF与BMD仍存在负相关性(r=-0.430,P=0.014),而T2DM组FF与BMD存在正相关性(r=0.385,P=0.029).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虽具有较高的BMD值,但其骨髓脂肪含量是增高的.

    作者:林海洋;冯学问;毛小洁;陈恩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乙烯四胺基淀粉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目的:设计合成高分子基多胺抗癌药物(三乙烯四胺基淀粉,CTS),研究其对人端粒DNA d[G3(T2AG3)3]的作用机制和细胞毒性,提供高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另一种开发思路.方法:以三乙烯四胺为出发点,通过环氧氯丙烷为桥梁连接到廉价淀粉上获得化合物CTS,通过各种光谱手段对CTS进行表征,运用圆二色CD光谱研究其与人端粒DNA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CCK-8方法研究CTS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CTS可以诱导人端粒DNA形成反平行G-四链体,对于OCM-1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可以抑制其生长,而CTS对正常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毒性极低,表明CTS可以作为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癌细胞潜在的靶向药物.结论:CTS可以促进G-四链体的生成,并对OCM-1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而对正常细胞影响微小.

    作者:程如梅;步叶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L-17在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体内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IL-17所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宫颈癌组)28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者(HPV感染组)25例以及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清及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与HPV感染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HPV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外周血清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表达水平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宫颈癌组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高于HPV感染组,HPV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IL-17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并促进了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关.

    作者:薛纪森;陈骋;朱华;章圣辉;吕杰强;胡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WNK3激酶高表达对白介素-1β诱导HEK293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WNK3激酶高表达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HEK293细胞分为3组:Vector+NS组、Vector+IL-1β组和WNK3+IL-1β组.Vector+NS组、Vector+IL-1β组转染对照Vector,WNK3+IL-1β组转染WNK3.药物干预时,Vector+NS组加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Vector+IL-1β组、WNK3+IL-1β组加入10 ng/mL IL-1β.分别于培养0、12、24、36和48 h时,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孵育0、18、36 h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cleaved Caspase-9等凋亡蛋白.在IL-1β干预0、30、60 min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NK通路蛋白.结果:Vector+IL-1β组在给药后细胞活性逐渐下降,在48 h达到低值,WNK3+IL-1β组下降幅度较缓和,与同时间点Vector+IL-1β组比较细胞活性回升,在48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孵育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增加.与36 h的Vector+IL-1β组比较,WNK3+IL-1β组的cleaved Caspase-3显著减少,2组的cleaved Caspase-9在18 h及36 h时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WNK3转染后p-JNK的表达水平较未转染WNK3组的上升幅度降低(P< 0.05).结论:IL-1β诱导HEK293细胞活性下降,而转染wNK3质粒可以有效逆转部分细胞活性.wNK3激酶通过减少JNK的磷酸化抑制Caspase途径的活化,减少细胞凋亡,起到在不利条件下保护肾脏细胞的作用.

    作者:王德选;叶晓华;余灵芳;林洪洲;庄捷秋;杨青;郑雯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评价Ⅱ-Ⅲ期乳腺癌术后放疗价值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NAC)前18F-FDG PET/CT检查提高乳腺癌术后危险分组并对术后放疗的指导价值.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一共收集乳腺癌患者309例,纳入研究224例.所有患者在NAC前行体部18F-FDG PET/CT检查,后行NAC后,结合淋巴结传统诊断方法B超、B超介导下穿刺活检,根据NCCN2013指南,将患者进行肿瘤复发的风险性分组:低风险组(T1N0、T2N0)、中风险组(T0N1、T1N1、T2N1、T3N0)和高风险组(T3N1、T4、TxN2、TxN3).根据治疗前PET/CT检查,计算同侧腋窝4个及4个以上淋巴结即petN2(4+)或者乳内淋巴结或者锁骨区淋巴结即隐匿淋巴结(petN3),采用配对卡方检验,评价化疗前PET/CT检查提高危险分组的价值.结果:18F-FDG PET/CT在35例低风险组患者中发现petN3患者4例(占11.4%);在123例中风险组患者中,18F-FDG PET/CT发现petN2 (4+)患者20例,petN3患者16例,一共提高分级31例(占25.2%);在66例高风险组的患者中,新发现petN3患者9例(占13.6%);在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一共提高35例(占22.2%)复发风险分级.根据配对卡方检验和一致性检验,18F-FDG PET/CT检查与传统检查危险性评估存在一致性,其中Kappa=0.748,小于0.75,认为一致性中等;配对卡方P=0.000,根据数据显示,PET/CT检查较传统方法将肿瘤复发风险性分组提高.结论:NAC前18F-FDG PET/CT检查对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较好的评价,减少因NAC低估乳腺癌复发风险性而耽误的术后放疗;同时对于高风险组患者,可以发现隐匿部位淋巴结,为放疗野范围的确定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温广华;楼菁菁;黄克敏;冯彦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D147和Survivi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检测CD147和Survivin在人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85例肾细胞癌与35例癌旁正常肾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147和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肾细胞癌组中CD147和Survivin的表达率分别为65.7% (23/35)和71.4% (25/35),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P<0.01).CD14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随着肿瘤大小与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 0.05);Survivi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 0.05).CD147和Survivi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弱一致性(Kappa=0.38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rvivin的表达是肾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0R=16.256,95%CI:1.132~233.515,P<0.05).结论:CD147和Survivin在肾细胞癌中均有过量表达,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联合检测可用于评估肾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作者:罗华荣;柯莽;周涛;徐铖;包卫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DOF和DOX方案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DOF和D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其中31例采用DOF方案化疗(奥沙利铂+多西他赛+5-氟尿嘧啶化疗,DOF组),38例采用D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多西他赛+希罗达化疗,DOX组),比较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别.结果:每组每位患者均完成3~8个周期,DOF组共完成189个周期,DOX组共完成233个周期.以周期统计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组相当,分别为80.0%和81.5%(P>0.05);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DOF组高于DOX组,尤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下降表现明显,发生率分别为48.7%> 33.5%和33.3%> 18.0%(P<0.05).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组相仿(P> 0.05),但口腔黏膜损害和周围静脉炎的发生率DOF组较高,手足综合征及指甲损坏发生率D0x组较高,发生率分别为:41.8%>15.0%、16.4%>3.4%、6.9%<50.6%及4.8%<36.5%(均P<0.05).以患者例数统计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组相仿(P>0.05),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Ⅲ/Ⅳ度的比例DOF组较高(P<0.05).结论:DOF和DOX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相当;但DOF方案易出现血细胞下降、口腔黏膜损害和周围静脉炎,且Ⅲ/Ⅳ度比例高,而DOX方案易出现手足综合征和指甲损害等不良反应.

    作者:张艳兵;屠洋洋;叶孙志;黄和;王飞海;游涛;郑志强;俞耀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假性deta波时限在室性期前收缩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假性deta波(Pdw)时限在不同位置的室性期前收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位置室性期前收缩PdW的时限.结果:①起源部位分布:13例(占13.4%)起源于左心室心内膜,52例(占53.6%)起源于右心室心内膜,27例(占27.8%)起源于主动脉窦,5例(占5.1%)起源于心大静脉.②4组不同有效靶点室性期前收缩的PdW时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心外膜(主动脉窦和心大静脉)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的PdW时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起源部位将室性期前收缩分为心内膜和心外膜起源,其PdW的时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PdW的时限,可以区分心内膜和心外膜以及主动脉窦和心大静脉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

    作者:李卓远;林加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泡发育不均时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常规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不均时,予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35例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常规促排卵方案过程中,B超监测卵泡发育不均出现优势卵泡后,至少有一个卵泡排卵后且测定血中孕酮升高大于8 nmol/L,继续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直至卵泡成熟,分析其获卵数及优质胚胎数等,本周期进行全胚冷冻,于下一周期根据患者排卵情况采用自然周期或替代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然后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分析其种植率、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35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未获卵,34例总获卵数为412个,平均获卵数为(12.12±11.09)个.受精率为75.40%,卵裂率为71.12%,共获得优质胚胎数167个,冷冻胚胎数为158个,除外1例因胚胎解冻质量差而放弃移植,共完成第一次FET为33个周期,继续第二次FET 3个周期,移植冻融胚胎数共74个,平均移植胚胎数(2.06±0.67)个,种植率为37.83%,hCG阳性率为63.89%.19例临床妊娠,累计临床妊娠率为52.78%.有1例患者孕2个月时流产,流产率为5.26%,已分娩10例,产下13个健康活婴,活产率为30.30%,余8例继续妊娠中.结论:体外受精常规促排过程中卵泡发育不均时,予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可获得理想的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而且后续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累计临床妊娠率高,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期待的挽救方案.

    作者:金武敏;赵军招;王佩玉;余蓉;金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脑红蛋白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脑红蛋白(NGB)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40例,术前ASA分级和NYHA分级均为Ⅱ~Ⅲ级,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6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复温至36℃(T1)、停CPB后1 h(T2)、6 h(T3)和24 h(T4)采集颈静脉窦血3 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NGB和S-100β蛋白浓度;术前1 d及术后3d测定MMSE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T2 ~ T4时患者血浆NGB和S-100β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 0.05),并在T3时点达到高峰;术后3 d MMSE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CPB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浆NGB和S-100β蛋白浓度升高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心脏术后脑损伤的指标.

    作者:缪剑霞;王良荣;赵喜越;林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平湖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平湖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平湖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结果:平湖市2010-201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6 466例,年平均发病率189.96/10万,2011年发病率低,为80.86/10万,2014年高,为351.05/10万,发病高峰均出现在4-7月份.另外,2014年在9-11月份出现冬季二次小高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当中,5岁及5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2.51%.病原学结果当中,在2010-2012年期间均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2013年和2014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平湖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控制疲情.

    作者:童国强;蒋雪峰;姚凤燕;马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颈癌中EGFR和FSCN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及Fascin-1(FSCN1)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20例宫颈癌组织中EGFR及FSCN1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EGFR蛋白阳性率为89.2%(107/120),FSCN1蛋白阳性率为99.2%(119/120),其中强阳性率为88.3%(106/120).EGFR阳性表达与FSCN1强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中EGFR可能参与正性调控FSCN1表达.

    作者:黄必飞;王超群;赵永明;孙鑫鑫;王倩;曾悦;邵俊康;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技术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技术在全腹腔镜胃中上部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9月期间,对我院45例胃中上部癌患者施行胃癌D2根治术,其中施行全腹腔镜胃中上部癌根治术并OrVil技术行食管空肠吻合术的患者(OrVil组)20例,常规开腹全胃切除患者(开腹组)25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OrVil组患者中1例因空肠肠腔细小无法置入吻合器而中转开腹,余均成功应用OrVil技术行食管空肠吻合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例数、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rVil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OrVil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胃上部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孟春燕;徐宏涛;章平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肾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65岁.因“浮肿伴蛋白尿、血尿2个月,肌酐升高2 d”以“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入院时查体:下肢浮肿,为凹陷性、对称性,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两肾区叩击痛阴性.实验室检查示:肌酐152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 (1.73 m2)-1(采用MDRD公式),尿素氮9.4 mmol/L.超声检查示:两肾回声改变.入院半个月后于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使用16G针),术后病理结果示:①急性肾小管损伤;②高血压性肾损害;③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叶玲;陈顺平;胡元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