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联合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治疗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早期及中期阴道出血时间、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5.69±1.59)d,短于对照组的(8.02±2.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8.74±1.93)mm优于对照组的(7.87±1.84)mm,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治疗组子宫动脉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子宫动脉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月经改善率(85%)高于对照组(6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中药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治疗可在人工周期治疗基础上加速子宫内膜损伤修复,改善宫腔粘连患者预后.
作者:姚志韬;应翩;夏梦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二陈解鼾颗粒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痰湿内阻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OSAHS专病门诊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痰湿内阻证OSAHS患者55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7例患者予健康生活指导,治疗组2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二陈解鼾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呼吸紊乱时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外周血炎症因子TNF-α、NF-κB、IL-1、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AH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TNF-α、NF-κB、IL-1、IL-6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陈解鼾颗粒可有效改善睡眠呼吸暂停及睡眠低氧状态,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NF-κB、IL-1及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徐婷贞;杨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隔姜灸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对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纳入符合标准的寒湿型慢性NLBP下腰痛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能量技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夹脊穴隔姜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在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在治疗第1周和治疗第2周,治疗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评分和ODI评分在治疗第4周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比率为56.7%,比较满意比率为33.3%,中立为10.0%,对照组满意比率为83.3%,比较满意比率为13.3%,中立为3.4%,治疗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寒湿型NLBP可以更快的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作者:许元娇;赵友屠;夏云;汪萍;孙国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经推拿联合牵引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和牵引治疗,循推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经推拿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疼痛、功能障碍、治疗疗效.[结果]循推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WBLSV)、 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 全血高切黏度(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WBHSV)、 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循推组治疗后WBLSV、PV、WBLSV、PAR水平明均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推组和常规组治疗后1、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循推组治疗后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推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推拿联合牵引法可有效改善LDH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功能障碍,且可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李文姬;张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麻组和全麻组,每组50例,全麻组给予静脉全麻,电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结果]电麻组麻醉后10min(T1)、刮宫操作(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麻组T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麻组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可有效改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提高患者镇痛效果,且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纪秀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建伟教授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连建伟教授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验案,探究其学术思想,并总结其临证经验.[结果]连教授对于眩晕病,表现为走路歪斜、不能直行者,辨证为阴虚阳亢,以滋阴平阳法治疗获愈;对于微量尿蛋白增高患者,辨证为脾虚湿胜,以运脾利水胜湿法治疗获愈;对于小便频数、前列腺炎患者,辨证为脾肾两虚,以脾肾双补法治疗,补泻兼施而获愈.[结论]连建伟教授治疗疑难杂症强调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坚持辨证审因,脉证互参,依法立方.所举验案亦于平淡中见奇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吴东杰;赖庆钟;陈卓;张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组方规律,为当代医家临证用药提供指导.[方法]统计《临证指南医案·痰饮》中使用药物,将组方成分录入EXCEL,进行高频药物统计,整理后利用SPSS Modeler 18.0对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的高频药物为茯苓、桂枝、半夏、生姜、炙甘草、人参、白术等,药性多温,归经多属脾肺.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关联较大的药对如茯苓-白术、桂枝-炙甘草、茯苓-生姜等.[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体现了叶氏内饮治脾、外饮治肾,开太阳、阖阳明的痰饮病治法,对临床实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戴斌;陈竞纬;张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举要介绍近代浙东名医范文虎脾胃病证治经验.[方法]通过梳理范文虎诊治脾胃病医案及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胃病方面的内容,从范氏治疗呕吐、吐血和黄疸三种病症着手,挖掘整理其对此三种病证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经验.[结果]范氏辨治呕吐多从脾、胃、肝出发,辨证以脾胃虚弱、肝胃不和为多见,治用温中运脾、疏肝和胃为主;辨治吐血,将其病根分虚、瘀,治疗以温补中焦和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滋阴或清热;辨治黄疸,按病程将其分为黄疸初起与黄疸日久,初起清利退黄,日久峻下制胜.治疗时对经方、验方亦是灵活运用,变化多端,恰到好处.[结论]范文虎诊治呕吐、吐血、黄疸经验独到,辨证确的,治疗多以经方为主,亦有时方加减,用药至多八九味,药简而力宏,值得中医临床学习借鉴.
作者:王恒苍;白钰;陈永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寻找阴虚上火的新型诊断标志物,深化对阴虚上火的认识.[方法]对34例受试者血清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分化抗原(mon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14、激肽原-1(Kininogen-1,KNG-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100,APOB)和载脂蛋白A2(apolipoprotein A2,APOA2)的浓度,并运用ROC曲线对上述蛋白诊断上火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阴虚上火患者CD14与KNG-1显著上调,APOB与APOA2显著下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P<0.05,P<0.01).将CD14、APOA2、KNG-1进行组合构建诊断模型,ROC曲线显示组合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3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1.40%,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阴虚上火与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密切相关.CD14、APOA2、KNG-1的组合可作为临床诊断阴虚上火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中医疾病诊断的客观化.
作者:尉理梁;易文晶;刘昌铭;江婷婷;鲁任;屠慧慧;甘霖;胡玉婷;李志斌;黄淮;施力颖;李仲杰;李继承;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综合阐述近年来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β淀粉样蛋白沉淀而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近年来,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较为深入并形成多种假说.这篇综述总结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试图从临床,抗炎、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和改善肠道微环境等5个方面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作用机制.[结果]黄连解毒汤能够从改善体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环境等方面发挥其治疗AD的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对AD的治疗机制具有多环节干预、整体改善、使内源性物质达到新的平衡等特点.
作者:顾欣如;王宏洁;杨健;司南;赵海誉;方思月;边宝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检测红参、黄芪诱导的大鼠实热证模型血液内环境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及其血液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探讨实热证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热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只.实热组采用红参、黄芪水煎剂灌胃构建实热证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两组灌胃均为2次/d,共1周.测量大鼠日均饮水量、 肛温;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17-OHCS)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鉴定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结果]实热组大鼠在灌胃期间饮水量增多(P<0.05),血清内TSH及17-OHCS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氧化应激指标MDA、GSH、T-AO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C-MS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热组大鼠血清中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lipid,Lyso PC)、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皮甾酮等物质含量均降低(P<0.01);棕榈酸、鞘氨醇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红参、黄芪可引起实热证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这些改变有加剧血管损伤的风险.
作者:陈仙英;徐莉;李思敏;汪琴静;包洁;季巾君;谢冠群;范永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表征上火人群血清代谢组的特异性变化,为进一步探索上火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30例上火和24例非上火人群血清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对血清中代谢物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信号校正-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SC-PLS DA)和t检验挖掘上火后发生显著变化的血清代谢物,进一步进行结构鉴定,解释上火状态下的人体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结果]结合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手段筛选出上火与非上火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物,部分代谢物结构已经确认,主要是脂类物质,包括2种磷脂酰胆碱(34:1和38:7)、2种溶血磷脂酰胆碱(18:1和16:0)、1种磷脂酰乙醇胺(34:2)、1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2)、2种鞘脂(44:2和40:2)、1种甘油三酯(53:3)及胆红素等.[结论]利用LC-MS技术从整体水平上探讨上火人群血清代谢谱的变化,发现多种脂质和胆红素有一定程度地下降,可能与上火人群体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发生有关.
作者:吴德鸿;周佳;李倩倩;谭祖教;范永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能量代谢调节的角度,探讨红参引起上火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红参高剂量组(药物浓度0.54g·mL-1)、红参中剂量组(药物浓度0.27g·mL-1)、红参低剂量组(药物浓度0.135g·mL-1)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红参高、中、低剂量组每日每次分别以相应浓度的红参煎液2mL灌胃,1次/d;正常对照组每日每次予以0.9%氯化钠溶液2mL灌胃,1次/d.各组大鼠均灌胃15d.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 steroid,17-OHCS)水平,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组织AMPK及其下游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肝脏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以及血浆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红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SH以及17-OHCS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AMPK、PGC-1α、NRF1的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高、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AMPK、PGC-1α、NRF1 mRNA的表达均上调(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及SDH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红参上火的大鼠模型能量代谢增强,与红参活化AMPK,上调下游能量代谢相关因子表达,加快三羧酸循环有关.
作者:赵婷;谢冠群;徐莉;范永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研究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的大鼠口腔溃疡的机制,探讨热性药诱发上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0.1mL/(10g·d)灌胃,模型组用干姜附子肉桂水煎剂0.1mL/(10g·d)灌胃,均为1次/d,连续给药21d后,腹腔主动脉取血行血常规检测,取两组大鼠的口腔黏膜组织,以HE染色检测口腔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gG和IgA表达差异,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ON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 ratio,NLR)均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出现表皮脱落、炎性浸润,表明模型组的口腔黏膜损伤,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口腔黏膜组织的IgG和IgA表达升高,提示口腔黏膜组织炎性反应增强.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两倍以上的基因有46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99个,参与主要通路有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涉及的主要基因为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鞘磷脂沉积病C1样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脂肪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2(fatty acid 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FAXDC2)、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AD/NADP dependent steroid dehydrogenase like protein,NSDHL)等;下降表达基因164个,参与主要通路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软骨素(chondroadherin,CHAD)、Ⅺ型胶原α2(collagen typeⅪalpha-2,COL11A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R)、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扰素alpha 2(interferon alpha 2,IFNA2)等.[结论]干姜附子肉桂汤会引起大鼠上火,并引发口腔溃疡,其机制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等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季巾君;焦一凤;陈仙英;吴平平;谢冠群;范永升;徐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健康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依据体重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各10只.黄连解毒汤组按照700mg/kg的剂量给予黄连解毒汤提取物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两组均连续给药7d.7d后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两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寻找其中的差异菌群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在门水平菌群变化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服用黄连解毒汤临床剂量7d可以显著降低健康大鼠肠道中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所占总菌的比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可以显著性降低健康大鼠肠道中Adlercreutzia菌、消化链球菌和克里斯滕森菌所占的比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肠道菌群实验发现,黄连解毒汤临床剂量服用7d后可对健康大鼠的肠道菌群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周俊怡;周严严;赵海誉;王宏洁;王彦礼;司南;杨健;边宝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实热炎症对斑马鱼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并筛选出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脂质标志物.[方法]采用荧光标记转基因中性粒细胞斑马鱼,结合活体成像系统实时监测中性粒细胞炎症迁移过程,计算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的个数.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 exactive-mass spectrometry,UPLC-QE-MS)技术进行脂质组学检测,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斑马鱼的代谢谱图,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模型组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个数(18个)与正常对照组(2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LPS诱发转基因中性粒细胞荧光斑马鱼炎症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代谢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并根据精确分子量及质谱碎片初步共筛选鉴定出28个差异代谢物,包括16个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7个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PE)、2个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1个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1个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1个鞘磷脂(sphingomyelin,SM).[结论]卵黄囊显微注射LPS能够诱导斑马鱼产生感染性炎症,差异脂质代谢物以PC和PE为主,说明LPS诱导炎症的相关机制及相关的实热症状与PC和PE的代谢有关,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奠定基础.
作者:周俊怡;周严严;边宝林;王宏洁;司南;杨健;赵海誉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