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0800
  • 国内刊号:33-1268/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21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基础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5年4期文献
  • 123Ⅰ-间碘苄胍心肌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123Ⅰ-间碘苄胍(MIBG)心肌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DCM患者,于治疗前、后行早期(20 min)及延迟(3 h)123Ⅰ-MIBG心肌显像,采用心肌与上纵隔比(H/M)和心脏放射性洗脱率(WR)作为相对半定量计数分析,与心率变异频域分析、超声心功能参数及心胸比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使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心胸比率均得到改善;心率变异平均总功率、平均低频功率(MLF)和平均高频功率也得到改善;治疗后早期H/M和延迟H/M均明显增加,而WR无变化.延迟H/M的增加率与LVEF的改善率之间呈正相关;延迟H/M与MLF之间呈负相关;而WR与心率变异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1)作为DCM 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123Ⅰ-MIBG心肌显像延迟H/M比WR更有意义.(2)临床上综合运用123Ⅰ-MIBG心肌显像和心率变异频域分析,可更好地评价DCM患者的心脏自律神经活性.

    作者:李寿霖;何振山;于富军;池田淳;白土邦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红斑狼疮小鼠NZB/NZW F1肾脏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红斑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新西兰黑色品系(NZB)与新西兰白色品系(NZW)杂交的子一代NZB/NZW F1小鼠(可自发地发生类似人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周龄和10周龄各6只,用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小鼠肾脏组织中VCAM-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用VCAM-1 cDNA/GAPHDcDNA的荧光强度比值作为VCAM-1 mRNA的表达量的指针,10周龄(已发生红斑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VCAM-1 cDNA/GAPHD cDNA的荧光强度的比值为0.3~0.5,平均0.36;6周龄(未发生红斑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VCAM-1 cDNA/GAPHD cDNA的荧光强度的比值为0.1~0.2,平均0.1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用Western Blotting法在红斑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可检测出VCAM-1蛋白条带;而未发生红斑狼疮的小鼠肾脏组织中不能测得.结论 VCAM-1的表达在红斑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明显增高,说明VCAM-1在小鼠狼疮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董虹;张顺;罗群;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伊贝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伊贝沙坦对兔氧化应激水平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8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伊贝沙坦组,每组各6只.8周后,取血清测血脂、丙二醛(MDA);取动脉行形态学检查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8周末模型组及伊贝沙坦组血脂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伊贝沙坦组未对血脂产生影响,但血清MDA及主动脉内膜病变较模型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伊贝沙坦组VCAM-1较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伊贝沙坦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该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并下调下游氧化还原敏感性基因的产物如VCAM-1而实现的.

    作者:方裕;陈钧;王春明;包斐然;刘艳红;鲍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2003年年会上,E.Braunwald 教授将心衰称作为心脏病后的大战场,且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因此,心力衰竭正在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据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35~74岁城乡居民共15 518人的抽样调查心衰患病率为0.9%;女性高于男性;北方高于南方.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戴闺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强化调脂有望大幅降低心血管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AS)为心血管病致残致死常见重要的病理改变.在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损害动脉内皮功能基础上,血脂异常既是损害内皮的危险因素,又是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构成成分,是一个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因素.

    作者:徐成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诊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失调,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而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综合征.在疾病初期,有尿检或者肾功能异常者占25%~50%,而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严重的肾脏损害增加了SLE的病残率和病死率.狼疮性肾炎(LN)是导致我国继发性肾损害的首要原因.

    作者:陆传统;方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文稿中摘要的书写规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