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D58与肝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对照者的红细胞CD58,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胆碱酯酶(CHE),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D58和TBI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LB、CHE较对照组低;红细胞CD58升高与ALB(τ=-0.658)、CHE(τ=-0.582)呈负相关(P<0.01),与TBIL(τ=0.490)呈正相关(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红细胞CD58高表达与肝细胞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
作者:杨晋辉;赖苇;尤丽英;罗志刚;张宇民;杨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肝切除术的3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Kaplane-Meier法分析生存率.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法.结果 全组总的1、3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5%、68.5%和39.9%.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瘤大直径、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类型及转移瘤病理分化程度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大直径(P=0.012)、手术切缘(P=0.027)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大转移瘤直径小于5.0cm、手术切缘阴性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作者:卢长江;陆才德;吴胜东;郭浚;华科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05~2006年宁波市流行的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A(H1N1)亚型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2005~2006年分离的流感病毒进行血清学分型,挑选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代表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片断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抗原变异情况.结果 H1N1亚型在2005年3月起在宁波市开始活动加强,同年9月起逐渐形成优势成为主要的流行株.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2005年3~4月流行的H1N1与9月以后流行的H1N1氨基酸序列有较大的差异,两者为不同性状的毒株.而且后者的氨基酸序列在2006年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异,与当前疫苗株A/New caledonia/20/1999的抗原性差异进一步加大.同源性降至96.3%.结论 H1N1亚型流感病毒重新引起流行并成为优势株与其抗原性的变异及人群中针对这一病毒的免疫力下降有关.
作者:胡逢蛟;刘健毅;陈科杰;高红;方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组由一松弛环状、部分呈双链结构、长度约3.2kb的小DNA分子构成.长链又称负链,代表完整的核酸序列,长度恒定;短链又称正链,为负链全长的50%~70%.HBV负链含有四个开放读码框,分别为S、C、P、X基因区[1].P区编码病毒DNA聚合酶,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和包装有关;C区有两个启始密码子,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X区编码X蛋白(HBxAg),该蛋白具有转录反式激活功能,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S区由PreS1、PreS2和S基因组成,分别编码病毒外膜蛋白(SHBsAg、MHBsAg及LHBsAg).
作者:梁晓岳;胡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不但是乙型肝炎大国,也是丙型肝炎高发区,全国约有近4000万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后在很长时间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HCV持续破坏肝脏细胞,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恶变成肝癌.HCV感染除可引起慢性肝病外,还会引起一些肝外表现,其中包括肾脏损害.约半数的HCV感染病例会发生肾脏疾病[1].HCV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即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其治疗却很棘手.本文将着重阐述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越;钟一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过程中,血清病毒负荷量是一个至关紧要的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大于105拷贝/ml感染者的10年存活率明显降低,肝细胞癌或肝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从而延长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因此抗病毒治疗是其中主要的治疗措施.本文综述目前各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应用的前景.
作者:江军;缪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而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可对乙肝病毒的流行起到非常重要的遏制作用.本文着重从免疫学方面阐述乙肝疫苗的近年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童利学;童璐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04年美国有超过145 000的结直肠癌新患病例,有超过56 000患者死于结直肠癌[1].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能获得手术切除者仅占10%~20%[2].如何处理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对肝转移癌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也已有许多可行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卢长江;陆才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