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血栓形成的治疗称为抗栓治疗(antithrombotic therapy),临床常用的有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和抗凝治疗(anticoagulant therapy);溶解已形成血栓的治疗称为溶栓治疗(thrombolytic therapy),临床上常用的有尿激酶(urokinase,UK)、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和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等.本文就抗栓和溶栓治疗的基础作一简述.
作者:王鸿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10年来,中枢性肌松剂巴氯芬的临床应用得到很大进展,特别是在降低肌张力的神经康复治疗和临床减轻疼痛治疗方面获得很多经验,例如在中风后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引起的中枢性痉挛性瘫痪等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明显疗效.
作者:谢瑞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吸入性激素(ICS)是一种局部激素,全身性作用极小,已成为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但由于给药途径的特殊性,研究ICS药效学和药动学的规律与传统的研究血药浓度的方法完全不同.
作者:王长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病例患者,男,17岁.因右下腹痛伴腹胀3d,于夜间急诊来我院就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以右下腹明显,无恶心呕吐,无尿急、尿频、尿痛.
作者:马陈;叶钢;方雷;陈晓岗;张友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